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下)

朱由崧點了點頭,說道:“通過這件事情,我發現我們的軍隊還有一個不好的地方,那就是餉銀直接發給軍官,這個不好,我們需要建立專門的軍事後勤部門,在我手下建立一個總後勤部,部長暫時就由趙鳳翼趙先生擔任,同時每個百戶所都要安排一個軍需官,軍需官直接向總後勤部負責,士兵直接從軍需官領取餉銀!士兵和將領只要學會打仗就好,其他的就不用多管了!” ωωω⊙тт kΛn⊙C〇

朱由崧成立專門的後勤部門,其實不只是爲了杜絕將領的吃空餉喝兵血,更是因爲日後他們的部隊必然是那種***的部隊,***部隊的威力自然強勁,但是對後勤的壓力,可不是冷兵器時代能夠相比的。

而且後世那中央軍委下設的總政總參總裝總後這幾個大部門,那是大名鼎鼎,現在朱由崧調用過來,也是順理成章!

至於趙鳳翼那個老夫子,現在在北海根本找不到地位,他此時恐怕也有種感覺,叫做“百無一用是書生”!看在他爲人清正的份上,讓他來當這個總後勤部的部長。

剛剛開完會參觀完了營房士兵宿舍,馬上就有人來報,說是有個東瀛人在城下,要見這個城池的主人。

朱由崧不禁笑道:“那些日本人擋不住了,要來求和了!”

站在宏偉的箱館城之前,鬆前公廣很難相信一年之前,這裡還是一個小小的村落,只有一座低矮的天守閣,僅僅一年之後,這裡就變成了一座雄城,明人並不比宋人弱小多少啊!

鬆前公廣是個矮小的中年人,見到走在前面的朱由崧之後,不禁一愣,卻馬上恢復了神色,恭敬地鞠躬,說道:“城主閣下,在下鬆前公廣,向您致敬!”

朱由崧笑道:“你是來議和的?”

鬆前公廣連連搖頭說道:“不是,在下是來投降的!”

“投降?”朱由崧奇怪了,說道:“貌似我們並沒有打敗你們,只是在挫敗了你們的攻城而已!你們爲什麼要投降?”

鬆前公廣道:“父親來進攻箱館城的人不只是士兵,還是我們鬆前藩的百姓,我們已經損失了根基,無法繼續與您對抗了!”

朱由崧說道:“很好,你們投降可有條件?”

鬆前公廣俯身跪倒,說道:“父親要保證他鬆前藩的地位不失,另外我們這次男丁損失衆多,耕地也被你們佔去,所以希望你們能夠滿足這些條件!”

朱由崧聽出了他的話中的意思,笑道:“你父親的意思是這些,那麼如果你是鬆前藩的藩主,你的意思是什麼?”

“在下願無條件投降,一切都聽從城主大人的指揮!”

朱由崧笑道:“很好,你先下去吧,我會讓人跟你一起回去,幫你登上藩主的位子!”

袁心怡柳眉微微上挑,這個鬆前公廣爲了自己的權位,居然會願意下殺手殺死自己的父親,這樣的人明顯就是那種冒頓單于一般的危險人物,她不禁說道:“殿下,這種人心狠手辣,不擇手段,恐怕不可用啊!”

方世鴻也不禁附和,說道:“此人隱忍堅強之極,若是得勢,恐怕所害非輕啊!”

朱由崧笑道:“不用擔心,我當然知道他不可用,不過至少現在敵弱我強,他是不敢輕舉妄動的,我的意思我也能猜出一二,不過是效仿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然後‘師我長技以制我’而已,不過我不會給他那個機會的!”

徐光啓肅然說道:“師我長技以制我,殿下說的好啊,我看我們這裡的各種技藝也應當嚴格保密,絕對不允許那些外來人員進入,就像是鋼鐵廠、機械廠這些地方那是最應當保密的,應當派人看管,那些工人也需要進行保密培訓!”

朱由崧笑道:“這件事情就交給徐先生去做了,反正現在徐先生是負責教育的,這種保密意識培訓應該也算是教育當中吧!”

徐光啓說道:“早知道就不說了,說了,反而給自己找了個大活兒!不過我也就是教教他們而已,真正保密工作還需要安全局來做!”

袁心怡也點頭說道:“若是殿下,早日給我配備人手,這件事我自然應當擔起來!”

朱由崧笑道:“既然你是國家安全局的局長,自然就由你來挑選人員,我們這裡的士兵工人只要你看得上,都可以帶走,我給你優先權!”

四月間,南太平洋的春風也已經吹到了北海,凍土積雪早已融化,冬小麥開始反青,各種野花在田間盛開,一派春日生機盎然之色。

魏進忠則帶着三百精銳士兵跟着鬆前公廣前往鬆前藩現在的治所,這三百精銳士兵當中已經有了一百名火銃兵,因爲有着蒸汽動力的機牀和充足的鋼料,這讓火槍的生產大大加快,每天一百把火槍那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其他士兵則是長槍兵,這兩種兵種的配合,隨時都能夠擺出一個冷***混合的陣型來,當然此時他們的訓練不足,能不能起到這種陣型的作用就很難說了。

因爲箱館城被朱由崧他們佔領了,鬆前慶廣他們只能搬到鄉下去,魏進忠看着眼前這些木頭做的低矮房間,嘴角不禁露出一絲嘲笑,看來他們鬆前藩還真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連藩主都只能住在這種房間裡了。

進入最大的一個木屋,向魏進忠這樣的高個子,仍然不得不低着頭才能進門,此時在這這裡面,兩邊的榻榻米上都是綁着繃帶還往外浸着血漬的傷員,實際上這些都是鬆前藩的頭目,從這裡看來,鬆前藩的這些頭目倒是都有些身先士卒的意味!

雖然已經山窮水盡,鬆前慶廣仍然保持着直立的坐姿,看着眼前的魏進忠,說道:“你們是明人前來議和的嗎?”

魏進忠嗤笑道:“議和?不是,我們是來受降的!”

鬆前慶廣以拳擊桌,怒道:“受降?我們又沒有投降,你來受誰的降!公廣,是你跟他們達成了投降條件嗎?”

鬆前公廣跪伏在地,說道:“父親大人,如今我們已經山窮水盡,這種早春時節,若是糧食不繼,我們該怎麼度過?還請父親大人爲了鬆前藩的子民着想,就降了吧!”

“不可能,絕無可能!”

鬆前公廣不禁嘆道:“父親大人,還請往密室一敘,若是父親大人聽我一言,仍然固執己見,公廣便以先鋒之身份,與明人玉碎一戰,若是父親答應投降,公廣便即位藩主,來承擔此恥辱之名!”

鬆前慶廣看了自己的兒子,心中不禁嘆息,還是大兒子純孝,自己對他是不是太過分了,說道:“好吧,你隨我來!”

鬆前公廣不禁大喜,眼中中留露出一絲兇光,只是鬆前慶廣已經轉身過去,纔沒有發現他兒子的異樣。

進入內室之後,幾層拉門被拉上,裡面的生息便一點也不會傳到外面,此時外廳中鬆前藩的這些頭目對魏進忠他們可不友好,剛剛過去的那次大戰當中,他們最勇猛的武士被那個明人城主給殺了,其他武士也都個個掛彩,很多人甚至失去了肢體。

因爲沒有藩主的命令,他們不敢輕舉妄動,不過怒目而視還是做得到的,面對這種千夫所指的狀況,魏進忠手下的三百士兵也都紛紛布好了戰鬥陣型,火槍手在前,長槍手在後,其中都有間隔,可以隨時前後輪換。

“嘭!”一聲槍響,那些鬆前藩的武士都紛紛跳了起來,抽刀指向魏進忠他們,魏進忠看了看自己的火槍隊,並無一人擦槍走火,說道:“這不是我們開的槍,聲音應該是從後面傳過來的,你們應該從後面去看!”

“後面?大名!”幾個武士紛紛反應過來,向內室衝了過去,卻沒等他們拉開木門,門就被裡面的人打開了,從黑暗當中走出來的人居然是鬆前公廣,而他胸前滿是鮮血,一個武士問道:“公子,不知道大名如今怎麼樣?”

鬆前公廣一派沉痛之色,說道:“父親一直不肯同意投降,但是現在我們兩萬人,如今又沒有糧食,若是不投降,怎麼活下去,我只能擊斃父親大人,若是諸位覺得公廣不孝,那就來取公廣的性命吧!”

鬆前慶廣生前對這些武士一直都不錯,戰國時代的日本人,國家意識並不明顯,仍然是盛行那套“士爲知己者死”的信念,鬆前慶廣這麼一死,果然有人跳出來叫道:“鬆前公廣,你敢弒父?我東條平八郎生前受慶廣大人之恩,如今報恩的日子到了!”

不過那個東條平八郎剛剛跳出來,背後就被人砍了一刀,要知道鬆前公廣在這些武士當中也是有自己的擁蹙者的,好在東條平八郎身經百戰,剛剛那一刀並沒有傷及骨骼和內腑。

在這裡肯定會被人砍死的,東條平八郎在求生意志的支撐之下,爬了起來,飛快地向門口跑了過去,但是剛剛跑出門口,卻看到魏進忠手下的那三百士兵正擋在他面前。

“難道我東條平八郎就會折損在這裡,我武士之名還沒有名傳四海,怎麼能就這樣死掉!”

(預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注:這不是湊字數,三千字已經足夠了!)

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四十章 變故(上)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三十五章 開府建牙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第一章 雨中秋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四十章 變故(上)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三十五章 開府建牙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十六章 股票漲了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