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新的開始

真是防不勝防,馬縣令決定回去後,就要徹查有沒有人在賣樹根,查到了嚴懲不貸,都死了這麼多人了,雖然這些人不是本縣的。可是萬一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他的烏紗帽還要不要?

趙水生也沒有讓馬縣令陪着自己,辦公事要緊,田大人問道:“這挖樹根和這事兒有什麼關係?”

趙水生道:“因爲根雕,或者說,因爲利益。”好的根雕弄好了,上千兩的銀子都可以賣到,尤其是老樹根,更是難得,可是這樹根弄多了,土就容易鬆動,下雨下的夠大,泥土就容易被沖走,如果嚴重了,真的會引發災難。

田大人嘆道:“說起來是天災,其實是*啊。”

銀子這個東西,是好東西,也是壞東西,真的讓人又愛又恨。

一下子死了那麼多人,找誰算賬呢?只能算是老天爺的事兒了。

田夫人也感覺那個馮氏想跟自己家一起走,不過雖然同情歸同情,只是這有個棺材在隊伍裡總不是那麼吉利,且兩家都有小孩子呢,萬一被嚇着了,那可怎麼辦好?

馮氏再可憐,也沒有因爲她的可憐,而損害自家的利益的。

田太太對李梨花說道:“馮氏這以後孤兒寡母的,可怎麼過日子?”

雖然從那被埋着的馬車裡,挖出了不少東西過來,可是當家的男人死了,連個支撐門戶的都沒有了,要是她還有個兒子那還好說,可是卻是個女兒,倒不是說女兒不好,真是女兒不能算是戶主。

李梨花說道:“朝廷又不是不讓寡婦改嫁,等三年孝期一過,她樂意改嫁也不見得是什麼壞事兒。”

就是她那個大姑子,那樣的人,還不是改嫁了?

田太太咳了一聲,沒想到趙夫人這麼放的開啊。

“這倒也是,我看那馮氏的顏色也好,改嫁應該不成問題。只是她那女兒。”那可是拖油瓶那。

“女兒也不爭家產,到時候給她留夠了嫁妝,也不算什麼難事兒,關鍵是她要改嫁的人,得人品好。”如果找個無賴,那真是掉到火坑裡去了。

儘管路上遇到了這麼個事兒,可是因爲沒有讓孩子們過多的接觸,大家看不到,就不覺得這麼慘了。

又趕了一天的路,終於到了各家新買的宅子裡,也沒有功夫欣賞這美麗的園林,送那馮氏的婆子們也回來了。

“回夫人的話,馮氏在安州有一出宅子,是四進的,不過她說現在只有母女二人,用不了這麼大的宅子,就拜託我們把宅子給賣了,換一個小院子。”

李梨花點頭,“這事兒可以答應下來,還有什麼事兒?”

“就是馮氏說,怕有人上門搗亂,說能不能讓我們時不時的過去看一看?”

這倒是用上關係了。李梨花說道:“只要不是過分的事兒,遇見一場,也是緣分,你三五不時的,帶着家丁多去一趟,最好和他們那附近的差役打上交道,有他們照應着,比我們這些人要強。”

所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就是這個道理。

“太太就是心好。”那婆子笑着說道。

李梨花道:“遇到了這種事兒,惻隱之心還是有的,只要她不打壞主意,對我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對他們來說,就是大事兒了。你跟我說說,這個馮氏怎麼樣?”

“那奴婢就直說了,奴婢覺得這個馮氏有些順杆爬的意思,一路上還問我們,老爺是幹什麼的,是什麼官,總覺得有些市儈了。”

反正這一方面,她有些不喜,雖然吧,遇到了這種事兒,是很可憐,可是哪裡有才認識這麼短的時間,就一直在打聽主人家是幹什麼的?

悲傷都來不及呢,還問這個?果然是商人家的,這麼快就想着利益的事兒了。知道自家老爺是幹什麼的,那眼睛就亮了呢。這個,這婆子可不敢亂說,免得夫人知道了生氣。

丈夫才死呢,應該不會有那個心思,再說,一個寡婦,怎麼着自家老爺也看不上呢。

老爺和夫人感情這麼好的,別人送美人老爺都沒有接受,更不用說這樣一個帶着一個女兒的寡婦了。

李梨花點點頭,賞了這婆子錢,然後叫來了知春,“你去打聽打聽,這個馮氏到底是幹什麼的。”

當初沒有調查,只不過是看在她和那個女兒那麼悲傷的情況下,不過聽着這個婆子這麼一說,李梨花覺得有必要把人的背景調查清楚,免得什麼都不知道,被人利用了,就後悔也來不及了。

知春對李梨花的話絕對是聽從,什麼都沒有問,就安排人去查去了。

因爲有丈夫永安,查外面的事兒,也方便,知春生了個小子,如今也快一歲了,到時候長大了,就可以成爲瑜哥兒的書童了。

趙水生忙着接手按察使司,因爲副手是田大人,所以接手起來也很快,下面的僉事,經歷,知事等官員,最高的僉事也才正五品,大家都是初到按察使司,沒有什麼資格老和資格新這一說,趙水生是所有人的上官,還真沒有人要和他做對的。於是這公事就進行的很順利。

按察使司也是在各縣州府,把案卷送上來後,他們再進行最後的審查,如果已經沒有問題了,就直接上報給刑部。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找不到他們。

就是永州這個地界,有什麼事兒,也得到永州知府衙門這邊先過堂再說。

先不說這個,到了永州這邊,買的房子也合適,李梨花和趙水生帶着瑜哥兒住進了桃花塢,因爲這個院子的外面有很多桃樹所以得名。

而楚楚和瑾哥兒都是自己選的院子,楚楚喜歡桂花,所以選的是種着桂花樹的院子,原本的牌匾上的字她沒有用,自己給起了個名字,叫做山水居。

而瑾哥兒不喜歡這些花啊,草的,直接選了一個種着常青樹的院子,名字嘛,他想了想,叫做瑾園,反正是他住的地方,叫這個名字正好。

沒想到荀哥兒也覺得這個名字起的不錯,回去就把自己的院子蓋成了荀園,還讓他哥哥把自己的院子也改成蒙園。不過田蒙卻沒有答應,因爲覺得蒙園聽起來不好聽,就叫做田園居,倒是和山水居相互呼應了。

瑾哥兒因爲有自己獨立的院子而高興,也興致勃勃的要自己打扮自己的院子,他喜歡的東西,都搬進來。

不過嘛,他那匹小馬卻還是放在馬廄裡,自然是不能帶到院子裡了。

瑾哥兒現在已經能騎着馬跑了,可以說,進步很快。

剛用了幾天把東西收拾好,就有客人上門拜訪,沒辦法,這就是人際來往,到哪裡也少不了。

好在也不是第一次,熟門熟路的,當初纔來林州的時候,趙水生也不是一把手,在這永州,除了按察使司,還有布政使司和都指揮使司。左右布政使都是從二品,比趙水生大個半品,都指揮使是正二品,都指揮同知是從二品,這幾個人的品級都比趙水生的要大那麼一個半個品級的。

要拜訪,也該是他們上門拜訪,不過好在這三個司都是各不相關的,大家沒有什麼牽扯,不存在上下級的關係,也就沒有所謂的爭權奪利的糾紛了。

尤其是和都指揮使司,那是武官和文官的區別,各司不同,誰也不會管誰的。當然,如果這都指揮使司的人犯了案子,按察使司是有權利去管的。

不說這三思,在永州這邊,還有知府衙門,才先前說了,這永州知府是個最憋屈不過的差事了,上頭這三座大山,壓得都喘不過氣來,別的地方的知府,人家就是一把手,誰也不會說他什麼,這個永州呢,明面上他是一把手,可是這幾位都是盯着他的呢,除了京兆尹比他苦逼,剩下的就沒有他苦逼了吧。

直接管着他的官的是布政使,而且,還是在眼皮子底下,連想搞個鬼都不成。

現在來了個按察使,如果他的案子辦的不好,對不起,你還想要不要你的烏紗帽了?所以永州知府能不憋屈嗎?

按察使大人來了,知府大人肯定是要拜訪的,不過之前是讓自己的夫人去來個夫人外交,看看這位按察使家裡是個什麼情況,然後纔好走下一步啊。

按說,他們這屬於上下級關係,可是也不是那麼的嚴格的上下級關係。

人家不可能只盯着你永安一個地方的事兒,全西南省的差事,人家都得盯着呢。

可是,誰讓這永州的地界不好呢,直接化成了首府,成了實際意義上的不知道幾把手了。

知府夫人見了按察使夫人後,回去跟丈夫說道:“我看這趙夫人挺和善的。這趙家的底子並不薄。“能買下園子,雖然用的是官府的價格,可是要是沒有足夠的銀兩,也買不下來,私人的錢可以欠,官府的錢那是不好欠的,尤其是當官的,得主意這個官聲呢。

知府大人聽了說道:“我怎麼聽人說,這按察使夫人是個母老虎,不讓按察使大人納妾呢?”這事兒可是他特意打聽的,男人嘛,送女人也是一種聯絡感情的方法嘛。

第144章 田老大人第24章 睡吧第120章 消息第144章 田老大人第193章 綠帽子第44章 廩生第28章 過日子第4章 打算第105章 找死第183章 祭祖第114章 通家之好第51章 買地第97章 求情第126章 海盜第67章 壽宴第4章 打算第145章 顛覆第42章 縣試第181章 瑣事第198章 閒暇第212章 祭拜第82章 奇聞第33章 效果第24章 睡吧第64章 進京趕考第153章 安排第155章 人生百態第104章 擺脫第144章 田老大人第68章 打馬吊第80章 搬出去第45章 心虛第152章 不靠譜的嘴巴第46章 如意第200章 先生第19章 選擇第211章 彌留第213章 攀扯第66章 寫字第50章 順心第10章 回去第194章 本事第157章 族規第138章 調任第113章 相逢第58章 守節第196章 迴歸第208章 攔截第14章 輿論的力量第115章 內情第157章 族規第141章 不對勁兒第59章 鄉試第41章 準備縣試第128章 女人難爲第156章 考試第65章 光宗耀祖第117章 暮春第111章 歡喜第138章 調任第153章 安排第134章 糊塗第170章 囂張第94章 教訓第145章 顛覆第179章 針線房第186章 小心願第32章 歉收第155章 人生百態第52章 收成第72章 亂起來第196章 迴歸第98章 使絆子第60章 激動第31章 查探第163章 難堪第192章 落井下石第188章 好算盤第72章 亂起來第30章 搶劫第194章 本事第131章 熱情第165章 嚴懲第94章 教訓第173章 心思各異第19章 選擇第148章 聰明第208章 攔截第130章 有客來第72章 亂起來第3章 失望第140章 新的開始第83章 斷絕關係第176章 兩方調和第213章 攀扯第186章 小心願第212章 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