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桂王繼統

城中的混亂,讓南京各戶,家家緊閉窗門,忐忑不安的祈禱,不要被叛亂波及。

不過,官紳百姓擔心的事情,並未發生。

趙銘早有預謀,自然不會讓事變毀了南京城。

這時,成羣結隊的漢軍士卒,打着火炬在街道上巡視,各街道交匯和巷口,都是士卒堆了沙袋把守,南京各部衙門前,也都是荷槍實彈的漢軍士卒站崗放哨,維持着城中秩序,嚴防騷亂。

五更天,天還未亮,加之趙銘下令實行宵禁,白天也暫時不許人員出門,維持着南京城的穩定。

畢竟發生這樣的大事,朱以海在江南又素有威望,被不少人視爲明君,追隨者不在少數。

趙銘必須嚴密控制南京,直至新君登基,木已成舟,纔會逐步放開對南京的管制。

昨天晚上,又打又殺,嚇得各位大臣,都閉了家門,召集護院和下人,守了一夜,無人敢於入睡。

到四更天時,南京內外逐漸恢復安靜,城中官員都意識到,勝負已分,知道很快就會有人召見,不少官員都穿戴整齊,坐在廳堂內等待消息。

這時,四品以上大員的府門,挨個被人敲響。

官員們看見漢軍士卒來傳信,大多猜到了結果,官員們神情各異,有平靜,有欣喜,也有黯然神傷,更有託病不出者,無聲抗爭者,也不在少數。

“殿下,在京官員,有八成到場,還有一些官員,則託病不至!”黃宗羲走到趙銘身邊說道。

趙銘依舊穿着鎧甲,手按着刀柄,淡淡道:“哼,不至者,名單全部記下!”

“喏!”黃宗羲行禮道:“不過,南京城內,現在人心惶惶,還是需要設法儘快穩定人心。”

“無妨!南京周圍大軍,都掌握在孤手中。只要新君即位,受羣臣朝拜,事情成了定局,人心自然安定!畢竟,桂王乃神宗一脈,大明法統繼承人,由他即位,也無可厚非。”趙銘異常冷靜道:“若是人心還不安定,便令人大肆宣揚清軍屠戮江北之事,把矛盾轉移到外部去!”

廢立之事,乃是大事,一般朝野都不會買賬。

若是扶立桂王,天下還是不服,趙銘就只能宣揚民族矛盾,拉阿濟格來頂槍口,將國內矛盾,轉化爲國外矛盾,以此來維護明朝內部的穩定。

黃宗羲不驚稱讚,“殿下英明!”

身後衆人皆稱善,錢謙益道:“還請殿下早日擁立新君,以免夜長夢多。”

趙銘遂即問道:“桂王到了嗎?”

這時,王大拿匆匆趕來,低聲道:“剛到宮門外!”

“去迎一迎!”趙銘立時往外,隨口問道:“大臣都到了,怎麼纔來!”

王大拿冤枉道:“大王,臣一開始就派人去請了,結果沒見到桂王,找了許久,才從牀底下將他拉出來!”

趙銘微微一愣,臉上露出笑意,這很桂王。

當下,不在多說,趙銘快步走到宮門外,只見已經聚集了上百名官員,遠處張家玉正領着一隊士卒,架着桂王過來。

趙銘見此,遂即站在原地,扭頭問黃宗羲道:“殿內準備就緒了嗎?”

“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黃宗羲小聲道。

這時桂王朱由榔,已經被架到趙銘身前,只見他臉色蒼白,雙腿不停的打顫,整個人跟篩糠一樣,顯然十分恐懼。

朱由榔三十五歲,早已經過了而立之年,身上卻並沒成年男子的氣概,身長也只六尺出頭,十分瘦弱,顯得有些孱弱。

這與其早年的遭遇有關,崇禎年以來,國家風雨飄搖,動盪不安,原本就藩于衡陽的桂王一系,也受到影響,藩地被孫可望攻破,朱由榔還曾落入西軍手中,導致他受到驚嚇,性格十分懦弱。

這時,朱由榔看着聚集的人羣,還有打着火炬,殺氣騰騰的士卒,心中忐忑不安,看見趙銘後,知道局勢已經可控,才安定一些,怯聲問道:“漢王,不知召孤來此,所爲何事啊?”

趙銘這才上前一步,拉住朱由榔的手,一臉鄭重的說道,“殿下莫慌!朝中出現叛賊,不過已經被臣平定,現在臣與衆多大臣,要擁戴殿下爲帝!”

一聽這話,朱由榔心生恐懼,臉色慘白,雙腿一軟,幸虧趙銘手快,雙手扶住兩肩膀,才把豆芽般的桂王穩住。

“漢王,這怎麼使得,孤豈能擔此大任!”朱由榔受驚,即擺手,又搖頭,心中慌得很,“不可,萬萬不可啊~”

趙銘見狀,用自己蒲扇般寬大的手掌,握住朱由榔的雙手,正色道:“這是太尚皇的決定,也是朝中大臣的決議。”

朱由榔還是比較信任趙銘,被溫暖的大手一握,安定了不少,可臉上依舊忐忑。

趙銘拍了拍朱家傻兒子的白嫩柔軟的手背,溫柔笑道:“陛下放心,一切有我!”

聽了趙銘這句話,朱由榔才放心一些,不再那麼抗拒,怯生生道,“那~那一切,就由漢王做主!”

趙銘欣慰的點頭,“陛下,上殿,接受朝賀吧!”

說完,趙銘給屬下使了個眼色,人羣中冒出幾名大臣,一左一右的架住朱由榔,錢謙益等大臣,立時一起簇擁着桂王進入大殿。

大殿內燈火通明,漢軍士卒早已掌燈點蠟,張家玉等人,將朱由榔送上皇位,讓他坐定,然後退回來站在趙銘身後。

內侍遂即朗聲吆喝,“百官進殿!”

近百位明朝大員聞聲,立刻按着平常上朝一樣,整理官袍,排好位置,然後徐徐進入大殿,分立於兩側。

這時,錢謙益遂即拿起一封詔書,朗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甲申國變,毅宗殉難以來,天下板蕩,海內土疆分爭不斷。朕雖即位,然天下不安,前有唐魯紛爭,後有今日之亂,使百姓深受災難。朕思之,天下不穩,人心動亂,皆因疏藩即位,難安天下萬民之心,使民心不附也!桂王朱由榔,乃神宗子孫,大明正統,士民歸心,若爲皇帝,天下當安!朕決議禪位於桂王,遵爲皇帝,以主黔黎!凡大明子民,武當奮武揚威,四方戡定,文當治理郡縣,輔佐君王,紳民當各守本分,安於田裡,共同輔佐新主!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旨意誦讀完,趙銘遂即取來一件黃袍一抖,嘩嘩作響,爲朱由榔披上,然後退下來,伏地下拜,大聲喊道:“臣漢王趙銘,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衆臣一見,毫不猶豫,齊刷刷跪了一堂,高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榔顯得有些坐立不安,手不知該往哪放,幾次抓住扶手想要起身,最後還是坐下,怯聲擡手,“衆卿平身吧!”

第464章不堪一擊第1109章國宴第441章閣部醒醒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994章兵臨海蘭泡第256章聯合荷蘭第197章必須打的理由第1085章三步一回頭第392章大員密探第865章至書招降第1062章暗度陳倉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415章大破豪格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221章初提會師長江之策第296章圍剿多鐸第884章朱由榔的痛苦生活第213章兄弟們是誰的兵第690章殿下太天真了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351章馬某豈會背叛大清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838章大莊園種植第599章進退兩難第474章前鋒覆滅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638章兵貴神速第525章絕望的孔有德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第988章雙面間諜第1017章萬馬衝鋒第535章負隅頑抗第251章俘虜西夷的壯士第355章堅船利炮第八十八章迎頭痛擊第320章荷蘭人壓價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902章兵臨南京第1048章鳥羽合戰下第432章質疑多爾袞的路線第906章周國出兵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五十三章博洛震怒第759章姜襄敗北第560章負氣撤軍第655章仇恨的種子第1087章趙雜毛來了第370章攔截清軍第674章孫可望兵敗第192章排槍矛林第691章抵達遼東第431章有意撤軍第666章隱居大佬第765章龍城飛將第293章追擊多鐸第887章轟塌城牆第七十八章殲滅清軍小隊第899章雲集南京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291章八旗進攻第287章閩江口大海戰中第768章以進爲退第936章雜毛要斷寡人歸路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1081章艱難的抉擇第1111章日本使者1098章能給大明做狗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第919章趙賊多智近妖?第1048章鳥羽合戰下第448章隆武很失望第408章諸將不滿第888章緩兵之計第368章清軍撤軍第542章決死衝鋒第458章施琅避戰第919章趙賊多智近妖?第775章關鍵的一張牌第783章緊急求援第681章死裡逃生第1076章兵臨勃固第447章偉大的思想家趙銘第920章驅民出城第588章趙銘出海第352章方士衍慘死第898章吳三桂回師第983章失敗的反擊第480章真正的兇手第301章救援隆武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915章攘外安內?第四十九章胡爲宗慷慨相助第200章激戰金華上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810章退兩路大軍第276章鄭芝龍入福州第925章金陵冬之陣上第953章登陸海灣第1055章明輪船試航第740章開戰!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