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呀,來坐坐坐,還有二個年輕人,也請坐請坐,你們都是稀客呀!”
老人的年齡雖然已經超過了一百歲,但是說話竟然還非常清楚,而且吳天明發現他的牙齒也比較好,大半都還沒有脫落。
“老人家,打擾你了。”
吳天明非常恭敬有禮地向他問候道,在他面前的這個百歲老人,身體已經有些佝僂了,但是仍然能夠看出他年輕時候的高大魁梧。
老人家的一頭長挽在頭頂正中央,用一根木頭雕刻的簪子束着,而且全都如同霜雪一般銀白,與那長長的鬍鬚、眉毛一個樣子,顯得格外有精神勁。
“坐吧坐吧,像吳村長這麼年輕的長官,可是很少見呀。”
吳天明發現,周德智老人說話的時候,還帶着一些古音,或者說是解放前的時候人們說話的腔調。
“老人家,我們來想請教一下您,不知道您有沒有看到過這樣的一些石刻,或者是聽說過它們的存在,知道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時候留下來的。”
吳天明說着,讓張培將拍攝的那些畫面在牆壁上面放了出來,老人看到這些石刻圖畫後顯得非常震驚。
“這不是那斷崖下面的懸崖上面的石畫麼?你們是怎麼畫到的?”
“老人家,你真的見過,能不能詳細地說說呢?”
聽到老人家的語氣非常激動,吳天明和張培對視了一眼,然後誠懇地對老人家說道。
“沒想到呀沒想到,事隔這麼多年了,我還能夠再看到這些石畫。自從地震那年之後,我就再也沒有看到過這些石畫了,今天竟然又看到了,這是祖宗有靈呀。”
“五叔公,你是說在地震之前,你們是看到過這些畫的?”
“地震發生的時候,你父親還是個十多歲的小屁孩呢,你大伯和三叔就是在那次地震中死了的,距離現在已經有七八十年了吧。”
老人開始回憶了起來:“以前咱們這後山和東邊的山之間,有一條大道是可以通向山外的,咱們村也有許多人時不時地外出經商做買賣,倒不像現在一樣與世隔絕了。而那東邊的山壁上面,就有許多這樣的石畫刻在上面,聽我爺爺說,他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時候,這些石畫就早刻在上面了,有人說是漢武大帝的時候,曾經有一位功勳蓋世的周姓大將年老之後攜全家退隱於此,還帶來了許多跟隨之人,後來發展成了一個大的村莊。我們村裡大部分的人姓周,就是那位大將軍的後人,還有一些外姓之人,也都是那周大將軍的朋友和追隨者。他們住在這裡,傳下來一門雕刻的手藝,就在這些山崖上面練習,然後一年年地就有了這許多的石畫。當然,這些都已經過去很久很久了,也許早先的時候曾經有過族譜之類的記載,不過現在也全部都散失了。七八十年前的時候,突然的地震將二山之間的通道全部封堵了起來,我們村子通向外界的路就這樣斷絕了。後來經過了數十年來的努力,纔在那邊拉起了二根鐵索讓村子裡的人進出,還修了一座索橋,不過卻非常簡陋,管不了多少時間的。子房呀,聽說你們家的孩子就是遇到了橋毀了掉下去淹死了的,哎這都是命呀,咱們的命不好呀,不然也不會有地震來毀了咱們村的路呀。”
聽了老人的話,吳天明和張培眼前一亮,這些石刻看來有比較大的把握是漢代留下來的,即使不是漢代的,應該也是非常珍貴的文物的。
那麼,紫桐村照樣可以發展起來成爲旅遊之地,只要解決了交通問題,那麼以後就不會再受窮了。
“老人家,謝謝你,我們都希望這裡的生活能夠有所改變,也希望能夠修成一條通向外面的道路,讓大家不要終生困守在深山裡了。”
“說得好聽,不過這麼多年了,有哪個當官的管過咱們。”
“就是,吳村長還是太年輕了。”
“卵黃還沒有幹呢,能幹成什麼事情?”
“咱們在這裡自生自滅,不要誰來管咱們。”
吳天明本來是想表明一下自己的態度,但是沒想到外面許多看熱鬧的村民卻並不相信他,反而憤怒地噴向了他。
“住口,你們這些龜孫子,一個個只知道嘴巴硬,老子就相信吳村長是一個幹實事的人,一定能夠帶着我們村子改變貧窮的狀況的,不相信的就回去洗乾淨了眼睛看着吧。”
這時,鄭成天跳了出來,對着外面的人羣就大吼了起來,他在村子裡一向力大如牛,沒有任何一個村民打架是他的對手,所以被他一吼就紛紛縮了頭散了。
“成天,算了,他們發泄幾句也是可以理解的,咱們只要做些事情,相信他們以後是會相信我們的。”
二天之後,張培帶着對紫桐村死人事件的調查資料和那些石刻的圖片回去了,現在對於她來說,這些石刻圖片顯得更加地重要了。
“張培,這件事情就拜託你了,一旦能夠確定這些石刻是文物的話,就通知我一聲,我也好着手進行修路的準備工作。”
吳天明將張培送到了藍林縣車站,卻發現張培對他有些依依不捨了,但是她也知道有些事情更重要,所以撲進他的懷裡,在他的臉上親了一下就轉身跳上車了。
汽車開動的那一瞬間,張培的眼淚洶涌而出,這一趟出來冒險,她差點失去生命,但是卻找到了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
“天明,你等着我,我一定會回來的。”
看着張培的汽車遠去,吳天明的心裡也有些失落,一起相處雖然只有三四天時間,但是感覺中卻如同相識了多年一樣。
“算了,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還是多多看看眼前的事情吧,對了,要給孩子們買一些書籍文具回去的。”
吳天明瞭解到,在紫桐村裡面,只有一個曾經中學畢業的村民鄭思福在那裡當代課老師,一個人教三個班的一百多個孩子。
而且,這裡的孩子大部分都只會讀到小學畢業,然後基本上都不會再讀書了,有的遠走他鄉去打工了,不過卻再也不會回來了。
事實上,數十年來,紫桐村外出的村民是有數百人之多的,但是這些人離開了村子後基本上都沒有回來了,大部分都在外面成家立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