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01.01

聖人這一坐下來,便捨不得走了,玩了一輪接一輪,還是岑姑姑瞧着時辰不早了,上來詢問道:“萬歲爺,太后,都快過午時了,是不是歇會先用個午膳?”

“這麼晚了?”聖人擡頭,瞧不出天色,委實有些驚訝。

太后放下手中的牌,活動了下筋骨,笑道:“可不是,一眨眼就過去大半日了,可憐哀家這把沒用的老骨頭。”

簡珞瑤本來在旁邊觀戰,這會兒瞧見太后的動作,笑道:“是孫媳婦疏忽了,忘了提醒皇祖母隔一回起身活動活動,這般坐久了確實容易酸脹。”

說罷,簡珞瑤已經走到了太后身後,“皇祖母若不嫌孫媳婦笨手笨腳,就讓孫媳婦替您捏捏肩,鬆泛鬆泛。”

岑姑姑笑道:“這麼多宮女在,哪用得着睿王妃動手 。”

太后卻擺擺手,受用的笑道:“無妨,讓哀家也享受享受瑤丫頭的心意。”

李成還在等聖人的回覆,聖人瞧了太后一眼,笑道:“擺飯罷,今兒朕就在慈寧宮陪母后一塊用,老三和老三家的也留下。”

“是,萬歲爺。”李成應了一聲,心頭有數,便退出去吩咐人準備了。

蕭長風起身,朝聖人拱手道:“兒臣謝父皇……”

還沒說完,聖人已經擺了擺手,溫聲道:“父子之間,私下不必如此拘束。”態度是前所未有的和悅。

岑姑姑看在眼裡,面色卻不變,旋即收回視線,認真的看着簡珞瑤給太后捏肩。

片刻後,太后舒服的嘆道:“瑤丫頭確實有一手,哀家舒服許多了。”

岑姑姑卻有些驚訝:“奴婢瞧着睿王妃這手法,似乎跟旁人的不一般。”

“以前在孃家時,偶爾也會給祖母捏肩捶背,跟府上老人學過來的手藝。”簡珞瑤笑道,“皇祖母喜歡就好。”

聖人在一旁瞧着太后的神色,頗爲欣慰的點頭:“老三家的確實有辦法逗母后開心,今兒就不着急回去了,在慈寧宮多陪陪母后罷。”

簡珞瑤忙福身道:“是,父皇。”

太后順勢拉了她的手:“捏這麼久,手痠了罷?行了,叫她們來做,索性哀家這背上也鬆泛了許多。”

簡珞瑤還沒說話,岑姑姑已經笑道:“奴婢瞧着睿王妃的手法,也差不離會了,主子若不嫌棄,便讓奴婢來試試罷。”

聖人沒再關注這邊,而是看向旁邊的蕭長風,隨意的問:“今兒怎麼在慈寧宮,衙門沒事嗎?”

蕭長風得了聖人的叮囑,倒也沒像先前那般拘謹,回道:“前兒秋收賦稅告一段落,近些日子衙門在輪休調整,並無大事。”

聖人點頭,笑了笑:“這回戶部大忙,你表現也不錯,朕都看在眼裡。”

其實幾個皇子任職的部門尚書,都會在摺子裡彙報各自的表現,都是萬歲爺的兒子,他們彙報時自然都往好裡說,聖人也心知肚明,看過便放一邊了,此時瞧着蕭長風的樣子,倒想了起來,覺得自個兒派他去戶部果然沒選錯了。

在戶部常年跟銀錢打交道,就是得這般嚴謹的性子才能勝任。

蕭長風拱了拱手,剛想道謝,聖人又擺了擺手:“都說了不許拘束,朕跟你閒聊幾句,不必如此。”

“是,父皇。”

不過聖人也沒跟蕭長風聊太久,御膳房呈午膳上來了。

簡珞瑤嫁給蕭長風這麼久,除了家宴宮宴,還是頭一次單獨陪聖人和太后用飯。其實原本太后和聖人就不常一塊用飯,一來聖人手上事物繁忙,二來太后身子不好,聖人也不想打擾她老人家歇息,這便各用各的。

太后和聖人一起用飯,規格便是結合兩人的來,呈現在簡珞瑤跟前的,就是琳琅滿目,堪稱滿漢全席了。

聖人心情好,還在那裡道:“今兒就是尋常的用膳,你們兩個也別拘謹。”

太后笑道:“都聽你們父皇說了?不許束手束腳,想吃什麼自個兒夾。”

簡珞瑤湊趣道:“父皇和皇祖母這話才客氣了,聞着這色香味俱全的膳食,兒媳可忍不住,哪還記得拘束?”

太后聞言大笑,看向蕭長風:“老三,你媳婦在拐着彎告你狀呢,可見你平日不給她好吃的。”

“皇祖母委實冤枉孫兒了。”蕭長風拱手,苦笑道,“在府裡是王妃自個兒不願意多吃,說怕發胖,並非孫兒不給她吃。”

“你們小兩口啊。”聖人也忍俊不禁,搖頭笑了笑,道,“行了,用膳罷。”

吃過午飯,聖人又陪太后喝茶,說了會兒話,李成上來提醒道:“萬歲爺,您指了平陽侯和戶部尚書,未時初來御書房見您,瞧着時辰快到了……”

聖人點頭道:“是了,軍中糧草一事,還要他們兩商議。”

太后聽得分明,便道:“皇兒先回去罷,別耽誤了正事,哀家這裡還有老三和他媳婦,不打緊。”

“不着急。”聖人笑了笑,看了簡珞瑤一眼,“老三家的得了好東西便往母后這兒送,卻忘了朕呢?”

簡珞瑤忙道:“兒媳不敢,父皇的兒媳早算好了,只是這牌做工精細,可能還要等幾日才能做好。”

“無妨。”聖人擺擺手,十分大氣的道,“做好了便送過來,朕少不了你的好處。”

太后嗔道:“都這般大的人了,還好意思開口問小輩討要,賞賜是應該的,到時候不賞些好東西給瑤丫頭,哀家都不答應。”

“行,兒臣連帶着母后那份一同賞了,可好?”

“這還差不多,回去忙正事罷。”太后擺擺手,又看向蕭長風,“對了老三,你若有正事,也回去忙着,不必陪着哀家這老太婆,你媳婦在便夠了。”

聖人正起身準備離去,聽到這話便瞥了蕭長風一眼,道:“朕纔想起來,也是你戶部的事,既然在宮中,便一道去聽聽罷。”

蕭長風便跟着聖人走了,簡珞瑤在慈寧宮待到傍晚,宮門落鑰之前,蕭長風來接她了。

之後幾日簡珞瑤都沒入宮,倒也聽到些消息,太后經常叫皇后去她的慈寧宮,聖人偶爾也會去給太后請安,時常待了大半個時辰,才春風滿面的出來,也不知皇后在慈寧宮跟聖人說了些什麼,滿宮嬪妃一時有些氣惱,皇后平日裡一副賢良淑德的樣兒,萬沒想到竟會如此邀寵,氣得都在背後咬手帕。

當中最恨的是元貴妃,她素來瞧不起皇后,可如今太后特意爲皇后撐腰,給皇后創造機會在聖人跟前邀寵,聖人若真無動於衷,也不會在慈寧宮逗留那般久了,可恨那老不死的針對她,每每她想進去,卻總是被攬在門外!

其實這一點,太后倒不是隻針對元貴妃,她不愛應付宮妃們,除了皇后,其餘宮妃請見,多半被她拒了,也正是這樣,衆人才咬着手帕腦補,不知道皇后和聖人在慈寧宮做了什麼,對皇后越來越羨慕嫉妒。

簡珞瑤聽到鄭嬤嬤回稟的時候,都有些想笑了,她不過是刷了下大BOSS的存在感,沒想到還能引起連鎖反應,如果那些人知道皇后只是聖人的牌友,不知道會不會驚得把下巴掉下來?

鄭嬤嬤也想到這一點,提醒道:“不知道淑妃娘娘會不會誤會……”

“不至於罷,王爺應該會提醒母妃。”

“我的姑娘,王爺有沒有提醒,不影響您的心意啊。”

簡珞瑤這才反應過來,點頭笑道:“也是,那便叫人給母妃遞個話罷。”

其實簡珞瑤覺得說不說,影響都不大,瞧着太后和聖人的熱情,便知道撲克牌遲早會在皇宮推廣,她們早晚會知道。

不過能借此刷一刷婆婆的好感度,也是不錯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殿試的前一日,簡珞瑤得到消息,簡千珩從老家趕回來了,她之前猜得沒錯,鄉試的結果也這會才傳回來,簡千珩中了舉,鄭嬤嬤滿臉欣喜的道:“真真是三喜臨門啊!”

白露也湊趣道:“要奴婢說,這是好預兆呢,趕在二少爺和三老爺殿試的前一日將這門好的消息遞回來,想必二少爺和三老爺殿試也會有好成績的。”

簡珞瑤不信這個,但是也希望他們成績更好一層。

“雖說殿試就分個名次,不會淘汰誰,但是不求一甲,也希望他們能考中二甲,落個進士出身。”

簡家人自然也跟簡珞瑤一樣的想法,等到殿試那日,緊張擔憂的心情,並不比會試少。

簡珞瑤緊張了大半個晚上,這一日天還沒亮便醒了,睜開眼屋子裡點着燈,鄭嬤嬤和綠綺她們正在伺候蕭長風穿衣裳洗漱。

聽見錦被摩擦的聲音,蕭長風回頭,瞥見簡珞瑤擁被坐起身,蕭長風道:“時辰還早,王妃再睡會兒罷。”

“今日殿試我也在朝上,有結果便叫人回來稟報,可好?”

簡珞瑤點了點頭,又道:“王爺答應帶我去看放榜的。”

“是,我答應了。”蕭長風笑了笑,“一下朝就回來接你。”

簡珞瑤這才反應了,睏意襲來,她朝蕭長風擺了擺手:“王爺早去早回。”

巳時末,殿試結果大體出來了,雖還未揭榜,蕭長風卻大體明白了聖人的意思,叫人回來向簡珞瑤稟報時,簡珞瑤驚得從椅子裡做起來,又問了一遍:“你可聽清楚了,我大哥是一甲?”

給簡珞瑤報信的是永福,性子低調沉穩,言簡意賅的道:“主子的原話,萬歲爺在殿上很欣賞簡家二少爺,若無意外,便差不離了;簡家三老爺答得中規中矩,估摸着也是個進士出身。”

永福報完信,便不多留了,告辭出了湘蘭院,鄭嬤嬤也激動的握着簡珞瑤的手:“姑娘,二少爺若近中了一甲,那便是光宗耀祖,可要把這個好消息遞回去?”

簡珞瑤卻冷靜下來,擺擺手道:“不必了,家裡遲一些也能知道結果,若王爺猜得沒錯,咱們便要低調起來,太惹眼了不好。”

鄭嬤嬤點點頭,很是贊同簡珞瑤的話:“姑娘說的是,反正早晚都會知道。”

簡珞瑤想到什麼,興致來了,轉身進了裡屋,高聲喚紅雲的名字:“紅雲,過來替我換身衣裳,可得好好打扮,大哥若真是一甲,放完榜便要打馬遊街,王爺答應我去瞧熱鬧的。”

紅雲跟了進來,笑眯眯的道:“姑娘今後就是狀元郎的妹妹了。”

“什麼狀元郎,萬一是探花郎呢?”

鄭嬤嬤拍手道:“探花郎好,二少爺這般俊美文雅,當了探花郎,還不知迷倒多少年輕姑娘。”

白露笑道:“可惜咱們二少爺定親了,周姑娘家世清貴,漂亮又和善,配二少爺當真是郎才女貌,兩人又是青梅竹馬,旁的姑娘再芳心暗許,也肖想不到二少爺。”

簡珞瑤回頭看了她們一眼:“八字還沒一撇的事,就被你們說得有鼻子有眼了。”

鄭嬤嬤道:“二少爺的才貌擺在那兒,奴婢不用想,也能預料到待會兒打馬遊街的情形了。”

蕭長風說話算話,一下了朝便回王府了,飯都沒來得及用,簡珞瑤匆匆跟他上了車,時辰不早了,貢院前已經在張榜,再不過去,就趕不上游街了。

馬車上,簡珞瑤還在問:“確定我二哥是一甲之一?”

蕭長風點頭道:“父皇欽點了敬之爲探花。”

簡珞瑤心裡又激動又自豪,她哥到這裡已經能青史留名了,她還是探花郎的妹妹,想想真有些光榮。

貢院前好長一段路,已經被絡繹不絕而來的百姓擋住了,便是王府的馬車也不能暢通無阻,簡珞瑤和蕭長風便下了車。

剛站在街上,只聽得遠遠傳來的嘈雜聲,敲鑼打鼓,蕭長風本想叫長順去訂一間靠窗的酒樓,聽到這嘈雜聲倒是有些詫異:“已經開始遊街了。”

“好像往這邊走來了。”簡珞瑤心裡高興,挽了蕭長風的手臂,道,“咱們就在這裡瞧一瞧罷?”

蕭長風點了點頭,兩人立在原地,人羣從前方轉移過來,周圍漸漸圍滿了百姓。

簡珞瑤翹首以盼,終於瞧見了打馬遊街的三人,她哥在右側,穿着一樣的大紅羅袍,更襯得劍眉星目,俊朗非凡,在年紀稍大的狀元和榜眼當中,更顯得神采飛揚,幾乎所有人一擡眼,關注的便是這位新科探花。

注意到身旁百姓在議論簡千珝,簡珞瑤也不由感嘆,果然是看臉的世界。

但可能是這個世界的民風還不夠剽悍,簡珞瑤期待已久的榜下捉婿還是沒有瞧見,蕭長風這會兒才勉爲其難的解惑道:“除非是嫁不出的姑娘,怕人家不同意,這才榜下捉婿,不然一般有意的,都是商量好了請官媒說親,不會如此草率。”

簡珞瑤氣得白他一眼:“爲何之前不提醒我?”

蕭長風輕笑道:“王妃如此興致高昂,我又如何忍心掃興?”

簡珞瑤輕哼一聲:“今兒高興的日子,就不與你計較了。”

蕭長風拱手:“王妃雅量。”

看完熱鬧,兩人坐上了回王府的馬車,不多時便到了家,方嬤嬤的媳婦在王府等她,許是喜事來了精神好,瞧見蕭長風,方嬤嬤兒媳婦也不怕,朝兩人請了安,這才報喜來了:“大喜事呢,王妃,殿試揭榜了,三老爺是二甲,二少爺中了探花。”

“我知道,剛去瞧完放榜回來,估摸着二哥他們也快回去了。”簡珞瑤笑道,“家裡是不是很高興?”

“老夫人和太太驚喜得險些暈過去,老爺說今年要帶二少爺回老家祭祖,這麼大的喜事,得告訴祖宗知道呢!”

簡珞瑤點了頭,又問:“那家中打算何時辦酒慶祝?”

“太太叫奴婢來,正是知會王妃,這兩日還不好擺酒,二少爺和三老爺他們要拜會師長和同年,至少也等到大後日呢!至於三少爺中了舉人,便不單獨擺酒了,跟二少爺和三老爺一起。”

“也是,這般便少了許多麻煩事。”

簡家準備三日後擺酒,結果卻是一再推辭,簡千珝和簡承樂有數不完的邀約,歷來每一科的進士都是天然的同盟,趁着領職前很有必要聯絡好感情,以後說不準就用得上這條關係。

此外,簡千珝考中了頭甲,直接入翰林院當值,簡老太爺當年就是翰林院出身,雖去世多年,但還有關係在,簡司業便領着他去走關係。簡千珝的岳父也周家老太爺,在翰林院也很有些名氣,幾番關係一打通,簡千珝日後在翰林院就比較容易混得開。

相比之下,辦酒席這事便不那麼重要,推遲幾日也無妨。

簡珞瑤卻坐不住了,等了幾天,知道回家喝喜酒的日子遙遙無期,索性也不踩着那時間,提前回去了。

先前送了信,鄭氏還沒來得及回信,睿王府的馬車已經到了簡家大門口,管家親自出來迎接,鄭氏得知消息也趕了過來,不能把女兒趕回去,只能嗔道:“不是不讓你回來,這些日子家裡亂糟糟的,不像話。”

“我又不是客人,娘擔心那些作甚?”

鄭氏便拍了拍簡珞瑤的手背,笑道:“娘知道你是關心家裡,回就回罷,這麼大的喜事,就算旁人知道了也能理解,應該不會胡亂編排。”

“大哥可在家?”

“這會兒哪會在家裡?”鄭氏搖頭,自豪又心疼的道,“你哥可是家中的大忙人,腳不沾地,每日幾個聚會趕場子似的,偶爾還要陪你爹和他老師去見人,回來都大半晚上了。”

簡珞瑤笑道:“大哥酒量可不算好,會不會被灌醉?”

鄭氏道:“還有你二哥呢,索性他在家也沒事,便陪你大哥出去應酬了。”

簡珞瑤恍然大悟:“那倒也是,二哥酒量可是號稱千杯不醉。”

正說着,到了鬆榮堂,老夫人屋子裡熱熱鬧鬧的。

自從簡珞瑤嫁進睿王府後,簡家就變得門庭若市起來,簡千珝考上探花,簡家就更熱鬧了,走動的親戚絡繹不絕,簡珞瑤聽得她娘給她介紹這個舅婆,那個姑婆的,頭都大了。

有一種忽然冒出來的親戚的錯覺。

先是老夫人被圍住,簡珞瑤一進來,便是她被衆人拉着噓寒問暖了,簡珞瑤應付了幾句。

衆人倒也有眼色,知道簡珞瑤回孃家肯定有些事,不然即便是身爲王妃,也不能想回孃家就回。

因此說了幾句,便一一找由頭告辭了,老夫人也沒強留,讓張氏和鄭氏去送了衆人出門,畢竟是名義上的長輩。

人都走了,老夫人才拉了簡珞瑤的手笑道:“說起來,珝兒許是沾了你的光,那次殿試,萬歲爺瞧見了你二哥的考卷,當即笑問了一聲,‘可是睿王妃的孃家兄弟?朕聽說你還有個喜歡遊歷的弟弟’,這事恐怕是你在宮裡說過,萬歲爺聽人提起,不然也不會記得這般清楚。”

“是我在慈寧宮給太后說着逗樂,誰知道父皇就過來了,聽了個正着,許是那會兒記住的。”簡珞瑤笑道,“不過父皇自來公允,萬不會因爲這點關係就徇私,二哥能被欽點爲探花,還是因他自己的才華,打動了父皇。”

老夫人點頭笑道:“我知道,萬歲爺那般正直的人,自來不會徇私。”

“大哥二哥的婚事定在十一月,可忙得過來?”

張氏一腳踏進了屋子,聞言笑道:“差不離了,前兒叫人算了八字,你大哥二哥的日子倒定一塊去了,也真是巧,我就琢磨着索性再熱鬧一點,一次性辦完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