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夜霧

三 夜霧

街上沒有什麼聲音,阿福起先還偷偷從窗子沒攔緊的縫裡朝外偷看了兩眼,黑沉沉的什麼也看不見,不過可以判斷出來,一直在向東走。

可不是得向東麼?皇城在東面啊。

車子中途停過一次,又上來一個姑娘。牛車裡空間不大,她再上來後幾乎沒位置容身,阿福旁邊的一個女孩子又向裡挪挪,阿福也又朝裡擠了擠,她才坐了下來。

四個女孩子排排坐着,雖然彼此貼的很近,可是卻沒一個出聲說話的。

新上來的這個女孩子頭上擦着頭油,是味道很重的香味,阿福鼻子靈,讓那個味兒給嗆的頭暈目眩。車子最後停下畫時,她幾乎是連滾帶爬的骨碌下車的,扶着車轅大口的吸氣。

有人過來吆喝她們,院子裡象這樣的車還停着幾輛,四周是沉沉的夜色,不知道什麼時候上了霧,院子外面是一片混沌的世界,什麼也看不見,感覺這個大院就象個荒島,孤零零的浮在水中央。

阿福抱着薄薄的小包袱,跟其他人一起被領進去,走廊又深又長,燈籠的紙舊了,黃乎乎的一點光照不太遠,走廊深的看不見底。在前面領路的女人穿着一件灰撲撲的衣裳,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是阿福在繡坊裡學過幾個月,一眼能認出來這是上好的平綢布,沒光澤,顏色也不鮮亮,但穿着非常舒服,又不易掉色起皺,一般人真穿不起。

衣服式樣……也沒見過,是宮裡的人吧?

阿福緊緊抱着懷裡的包袱,彷彿這樣可以讓她更有底氣,不那麼害怕。

經過的屋子都閉着門,有的窗縫裡透出微弱的燈光來,有的則是黑沉沉的一片。

袖子忽然一緊,阿福有點詫異的轉過頭,有隻手牽住了她的袖子。

同車的一個女孩子,有點膽怯的朝她點個頭。

阿福沒出聲,前面那個女人推開一扇門:“你們今晚就先睡這裡,明日一早進宮。”

原來這裡還不是宮裡。

“都老實些。要是犯了什麼錯,不光害了自己,還會連累家人。”

那個女人的聲音沒什麼情緒起伏,但是四個女孩子沒有一個敢大聲喘氣的。

她走了之後,四個女孩子一個一個的進了屋。

屋裡簡陋的很,不過很乾淨。桌上有油燈,靠牆邊疊放着幾套臥具,阿福默不作聲脫下鞋子,揉了揉腳。今天走了很多路,又遇到這麼多事,實在撐不住了。

“這怎麼睡啊……”那個擦了許多頭油的女孩子抱怨,她身量苗條,比阿福高了一頭,有一種豆蔻年紀的少女特有的,清秀與稚氣揉和在一起的風韻。

大概她沒睡過通鋪吧。

阿福在桌上的水罐裡倒出一碗水喝,水是涼的,身體在車裡困坐之後,突然涼水滑下肚,阿福打個寒噤,忽然很想解手。

雖然有抱怨,但女孩子們還是很快各自鋪好了位置,躺了下來。這個陌生的院子,濃重的夜霧,還有四周的安靜,都是一種無言的,巨大的威懾。沒離開過家門,沒經歷過什麼事的小姑娘們,也本能的知道要謹言慎行。

幸好那個頭油很重的女孩子沒睡阿福旁邊,她搶了靠窗的位置。阿福睡的靠裡,腳頭處的架子後面就是馬桶。

阿福沒什麼餘暇去害怕擔憂,她很快睡着了。

她太累了。

阿福在夢裡,看到娘對自己笑,笑的很好看,拿了好多新衣服讓她挑,讓她試。阿喜也很好,端着好吃的喊姐姐……阿福還夢到自己要出嫁了,劉昱書穿着紅袍騎着馬來迎親,阿福在夢裡笑了,很開心。

然後有人把她推醒了:“喂,喂,起來了!”

阿福翻了個身,睜開眼。

一個大眼睛的女孩子正急匆匆的系裙帶:“外面有人喊了,讓都出去。”

阿福昨天晚上沒有脫衣服,把薄被一掀就爬起來。辮子辮的很緊也不必再梳頭,用發繩把辮子盤子起來,從茶壺裡倒出水來往臉上澆了一把。

院子裡站了很多姑娘,有的年紀大些,有的看起來比阿福還要稚氣。阿福自己長的就只象十歲左右的樣子。

也怪不得,娘急着把阿喜嫁了,聽說以前也有采選,那是要十四歲到十八九歲的姑娘,可是現在連這麼小的小姑娘都躲不過。

這麼小,去那種地方做活,能行麼?

所有人都出來之後,按高矮年紀把人排開。阿福頂着阿喜的年紀,,又是張娃娃臉,和一些小姑娘分在了一處,昨天同車來的三個姑娘則分在別處。有人過來領着她們繼續走。

阿福完全沒有方向感,雖然天亮了,霧還沒散,她們就這麼呆呆的,不安的跟着領路的人。他們出了院子,踏上鋪着青石板的一條路。路兩旁栽着樹,遠處的景物都被霧隔着看不清,四周很安靜,讓人有種行走在曠野裡的錯覺。

茫然,又惶恐。

阿福一輩子都忘不了這一天。

她們被趕羊似的趕進一間大屋,脫了衣裳被長相兇惡嚴厲的老女人逐個檢查,然後再趕進一個池子裡去洗頭洗澡。亂哄哄的,有的女孩子跌倒了,還有人水進了眼,還有……不知道爲什麼,大概是害怕,發抖,慌亂,可是沒什麼人尖叫。周圍的安靜讓人好象,叫不出聲來。

這份安靜伴隨了阿福很久。

與她後來經歷的一切相比,安靜是這座皇宮給她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的感觸。

這裡的生與死,日與夜,都那樣安靜,靜的讓人壓抑,讓人幾乎要發瘋。

等她們從池子裡出來,自己的衣裳已經被收走了,擺在那裡的是粗白布的衣衫和紅棉綾的裙子。看起來雖然不象有人穿過,可是顏色卻已經陳舊,阿福想或許是這些布料在做成衣服之前,已經在倉庫裡積了很久。那裙子的紅色象是落過水一樣,沉沉的,不鮮活。

換好衣服的女孩子們又被趕出來,這又是一個大院子。這裡似乎就是一個一個的院子,規格大小都一樣,門窗廊柱也都一樣,就連擡起頭看到的天,都一樣是四方形,窄窄的。

一箇中年宦官站在前面給這些小宮女訓話,他的聲音雖然有點尖,但並不刺耳,只是聽起來毫無感情,平平的。他講了一長篇話,阿福只記住了要聽話這一條。

然後幾個穿着灰布裙的中年女人過來,捧着冊子在前頭念名字。

點名點了六十多個,阿福沒數準,總之不到七十個。

有人問:“有識字的,站左邊去。”

阿福舔了一下脣,起來就沒有喝過水,現在覺得嘴乾的很。

她是識字的,但是識的不多。

要不要,站過去呢?

識字的話,應該算是一項本事,或許要乾的活要輕鬆一點。

但是阿福忽然記起來在山上的時候,師傅說的話。

師傅說,其實不識字不看書的話,煩惱反而要少。

阿福猶豫了,不過就在她猶豫的功夫,陸陸續續幾個女孩子出去,站到了左邊。阿福晚了一步,上面那人又說:“學過針繡女工的,眼靈手巧的,站過來。”

這一次站過去的又多了些,幾乎差不多的女孩子在家都會做針線活兒的,不過有人手巧些,有人笨些。

阿福也會,可做的不算好。跟人學幾天,後來都靠自己琢磨。

但是她這麼猶豫的功夫,時機又過去了。

“會蒔花弄草的,站那邊去。”

阿福精神一振,這個她這兩年可沒少幹!在山上師傅常帶着她種些花草,倒也讓她學了不少東西。

她走出隊列,站到另一邊去。

有個女孩子忽然怯生生的問:“我……我家種地,種莊稼,可花沒種過……”

阿福覺得她很有趣,上頭的人揮一下手,於是她也快步走了過來,站在阿福旁邊。

識字的那些小姑娘已經被人領走,就在上面的人又問有沒有廚藝上好的時候,她們也被歸攏起來,帶着走向另一個方向。

六十五春愁二六十七新生三五十九嚴寒二七十九回城三八十四喪三五十三家事七十八回城一十八絹花上七十舊事二七十二憂患二九十無題三六十七新生二六十四仇人三七十八回城一十六指婚六十二迎春六十一餘波二九太平殿下二十一新人八十七雨一八十四喪一五十九嚴寒二七十三山居三七十七盛夏五六十過年一十二冬天一七十舊事一四十七秋日四十四中秋二二十三樂音六十過年一八十四喪一六十過年一十一美差下八十六親三六十三煩擾二四十哥哥六十七新生二十一新人七十八回城二七縫補二十五說來話長二三十四洗澡七十七盛夏五六十四仇人一三十七關於誤會七十七盛夏二五十七寒雪三七十舊事二六十五春愁三五德福宮七十六生變一四十一母妹二四十一母妹二六十七新生二七十九回城三九十七解惑二五十五喜訊一五十七寒雪二七十四較量二六十過年一六十五春愁三五德福宮七十七盛夏二三十九新居三一下山八十治標二七十五雨二十五過年五八十七雨二九十二秋寒三八十四喪三九十一七夕一六十九暑熱一六十三煩擾二六十四仇人三六十八不足二九十二秋寒一七十五雨二九十六風波平七十八回城一三十八忐忑二六十三煩擾二二十喜事四十六中秋四三十四洗澡四十二壘石十九梳子五十八圍爐夜話二六十八不足三九太平殿下五十六冬日一九十四天欲雪一四十新煩惱五十一柳暗花明五十七寒雪四八十治標二六十二迎春四七十六生變三三十一小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