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塵沒有奢望憑藉此等手段就能讓蕭煜徹底睡死過去,他只要讓蕭煜睡上那麼幾個時辰,待到上官仙塵安然度過天劫,大勢已定,那麼任憑蕭煜有什麼後手都已經無力迴天。
蕭煜沉入到一個深沉的夢中。
自古以來人間沒有長生之人,逍遙地仙只能是逍遙世間,並不能長生於世,一般活到兩個甲子的歲數便是極致。即便是躋身長生神仙境界,也不能久留世間,像紫塵那樣壓抑自身境界算是取巧手段,一旦展現出真正境界,就再也不能停留世間,天道絕不會允許這般不合規矩的長生之人,大開天門,要麼過天門進入無邊玄妙方廣世界,要麼就自行兵解轉世散去一身修爲。
草木枯榮,生老輪迴,這是人間的規矩,不合規矩的,無力抗衡象徵規矩的天道,就只能離開人間。
至於那些不能離開人間的人,任憑你是玄通蓋世,修爲通天,也終究難逃坐化一途。
在蕭煜的夢中就是如此。
在夢中,他是獨尊於世的九五之尊,是君臨天下的大齊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可世上從沒有長生的帝王,所以他也難免老去。
老去就會死去。
他在自己妻子面前睡着了,再也沒有醒。
他明明知道自己已經死去,卻看到了自己的身後之事。
看到了淚流滿面的妻子,看到了倉皇而至的兒子,看到了心思各異的朝臣。
他看着自己被整理好儀容之後,放入到金絲楠木的棺槨之中,因爲他是在未央宮側殿崩逝的緣故,所以也省了許多麻煩,朝臣們直接把棺槨放置在未央宮正殿的龍椅之前。
他從皇帝變成了大行皇帝。
他的妻子也即將從皇后升格爲太后。
他看着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太子殿下,身着白色孝服,伏在靈前哀切痛哭,哭聲情真意切,神情惶然不知所措。
他只有這一個兒子,所以在他這裡也就沒有歷朝歷代天家無親的說法,兒子顯然還沒到急不可耐登上要做皇帝的歲數,所以太子不能接受自己的父親就這麼去了,也沒想過現在就扛起一個帝國的重擔。
巨大的壓力和喪父之痛壓在太子的肩上,讓這個年輕人不知所措,只能是趴在父親的靈前痛哭,已然是亂了方寸。
在太子之後是同樣身着白衣的文武百官,這羣人既沒有太子的悲痛,也沒有太子的失措,他們各有各的算盤,以期在新老皇帝更迭中有所謀求。
好在那個陪伴他走過了一生的女子沒有慌亂,在這個關鍵時刻站了出來。
在小斂哭拜之後,她在未央宮偏殿正式成爲太后,接受百官朝拜,然後下達了自己身爲太后的第一道懿旨。
在太后懿旨之下,剛剛及冠沒有幾年的太子殿下就在大行皇帝的靈柩之前繼位,成爲王朝新的皇帝。
接着是百官朝拜新皇,然後新皇再以皇帝之禮祭拜大行皇帝,正式昭告天下發喪,將大行皇帝靈位迎入太廟,定廟號太祖皇帝,諡號啓運立極光文肅武孝高皇帝,與宣祖景皇帝和武祖淳皇帝並列。
最後是將太祖皇帝的遺體葬入剛剛修好不長時間的梅山帝陵之中。
在帝陵東側是武祖皇帝和孝慈皇后的合葬陵墓,加上剛剛葬入帝陵的太祖皇帝,一家三口算是在此間團聚。
太平二十年年末的朝堂紛紛亂亂,分別以首輔次輔兩人爲首的兩黨之爭,就在這個關頭爆發開來,也就是在這個情形下,太后垂簾聽政,平息兩黨之爭,罷黜次輔一黨,魏王上書請求入京祭拜皇兄,太后以宗藩法例不可違背爲由嚴詞拒絕,並稍加申斥,罰沒魏王的半年俸祿。並密旨令齊州都督和直隸州都督等人嚴密監視魏王一舉一動,若有異動,可先斬後奏。
在太后的強勢手腕下,新皇和朝廷有驚無險地度過了太平二十年。
次年,新皇改元承平,是爲承平元年。
承平元年二月,太后歸政於皇帝,新皇親政。
承平元年三月,太后崩,諡號孝慈文獻順聖高皇后,入葬梅山帝陵,與太祖皇帝合葬。
按照太后遺命,她的棺槨並未放置在另外墓室中,以甬道相通,而是直接放置在太祖皇帝一側,一世夫妻,生而同室,死亦同室。
隨着斷龍石落下,整個陵墓徹底封閉起來,早已佈置好的大陣開始緩緩運轉,隔絕了外間的一切,使陵墓內部自成一方小世界。
轉眼間一年匆匆而過,迎來了大雪紛飛的承平元年年末,持續了三天的大雪停歇後,梅山已經白頭,有女子繞過守陵軍伍,悄無聲息地登上梅山。
她站在巍峨帝陵之前,沉默許久。
一個恍惚間,二十餘年匆匆而過。
二十餘年前,那人還意氣風發,站在嶗頂之巔,揮鞭斷流。
二十餘年後,斯人已逝,只餘一座土山包。
她忽然視線模糊,匆忙低下頭去,沙啞開口道:“一直想來看看你,卻沒有機會,也沒有決心,於是便拖到了現在,哪曾想這一猶豫的功夫,就連最後一面也沒見到。”
她有些遺憾,不過又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不見也好,聽說你老的不成樣子,我怕會嚇到自己,還是記着你年輕時的樣子吧。”
她突然擡起頭,臉上還掛着點點沒有擦去的淚痕,柔聲道:“放心,你還是當年那個英武的你,不管你老了還是死了,永遠都不會變。”
這是她少見的溫柔。
她伸手理了理鬢角髮絲,語氣驟然一變,似乎是對另外一人說話,冷淡道:“和你鬥了大半輩子,我一敗塗地,生同寢死同穴,你贏了。”
她轉身離去。
陵墓裡的人叫蕭煜。
蕭煜眼睜睜地看着自己死,看着林銀屏死,看着秦穆綿離去,看着蕭玄一步步從稚嫩走向成熟。
這一切就像一個古怪而荒唐的夢。
不知爲何,蕭煜知道自己身處夢中,卻怎麼醒不過來。
他回到了西北,看到了公孫仲謀揹着劍匣走過,看到了委身於此的韓瑄,看到了一個抓着夏蟬的小孩子。
最後,背劍的公孫仲謀與握蟬的孩童相遇,劍匣大開,一劍出世。
那一劍,是誅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