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出宮

北安門外人山人海,百姓被親衛軍擋在外邊翹首以待,大街上百官列隊望着天空臉上充滿憂色。

皇帝今日出城閱兵的事老百姓早就知曉,起了個大早要一睹龍顏,只是捉摸不定皇帝到底從哪門出宮,不過猜測北安門最近應該從這出來吧。

直到見百官聚門外列隊候着,便肯定了皇帝要從這出宮。

果不其然,北安門咯吱一聲開啓,一個太監扯着嗓子高呼:“皇上出宮”。

“吾皇萬歲,皇上聖安”呼啦一聲,街頭百姓百官跪了一地,崇禎帝四下掃了一眼,嘴角似有似無上揚:“朕安”。

百官謝恩起身,圍觀百姓也跟着爬了起來,墊腳朝宮門口張望,不過距離有些遠瞧不清楚,有人忍不住就指指點點:“到底哪個是皇帝啊?”立刻就被旁邊的人呵斥:“你當真是不怕死啊,敢對皇上指指點點,小心那些親軍拿了你”嚇的那人臉色慘白。

崇禎帝對對街圍觀百姓揮了揮手,然後便上了車攆,也就是皇帝專車,六馬並驅,皇后,妃子,太子公主也各自上了自己的車。

府軍衛百餘前方開路,後方旗手衛殿後,車馬兩側則是錦衣衛的大漢將軍隨扈,車馬剛啓動,崇禎帝從車裡探出頭對常宇道:“你可乘車?”

“臣,騎馬來了”常宇拱手道。

崇禎帝點點頭:“你麾下的那些高手呢……”說着突的眉頭一挑,朝北安門旁一角指了指:“那可是吳中?”

常宇扭頭望去,嘿,好傢伙,其實不只吳中,陳王廷,李慕仙,便連受傷的宋洛玉,蔣發等親侍都來瞧熱鬧了,畢竟對他們來說即便無法靠近皇帝,但能瞧上一眼也是知足的了。

“是他”常宇回道。

“準他隨車護駕”崇禎帝對吳中的印象太深刻了,要知道當時那個危急時刻,若讓韃子的水鬼開了城門後果不堪啊,而其勇武無匹,竟然一人一刀將數十近百韃子水鬼砍殺死守城門,簡直太過逆天。

也因此他絲毫不懷疑吳中的忠誠。賜寶刀可御前行走,如今點名隨扈。

常宇聞言,轉身對吳中使勁招手,那邊吳中大喜,翻身上馬就要衝過了,立刻被親衛軍擋住,險些動手,好在瞧見了皇帝車旁的常宇在招手,才放他過去了。

“你可佩刀來了?“崇禎帝又問常宇。

”臣不敢帶刀面聖“常宇跟着龍攆小跑邊回答,崇禎帝撇了撇嘴:”還有你不敢的,今兒準你帶刀隨侍,去騎你的馬來“。

常宇謝恩,去街邊一親兵那取了刀和馬便和吳中一左一右隨侍,他知道崇禎帝此舉一來是彰顯對自己的信任算是皇恩浩蕩,另一方面則是知道常宇和吳中都是勇武之人,有他倆人在身邊,安全無虞!

”皇上萬歲,皇上萬歲……“

龍攆從皇城北門東行數百米進入安定門大街一路向北,沿途老百姓頓時就沸騰了口呼萬歲,作揖下跪者比比皆是。

亦有人疑惑,皇家出行今日最簡,只見親兵幾無依仗,更無樂鼓。

龍攆之後百官步行緊隨,皇城至安定門數裡之遙,直走的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他們要出了城才能各自坐自家的車轎去往軍營,雖說崇禎帝有心讓他們吃些苦頭,但畢竟出城還有十餘里,若步行到了地頭亦不知已是何時,且哪裡還有力氣參加閱兵大典。

安定門已經被羽林衛軍封鎖,尋常百姓別說通過了,就是靠近都不行,錦衣衛指揮吳孟明親自坐鎮,見皇帝龍攆駛出,躬身立於路旁。

崇禎帝今兒心情大好,瞧見了他還喊上了一嗓子:”文徵(吳孟明字)今兒看着可真精神啊“。

”託皇上洪福,今兒大喜之日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吳孟明說着擡頭偷偷瞧了小太監一眼,常宇嘴角上揚滿臉不屑的輕聲哼了一聲。

崇禎帝瞧在眼裡,微微一笑:”你與吳孟明近來是不是不對付啊?“

常宇搖頭:”臣多在京外督軍與其少有瓜葛,只是瞧不得他那副嘴臉“。

”他怎麼了個嘴臉了?“崇禎帝笑呵呵的問道。

”說不上來,就是瞧着不順!“常宇回頭撇了一眼吳孟明,難掩厭惡之色,崇禎帝哈哈一笑:”朕瞧着他聽順眼的,聽話又可靠“。

常宇拱了拱手,不語。

崇禎帝瞧他不語,笑的更開心了,只是聽雷聲不絕,天上陰雲翻滾又皺了眉:”這天真的不會下雨吧,若是瀝瀝淅淅倒也罷了,若是下大了則不妙“。

”臣已問過了欽天監監正,他拍着胸脯說不會下雨的“。

崇禎帝微微點了點頭:”湯若望還是有點本事的……“話剛落音就聽車那邊吳中咳嗽一聲:”牛鼻子比那個大鼻子厲害多了,他都算出今天要打雷“。

常宇大怒,呵斥其住嘴。

要知道和皇帝說話可不是自己人嘮嗑,要問你話才能說話,想說話得先懇請,不能隨意張口,更不能想吳中這樣突然就插嘴,這是大不敬!

可吳中一江湖客,哪知這麼多規矩,聽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就忍不住插口犯了大忌常宇忍不住斥責,這貨還一頭霧水,不知所以。

若是平日若是他人,以崇禎帝的性子自會不悅,可今兒閱兵大典讓他有君臨天下快感,心情特別的好,加上他本就欣賞吳中,便不以爲意的搖搖手示意常宇不要這麼兇,問吳中:”牛鼻子是誰?“

”可,可以說麼?“吳中這話顯然是問常宇的,氣的他真想一鞭子抽過去,卻樂的崇禎帝哈哈大笑:”你想說什麼都可以說“。

”牛鼻子是個道士,道號一方,俗家名叫李慕仙,聽聞本是廣平府的呂仙祠的一個道士,因戰亂流落江湖……反正就一江湖騙子吧,天天裝神弄鬼的……“吳中逼逼叨叨說了一大串,聽的崇禎帝目瞪口呆卻好奇心愈重。

常宇當真是臉上三條黑線啊,吳中那個人說話滿嘴江湖腔,偏偏崇禎帝好像還着迷了,倆人你一言我一語扯了起來,估摸着都快忘記出來幹嘛來了,更忘記後邊還有百官跟着呢。

出城之後,視野變得寬闊,道路兩旁親兵十步一崗,遠處荒野裡卻有數不清的百姓同步而行,遠遠看着皇帝的龍攆還有後邊緊隨的百官車馬,興高采烈的揮着手。

“早聞你麾下奇人異士不少,這一方道士如此不堪卻得你重用,莫不是便因爲善觀天象?”崇禎帝從吳中口中自然聽不出李慕仙的好,很是訝然的問常宇。

常宇苦笑搖頭:“仗義每多屠狗輩,一方道長經年遊歷江湖雖油嘴滑舌但其人多謀心細,臣督軍打仗時他沒少出謀劃策,實則良助”。

崇禎帝微微點點頭:“只要有本事的倒也不用太在意出身”。

“英雄不問出處嘛”吳中剛纔聊的太嗨,忍不住又接了腔,崇禎帝大笑:“沒錯,英雄不問出處”說着話鋒一轉:“只是朕很是好奇,你是什麼出處?”

額……吳中一下就懵逼了,他該如何說,我是個殺手,當初殺小太監來着……

估摸着話說不到一半就會立刻被旁邊的親衛軍給推開遠遠的,雖然他爲大明出過力,崇禎也甚是欣賞他,但一個江湖殺手在側……那心理絕對的彆扭。

“他不過一江湖破落戶,流落京城年初寒冬都快餓死街頭,臣瞧他體壯便將其收留……咋了,剛不是叭叭叭的厲害麼,說道自己不好意思了啊……”常宇適時出身爲吳中解了圍。

崇禎帝大笑:“英雄不問出處”又感慨道:“這世間一切因果或許早就註定,你當時不是心軟救了他一命,那也沒後來他捨命護了京城了……”

第1379章 噩耗第一百一十二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零二章 土木堡第532章 追來了第372章 史可法第1436章 挖寶第十七章 夜會襄城伯第218章 閉門羹第八章 一日不過三第1140章 賊不走空第918章 想溜?第688 章 耍第967章 又來第687章 親臨第1450章 閱兵大典第950章 釋惑第541章 談妥第1255章第613章 焦頭爛額第1322章 兩路夾擊第362章 紫光閣較技第583章 圈套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來風雨聲第450章 城外釣叟第1062章 糧食告急第1448章 誰會來誰不來第224章 翹首以待第七十一章 平陽府破第1091章 甩手掌櫃第1467章 逛第231章 有仇當下報第1063章 一箭多雕第575章 有話好說第921章 等戲第475章 胡嶺當家第515章 鋪路第205章 明搶第921章 等戲第220章 知恥而後勇第228章 暴露身份第1219章 長記性第866章 水有點深第1196章 江湖軼事第八章 一日不過三第998章 順風車第284章 只待風雨來第1030章 腦洞大開第294章 放大招退敵第1424章 鄭芝龍的大禮第1269章第465章 突圍第227章 拉開序幕第754章第848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零一章 疾行第529章 兵分三路第370章 史前勁敵第1438章 巧遇第755章第980章 聽話不鬧第1357章 很糟糕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同罪人第1264章第510章 清閒時光第694章 關心第七十五章 新託第881章 山中撿寶第566章 民不聊生第1469章 我會拿回來的第506章 一戰定乾坤第1248章 你看我怎麼樣第762章 又第1177章 提親第393章 滾第732章 戰後第1177章 提親第340章 是禍躲不過第1379章 噩耗第424章 佈局第827章 互拖第546章 只借不給第551章 又見大高手第一章 被杖斃的小太監第1460章 借宿第一百五十章 郡主第831章 響馬第1161章 地頭蛇的厲害第1314掌 意外之舉第380章 點將第930章 五日之期第1360章 活地圖第927章 人生如戲第963章 又下絆子第729章 罕見大雨第304章 重罰第1441章 擦腚官第654章 出大事了第764章 誰怕誰第680章 好憂傷的崇禎帝第783章 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