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有人唱反調】

又是一年春天(1984)。

這天,林志超受邀駐香港外國記者俱樂部舉行的一次宴會。

宴會上,各國記者齊聚一堂,香港名流政要也紛紛出席,包括港督尤德。

畢竟這些外國記者,是香港通往世界的一個窗口,在自由主義的香港,記者更是地位較高的存在(這裡不是指後世的網絡記者)。

打個比方,前世在1988年,只因爲外國記者質問李福兆在‘八七股災’的停止交易四天(確實不妥當),是否有個人利益在裡面時,李福兆大罵那名澳洲記者;剎那間,世界輿論譁然,隨之而來的便是排天倒海的輿論,而李福兆也最終被調查,僅因爲貪污80萬港幣(身家至少是十億),就被判刑四年。

雖然只是個例,也足以證明在很多地區,記者真的屬於‘無冕之王’。

哪怕是林志超,面對記者也從未失去氣度和體面,當一些記者甚至故意提他在女人方面的問題時,林志超最多也是開着玩笑的懟一兩句,完全讓人看不出在生氣。

當晚的外國記者俱樂部,雖然主角應該是記者,但大家卻紛紛要林志超發表演講,受歡迎的程度,連港督尤德都差不少。

而應一衆記者的要求——發表關於香港前途和租約的看法,林志超也是欣然應允。

他在政治上的情商非常高,正因爲如此,他和多個國家的元首都是極好的朋友,私交非常的好。他總結了一些要素——和大人物接觸,人家的情形要了解,談的時候,就可以有話題。當然,自己不能卑下;也不能太輕浮,令人討厭。這樣的原則,相信是對的。而最要緊的,是把自己的立場弄清楚,一切有分寸,別人自然就會對你客氣的。

也就是說,左右逢源不是最佳立場,這樣會兩邊不討好;相反是要有自己的立場,讓大家看到你的立場,從而考慮你的立場。總之,能做到的不是一般人,而林志超恰恰不是一般人。

“實際上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這一點大家其實可能都能細心的發現,因爲雙方可以坐下來認真的談,這就是進展”

“我們實在沒有理由要爲一個十三年後的日子過分憂慮,大家最好改變一下思想習慣,接受今天的現狀,不再對13年後的問題作無謂的擔憂。這樣做的話,我們就能夠確保維持香港的現狀,同時激發起傳統上對這個地方的信心,這又可反過來幫助香港對華夏提供利益,從而更能保證香港的前途。”

“我們在香港經歷了很多變遷——由最初香港只是一個頗爲浪漫但艱辛的帝國前哨站,之後又成爲了許多被迫逃來的人士暫時棲居、以待逃往其他樂園的火車站。今日的香港已經不同了——她已經成爲過去三十年來,流入香港數以百萬計的移民的一個真正家園和基地;他們的子女亦願意留下來,或者出洋留學之後,很高興回來謀生。香港今日能夠提供的營業機會,不是其他地方可以輕易媲美的。”

“儘管很多人談及13年後香港仍然會生存下去,但最能反映大衆感受的,卻是在香港的投資不斷增加。有關這方面,我想你們其中必然有人會對我參與某些本港地產公司活動感到興趣。讓我告訴你,我參與收購活動,並非因爲我想與傳統的英資洋行作對,而是像香港其他大多數人一樣,我對香港的前途充滿信心。控制權從一個環節轉到另一個環節,或者從一個集團轉到另一個集團,只是表示某些由於商業上成功帶來的資金需要另尋出路。因此,假如香港的紡織、船務或者銀行界收購其他地方的資產或企業,那也只不過反映了香港的經濟力,以及我們已經進入了跨國企業的行列。”

“我一直奉行互惠精神,當然大家在一方天空下發展,競爭兼併,不可避免,即使這樣,也不能拋掉以和爲貴的態度。”

“最後談談我對香港的前途看法:一、我以爲香港可以擔當的角色,遠超未來的十三年之外,當然我們大家都要明白到自己的責任,努力去維持本港的進步、社會安定和經濟繁榮。”

“二、我相信傑出和明智的香港政府會採納實際和自由的經濟政策,並且繼續瞭解到越來越複雜的城市居民的需要。”

“三、我相信隨着時間的過去,其他國家和地區會越來越盡力學習香港成功的例子,香港將成爲世界經濟發展的典範。”

“四、我亦深信航運自由的邏輯,甚至今天的批評者,將來最終亦會接納。”

“五、最後,我想在這裡表達自己對香港的熱愛——凡是對香港有益發展的,我都會選擇去嘗試。若問那個產業我最熱愛,我想我一定會說是文化產業、科技產業,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希望它們能成爲香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目前我還沒有成功,但只要是對香港有利的,我都會去做!”

“謝謝!”

最後的話,就好像是在宣誓一樣,所有人都震驚起來。隨即他們明白,像林志超這樣的才華橫溢、經營之神,未必就不能爲香港創造奇蹟。

香港漫畫產業、電影產業、電子遊戲產業等,不就是最好的左證嘛!

隨後。

掌聲雷動!

在場的很多人都明白,林志超在香港有着巨大的影響力,左右着香港經濟的存在。

之後,尤德來到林志超的面前,真摯的說道:“林爵士,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你一定是第一人!今天晚上你的演講,讓大家對香港一下子有信心起來,我非常感謝你!”

他是港府的一把手,雙方談判是不帶他的,尤德是要爲整個香港前景考慮的。甚至港府的官員,都和尤德有着差不多的想法。

這也是爲什麼,港府已經允許‘黃埔船塢’的補地價減至3.9億港幣,再加上2億港幣的道路修建費用,一共纔不到6億港幣。而在1982年前,港府開口要19億港幣,幾乎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如今,港府願意看到林志超的投資,對整個經濟的提振作用。

當然‘黃埔花園’這個項目,得談判結束後,再正式進行公佈,那樣纔有更好的效果。

林志超說道:“港督閣下過獎了,相信大家都希望香港更好,特別是你在內的港府官員。這樣一來,我們大家都是一樣的想法,所以我相信大家會達成一致的。”

尤德點點頭,說道:“是的,林爵士的看法非常讓人認可!”

林志超也是有立場的,他的立場就是一個香港人的立場——那就是香港需要發展,這對雙方都是好事,既可以投資內地經濟和做外商投資內地的橋樑,亦可以爲英國投資內地作爲橋樑。

事實上,林志超已經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事情’,這個並不是他前世的記憶,而是他的一個朋友告訴了他,而且只告訴了他。

隨後幾日。

林志超的演講被媒體們紛紛轉載,再次引起巨大轟動,對整個香港經濟有着很好的作用。

一些極少的、機警的投機者,已經開始抄底了!

然而在3月下旬,怡和公司突然宣佈遷冊百慕大。

真是個攪屎棍!

怡和所謂遷冊百慕大,實際就是在百慕大註冊成立一家集團的控股公司──怡和控股有限公司,以怡和控股的股份交換原上市公司怡和公司股份,使原上市公司股東變成新控股公司的股東,並取代原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

怡和遷冊百慕大,最被被理解爲「撤離香港」,消息傳出,全港震驚。

有人形容像怡和這樣一家自稱「一直代表殖民地時代的香港」的老牌英資洋行,在此最關鍵時刻宣稱要撤離香港,其震撼力有如投下一枚「百慕大炸彈」。

翌日,香港股市暴跌,恆生指數一度下跌逾百點,最終恆生指數急跌62.22點,下跌幅度爲5.1%。

怡和4家上市公司股價在兩個交易日中平均下跌了17.4%,其中,怡和及怡和認股證分別下跌17.3%和 29.8%,形成所謂的「怡和震盪」。在此之前,隨着林志超拋出‘150億投資’方案,香港股市其實已經拉昇至1220點。警告怡和這一攪合,怕是又得在1000點上下徘徊。

這天。

林志超帶着長實集團的人,一起來到交易廣場的工地上,帶着安全帽,有項目部的人安排彙報情況。

不知不覺中,他的‘架子’是越來越大,以前他視察工地,工地上的人都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就已經在四處轉悠。

而如今,他只要視察地盤,身邊肯定會跟着集團的高級職員,項目部亦會加強安排。就算他今天是臨時起意,項目部也在很短的時間安排好。

“建得挺快的!距離拿地時間,也才三年呢!”林志超望着交易廣場的一二期,感嘆的說道。

交易廣場分爲三期,第一期是兩幢55層高的摩天大廈,第二期則爲一幢33層高的甲級寫字樓,以及一座可與交易廣場一二座相連接的三層高‘富臨閣購物中心’和大型公衆花園。

所以交易廣場並不是純粹的商業大廈,而是一個集齊購物中心+商業寫字樓的綜合性建築羣。

項目部負責人說道:“嗯,一二期將在今年封頂,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我們都是準時按照工期完成。這兩年香港的工地少,大家也是很慶幸有這樣一個項目做,不至於失業在家!”

林志超笑道:“地產嘛,總是有周期的,說不定明年各大工地又開始搶人了!”

衆人紛紛陪笑了起來。

“這都幾天蓋一層?”

“差不多六七天蓋一層”

林志超點點頭,這個速度不算很快,但也不算慢!

雖然交易廣場一二座只有55層,但設計規劃、打地基等工作,就得花費兩年多時間,一週蓋一層的話,那就是差不多一年封頂。後期還有裝修工作,這是個細活,這種摩天大廈一年以上。

總計下來,四五年時間比較合理!

後世的中銀大廈,號稱四天蓋一層,實際上從1985年4月動土,直到1990年5月正式開幕。當然不排除提前入駐,再找個好時間舉辦開幕儀式,但相差時間不大。

“交易廣場第三期,什麼時候開工?”林志超問身邊的長實高級職員。

收購交易廣場之後,長實集團第一時間可以拿出資金。而前面置地是因爲沒有錢,所以第三期擱置。

“安排的是下個月動土!”

“嗯,效率不錯!”

錢到位,什麼時候都好說,不過還得看日子。

林志超考察交易廣場工地時,是有長實集團的攝影跟隨拍攝的,因爲企業也要做宣傳,需要這方面素材。

所以說,不管後世的領導,實則這些是都需要的、必要的。企業做大後,一些文化自然也隨之出現。

“老闆,美國RCA公司已經同意,以1億美金出售桃園工廠的所有設備,這些設備正在分批運往香港,再轉道前往順德美的總部。”長江工業集團的總裁李振隆,向林志超直接彙報道。

一旁的林瑞江很顯然明白,在這個事件中,長江工業一定參與了,只不過父親沒有通過自己去做而已。

事實上,早在半年前,臺島桃園RCA就被全世界巨大的輿論指責,隨後陷入關停和審查階段。在這次事件中,李振隆確實參與了,但僅僅是提醒一下當地記者而已,再提醒一下海外記者。

參與度不高,林志超也沒有抱着一定要爭取的想法。但事情卻比想象中順利,那些記者得到情報後,立即展開了調查,最終將RCA向地下水排污的事情公之於衆。

RCA作爲一家大型生產基地,主要生產電視機、顯像管、映像管、錄放映機、音響,其生產設備之全、之多,是非常罕見的。

長江工業集團利用自身的影響力,終於將RCA這批‘累贅’盡數買下,整起事件中,林志超在美國的人際關係也貢獻了力量,最終才以破銅爛鐵的貨物,將這筆原本價值至少三億美金的設備,以1億美金盡數買下。

至於順德那邊,早已經打通關係,翹首以盼獲得這個項目的投資。

“嗯,多安排我們的技術人員和招募海外的專家,爭取2~3年進行投產。至於排污設備,一定不能省錢,我是在回饋家鄉,而不是在毒害家鄉後代。”

“沒問題!”

這些項目都是合資項目,內地拿地皮和地方稅等做抵押,再允許產品在內地銷售,最終是五五開。

允許在內地銷售,其實已經是‘以市場換股份’。

但在林志超的內心來說,這是他回饋順德的一項投資,沒有想得到多少回報,能收回成本,再賺點銀行利息,他就願意去做。

此時的順德,已經承接了美的電器的部分產能,如今又增加了這個大項目,經濟自然也會騰飛。

這些年,林志超在內地的貢獻,主要還是以投資工業爲主,比如玩具產業將產能一部分放在內地的蛇口,比如美的電器落戶順德,投資已經高達2億美金(包括這次),美的電子則準備在鵬城尋找總部,但打算是獨資;林志超甚至動員岳父的東方成衣廠,前往順德投資服裝工廠,反正也是中低檔製衣。林志超還在造船工業上,回報了國家。還有他讓長江實業投資了一條廣佛高速公路,預計8~10年回本。

至於捐贈,那就是已經高達3億美金了,僅佛山大學目前就已經拿出2億美金,順德捐贈5000萬美金,幾所高校又捐贈了4000萬美金.

總體來說,林志超初步做到了當年飛機掉落,他立下的誓言,要萬倍回饋社會。

隨後,林志超說道:“接下來,你們兩人一個負責鵬城的美的電子總部,一個負責順德美的電器的發展,當然你們作爲總裁,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即可。”

“是,董事長”

李振隆和林瑞江,都是長江工業集團的總裁,但李振隆還有五年應該就要退休了,現在更多的是輔佐林瑞江。

第527章 【大家要小心】第522章 【霸氣林志超】第29章 【會面港督】第454章 【笑到最後的人】第498章 【港流文化】第344章 【天助我也】第119章 【航線之爭】第570章 【巴林銀行】第208章 【狡猾阿三】第287章 【博大精深的中文】第13章 【一家之主】第185章 【大佬的威勢】(求月票!)第107章 【輕鬆獲利】第465章 【錯過機會】第427章 【科技大亨】第269章 【又菜又愛玩】第297章 【皇長子獨立】第21章 【陰謀詭計】第393章 【跌勢洶洶】第335章 【星光行事件】第93章 【訂單爆滿】(求全訂!)第539章 【大豐收的季節】第179章 【抽半根菸】第99章 【大賺特賺】(加更5000!求月票!)第262章 【新的集團】第541章 【團結一心】第283章 【白宮暢聊】第466章 【東方不敗】第316章 【香格里拉酒店】第272章 【第一次打擊】第228章 【沒有對手】第336章 【和置地的較量】第166章 【削弱對手】第12章 【居者有其屋】第535章 【置地危機】第309章 【利益交換】第374章 【大人情】第115章 【財源滾滾】第371章 【兒子保護媽媽】第90章 【1949年】(第九更!求全訂!)第174章 【喝頭湯搏美譽】第230章 【有人抄作業】第540章 【樓利滾滾來】第550章 【抄底中東】第296章 【歸來依舊是少女】第64章 【新的工廠】第463章 【再次競爭】第387章 【大賺特賺】第63章 【競爭對手】第418章 【難忘的經】第13章 【一家之主】第446章 【祖墳沒有被扒?】第549章 【剛正不阿】第374章 【大人情】第273章 【叫我阿誠就行】第519章 【讓人害怕】第480章 【波子平治】第403章 【女人的野心】第102章 【揚帆起航】第228章 【沒有對手】第121章 【真是神人】第216章 【大機遇來了】第100章 【初涉航運】第49章 【兩頭下注】第386章 【又雙叒上市】第166章 【削弱對手】第70章 【光明正大】第197章 【會跳芭蕾舞】第174章 【喝頭湯搏美譽】第293章 【果斷截胡】第404章 【船王間的共情】第458章 【扶持造船工業】第295章 【另一種人生】第439章 【新的一年】第294章 【國際舞臺】第479章 【再添薪火】第452章 【尋根之旅】第412章 【開的是坦克】第471章 【地產轉折點】第577章 【金融危機】第26章 【再創輝煌】第396章 【酒店偶遇】第300章 【表哥表妹的故事】第377章 【破腹自盡】第447章 【洋行大班】第24章 【裝C模式】第24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389章 【減船上岸?】第344章 【天助我也】第401章 【合作共贏】第194章 【新的一年】第334章 【傳媒集團】第567章 【世界首富】第481章 【曾經擁有】第410章 【林家城】第150章 【鬥志昂揚】第529章 【八七股災】第134章 【內捲成功】(求月票!)第268章 【及時享樂】第336章 【和置地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