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上,船隊順流而下,快如奔馬。
趙銘站在福船尾樓,船有三桅,船長約十丈,大概三十米,尾部的舵樓高高聳起,三根高大的桅杆矗立,中間桅頂上有一個可容一人的望鬥,甲板上則擠滿了江陰百姓。
十餘萬江陰百姓,逃出來的人,只有兩千多人。
這讓人很傷感,甲板上百姓,抱着小孩,擠在一起,寂靜無聲。
趙銘看了會兒,安慰自己道:“終究是改變了!我是能改變的。”
相比江陰城破,全城被殺,現在的結果,無疑要好了很多。
“博安,你說什麼?”眼神憂鬱,鬍渣唏噓的鄭森忽然出現在身後。
趙銘回過身來,給了鄭森胸口一拳,“我說能再見到大木兄,真是太好了!”
鄭森微微一愣,回了趙銘一拳,嗟嘆道:“我也是,能再相見,真是太好了。”
兩人對視一眼,目光真誠火熱,鄭森繼續道:“閻公他們在商議事情,讓我叫你過去。”
趙銘點了點頭,與鄭森下了船樓,進了船艙。
這艘船很大,共有四層,底層放壓艙石和物資,以保持船身平穩,二層存放淡水,三層供水手和士卒居住,四層便是甲板。
趙銘與鄭森下到三層,船上空間狹小,趙銘人高馬大,需要貓着腰,光線也不好。
這時鄭森拉開一間艙門,趙銘先鑽了進去,便見閻應元、陳名遇、胡爲宗、程璧等人盤腿圍坐着。
閻應元見趙銘進來,微笑道:“博安,快坐下。”
胡爲宗挪動屁股,給趙銘和鄭森讓了一個地方,趙銘盤腿坐下,問道:“閻公再商議什麼?”
閻應元道:“我等於江陰被困三月,今日得脫,對於外界情況一無所知,所以想問一問博安,還有程員外,外面是個什麼情況,然後商議以後該怎麼辦!”
趙銘沉吟道:“我只對太湖周圍情況比較清楚,對於南方,僅知唐王殿下登基於福建,魯王殿下監國於浙東,其餘情況並不清楚!”
說着,趙銘看向程璧,“程員外可曾知道一些?”
程璧頷首,“我在舟山,從黃總兵那裡確實得知了一些情況。”
黃總兵名叫黃斌卿,字明輔,一字虎癡,福建莆田人。崇禎末,其爲舟山參將,隆武即位,擢水陸官義兵馬招討總兵官,封肅魯伯,太子太師,賜尚方劍。
舟山島雖在浙江,不過黃斌卿卻接受了隆武的冊封。
趙銘、閻應元等人都將目光投向他,程璧便開始說道:“自剃髮令後,江南鼎沸,有志之士,莫不激憤於剃頭改制,紛紛揭竿而起,不顧殺身之禍,大起義兵抗清。江南之地,有諸位於江陰舉義,有吳相公起兵太湖,金御史戰於徽州。此外,崑山、嘉定、松江各地抗清義舉,無疑振奮了人心!”
趙銘微微頷首,南京失陷,天下人本已經絕望,不想剃髮令一出,反抗如此激烈,江南處處烽火,讓仁人志士,忠於明朝,心存家國之人又看見了希望。
程璧說到這裡,有些激動道:“受江南義軍鼓舞,特別是江陰堅守,孤城抗清的激勵,浙東之民備受鼓舞。有紹興府諸生鄭遵謙慷慨聲言,‘天下事尚有可爲,我欲舉義旅,何如?’隨與舊友樹立大旗,招兵誓師,有衆數千人,斬降清官員張愫,彭萬里,自稱義興元帥,起兵抗清。又有原大明九江道僉事孫嘉績,殺清庭知縣王玄如,起兵於餘姚。鄞縣生員董志寧,王家勤,張夢錫,華夏,陸宇鼎,毛聚奎,擁原刑部員外郎錢肅樂起兵於寧波。”
閻應元聞語不禁覺得一陣振奮,陳明遇更是淚目,他們原本於絕望中抗清,準備以死殉道,以爲並無多大意義,天下已然無可救藥。
現在聽聞,因爲他們在江陰的義舉,鼓勵激勵了那麼多人,心中頓時覺得,三月抗清,付出的一切都值得,很有意義。
衆人繼續聽着程璧道:“一時間浙東之地烽火連連,只是各路義軍各自爲戰,互不統屬,好在有不少官員逃入浙東,意識到急需要推舉一人爲抗清盟主。原尚書張國維和在籍官員陳函輝、宋之普等人商議,決定迎一宗藩出任監國,以抗清兵。當時浙東諸王,只有逃到台州的魯王沒有投清,隨成爲浙東義軍擁立的唯一人選。當時局面混亂,浙東義軍並不知道,唐王已經在福建登基,於是張國維等人迎魯王殿下入紹興就任監國。”
陳明遇等人聽後,都十分激動,淚目道:“吾有主矣!”
趙銘卻知道,情況依舊不容樂觀,他並未特別高興,而且一個隆武帝,一個魯監國,天無二日,後面事情還很多。
程璧接着道:“魯王殿下監國後,浙東的義軍各自爲戰的局面立刻被打破,石浦參將張名振,慈溪縣沈宸荃,馮元騮,足海知縣朱懋華,奉化知縣顧之俊等紛紛擁護,或召集義兵,或提供糧草。另外,潞王降清後,自杭州退至錢塘江岸之南的方國安方總兵,手下還有精兵萬餘,亦投效魯王,加上浙江防倭總兵王之仁,見剃髮令使江南沸騰,感於世受國恩,不忍鎮壓義軍,在錢肅樂和倪懋喜策反下反正,使得魯王殿下如今有數萬精兵,以掃清浙東清兵。”
在江北四鎮和武昌左鎮降清後,抗清最大的問題,就是沒了官軍,而義軍戰力不行,守不住地方,只能遊擊,站不穩腳跟。
現在魯王手中,有方國安和王之仁兩支官軍,便有機會在浙東站穩腳跟。
聽說浙東的情況後,衆人都安心了很多,他們原本以爲天下都被清軍佔據,現在看來,南方還有大片土地,在大明手中。
“如此說來,浙東已經光復。”閻應元神情也放鬆了些,他長出一口氣,又問道:“那福建朝廷呢?”
程璧道:“福建距離江南較遠,只知道陛下已經登基,詔書也到了浙東,黃總兵已經接受了陛下的任命,不過浙東魯監國那邊,大臣們似乎不願放棄定策之功,擔心入隆武朝後不受重用,還沒有接旨!”
趙銘眉頭皺了起來,“多鐸率領十萬精銳已經南下,要是閩浙不和,不能同心抗清,那就危險了。”
趙銘救出了江陰衆人,心中十分振奮,他改變了歷史,內心倍受鼓舞,可他聽了程璧的話,卻又心頭一沉,才知道要改變並不容易,大勢還在朝崩壞的方向發展。
如果不改變,接下來便是唐魯相爭,清軍先滅浙東,然後鄭芝龍降清,隆武被俘,閩粵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