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暗算

這下子事情出來了,可是水災已經發生了。

皇上在朝堂上大發雷霆,立刻讓人去辦,不僅是當地的官員要撤下來,可是這要去督辦的官員也得安排下來。

畢竟,洪水過後,要安置災民,這糧食,還有大夫等,都得安排好,不然災民可就成了亂民了。

六部官員更是忙得腳不沾地,武官倒是好派,當地不遠就有武官駐守,可是文官方面,得要朝廷這邊派過去。也顯示皇上對此事的重視。

這種誰讓,很多人都不想沾手,畢竟,辦的好了,是應該的,可是辦的不好,到時候極有可能是會被降職,甚至,這災區過後有瘟疫的可能性極大,大家好不容易考上進士當了官,奮鬥了這麼多年,纔有瞭如今的成就,誰想着去那地方送死啊,得了瘟疫的死法還好一般的死法不一樣,死了是要焚燒的,到時候屍骨無存的,連個魂魄都沒有。

所以,要不是皇上指派,或者有人心裡真的想立功,還真沒有人那麼衝鋒陷陣的。免得一個不小心,就和家人陰陽相隔。

就算是有太醫跟着又如何?又不是沒有前例,有的太醫自己還被感染上了瘟疫,然後死了的。

幾十年前不就是有朝廷派過去的官員,連同太醫,都沒有治好當地的瘟疫,結果自己也感染了,朝廷沒有辦法,只能派了官兵,把那幾個地方的人都給圍了起來,直接射殺,然後全部焚燒了嗎?

所以這種倒黴的事兒,誰沾着誰倒黴。

那些內閣大臣們,年紀大了,皇上是不會派他們過去的,下面的人,生怕被這些內閣大臣們或者自己的頂頭上司給舉薦過去,所以這段時間,大家都有些人心惶惶的。

沒想到吏部尚書大人卻自己主動的舉薦了自己的下屬趙水生,認爲趙水生在地方上政績做的也好,得了當地老百姓的一片讚賞,更是破了官銀案,才年過三十,就已經是正三品的吏部侍郎,到了吏部,又矜矜業業,辦的差事也讓他這個頂頭上司很滿意。所以這個人選,陸尚書推薦的很好。一點兒負擔也沒有。

而跟着附和吏部尚書的官員也都出來舉薦趙水生,認爲趙水生能當這個賑災欽差,那是最好不過的人選了,大家都是僞爲君分憂,趙大人可謂是最好的人選了。

因爲趙水生這個年紀,就當了正三品的官員,在這一羣上朝的朝臣中,顯得很是年紀,大家有的是覺得他年少有爲,有的可是心裡嫉妒,現在是他頂頭上司舉薦,大家跟着起鬨,也是正好。

或者這位陸尚書真的是想着讓這位下屬能更進一步呢。

畢竟雖然去賑災兇險,可是做好了,回來那就是升官的可能性極高,這位陸尚書該不是想着把自己尚書的位置給趙侍郎吧。

而同樣爲吏部侍郎的錢侍郎,也跟着陸尚書保舉趙水生當這個賑災欽差。

皇上倒是意動了,這賑災,人選是越快越好,拖久了就越不利。

皇上還想着有人主動請纓,可是沒有一個,現在吏部尚書能舉薦自己的下屬,皇上想着趙水生確實是個有本事的,他去賑災,或者就能立刻解決了,民亂什麼的,堅決不能有。

哦,對了,趙水生在當同知的時候,不是還阻止了一次民亂嗎?

當初皇上還覺得趙水生是個福將,所以皇上更是覺得派趙水生去河南那一代,是最好的人選。

溫如庭一看皇上的表情,就知道要糟糕,忙要躬身說什麼。被旁邊的戴閣老搶了先,說道:“皇上,趙侍郎確實是個好人選,趙侍郎是溫大人的門下弟子,想來溫大人也不會反對自己的弟子去爲皇上分憂,何況,趙侍郎還是各位皇子們的先生,更應該以身作則纔是。”

溫如庭知道這樣一說,皇上就更堅定了,於是說道:“皇上,臣以爲,既然是賑災,各方調度就更需要及時,如果有人因爲調度不及時,而耽誤了災情,趙大人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沒有辦法。”

皇上聽了點頭,說道:“溫大人說的極是,既然這樣,朕就下旨,讓趙侍郎在各地調度東西的時候,都以趙侍郎爲先,若是誰不聽調令,趙侍郎可以不用稟報,先行處置即可。”

看來,這皇上還真是高看這趙水生,連這個旨意都能下。

陸尚書和戴閣老對視一眼,各自又低下了頭,這個時候反對皇上的話,那麼就會被皇上所不喜,還不如順着皇上,讓這趙水生去那賑災的地方,那地方去的人,都是九死一生,能不能有名活着回來,都不一定呢。

就是能活着回來,也會丟掉半條命,最要緊的是把人給定下來。

趙水生躬身說道:“臣領旨。”

溫如庭心裡暗歎,看來事情果然如致遠說的一樣,就是不知道致遠有沒有萬全之策。

雖然致遠是個有分寸的,可是賑災這個事兒,存在的變數太多了,人的命到了那時候就不值錢了。就是立再大的功勞又如何?

趙家也就是致遠一個當官的,根基淺,他要是不在了,趙家可就垮了,致遠的兩個孩子,都還小呢,萬一致遠不在了,這滿府的人可怎麼辦?

就是他們溫家,以後也肯定會敗落的。

真是不知道,這戴閣老和這陸尚書怎麼暗地裡攪合到一起來了。看來,是自己疏忽了。

“致遠,今天的事兒,是先生沒有做好,連累你了!”溫如庭對趙水生說道。

他和戴閣老一直是政見不合的兩人都掙着那首輔的位置,戴閣老不好對付自己,只好把目光對準了自己的弟子,知道自己重視趙水生,所以就趁着這個機會,想把趙水生這樣給弄下去了。

畢竟,賑災的事兒,一個不好,就會丟了官,所以大家都不想沾上。

一個閣老,一個尚書,聯名保舉,其中一個還是趙水生的頂頭上司,這樣的皇上肯定會考慮的。

不過,致遠老早就這個事兒,和自己打過招呼,說若是真有人舉薦他,到時候也別讓他爲難,沒想到事情還真的那麼出了。

“先生別這樣說,說起來,我也沒有想到,這陸尚書心眼是如此的小。”趙水生搖頭說道。

不過是兒女事情,只是說道一下,就記恨在心,這樣的人,也虧得他怎麼在這尚書的位置上呆了那麼久,凡是得罪他的人,豈不是都沒有什麼好下場了?

溫如庭問道:“難道你平時在吏部,有什麼事情得罪了他,或者是你查出來了,他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所以才藉着這個機會發作,然後讓趙水生回不來了,以後就不能再威脅這陸尚書了?

趙水生到:“這倒是沒有,只是陸尚書想和我家小兒結親,只是瑾哥兒年紀還小,我們夫妻二人就沒有應下來。”

所以陸尚書看着跟平時一般無二,只是人家心裡已經記恨在心了,所以就着這個機會,才發作了下來,想讓自己有去無回呢。

溫如庭說道:“如果是這樣,這陸尚書的氣量真的是小的不能再小了。”

所以這陸尚書一直入不了內閣,和他這心胸也有關係了。

一個還沒有正式說起來的婚事,被委婉的拒絕了,就能做出這種報復的事兒來,看來,以前有關這陸尚書的傳聞,還真是有其事。

陸尚書以前有個玩得很好的同窗,後來兩人一起中了進士,可是這位進士最後卻被罷了官,直接鬱鬱而終了,當時就有人說,是因爲這陸大人見有人更看好這個同窗,而不看好他,所以才被陸大人算計了。

不過,那時候陸尚書的那位同窗丟官,也不是陸大人經手的,所以就是懷疑,也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還是覺得陸尚書是無辜的。

陸尚書平時做的也挺好,後來官越做越大,大家都只有奉承他的,所以他就沒有什麼那樣的心思。

沒想到,現在竟然因爲一個晚輩的婚事,就這麼算計起來了。

趙水生說道:“恐怕現在因爲陸尚書的年紀大了,等不及了,更是看不開了,所以纔會這樣,先生,這事兒,我早有準備,賑災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麼難,既然已經不可避免,那不如積極應對,反而更有生路。”

“好!不愧是我溫如庭的弟子,這樣纔像話,你放心,朝廷裡這邊有我看着,不會讓你有後顧之憂的,那戴閣老不過是想砍掉我的一個左膀右臂,他更好的能當上首輔,只是他算計錯了。”

等趙水生賑災回來,戴閣老的事兒,也該算一算了,他溫如庭也不是這樣只會讓人算計的人。

趙水生回去後,李梨花也知道他不久就要離開家裡去賑災了,雖然當了欽差大臣,可是這種事兒,也不是什麼好事兒,包括老趙頭在內的,臉上都沒有個笑臉,老趙頭是擔心老二這一去,萬一真的有個什麼三長兩短的,他們這整個家怎麼辦?

這個時候,老趙頭無比清楚的知道,他們這個家,靠的是老二,如果老二不在了,那他們家就什麼都不是。

就是老三還能有幾個鋪子,可是當官的哥哥都不在了,這生意做下去,還能做的好嗎?

爲什麼老天爺這麼不長眼,他兒子還這麼年輕,就讓他去那要命的地方?

第92章 人逢喜事第110章 彩頭第149章 教你個乖第100章 反轉第73章 放出來第157章 族規第189章 不滿意第128章 女人難爲第98章 使絆子第71章 兒女雙全第18章 去縣裡第10章 回去第164章 闖禍第170章 囂張第160章 防範於未然第103章 回鄉第185章 拜年第177章 交接第167章 執拗第135章 難產第142章 熟人第135章 難產第84章 塞人第118章 花宴第68章 打馬吊第66章 寫字第156章 考試第150章 見面禮第35章 找面子第74章 升遷第13章 算清了第50章 順心第25章 算計第153章 安排第49章 喪事第13章 算清了第8章 租房子第205章 完勝第162章 各自的想法第53章 仲秋第119章 認錯第180章 遠客到第98章 使絆子第17章 這一跪第70章 團聚第46章 如意第128章 女人難爲第210章 分心第200章 先生第9章 新生第195章 謠言來第153章 安排第76章 名字第29章 補償第1章 掐死你第102章 媳婦難爲第202章 失望了第158章 不容易第127章 半途而廢第67章 壽宴第64章 進京趕考第141章 不對勁兒第30章 搶劫第80章 搬出去第150章 見面禮第23章 事實呢?第124章 陷害第153章 安排第181章 瑣事第189章 不滿意第167章 執拗第152章 不靠譜的嘴巴第129章 解脫第115章 內情第99章 意外第118章 花宴第18章 去縣裡第86章 毒誓第19章 選擇第133章 定親宴第167章 執拗第158章 不容易第60章 激動第176章 兩方調和第208章 攔截第101章 調任第113章 相逢第100章 反轉第122章 煙消雲散第49章 喪事第199章 放人第196章 迴歸第158章 不容易第184章 朝賀第109章 民生第27章 落空第150章 見面禮第194章 本事第63章 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