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鄭氏當然毫不猶豫的一口回絕,金氏卻沒這麼容易放棄,便直接報到老夫人那裡。鄭氏想得很明白,老夫人雖然如今不理事,但孫女的婚事,她卻是能一錘定音的,只要能說服她,鄭氏同不同意都沒區別。

卻不想老夫人聽了,直接一個杯子摔在金氏腳下:“你說什麼!”

“母親爲何發這麼大火?”金氏嚇了一跳,強作鎮定的問。

她對這事原是胸有成竹的,鄭氏眼光太高,許是因着瑞郡王世子,還想憋着勁給女兒尋個更好的呢,放眼京城,貴人確實不少,可也不是他們這等門戶能攀得上的,劉夫人能看上他們家已是萬幸,還是個嫡子呢!

劉大人如今可是聖人跟前的大紅人,仔細說來並不比二姑娘的婚事差,大伯二伯官職多年未動,婆母心裡指不定多着急,若不是她跟侯府結親,劉夫人哪還看得上自家。

卻沒想老夫人聽了是如此反應。

“爲何?”老夫人冷笑一聲,平日慈眉善目的眼睛瞪起來,目光銳利的瞪着金氏,“收了多少好處,都給我原封不動的退回給劉家,這門親我們不結!”

金氏臉色微微發白:“母親,您怎麼能如此看我,我也是爲四丫頭好……”

“你以爲我不知道的性子?無利不起早!往常看在三房困難,我也睜隻眼閉隻眼,權當不知道,卻不想縱容的你越來越無法無天,劉家若真的好,你自己的女兒怎麼不嫁!”老夫人氣糊塗了,有些口不擇言。

“老夫人息怒。”劉嬤嬤忙上前拍着她的背順氣。

“母親,玥兒可是您最疼愛的孫女。”金氏也沒料到老夫人能說出如此刻薄的話,面上滿是難以置信,“玥兒如今與侯府定親,您這麼說豈不是讓她不等安生……”

“行了!”老夫人一拍桌子,怒道,“你安生着,整個家就安生了!”

這話太過嚴肅,就差沒指着鼻子罵她是攪家精了,饒是金氏自詡有個侯府做親家,比妯娌們都高貴些,也不敢在這個時候頂嘴,縮了縮脖子不說話。

老夫人目光轉到一旁垂眉的宋氏身上,皺眉問:“你也覺得這門親事好?”

宋氏心裡正發急,丈夫是個有抱負的,這麼多年升遷無望,內心很有些鬱郁不得志,她往常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自家沒人脈,也無可奈何,如今眼瞧着能搭上吏部尚書的線,哪還坐得住,且不說只爲相公,自個兒常年在蜀地,與兒女分離,她做母親的心頭也委實愧疚。

這番心態,宋氏便顧不上許多,溫聲勸道:“母親,三弟妹考慮得也沒錯,以四丫頭的名聲,如今還能說哪個人家?劉家倒真是不錯的選擇。”

老夫人目光閃了閃,失望的問:“因爲門第不錯,就把你侄女推入火坑?”

“三弟妹說了都是誤會……”

老夫人冷哼一聲,打斷宋氏的話:“這話你也信?”

宋氏臉上微紅,被老夫人犀利的目光看着有些羞恥,卻還是道:“可是母親,夫君外放這麼多年,歸期無望,一直很思念母親……”

“老大仕途不得志,我如何能不心疼。”老夫人嘆了口氣,眼神卻逐漸堅定起來,“但這也是他自個兒的命,簡家從不做賣女求榮的事!”

金氏急了,脫口而出:“二嫂相看了這麼久的人家,可有個消息?如今除了劉夫人,只怕沒人肯要四丫頭了!”

老夫人眉毛一豎:“不挑那門第,寒門學子,多少自身優秀的年輕人,誰不能嫁?”

老夫人說得委婉,面對猶不死心,在自個兒跟前旁敲側擊着勸的宋氏,鄭氏卻是擲地有聲的道:“大嫂也別再勸了,昨兒夫君發話了,就是養瑤兒一輩子,也不嫁劉家五少爺!”

一句話幾乎把宋氏所有勸解的話堵死了,毫不客氣。

宋氏心知因着這事,鄭氏連帶着也惱上了自己,便不再尷尬的逗留,找了個接口回了東院。

原以爲老夫人發話不許再提,這事便告一段落,卻不想簡珞瑤還是知道了。

“……三嬸也是爲你好,從小長大的姐妹們嫁的都是高門大戶,錦衣玉食,卻要你嫁給寒門,有道是貧賤夫妻百事哀,事事都不如意,還有什麼意思?五少爺過去確實有些荒唐,那也是年紀小,受人唆使,如今知錯也改了,比那不知所謂的瑞郡王世子要好上太多,且劉夫人特別喜歡你,嫁過去定會好生愛護……”

簡珞瑤看着在她跟前滔滔不絕的金氏,心裡頭只有一個想法——終於來了。若是簡珞瑤知道老夫人用“無利不起早”來評價她三嬸,應該會拍案叫絕的,畢竟是長輩她不好議論,但是簡珞瑤心裡也有一本帳,是以金氏平日態度再親熱,她也未曾動搖過。

原先她就在疑惑,作爲一個被四次退婚、眼看着嫁豪門無望的侄女,金氏卻對她那麼熱情,正在反省自己是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的時候,金氏終於不負所望的行動了。

且不提簡珞瑤內心活動豐富,金氏一面說得情真意切,一面打量簡珞瑤神色,也在心裡暗罵,這丫頭從小就鬼精,自個兒在她跟前說過多少好話,就從沒見她被哄住過,若不是沒得辦法,她何至於把力使在一個小丫頭片子上?

聽完金氏一通演講,簡珞瑤爲難的道:“三嬸嬸爲侄女着想,侄女感激不盡,不過婚姻大事爹孃和祖母說了纔算,侄女不敢妄言,還望三嬸見諒。”

金氏嘴角笑意有些僵硬,心道果然是難纏的丫頭,面上卻用了帕子掩脣笑道:“瞧這小心的樣兒,敢情還怕三嬸賣了你不成?你娘如今還沒轉過彎來,以爲能有比郡王府更好的人家呢,也不想想你過了今年就十八了,滿京城也找不出比你年紀大的閨中姑娘,哪裡等得起?”

金氏說話一向直白,簡珞瑤面不改色的笑道:“謝三嬸關心,但婚姻大事,還是得由爹孃做主。”

“說你笨你還不信,你這丫頭怎麼就不會轉彎。”金氏戳了戳簡珞瑤,態度一派親暱,“話雖如此,可你自個兒的事,自個兒也得上心,在你娘跟前說兩句,提個醒不就行了?再如何你娘也要考慮你的意見。”

簡珞瑤仍舊不爲所動,笑道:“這事侄女兒確實不便開口,還要勞煩三嬸了。”

又把皮球推給金氏了。

金氏氣得想破口大罵,母女倆都是一樣,油鹽不進、不識好歹!但到底忍住了,還想再說些什麼,簡珞瑤看了綠綺一眼,綠綺會意的上前道:“姑娘,太太還得您過去呢,再不走,只怕太太要叫方嬤嬤出來尋了。”

聽到方嬤嬤的名字,金氏眼底閃過一絲忌憚,心道若被鄭氏知道自己糾纏四丫頭,還不知怎麼鬧,只能作罷,面上還得擠出一絲笑容:“三嬸就不耽誤你給你娘請安了,不過珞瑤,三嬸的話你再考慮考慮,姑娘還是得爲自個兒着想。”

金氏以爲依照簡珞瑤平日的性子,今兒這事也不會有旁人知道,倒沒多大擔心,只是琢磨着還能怎麼勸簡珞瑤,如今老夫人和鄭氏的路子走不通,只能努力說服簡珞瑤了,且金氏覺得簡璐瑤看着再鬼精,也不過是個小丫頭片子,經歷的不多,眼皮子自然淺的,多說幾句,指不定就被哄住了呢?

以鄭氏夫妻疼女兒的架勢,簡珞瑤自個兒點了頭,多半就沒問題,老夫人再不樂意,也架不住人家自個兒和爹孃高興啊!

簡珞瑤確實沒跟鄭氏說,卻也沒像往常一樣叮囑丫鬟不許透露,她到底比旁人多了半輩子的經歷,金氏擺明了把她當槍使,指不定在算計什麼,跟平時的搬弄和調撥,完全不是一個性質的,她沒蠢得給金氏保密。

綠綺和秋霜也明白自家姑娘的態度,將金氏的話一五一十說給了鄭嬤嬤,由着鄭嬤嬤報給鄭氏,鄭氏當即摔碎了一個杯子,方嬤嬤在旁邊勸道:“三太太打量咱們姑娘不經事,可以任她哄騙,豈不知姑娘心裡明白着。”

鄭氏聞言,面上的怒容收了收,道:“她心裡知道輕重,往常小打小鬧也就罷了,這事可不能瞞着。”

鄭嬤嬤也笑道:“可不是,三太太想利用咱們姑娘,也不想想,姑娘可是太太親自調/出來的,她過去哪回挑撥姑娘成功了的?”

“可不是,淨會把齷齪手段往孩子身上使。”鄭氏眼底閃過一絲不屑,臉色卻好了許多,方嬤嬤覷着她神色,這才道:“太太,此事可要透給老夫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