第532章 【四大屋邨】

加拿大,溫哥華希爾頓酒店。

這是長實集團的資產,當年長實集團一共收購了多倫多、溫哥華的兩座希爾頓酒店,總計代價6億港幣。當然,兩座五星級希爾頓酒店並沒有爲長實集團帶來太大的利潤,回報率僅在6%~7%,僅僅好過收息。

這在香港酒店業、新加坡酒店業,簡直是個非常低的回報率,香港酒店業的回報率一般能到12%,新加坡酒店業的回報率也可以在10%;而歐美酒店業回報率,一般也就在5~8%。

在酒店的行政會議室裡,林志超、亨瑞克、鄭裕桐、李兆基四人代表四家企業,正在翻閱標書。

原來,這是長實集團、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新世界發展、恆基兆業準備兩手,投標溫哥華世博會舊址86公頃的土地發展權。

四家企業合組‘加拿大協和世博發展公司’,長實集團佔股62%,新世界和恆基各佔17%、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佔股4%。

加拿大協和世博發展公司的標書大概內容是:

該集團在未來15~20年裡,斥資127億港幣興建一個巨型的‘鄰舍式組合體’,整個計劃包括7650個住宅單位、300萬平方尺的商業樓宇面積、一家擁有400間客房的五星級酒店、21000個車位的停車場、一個可容納650艘遊艇的避風碼頭、一座國際金融中心、一個高科技研究中心、一個設備齊全的公園。

該項計劃將是加拿大有史以來最大的發展計劃!

當然,加拿大協和世博發展公司,並不是沒有競爭對手,競爭對手是‘溫哥華置地公司’。

“投標方案做得非常漂亮,如果我是招標主管,會毫不猶豫的投這份標書一份!林先生,這份標書是誰的傑作?”亨瑞克高興的說道。

林志超指着周淮安說道:“是我們的周副總裁策劃的,一旦中標,他也是這個項目的管理人。”

當然,周淮安不可能留在加拿大一直盯着這個項目,他是長實集團的地產發展負責人,業務忙得很;特別是,長實集團即將制定‘四大屋邨’計劃,香港怎麼能少的了周淮安。

所以,這個項目的直接負責人,是長實集團另外的一名高層。

亨瑞克笑着說道:“我知道周副總裁,長實集團的地產策劃主要負責人。”

周淮安笑着迴應道:“亨瑞克先生和我們老闆是多年老朋友,連我們也認識了亨瑞克先生,打過交道。”

“哈哈,是的,都是老朋友了!”

接下來,亨瑞克說道:“此次投標總價(地皮費)我們出3.2億加元(約25億港幣),實際上,溫哥華政府可以允許首期只需支付5000萬加元,後期允許15年之內付清。所以,這次投標比拼的是——誰的方案更好,我相信我們是穩中的!”

此次協和世博開發這個項目,邀請的是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作爲財務銀行,也算是進一步合作。所以亨瑞克爲了這個項目,也有前後奔跑。

當然,林志超是加拿大官員的拉攏對象,所以他的影響力纔是這個項目的關鍵。

林志超說道:“在這方面,相信對手遠不及我們的經驗,所以請大家放心!這個項目後期,將由我們長實集團的人來完成,大家只管以後分紅就是了。”

衆人紛紛笑了起來,鄭裕桐說道:“林生這是全球開花,日本、英國、美國、加拿大都有大型地產項目呢!”

當長實集團宣佈在英國投資‘金絲雀碼頭集團’時,消息傳到香港,已經是鬧得紛紛揚揚。林志超一旦回香港,怕是要被傳媒圍堵。

畢竟70億美金的海外投資,相當於長實集團巔峰時期的市值。

林志超說道:“沒辦法,企業總得尋求突破!”

鄭裕桐、李兆基點點頭,他們也在考慮投資海外,追隨林志超的腳步。特別是鄭裕桐,投資海外事業的心情,更是急迫。

雖然如此,鄭裕桐又同時選擇在內地投資。

所以不能說他們是在走資,大家的想法只有一個——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更何況,大家誰不想成爲一個成功的世界商人。

結束工作後,將事情交給手下們去做,他們四人相約一起打打高爾夫,聚餐,這就是老闆的工作。

連着和鄭裕桐、李兆基打了兩天高爾夫球后,林志超又繼續在加拿大工作。

來到赫斯基的總部,馬世民、霍建寧已經先一步到來。

再加上赫斯基總裁布萊爾等高層,大家在會議室坐下來。

布萊爾彙報導:“Canterra石油公司的報價是3.75億加元,我們承擔其全部債務一旦收購成功,赫斯基的資產值將從原來的20億加元擴大一倍,併成爲北美五大石油和氣體公司之首。當然,赫斯基的連串收購擴展令債務劇增,收益銳減.”

簡而言之,賺的錢,基本拿去支付銀行利息了。

而是有要在1994年以後,纔會真正的上漲,利潤纔會大增。

林志超點點頭,沉思一下後,說道:“收購是要收購的,畢竟機會難得。至於債務劇增的問題,後面我們視情況再做考慮吧!”

要麼硬捱到1994年,當然這樣的話,不僅要消耗大量的原油儲備,也會一直支付大量的銀行利息。

不管怎麼說,目前Nova Corp公司還持有43%的股權,林志超希望他們交出股份之後,和記黃埔再考慮注入資金。

布萊爾說道:“好,那我們繼續進行談判。”

林志超隨後說道:“建寧,你要做好財技安排,不要讓企業陷入違約和困境。”

霍建寧點點頭,說道:“好”

他現在可是長實集團的紅人,身兼長實、和記、赫斯基的財技安排負責人,忙得一塌糊塗。

霍建寧作爲林志超的近臣,也明白林志超的想法,那就是赫斯基的債務高一點不要緊,主要是可以逼迫Nova Corp公司交出股權。

否則以和記黃埔的實力,是不會如此窘迫的。

回到香港,已經是1月下旬。

但關於長實集團斥資70億美金投資倫敦金絲雀碼頭的新聞,依舊成爲香港媒體和市民的關注焦點。

當然,股民一如既往的相信林志超,長實集團股價自消息正式公佈開始,半個月時間上漲15%,再次突破500億港幣大關。

林志超也是當着自家媒體《東方日報》的財經頻道記者,這樣說道:

“這筆投資70億美金的項目,資金方面不是壓力,長實集團也不需要將香港的資金調往倫敦。”

“長實集團早年在倫敦成立了投資公司,專門投資金融類產品,如今這部分資產已經有20億美金左右。如今金融產品風險提高,故轉移到地產投資,乃是正常的商業安排,無需過度解讀。”

“長實集團在海外的投資,都屬於長期投資,不會在乎短期的回報率。當然,在日本的投資確實讓人非常驚喜,得到了比香港投資更大的回報率。”

他的言論,很快打消一些人的顧慮和緊張,輿論也算平息下來。

當然,香港的富豪都不傻,紛紛在海外投資已經成爲趨勢。

長實集團。

唐仲源來到林志超的辦公室,兩人在沙發上喝着茶。

“岳父今年82歲,依舊精神奕奕,且活躍在商界,讓我很佩服!”林志超放下茶杯,輕鬆的說道。

他和岳父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長輩晚輩關係,而是一種‘戰友關係’。當年他們兩人差不多同時在香港打拼事業,一路上交際頗多,當然是林志超扶持唐氏。

唐仲源說道:“總是放不小公司的事情,雖然你的兩個妻弟都已經能獨擋一面,侄兒們也紛紛開始工作,但我總覺得.”說到最後,他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說好了。

林志超說道:“可是顯千、友千兩脈的分工問題?”

唐仲源馬上點點頭,說道:“還是你最懂我,顯千是長子,當年幫助企業很多,非洲事業就多虧了他當年的去那邊打拼.只是如今,紡織成衣都算是夕陽產業,他作爲長子,有些吃虧起來。”

林志超說道:“顯千、友千兄弟感情和睦,而且我的那些侄子們現在也走上管理崗位,岳父身體也很好,您又何必擔憂這些!”

唐仲源一想,頓時也豁然開朗,他現在也重視孫子們的培養。第二代兩兄弟有分工,第三代卻沒有分工,而是混合了。比如唐顯千的長子,就進入香港興業工作,從事房地產開發。

唐顯千、唐友千,從來沒有分過家產,只是在東方集團各執掌一部業務而已。

“嗯,你這樣一說,我心裡一下就疏通了。”

林志超說道:“其實,還有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等內地開發後,適合投資地產業時,可以讓顯千一脈,去內地投資地產,以後分管內地地產業務;友千一脈,則分管香港地產業務。”

這種模式,就是李兆基家族前世的模式。

而且,唐顯千經常出差內地,投資紡織、成衣業務,對內地熟悉很多。

唐仲源有些激動的說道:“內地的地產何時適合投資?”

林志超搖搖頭,說道:“還不知道,但我相信內地經過這些年的摸索,肯定會徹底開放的。岳父耐心等待就是,我相信五年之內應該有希望。”

唐仲源點點頭,說道:“幸好,我還能等得到!”

林志超笑道:“岳父的身體,再活20年沒有問題!”

香港長壽的富豪太多了,90歲只能算是勉強長壽,95歲纔算真正長壽,100歲也不是沒有(邵逸夫)。

詳談了一會,唐仲源詢問道:“你請我來辦公室,是有什麼事情?”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置地準備出售兩幢大廈,分別是灣仔的夏愨大廈、銅鑼灣的皇室大廈,岳父要不要去洽談一下。”

他聽到置地放售的消息後,本身不是特別感興趣,但卻想起了自己的老岳父。

東方集團這幾年有些走下坡路,主要是將精力都集中在愉景灣、荃灣工廠舊址的建設上,在地產開發領域已經落後下去;再加上,紡織和成衣走下坡路,所以東方集團的市值並不高。

按照這種情況下去,怕是十大財閥榜都擠不進了(原來第十)。

林志超喜歡對岳父一家照顧,因爲這樣一來,兩個老婆就會在心裡感激他,林志超就可以在外面風流也沒有絲毫問題。

唐仲源立馬問道:“你看好這兩幢大廈的前景?”

林志超說道:“當然了,都是不錯的收租物業,每一幢其實都可以作爲家族的核心資產,東方集團的商業地產項目僅在尖沙咀、中環擁有一幢大廈,正好可以增加一倍的實力。若是岳父有意,到時候可以去恆隆銀行尋求貸款。”

唐仲源點點頭,說道:“好,我馬上安排洽談!”

他對女婿是深信不疑的。

送唐仲源離開後,林志超回到座位上想着事情。

由於他對劉鑾雄有些‘意見’,所以劉鑾雄這一世的軌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愛美高當年將風扇打入北美,就遭到美的搶先一步,所以風扇業務可能只有前世的一半;愛美高勝在價格低,美的勝在渠道廣。

其次,愛美高上市後,市值肯定沒有前世高,僅是一家小型上市公司,雖然劉鑾雄依舊狙擊了企業來獲利,但只能染指小企業,錯過了華置和中華娛樂,這兩家公司,被馮氏家族和韋理的聯合財團,獲得了勝利。

總之,劉鑾雄在八七股災前雖然狙擊的對象有十家上市公司左右,但卻僅僅是賺了點錢,也拿下了一家小型地產公司,但失去了最寶貴的華置和中娛。

如今的劉鑾雄,哪裡有資金購買夏愨大廈和皇室大廈,所以林志超聽聞置地有意放售後,就將消息告訴岳父。

唐仲源若是收購下來,以後唐氏家族能穩居十大財閥。而且,唐氏家族在非洲和海外還有大量的資產,並不在上市資產之列。

春節前夕,長實集團召開了管理層會議。

林志超坐在主席位置上,看着順利交班的第二代管理層,心中很認可。

副主席、總裁林瑞寰,總領長實集團所有事務;

副主席、執行董事麥理思,長實集團的大管家;

執行董事、副總裁周淮安,負責長實集團的地產業務;

執行董事、副總裁霍建寧,負責長實集團的財技安排;

董事、副總裁李明慧(女),負責長實集團的市場部、銷售部業務;

其他高層也分別是某重要領域的負責人,包括長江商業地產管理、長江飲料食品、長江基建、保利建築、長江財務投資等業務的負責人。

會議上,林志超詢問道:“和中信集團合組財團事宜,工作做得怎麼樣?”

林瑞寰立即說道:“已經準備好了,大家都比較重視這次合作!”

林志超點點頭,和中信合組財團的目的,是投標4月份招標的‘藍田地鐵站上蓋發展權’。這是一個大型屋邨的項目,大概可以蓋20幢30層上下的住宅大廈,總計提供4000個以上的住宅單元。

“如果這個標,被我們投中,我們長實系將在90年代有四大屋邨的龐大計劃。分別是天水圍的嘉湖山莊、藍田地鐵站上蓋的匯景花園,另外兩個大型屋邨計劃,則是和記黃埔的茶果嶺麗港城、和黃和港燈的鴨脷洲海逸半島。所以,接下來大型屋邨纔是我們的重點工作,當然其它地產項目也不要降低。”

衆人臉上露出高興的表情,這些大工程可都不簡單啊。

而長實集團目前每一年的供應量都在20%,也就是佔香港物業發展的20%,一直是香港地產業的領導者。

新鴻基是第二,供應量在18%;恆基是第三,供應量16%;長和地產供應量第四,供應量10%;恆隆供應量第五,供應量8%;新世界的供應量第六,約不到5%。

六大發展商,佔香港物業開發的近80%,形成超級壟斷集團。

當然,這是香港地產開發(住宅)的數據。

實際上香港地產公司幾千家,這些地產公司有的是‘商業地產管理性質’,有的是‘炒房炒物業性質’,有的是‘置業投資性質’。

長實系的四大屋邨計劃,一旦實施,將形成更大的壟斷,將會把住宅供應量提高至25%。

所以像是長和、恆隆、新世界,也紛紛要減少份額。像是恆隆,本來就在開始投資商業地產,減少了地產開發;新世界更不用說,李家成的長和也因爲收購會德豐,負擔開始加重,朝着多元化發展。

唯有新鴻基、恆基,纔有實力跟上,最終長實、新鴻基、恆基可能將壟斷香港近70%的住宅供應;剩下的幾家地產商,可能又高度壟斷剩下的30%多份額。

這就造成,能開放發展地產項目的地產公司,已經是寥寥無幾。

目前長實集團的四大屋邨計劃,實際上就藍田地鐵站上蓋的發展權,還沒有獲得。

天水圍的開發權,林志超已經和華閏談好,保證華閏獲得7.5億港幣利潤;超過均價1750元,長實集團的利潤分成提高至75%(沒有超過則50%)。這個項目,可以提供15000個住宅以上。

茶果嶺的麗港城項目,是和記黃埔用青衣島的船廠用地(早年的船塢業務),交換蜆客石油在茶果嶺的油庫所得。這個項目,可以提供8000個住宅以上。

鴨脷洲的海逸半島,也是和記黃埔用青衣島的船廠用地兌換的蜆客石油在鴨脷洲的油庫,以及港燈集團將鴨脷洲電廠搬到南丫島。這個項目,可以提供12000個住宅單元左右。

四大屋邨計劃,總計佔地面積750萬平方尺,可建成樓面3000萬平方尺,其中住宅4萬個,總投資約180~200億港幣。

當然,目前四大屋邨計劃並沒有公開。

林志超的想法是,等藍田地鐵站上蓋發展拿下後,再等明年地產低谷時,他再高調宣佈。

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交好內地政府,代表林志超家族依舊看好香港,看好內地。

第70章 【光明正大】第423章 【人品保證】第95章 【一切順利】(首訂2400!加一更!)第452章 【尋根之旅】第133章 【再次擊敗】(求月票!)第12章 【居者有其屋】第221章 【地產二三事】第138章 【社會名望】第2章 【解決住所】第24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491章 【兩分天下】第120章 【三天兩頭】第320章 【東方之珠】第222章 【小氣的王室】第557章 【地產商VS港府】第558章 【林氏第三代】第359章 【揚眉吐氣】第177章 【送金獅子】第312章 【地產商會】第337章 【折了面子的置地】第576章 【虎父犬子?】第275章 【一樁懸案】第244章 【露出爪牙】第526章 【需求突破】第306章 【林爵士】第258章 【真假不重要】第528章 【好事成雙】第369章 【吃裡扒外】第134章 【內捲成功】(求月票!)第421章 【香港方塊】第426章 【順利拿下】第347章 【是心動的感覺!】第121章 【真是神人】第508章 【霸氣言論】第399章 【戀愛腦】第310章 【塵埃落定】第225章 【翁婿做鄰居】第448章 【商界縱橫】第61章 【碗裡鍋裡】(求月票!)第48章 【嶽憑婿貴】第118章 【要做實業】第402章 【浪裡個浪】第11章 【沒法不管】第472章 【紅白機暢銷】第484章 【置地的末日】第83章 【牆角偷聽】第547章 【衛星電視】第302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551章 【上頭條了】第216章 【大機遇來了】第214章 【對錢不感興趣】第424章 【奔騰不息】第388章 【誰是老大?】第547章 【衛星電視】第264章 【不歡而散】第515章 【文化之城】第399章 【戀愛腦】第365章 【釜底抽薪】第543章 【科技巨頭】第577章 【金融危機】第110章 【粵佬奸詐】第456章 【黃金大漲】第511章 【金絲雀碼頭】第218章 【大賺特賺】第393章 【跌勢洶洶】第44章 【全部售罄】第245章 【小勢改變】第163章 【樂施會】第21章 【陰謀詭計】第168章 【君子報仇】第139章 【用之於港島】第564章 【真正退休】第322章 【很上頭】第87章 【王炸組合】(第六更!求全訂!)第449章 【收購世嘉】第39章 【魅力男人】第64章 【新的工廠】第116章 【狂妄自大】第271章 【傷敵一千】第106章 【逼上梁山】第248章 第247 【正式的三太】第62章 【準備機會】(求月票!)第289章 【我的國王陛下】第172章 【工業發展】第52章 【籌備炒金】第440章 【和記黃埔】第422章 【家族辦公室】第80章 【製造產業】(加更!求月票!)第135章 【君子協定】(求月票!)第8章 【籌備事業】第261章 【專利費吃飽】第476章 【人間帝王】第349章 【吝嗇和大方】第578章 【干預市場】第466章 【東方不敗】第240章 【割韭菜和關照】第16章 【拜見山門】第143章 【林氏有人】(求月票!)第5章 【結束工作】第357章 【預備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