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忠僕

陸家祖宅,陸老太太屋裡。

陸二太太將在顧家遇到的事說了一遍,陸二太太覺得這一天恍如在夢中,她原本想着去了顧家會被當成救命的菩薩供着,誰知道會是那樣的情形。

從哪裡開始不同的呢?

從顧琅華光着腳站在地上,唸佛經開始。

還是顧琅華打開她的手開始。

或者在衆目睽睽之下說出她心中所想的那一刻。

那孩子處處透着古怪,她從心裡一直覺得顧琅華與她八字不合,還真被她不幸料中。

坐在羅漢牀上的陸老太太皺着眉頭,“我那姐姐是越老越糊塗了,這兵荒馬亂的能讓她跟着我們陸家搬遷,她不感激也就罷了,怎麼反過來倒向我們興師問罪。”

陸二太太滿臉的委屈,“娘,您也別生氣,都是媳婦沒有將事辦好。”

陸靜站起身,上前輕輕地拍撫陸老太太的後背,“母親別這樣說,我們對顧家也算是仁至義盡,還是父親說得對,今天的陸家和顧家早就不在一條船上。”

陸二太太聽到長女的話,心中不愉快彷彿散了一些。

陸老太太不停地轉着手中的佛珠,“琅華的病到底是怎麼回事?”

陸二太太皺起眉頭,“媳婦哪裡知道,本是說那孩子不成事了,媳婦纔過去看看,哪裡知道進門之後那孩子好端端地站在那裡。”

陸二太太想到那詫異的一幕,不由地撫向自己的胸口,“然後又說有人害那孩子的眼睛,媳婦到現在還沒弄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陸老太太看着一臉茫然的二媳婦,心中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既然這件事跟陸家無關,她也不用再跟姐姐客氣。

她那姐姐的脾性她知道。

一輩子都不肯服輸。

陸老太太沉着臉道:“民是民,官是官,她到現在也不明白,顧家這些年固守家法,早已經衰落了,既想求着別人又想擺着架子,哪有這個道理。”

陸老太太想着姐姐嫁進顧家之後,她聽說父親將她許給了與顧家是世交的陸家,她還萬分高興,覺得從此之後就離姐姐更近了,顧、陸兩家也會越來越親密,誰知道姐姐隨了那個食古不化的姐夫,放着家族興旺的路不走,硬是走上了一條死路。

尤其是長子顧世衡一死,顧家頓時像是衰落了大半,無獨有偶,被立爲宗長的陸家長房也陸續出事,長子在外出時也遇到了盜匪,不到一年長孫也生病死了,從此長房絕了後,宗長的位置就落到了她們二房頭上。

都是死。

顧家是死路一條,老太爺和她卻帶着二房將死路變成了活路。

“既然如此,”陸老太爺的撩開簾子,大步走進來,整個人看起來精神爍爍,“明日我們就上門,讓街坊四鄰都知道,不是我們陸家不講情義,是顧家不識擡舉。”

陸二太太立即站起身服侍陸老太爺坐在椅子上,“那瑛兒和琅華的婚約。”

陸老太爺坐下來,“婚約自然要遵守,不管到了那裡,我們陸家都行得端做得正。不過有一條,想要嫁進陸家不難,要擺清自己的位置,就算是嫡女嫁過來也是高攀,現在不給她立好規矩,將來要翻天不成?”

“琅華那孩子還是極好的。”陸二太太面露不忍,心中陰霾卻一掃而光,說不出的愉快,不給顧家一個厲害看看,他們便不知道要如何低頭伏小,怎麼可能聽她的話。

明天顧家一定會後悔,顧老太太也會懊惱聽了那個八歲孩子的話。

**

琅華端起青花小碟,捏起了蜂糖糕一口咬下去,又甜又軟的味道一如往昔,陸瑛開始不喜歡吃蜂糖糕,看她那麼喜愛,每次總會忍不住陪着她吃上幾口,一來二去竟也愛上了這個味道。

想到這裡,琅華不禁有些恍惚,隨口就道:“去給三爺送一份。”

話說出去,她也清醒了。

旁邊的阿莫一臉的茫然,試探着問,“小姐,您是說要送去給陸三爺?”

琅華看向阿莫,“陸三爺走了沒有?”

阿莫搖搖頭,“沒有,陸三爺爲小姐畫了風箏,就去書房整理書籍,聽說老太太病重了,就留了下來。”

琅華不禁思量,陸瑛在打什麼主意?以她對陸瑛的瞭解,陸瑛絕不會做無用的事。

阿莫頓了頓又道:“還要送去嗎?”

琅華頜首,“廚房有多餘的就送去吧!”

阿莫應了一聲出去吩咐媳婦子送蜂糖糕給陸瑛。

琅華吃完了點心淨了手,這樣折騰了一圈,爲的是順理成章見那個做糕點的人。

琅華看向阿莫,“將做蜂糖糕的人帶過來,我要見見。”

阿莫應了一聲,忙走了出去,過了一會兒,門簾撩開,琅華就見到了一個圓臉婦人。

“大小姐。”婦人上前行禮。

熟悉的聲音讓琅華的心臟不由地“突突”連跳幾下,她仔細地看着站着的那個人,心中說不出的歡喜。

對她來說不過才一天沒見,卻恍如隔世。

這就是蕭媽媽。

蕭媽媽是她嫁進陸家多年之後,留下的少數幾個顧家的老家人,也是她最信得過的管事媽媽,蕭媽媽常和她講從前顧家的事,阿莫的名字也是她從蕭媽媽嘴中聽到的。

蕭媽媽說阿莫是當年祖母選出來想要給她的,她突發痘瘡跟隨陸家去杭州時身邊只帶了幾個大丫頭,阿莫幾個年紀小的就留在了鎮江,早知道鎮江會被屠城,還不如當年就帶着她們,不但能救了她們的命,日後等年紀大的放出去,她們也就能接手管事,不至於青黃不接,只能任由陸家安排。

現在想起蕭媽媽的那些話,蕭媽媽是早在那時候就對陸家起了戒心,而她並沒有放在心上。

重生之後,她想要立即找到蕭媽媽,可是兩個人之前沒有交集,她貿然要人定然會引人懷疑,所以她想到了阿莫,想到了蜂糖糕,蕭媽媽拿手的糕點就是蜂糖糕,只要她在阿莫面前提起蜂糖糕,阿莫定然會將認識的蕭媽媽推薦給她。

琅華耐心地問了蕭媽媽家中的情形,蕭媽媽回答的每一句話都跟前世一般無二。蕭家最早是顧家的佃戶,因爲跟着祖父經了一次蝗災被祖父賞識留在了外院做了家人,蕭媽媽的丈夫一直在外跟着父親做事,至於她的兒子蕭邑一直在父親跟前做小廝的事,還是蕭媽媽後來才告訴她的。

蕭媽媽常說,蕭邑能有今天,都是得益於父親。

琅華對父親的記憶很少,她五歲時父親外出就再也沒能回來,她只知道再也沒有人將她高高舉上頭頂。

關於父親的很多事除了母親傷心時碎碎念念說的一些,很多都來源於蕭媽媽和蕭邑,她記憶最深刻的是,蕭邑告訴她,父親說過,人的一舉一動,說的每句話都是有跡可循的。她知道蕭媽媽和蕭邑是想要她這個瞎子在看不見的情況下,也能辨識人心。

顯然這一點,她前世並沒有做好。

第四十四章 守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執念第七百二十八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八十九章 懷孕第四百四十章 醜態百出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不中用第一百三十五章 拉架第三百二十七章 丟臉第二百九十八章 你輸了第二十八章 往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求助第二百一十七章 耍你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疼第二百五十八章 生的希望第二十六章 配合第八十六章 鬥志第二十章 坦誠第六百二十二章 感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燒死第九十一章 被劫第五百零六章 腥風血雨第十七章 入甕第八十六章 鬥志第三百九十四章 意想不到第二百九十章 手足情深第六百九十章 封爵第二百五十七章 做個戰俘第六百零三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丟臉第三百三十七章 醫治第三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高下立分第四百零三章 徐老大的威風第七百三十二章 格殺勿論第六百八十一章 在奔逃的路上第三十五章 震怒第一百零三章 打你第三百九十一章 高下立分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長的代價第五百六十四章 相思成疾第一章 陷害第七百六十二章 盡頭第六百九十四章 挑明第五百五十七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一十八章 吐血第一百三十一章 方向第七百一十七章 收穫第三百一十二章 傻娃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吉兆第七十六章 看戲第四十一章 安排第三百九十八章 放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愉快第一百零三章 打你第六百零六章 束手無策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朵白蓮花第六百七十一章 買命第九十六章 定局第四百八十八章 自討苦吃第三百五十一章 官家作風第三百五十九章 來相會第四百一十三章 找到真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造聲勢第一百四十八章 投江第四百七十二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三十四章 打架第三百六十二章 羞愧難當第四百六十二章 催促第七百三十二章 格殺勿論第七百六十八章 必須接受第六百四十六章 來者不拒第十二章 博弈第二百八十一章 很受傷第四百五十二章 你爭我搶第七百章 誅殺逆臣第三百零四章 囊中之物第七百四十二章 家有喜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迫第六十七章 鬨鬧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迫第十六章 抓住第二百五十二章 開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利益第八十四章 醒悟第六十三章 出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親第一百零一章 衛國第五百八十八章 天命難違第六百零八章 真假第三百三十二章 信任第四百八十一章 預知第一百四十章 預言第二百三十七章 臨終第四百八十六章 交給我第四百八十二章 罵醒第六十二章 抓住第六百二十三章 硬茬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舊友第五百五十五章 阻擋第一百章 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