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祭拜

老趙頭一過世,趙水生就上了丁憂的摺子,因爲趙水生是正三品的官員,所以這摺子通過內閣直接到了皇上的御案上。

皇上雖然可惜,但是這種死別的事兒,也是控制不住的。官員丁憂,每年都有。

皇上在摺子上批了準字,然後派了自己身邊的內侍大總管親自去趙府,還安撫了一番,並且在老趙頭頭七的時候,派了自己的兩個皇子過來上香了。

因爲皇上的這個舉動,大家都知道了,雖然現在趙大人丁憂了,可是在皇上的心裡分量還是很重的,不然也不會讓自己的兩個兒子過來祭奠。

也有人猜測,這是因爲趙水生是皇子們的先生,當學生的給先生的父親上香,這也不算什麼。

不管是怎樣的猜測,兩個皇子親自過來是事實,所以原本有些不想親自過來的官員,也都親自過來,給老趙頭上了幾柱香。

趙家上上下下已經是一片白,趙府的主人和下人,都是穿上了孝衣。

長輩過世,這在世人眼裡,都是大事兒。因爲趙家的原籍不在京城,所以到時候需要扶靈去老家,而趙水生是三品的官員,他的父親的喪禮的規格可以按照正三品來辦。

老趙頭的棺木要先寄放到城外,然後再一路帶回去趙家莊,到了趙家莊後纔會入土爲安。

趙水生三兄弟作爲孝子,這段時間是休息的少,每天都要給來祭奠的人行禮,而趙水生,更是忙,來了和他平級或者官位比他高的,他還要招待,別人都對他說節哀順變。

連陸尚書都親自過來了,這個時候,倒是沒有什麼言語上的衝突了,因爲趙水生現在不是吏部侍郎,陸尚書只能算是趙水生的前上司。

不過面上的話,陸尚書也說了不少,比如,有什麼困難,可以找他,或者是回鄉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儘管說,趙水生都謝過了。

陸尚書對趙水生這麼客氣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爲皇上派了兩個皇子親自過來,這對臣子們來說,那就是體面。

雖然現在趙水生要丁憂,可是皇上能派皇子過來,還一派就是兩個,聽說別的皇子,儘管沒有親自過來,也都送了祭品,那麼等趙水生三年丁憂完畢,這官位至少不會沒有。

另外,大部分人都知道,趙水生是溫閣老的得意門生,溫閣老現在是首輔,三年後,這位溫閣老只要在皇上面前提一提,好差事少不了趙水生。

於是乎,在京城,老趙頭的喪事辦的很是風光。

不過風光之後,就是趙家要扶靈回鄉了。

李梨花早前就已經把事情和人員給安排好了,除了跟着主子的下人,其他的人都留守在京城,林管家留在京城的宅子不用跟過去,各院的房子,除了留着打掃的,都會給鎖起來,趙家從此以後要低調起來。

在離開京城之前,見了哥哥鋪面的掌櫃的,又是吩咐了一番,雖然守孝,可是該賺錢的還是得繼續賺錢,畢竟人還要吃飯。

田夫人在之前,也抽空見了李梨花,因爲楚楚也要回去守孝,雖然孫子輩的只用守一年的孝,可是那時候楚楚還是沒有及笄,於是兩個當母親的商量了,等他們回京城後,就開始商量兩家的婚事了。

那時候楚楚也快十六歲了,再商量商量,就可以嫁人了。

倒不是李梨花不留着女兒,而是田家那邊的誠意十足,田蒙的年紀在三年之後,也算是大的了。

不能因爲只顧着自己家,也忘了別人。好在兩家極有可能以後都是在京城的,所以就是楚楚嫁過去了,也能經常看到。

萬事準備妥當,各家送了程儀,趙水生也和相交的人家一一告別,他早就見過溫如庭,兩個人這三年間肯定也會保持聯繫,朝堂上的事兒,除了看邸報,還是內閣大臣知道的更清楚一些。

別看趙水生現在是丁憂,可是他是正三品的官身,又不是因爲犯了錯回老家的,所以一路上接到消息的各地官員,都派人在城門口盯着,也是希望趙水生在自己所管轄的範圍內停留的時候,能盡些地主之誼。

不過趙水生一般都是在城郊的寺廟停留,畢竟是扶靈回去的,去別人家也不方便,除非是實在是沒有合適的廟的,那也是把一個客棧的院子給租下來了,人家同意了才進去的。

另外就是各個驛站,這每年都有丁憂送靈回去的官員,對這種事兒已經司空見慣,趙水生又是京城正三品的京官,人家豈有不安置的妥妥當當的?

所以,儘管是扶靈回去,還走的旱路,沒有二十來天,就到了這桐城縣的城門口。

桐城縣的縣太爺帶着一干縣衙的官員,在城門口恭候趙水生一大家子的到來。

“下官桐城縣縣令張誠,拜見趙大人。”張縣令帶着人行禮,趙水生忙說道:“張大人不必多禮,本官不過是丁憂回來,因爲還要回家裡安排事宜,就先告辭了。”

張縣令忙說道:“大人說的是,下官在桐城縣當父母官,若有需要下官出力的地方,請大人儘管吩咐。”

當官的,需要消息靈通,從知道他們這個縣城的趙家那位大人的父親過世後,張縣令就更是關心京城裡的消息,他知道這位趙大人的官比他大多了,且還是本地人士,另外還是皇子們的先生,還有個當首輔的老師,所以儘管趙大人如今丁憂,他也不敢小看了,如果能得了這位趙大人的青眼,說不定他升遷的機會就到了。

雖然趙大人如今不在官場上,可是他的人脈比自己要多多了。寫個舉薦信什麼的,不是太容易了!

趙大人的父親過世了,張縣令表現的比死了親爹都要難受。其他桐城縣的屬官也大部分如此。

張縣令這個時候,也不會說讓趙大人和家眷在自己縣衙歇息的話,那樣說了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張縣令本來還帶了差役過來幫忙的,可是見到趙大人身邊帶的侍衛和家丁,人家那身子板比自己縣衙的差役要好多了,所以就沒有好意思說這個話。

唉,想要討好上官,可是自己有的東西,上官比自己更好,這鬱悶可想而知。

趙水生沒有在縣城停留,而是直奔着趙家莊過去了,張縣令想着,炸趙老太爺到了老家,肯定還得停靈,到時候自己得親自去祭拜去,這個好機會可不能忘了。

像他這種七品芝麻官,整個大周那麼多,想要人記住,那隻能是自己找法子。

他當了這桐城縣的縣令,那麼這就是個機會,是老天爺給他的機會。

試想一下,別的縣城裡,可就是沒有出來一個三品大員,偏偏他們這個縣裡出了,而如果不是找老爺子過世了,他是一輩子也見不到這個三品大員的。

這麼好的機會,他再不好好的抓住了,那他都會嘔死的。

誰知道,這位張縣令去祭拜趙老爺子的時候,臨近的幾個縣的縣太爺都親自過來了,那個殷勤勁兒,把張縣令看得嘔死了。這都是什麼人那,不是你縣裡的人,你們來湊什麼熱鬧?

真的因爲這樣就能搶過自己?那是做夢!

人家趙大人以後要在老家丁憂三年的,這三年時間,是不會離開桐城縣的,所以他穩妥妥的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這位趙大人和趙夫人夫妻情深,趙夫人一句話,不比別人管用的多了?到時候讓自家的夫人過來和趙夫人見見面,那這交情不就來了?

就不信你們這幾個縣令也會時不時的派夫人過來跟趙夫人說說話。

趙水生等人到趙家莊的時候,趙家族裡都已經準備妥當,一些趙家的小輩見到老趙頭的棺木,跪下來就哭了起來。

趙二叔和老趙頭是親兄弟,如今兄長過世了,比別人更傷心一些,他紅着眼對趙水生等人說道:“金生,水生,木生,你們回來了,族裡已經把靈堂給安排好了,就等着你們了。”

他和自己這位哥哥都多少年沒有見面了?如今的見面,卻是這樣。

有那年長的勸趙二叔,“這個年紀去了,是喜喪,你也別太傷心了,讓他入土爲安吧。”

趙二叔聽了,點頭,說道:“幾個侄兒在京城已經給大哥做了水陸道場了,現在就看他們幾個孩子的安排了。”

其實回到老家趙家莊,最要緊的是,讓趙家和與趙家有親戚關係的人過來祭拜祭拜,因爲大部分的事情已經在京城都辦好了,不過京城的趙家人沒有趙家莊的多。而且老趙頭過世的日子也已經長了,拖着不入土,對死者也不好。

於是商量,在老家再停靈七天,七天後,就要擡去山上去。

很快的,靈堂就佈置好了。除了趙家族人,一一祭拜後,何壯這個當外孫的,也帶着妻子過來,老趙頭是他的外祖父,何壯與外祖父的感情也很深,沒有想到這次竟然是死別。

何蓮看到自己的哥哥很是激動,只是這個場合也不好說什麼話,何壯也和趙琪他們跪在了一處,趙琪他們作爲孫子,這個場合是要在靈前跪着燒紙的。

然後附近的幾個縣令,還有各鄉紳,全都過來祭拜。

其他的趙家莊的人看着老趙頭的喪事這麼風光,都不由得嘖嘖感嘆,“趙家老爺子這一輩子也值了!估計以後幾十年都沒有這麼風光的喪禮了!”

第205章 完勝第213章 攀扯第9章 新生第137章 道歉第103章 回鄉第36章 幫襯第27章 落空第29章 補償第150章 見面禮第3章 失望第43章 府試第59章 鄉試第115章 內情第21章 三十第188章 好算盤第160章 防範於未然第184章 朝賀第49章 喪事第157章 族規第45章 心虛第6章 生財之道第22章 一團第215章 清閒第187章 官場之道第2章 躲懶第174章 下馬威第3章 失望第37章 借錢第172章 發酒瘋第50章 順心第173章 心思各異第3章 失望第101章 調任第21章 三十第111章 歡喜第95章 到達第59章 鄉試第61章 處理第110章 彩頭第177章 交接第14章 輿論的力量第8章 租房子第119章 認錯第55章 千金第138章 調任第130章 有客來第144章 田老大人第145章 顛覆第2章 躲懶第104章 擺脫第156章 考試第115章 內情第101章 調任第12章 進行時第201章 賢惠第54章 修祠堂第6章 生財之道第2章 躲懶第68章 打馬吊第215章 清閒第5章 一無所有第55章 千金第193章 綠帽子第126章 海盜第38章 入股第139章 意外出現第152章 不靠譜的嘴巴第78章 坦白第24章 睡吧第194章 本事第90章 長大第98章 使絆子第85章 再升第121章 衝動第211章 彌留第61章 處理第42章 縣試第77章 說媒說親第122章 煙消雲散第93章 外任第45章 心虛第5章 一無所有第52章 收成第156章 考試第25章 算計第188章 好算盤第208章 攔截第169章 回程路第169章 回程路第144章 田老大人第89章 隨意第202章 失望了第26章 調戲第79章 性情第105章 找死第131章 熱情第33章 效果第118章 花宴第141章 不對勁兒第45章 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