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符水治病,魚竿開光

方術?

喚魂?

白啓眉毛挑了一下,卻未立刻深究。

他快步走到阿弟面前,手掌壓在兩張黃紙上,隔絕他與這樣東西的目光接觸。

“頭疼的毛病又犯了?要不要我去請郎中?”

白明眼皮顫動着,好像神遊天外,略顯空洞虛無,只不過並未維持多久,迅速就被阿兄喚回來了。

“我沒事的,阿兄。這些蝌蚪小字,我認得……也不是認得,我能理解它們的含義。”

白啓眉頭擰緊,沒有急着追問緣由,更關心白明的身體狀況:

“這玩意兒很古怪,來歷莫名,我擔心對你有害,阿弟,你現在感覺如何?手腳可有抽搐痙攣的失控跡象?”

白明臉色微白,深深呼吸,擡眸望向白啓,極爲認真地說:

“不用請郎中,我不騙阿兄,真的無恙。剛纔腦袋像被撞了一下,有些疼,但很快就好了。”

聽見阿弟的保證,白啓這才放心,他可不想帶回來的收穫,反而生出禍事:

“你爲何會認識那些蝌蚪小字?”

白明也覺得疑惑,很笨拙的描述:

“反正一看到它們,便似蹲在學堂牆根聽教習講課,耳邊傳來解釋的聲音,讓我能夠通曉掌握,每個字的確切意思。”

啥?

真有無師自通之人?

白啓皺眉,按照阿弟的說法,就像那兩頁黃紙上的蝌蚪文字,好似具備靈性的活物一樣。

他不信邪,讓白明背過身去,再次攤開黃紙,將其反覆端詳。

半晌後,愣是沒能從中窺出玄妙。

“墨籙這時候,怎麼就不管用了?”

白啓搓了搓牙花子,確認兩頁黃紙對白明無害後,又讓自家阿弟手把手教。

結果一個字、一個字的認,折騰大半柱香,都沒能學會。

“壞了!難不成我是先天打漁聖體,壓根沒有修仙的天資?”

白啓臉色有些難看,他對修行之事尚且處於一無所知的懵懂狀態,只知武道分爲四大練。

像府城裡頭的仙師道官,他們是按照什麼體系穩步攀登,更沒有丁點兒的瞭解。

“這道喚魂的方術,究竟幹啥用的??”

白啓反覆認了好幾遍,始終未能激活墨籙,映照技藝。

最後選擇放棄,乾脆讓阿弟白明解釋:

“那張黃紙上的大概意思是,人突然受到驚嚇,就可能走丟魂,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惶惶不可終日。

尤其孩童,如果遭遇這種情況,很容易夭折,這時候就要請懂方術的高人唸咒畫符。

阿兄,我剛纔唸的那道方術,便是喚魂用的。

需用黃紙黑墨寫兩張符,早晚各在門口燒掉一份,化灰入水,吞服下去。”

叫魂?符水?

作爲跟三教九流廝混的前撈偏門從業者,白啓總覺得這玩意兒像是神棍騙人那一套說法。

不過考慮到這方天地,已有成精的妖魚,生撕虎豹的練家子,以及好似雲中神龍隱現一鱗半爪的仙師道官。

符水能夠治病,好像也不算啥。

“另一張黃紙的蝌蚪文字,你也認識?”

白啓虛心求教,搞不好自家阿弟就有修仙之資。

“嗯,跟那個喚魂咒一樣,都是方術。這張寫得是制餌秘法,有聚寶魚的紅餌,吸引大魚趕潮的香餌,還有專門釣大貨的蟲餌……”

白明小手揉着發燙的眉心,依照腦海內莫名理解的大段內容,逐字逐句講解給阿兄。

“紅餌是血肉,有雞鴨禽類,或者……活人。香餌是用特殊的草藥搗碎浸泡,散發極其誘人的氣味。蟲餌便是各色的小蟲,比如地龍之類……這道方術,叫做‘趕海咒’,似乎不全。”

白啓心下了然:

“王癩子便是從這裡學會制‘紅餌’的邪門法子,沒想到玄學釣魚真能爆護,上輩子我見識太短淺,錯怪那些釣魚佬了。”

猶記得前世,他給師傅打下手,做開光服務的時候。

常有釣魚佬上門,要求給自己的魚竿加持無邊法力。

這種散碎活兒,師傅瞧不上眼,便就安排給白啓,他則信口胡謅幾句:

“天煞地煞土,人煞人觀木,此杆不是非凡杆,專釣鯽魚大黃斑……”

隨後一邊唸咒,一邊蘸水揮灑。

奇怪的是,那些有錢的釣魚佬,往後都能滿載而歸。

也不知道是開光魚竿真有效果,亦或者司機秘書掛魚本事高。

收攏發散的思緒,白啓很嚴肅地叮囑:

“今晚就到這兒了,兩張黃紙先收着,你也不要偷偷練習,等我明天摸清楚方術的底細,咱們再想怎麼處置。

若有什麼頭疼發病,絕對不能瞞着阿兄,第一時間告訴我,知道麼?”

白明小臉繃緊,別過頭去,瞧也不瞧那兩張黃紙:

“我都聽阿兄的。”

……

……

翌日,一大清早。

白啓剛起身,阿弟白明就端着兩碗豆腐腦送上桌,又從竈頭把正熱的肉包子、油餅,裝進碗裡拿來。

“阿兄,你吃甜的,還是鹹的?”

白啓瞅着又軟又嫩的豆腐腦,心想:

“換成前世,這麼一句簡簡單單的問話,可能就是一場戰爭。”

他隨便劃拉一碗,回答道:

“我喜歡加辣子。”

吃着豆腐腦大肉包子和酥脆油餅,白啓不禁感慨,自個兒家的生活質量確實有明顯提高。

還是打漁人的那會兒,怎麼敢想一天能吃三頓飯,早食還能如此豐富。

只覺得太奢侈了,現在卻已習慣成自然。

“怪不得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阿弟,我今天去通文館找寧師,你就別出門了,好好在家待着。

天黑之前,我怎麼着都該回來,有啥事託門前腳店的小廝,讓他帶信兒。”

白啓風捲殘雲也似,把阿弟買來的早食一掃而空。UU看書 www.uukanshu.net

隨後揣着那枚妖魚孕育的珠子,以及兩張黃紙,直奔通文館。

偌大的院子門可羅雀,只有老刀在那灑掃枯黃落葉。

“少爺今日進山了,他慣常的行蹤不定,通文館就是個歇腳的客棧。”

白啓心想:

“別的地方,掌門館主都是日夜坐鎮,傳藝指點,也就是通文館沒幾個人,師傅才能做甩手掌櫃。”

老刀拄着掃帚,笑呵呵問道:

“小七爺可是練功上遇到啥疑難了?”

“徒弟見識不夠,想尋師傅一解迷惑。”

白啓掏出懷中的圓潤大珠、兩頁黃紙:

“昨晚下河打漁,撿到這些,我沒怎麼念過書,不清楚是啥,打算請師傅掌掌眼。”

老刀抓了抓貂皮帽,走過來眯起眼睛一瞧,和顏悅色道:

“小七爺好運道啊!這是一枚妖物的內丹,你瞅,上面浮現三道流水紋,該是一頭三百年氣候的妖魚。

對於練家子來說,乃是一等一的好寶貝。

把它跟補藥一起熬成湯汁,每天服用壯骨益血,效果極好。”

白啓眉毛挑起,似沒料到刀伯的眼力這麼犀利。

“我年輕時候也混過一陣綠林,後來覺得沒啥勁,纔跟着少爺。”

老刀嘿嘿笑着,愈發顯得親善,毫無半分江湖氣。

“但凡妖物,皆有孕育精華,結成一顆內丹。

飛禽便是流雲霧氣之紋,走獸則像樹木年輪,水族的話,就是碧浪水紋。

只這一顆,夠小七爺你節省七八百兩銀子哩!”

第六十四章 開張大吉,四方來賀第二百三十三章 蒼天已死,誰人當立?第一百零七章 割肉,養馬第四章 突破小成,得獲水性第二百三十三章 蒼天已死,誰人當立?第一百八十二章 教主,大功第二百零二章 太歲辰土,巧遇同行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郡城,赴喪事第六十九章 周天採氣,龍形馬步第二十七章 破邪靈目,額生水紋第九十八章 吐氣如雷,心硬如鐵第六十八章 磨刀石,龍行掌第三十八章 人人皆善,冷暖自知第二百一十一章 無需後來人,上三籍仙師第七十五章 猿臂,鷹視第一百九十四章 《太史公一家言》第一百一十二章 道藝一境,秘文字典第十章 迷魂灣,血肉作餌第四十二章 一塊黑匾,義海藏龍第九十四章 天妖九蛻,武道本質第二百三十四章 玄天宗,明神典第一百一十七章 收徒不過三,一雙百鍊手第九十四章 天妖九蛻,武道本質第一百三十四章 白爺回縣,兩個師傅第一百二十八章 精怪血肉,掌廚技藝第六十二章 昔年打漁人,今日座上客第一百五十二章 連夜奔逃第六章 四大練,習武之志第七十一章 認義子,叫乾爹第一百五十三章 怒雲江上殺氣寒,千金人頭誰來取第八十四章 捧靈牌,赤眉賊第三章 識文斷字,世道難活第二百零五章 此時的我,強的可怕第九十五章 怎麼,就你叫反天刀第六十八章 磨刀石,龍行掌第二百三十五章 上宗威風,龍庭威嚴第五十八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九十二章 造反大罪,要你絕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黑榜高手,外道修士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七爺,晉升前第八十五章 紛紛突破,一夜長明第一百八十一章 武行門,原陽觀第一百四十五章 熬煉真血,邁入骨關第八十一章 雀仙,夜遊第七十四章 趕山,寶植第九十二章 造反大罪,要你絕後第一百五十四章 龍,蛇第二十二章 我的錢燙手,怕你拿不住第一百七十三章 開識,諦聽第九十九章 大妖出世,教頭入城第七十三章 衆生如牛馬,如何成龍象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身我神,我廟我住第一百七十三章 開識,諦聽第三十三章 陰差,陽錯第七十一章 認義子,叫乾爹第六十一章 一十二家,打通街第五十一章 再次下河,窺見蹤跡第三十九章 打法殺法,拜誰爲師第一百零四章 風波未定,一練圓滿第一百二十五章 妖君洞府,算找對了第一百零九章 十年前,寧無敵第四十七章 我的徒弟,把頭埋低第二十七章 破邪靈目,額生水紋第三十五章 一家哭喪,戶稱快第一百一十六章 縣城外,進窯子第七十一章 認義子,叫乾爹第一百二十章 十年過往事,徒弟像師傅第七十三章 衆生如牛馬,如何成龍象第五十八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六十八章 磨刀石,龍行掌第一十三章 命賤,湊數第五十六章 進藏書樓,年道喪第六十章 大師兄,捉刀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黑榜高手,外道修士第九十三章 練皮秘法,水火仙衣第七十二章 廟會前夕,秋狩之邀第一百九十二章 雙雄出山,幹它一票第一百九十二章 雙雄出山,幹它一票第二十章 天材地寶,補身藥方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家,滅門第六十二章 昔年打漁人,今日座上客第四十三章 一十八羅漢像,可入我門下第三十九章 打法殺法,拜誰爲師第二百二十六章 果真是白陽教餘孽第七十章 龍吞珠,山珍宴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徒弟,人魂珠第二十一章 做大做強,搞起事業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身我神,我廟我住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傾,道紀第一百六十六章 吾日三省吾身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啓?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系賊人所害,有兇器爲證第一百零六章 黑水河,改姓白第一百一十三章 第一步第一百三十六章 現宰現殺,保證新鮮第一百八十章 天煞日至,庚金大盛第二百三十二章 搬運水火,煉形得神第二百零六章 晉升郡級大圓滿,當世二練第一人第六十六章 一千零二,白老爺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來混,講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