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0章 基礎教育

王簡帶領教育部考察組來到湘鄉省考察基礎教育工作,並將全國基礎教育工作工作會議定湘鄉省省會鄉陽市召開,只所以選擇在這裡召開全國工作會議,主要原因是湘鄉省處於華夏中部,並且經濟條件發展處於中等位置,基礎教育落後的地方大都是屬於經濟不發達地區,屬於定在這裡召開全國性的會議,既可以看到良好的基礎教育,也可以看到落後的基礎教育,比較適當。

湘鄉省委書記才國慶和省長段育才出面迎接王簡一行,才國慶老練沉着,而段育才身體強壯,精力旺盛,看上去兩人的性格有所不同,見到王簡之後,分別與王簡握手,態度還算熱情,必竟王簡把一個全國性的會議放到他們這裡來,那也是對他們工作的一種支持,這不是任何一個省份想做到就能做到的,雖然河西省也想舉辦這種全國性的會議,但是王簡沒有同意,自己在河西做的事情已經不少了,而且把河西大學校長調到教育部擔任副部長,現在再到河西如開全國性的工作會議,別人就會說他是不是河西省的教育部長啊?

基礎教育工作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育資源集中,和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導致教育不公平,同時也讓家長們在教育這個問題上面臨很大的難題,好學校大家都爭着上,而差學校卻是都不想上,爲了能上好學校是託關係找人,費盡心思,搞得剛剛入學的小學生們都很困惑,人人都想強佔優質教育資源,這是城市基礎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而農村雖然沒有這種難題,但是整體上教育質量不高,比不上城市的學校,農村還有留守兒童上學的問題,經濟在發展之後,原本不存在的教育問題反而凸顯了出來,主要還是沒有注意到教育公平的事情,而如果這個事情不進行解決,一方面兩極拉開,越拉越大,一方面教育畸形發展,重點學校人滿爲患,教育腐敗叢生,引起羣衆不滿,引發社會問題。

王簡現在要做的就是這兩個主要問題,一方面就是要全面凍結重點學校建設,公平分配教育資源,取消所謂第一中學第二中學這種命名的辦法,學校命名採取名人制,也就是以當地有名的現代歷史名人進行命名,這樣在命名的同時也讓大家瞭解了名人的歷史,同時也不會像第一第二中學小學那樣命名容易引起人認爲第一中學就比第二中學好,出現天然的不平等。

而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對農村學校的建設,改善農村中小學的教學條件,讓農村中小學的教學條件不低於城市水平,孩子都應當是平等的,農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有平等的權利享受到教育這種公共產品的提供,無論他們家庭是富裕還是貧窮,但是這種受教育的權利必須要統一平等。而對於農村教師隊伍薄弱,願意到農村教課的老師水平低於城市老師水平的情況,王簡提出城市老師待遇和農村老師待遇保持一致,不允許有城鄉差別的工資待遇,減少優秀老師離開農村的情況,同時在老師調動問題上要嚴格控制,防止農村老師向城市學校流失,同時實行城市與農村老師相互進行交流的方式,每年保持兩到三個月的交流方式,讓農村的孩子也能得到優質的教育的資源,而對於在城市務工的農民工子弟,一律實行就近入學,不得設置其他條件。

這是王簡要準備推出的措施,他來到湘鄉省之後,立刻走訪考察了幾個地方,先是來到農村的學校,瞭解了學校的師資和學生情況,反映上來還是農村的好師資不斷流失,而在農村的一些老師在素質上無法與城市老師的教育水平相比,有的地方農村學校條件很差,學生也很少,曾出現過一所學校只有一名老師一個學生的情況,農村的中小學存在人員減少,師資匱乏的情況,王簡知道這些情況之後,覺得既要加強對農村學校的建設,同時也需要對農村的學校進行整合,對於這種學生很少老師也少的學校應當進行撤併,但是撤併之後面臨學生上學離家遠的情況,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就得實行校車制度,由學校對學生進行接送,保障孩子上學的安全。

而來到城市的學校視察後,王簡看到重點學校的學生太多了,擴了多少班都不夠用,家鄉們都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到好學校裡上課,而好學校不僅僅體現在硬件上,甚至好學校的硬件並不如新建設的學校,但是他們還是願意到好學校來,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學校的師資不一樣,教學質量不一樣,管理也不一樣,而有太多的資源投入一中二中這樣的好學校裡,其他的學校就缺少相應的資源了,其實其他的學校也是不服的,如果把資源都放到他們那裡,他們照樣也能把教育辦好,因此合理分配這種教育資源對於基礎教育來說非常重要。必竟基礎教育與大學教育不一樣,基礎教育主要推行文化教育,提高國民文化素質,而大學教育則是爲了培養高端的人才,好的學校和差的學校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培養人才的目標要求,但是基礎教育如果也分得這麼清,那麼就會導致大家的起點不公平,上了好學校,教育質量好,到了高中的時候就考上大學了,而上了一個差的學校,由於起點不同,到了最後就沒有考上好的大學,這對於孩子們是不公平的,如果他們長大了知道了這種情況,心裡肯定也是不平的,在他們義務的教育階段,國家應當向他們提供平等的教育資源,而不是實行差別待遇,人爲造成這種不平等。

王簡考察完了這些學校之後,即召開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這次國務委員張凱沒有來,而是王簡自己親自主持會議,湘鄉省省長段育才到會表示歡迎和祝賀,祝賀完之後他就離開了會場。

前來參加會議的主要是各省的教育廳廳長,不像大學教育會議那樣有學校的校長前來,不過沒有學校參與不大好,王簡就讓湘鄉省的農村學校代表和城市學校代表五六個人蔘加了會議,發表他們的意見,促進大家形成共識,制定出可行的政策來。

這些前來參加會議的學校代表,農村學校的代表當然是希望農村的學校能發展起來,國家在投入上向農村學校傾斜,但是這裡面就有一個財政的問題,必竟財政狀況影響着教育的投資,完全由中央政府來投資也是不行的,地方政府不能把教育的責任全部推給中央政府了。

而城市的學校代表則希望加大對城市學校的投入,提高老師的待遇,促進城市學校的發展,當然他們也提到城市學校之間教育的平衡問題,不能學校一出現好的老師便讓一中的學校給挖去了,這樣不公平。

聽了他們的話,王簡就指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農村教育整體上還是投入不足的,我們現在不能光提教育發展不提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本身也是一種教育,如果我們教育的初級階段即有等級劃分,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我們國家要強大,一定要把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辦好,家長最擔心的教育階段就是義務教育階段,到了大學家長們反而就不再管孩子的教育了,一切任由他們自己來發展,所以基礎教育受到羣衆的關注,對國家來說也非常重要,加強基礎教育,做到教育公平是我們當前應當解決的問題。

王簡先提出教育公平的問題,引起與會人員的一個共鳴,雖然說這些與會的人員不會擔心他們的子女教育問題,但是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已經存在多年,誰也不會反對,現在王簡強調了這個問題,他們更不會反對了。

看到大家沒有反對,王簡就講了如何做到教育公平的問題,讓大家自己先發表意見,大家在聽了王簡的話之後,並沒有多少人講話,只有學校的幾個代表開口講了自己的意見,主要還是兩條,教育投入要公平,教育資源要合理分配,這兩條王簡是贊同的,所以就得到了與會人員的認可。

在他們說完之後,王簡就讓那些教育廳長們講講話,結果沒有幾個教育廳長要講話,只有安江省教育廳的廳長趙羣在會上侃侃而談,談了他對當前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看法,趙羣年齡在四十多歲,在這羣廳長當中算是年輕有爲的,他原來在大學教書後來才從的政,是一個學者型的官員,比起其他那些以前沒有過教育經歷的官員懂得比較多。

看到他主動發起了言,王簡就是非常讚賞,其他省份的教育廳長,包括河西省的教育廳長都沒有他說的精彩,成爲了會上的一大亮點。

第731章 兜風第1079章 殺手鐗第123章 省裡來的客人第885章 趙東方出招第124章 陪酒第1211章 京城談話第690章 深刻檢查第1525章 遇見明星第603章 協調好萬永的事情第1442章 居然是龔偉第80章 省委書記敬酒第899章 急不可奈第135章 開工儀式第482章 車世平調走第42章 韓玉婷來訪第930章 王簡的用意第942章 擺平第522章 投名狀第445章 遲國平來視察(二)第1278章 發國總統要來第85章 公佈消息第1153章 新的主意第1141章 考選第1525章 遇見明星第1101章 別人的拉攏第1426章 掛職的事情第1364章 約見何飛飛第656章 籤合同第1612章 利用包林森第1096章 拼酒第109章 撮合見面第468章 給宋開寧接風洗塵第280章 商議第782章 報警無用第440章 視察施工現場第1257章 異國情緣第1169章 陳鳴的想法第879章 王華堂的關懷第1342章 難兄難弟第331章 要項目第141章 紀委調查第1442章 萬人長跑第538章 堅持己見第821章 終於逃脫第591章 高寧的失策第299章 告別第1137章 省委調查組第1130章 煤礦巧遇第407章 雙規孫前富第1244章 合作的事情第892章 談話第1049章 下一步的目標第1014章 一張優盤第1516章 從金生想辭職第105章 答應請求第730章 寧丹來找第1124章 小周的麻煩第252章 孫世明的想法第663章 準備背後下手第264章 周得勇的安排第845章 商量歡迎儀式第1230章 發怒第493章 韓玉婷要結婚第1058章 林澤宇的出擊第357章 動工儀式第153章 通知培訓第1349章 杜海波的投靠第542章 演戲第48章 女人的優勢第419章 事情不斷髮酵第683章 遲國平被氣壞了第1118章 鴻門宴第473章 危機公關第893章 安排第1683章 槍法比賽第190章 副廳長的建議第632章 視察果水縣第552章 市領導關注了第1340章 陳志立的機會第1524章 全運會開幕第46章 撥打的電話已關機第1635章 坊間的傳聞第435章 兩人都得到重用第1209章 組織考察第1183章 堵門不讓進第1052章 收買第1506章 林振同意第124章 陪酒第893章 安排第1413章 接見學生第840章 受到愛民同志接見第1114章 暗戰第799章 搜查到血跡第112章 婚事第937章 陸凱明的攻擊第956章 巧遇第1579章 即將離任第1545章 見到老朋友第215章 憲河鄉班子調整第1423章 勒令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