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科爾沁出兵

趙銘率領大軍擊敗洪承疇後,瀋陽城中殘餘的滿洲眷屬無心抵抗,當明軍進抵城下時,瀋陽城中能跑的幾乎都已經向南逃竄,不能跑的,不是自殺,就是被聯軍俘虜。

明軍士卒開進幾乎無人守衛的瀋陽城,剿滅零星的抵抗,不到一個時辰,就佔據了瀋陽城。

入城之後,趙銘並沒有下令屠城,不過入城的聯軍,卻對城中居民進行有組織的屠殺,大批八旗眷屬,被驅趕進入遼河,被淹死的屍體,幾乎阻斷河道。

趙銘進入瀋陽城時,城內居民已經死傷殆盡,只有數千包衣和旗奴勉強保下一條性命。

瀋陽是滿清在關外的老巢,清軍入關前,曾經六次入寇關內,搶劫大批的銀錢。

清軍入關時,八旗兵是準備入關搶掠,並沒有攜帶金銀出征,大批錢財都留在了關外。

趙銘入城後,並沒有閒着,一面派兵追殺南逃的清軍,一面封鎖城池,收繳城內的金銀財寶。

大軍在瀋陽城滿清皇宮,以及城中八旗貴族的府邸,搜出的金銀財寶,文玩書畫,可以說不計其數。

此時,滿清貴族雖然大多都在關內安家,但是關外的府邸,依然有人在打理,滿州宗室,八旗旗主和將領的家中,大多還藏着以前搶奪的財物。

趙銘讓人在城中挖掘搬運數日,負責清點的顧炎武,調動了一個營三千士卒,整整裝了一百多輛大車,還沒裝完城中收繳出來的財物。

這其中不光有白銀和黃金,還有許多器皿、古玩、珍寶,書畫,其價值無法估量,根本就不是用錢可以計算的。

瀋陽城滿清皇宮內,趙銘站在一箱箱的財寶旁,臉上難掩喜色。

趙銘粗略一看,光從瀋陽滿清皇宮中獲得的財物,就已經能夠彌補,東海鎮這一年半出征的消耗了。

有這次的繳獲,加上海上貿易順利開展,趙銘和東海鎮現在其實並不缺錢,缺的反而是將錢花出去的渠道,以及拿着些錢去做什麼。

“大帥,財物可以全部運走,這些宮殿該怎麼辦?”顧炎武微笑問道。

趙銘沒有回答他,而是轉頭問道:“追擊洪承疇的兵馬回來了嗎?”

謝遷抱拳回道:“回稟大帥,馬軍追到錦州一帶,便回來了。”

趙銘微微皺眉,“還是讓洪老賊逃了!”

謝遷也氣餒道:“老賊騎馬狂奔,騎兵追擊數百里,糧草將近,不敢深入遼西,便停止了追擊。”

關外之地,人煙稀少,一片荒蕪,明軍幾乎得不到補給,無法脫離主力太遠作戰。

趙銘擺了擺手,“算了,洪賊丟了關外,就算逃入關內,恐怕也沒有好下場!”

趙銘頓了頓,忽然又問道:“科爾沁蒙古有消息嗎?”

謝遷回道:“斥候稟報,在遼河上游,發現了科爾沁的遊騎,不過未見科爾沁的主力。”

趙銘聞語沉吟一陣,然後對顧炎武道:“瀋陽城遠離海岸,遼河平原上又沒有人口,一旦科爾沁騎兵殺到,我們極有可能被困在瀋陽城內。因此,本帥準備在科爾沁騎兵殺到之前,在大雪尚未封山之際,撤回遼東。瀋陽城中的東西,能運走的就都運走,運不走就一把大火焚之!”

關外人口稀少,遼河平原上的人口幾乎爲之一空,聯軍若是駐兵瀋陽,便需要向瀋陽輸送補給,消耗巨大不說,還要面臨蒙古騎兵的襲擾。

現在聯軍佔據遼東地區,一時間都沒有人口來開發屯田,東海鎮並沒必要在瀋陽維持一支駐軍,並跋涉數百里運送補給。

因此趙銘並不打算,現在就長期佔據瀋陽,這樣一不划算,二是滿清朝廷不會與他干休。

這次關外之戰,明軍已經進行了一年半的時間,趙銘和東海鎮都需要休整的時間。

顧炎武聽了趙銘的話,遂即點頭行禮,“卑職明白了!”

當下幾日,明軍便忙碌的搬運着財物,趁着遼河尚未結冰,將財物裝船,順流而下,運到遼河口,再轉海船,運到旅順、朝鮮和江南。

十月下旬,瀋陽城下起了大雪,而就在這時,斥候前來稟報,聲言科爾沁親王吳克善,率領數萬騎兵,進入了遼河平原。

吳克善畏懼聯軍聲勢,並不敢靠近瀋陽,蒙古騎兵不與聯軍正面交戰,而是機動襲擾,突襲聯軍各個據點的補給,斬斷糧道,待據點聯軍撤退時,再發起突襲,令守衛鐵嶺、平虜堡、靖虜堡等地的朝鮮軍,損失很大。

有鑑於此,加上十餘萬聯軍糧草消耗巨大,軍中糧食不足,趙銘遂即決定放棄瀋陽,裹挾俘獲的人口,向遼東撤退。

十月二十八日,瀋陽城燃起沖天的大火,而十餘萬聯軍,在身後的滾滾濃煙下,踩着白色的積雪,向遼東撤退。

明軍撤退的消息,很快就被科爾沁騎兵探知,吳克善遂即壯着膽子,向瀋陽進軍。

一路上,蒙古騎兵未遇見聯軍阻擊,於三十日進抵瀋陽城北郊。

此時,瀋陽城中大火還在燃燒,蒙古騎兵老遠便看見瀋陽城中滾滾的黑煙,遂即又有騎兵稟報,瀋陽城外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陵寢都遭到了破壞。

吳克善是滿清太后布木布泰的兄長,順治皇后博爾濟吉特·孟古青的父親,得知妹夫皇太極的陵寢被破壞,吳克善急忙帶着科爾沁的貴族趕來北陵。

此時的北陵已經一片狼藉,宮殿被焚燬,石像被燻黑、推倒、砸毀,皇太極的陵墓被挖開,地宮露出,手段十分粗暴。

吳克善趕來北陵,看見眼前的景象,特別是皇太極的遺骸,竟然被暴屍在光天化日之下,不禁勃然大怒。

皇太極在吳克善心中,算是一位很有作爲,雄才大略的君主,滿清正是在皇太極時期,奠定了爭霸的基礎。

努爾哈赤身爲明朝的奴才,反叛明朝,殺害無數遼民,暴屍不爲過,但是皇太極已經是第二代,只能算是立場不同了,也就是成王敗寇,吳克善以爲明軍居然這麼對他的妹夫,便有些過了。

當下,憤怒的吳克善,便急令屬下追殺聯軍,爲皇太極報仇。

科爾沁騎兵向南追擊,與聯軍交手數次,並未討到便宜,最後追至連山關,聯軍進入丘陵地帶,才拔馬返回瀋陽。

第366章驚聞噩耗第374章高傑鎮第935章突襲敵營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785章金陵春之陣(一)第602章進擊的英國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465章朝鮮歸降第112章殺掉魯王使者第793章金陵春之陣九第691章抵達遼東第一百章抗清低潮第1066章突襲東籲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240章趙蠻子算你狠第652章奸雄規劃第510章焚燬兩陵第725章宜從衆議第602章進擊的英國第160章天然水泥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976章川東義軍第137章浙東失陷第138章隆武帝的懇求第520章多爾滾之死下第280章突襲安平第三章好爲人師第429章衝擊車陣第205章收拳蓄力第695章淮江酒肆第1025章糧荒第947章關寧軍都挺能跑第九十三章回援江防第689章聯絡江北第一零七章趕赴行朝第297章清軍潰敗第157章借刀殺人第247章殲滅西班牙小隊第656章接應禁軍第1005章突襲河套第1018章排槍擊斃第221章初提會師長江之策第195章金華陷落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第128章再入江陰第170章你是趙鐵棒第931章東洲殖民地第309章重用宗藩第307章奉天子以令天下第1079章火炮覆蓋第1055章明輪船試航第487章趙雜毛的陽謀第682章蓋州決戰第五十六章暗度陳倉第六十七章離開舟山第154章滅明戰略第199章開始攻擊第546章替大帥不值第977章會師破關第359章水師對決第541章深夜進軍第948章人心散了第333章多爾袞的憂鬱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737章鄱陽湖事件第711章河北大戰第七十章火頭營一小兵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921章聲振九霄第483章不死不交權第724章殿下仁義第190章三路突進第954章老卒的憤怒第206章東海的使命第289章清軍水師覆滅第541章深夜進軍第757章投靠姜襄第805章訛詐失敗第四十二章趙博安欲學武藝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931章東洲殖民地第508章排槍擊潰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1025章糧荒第934章給年輕的敵將上一課第159章插秧建堡第1048章鳥羽合戰下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736章軍資交易第966章都得死第826章淮南礦脈第212章山寨失陷第一一零章請封儲君第630章一觸即發第540章伏擊趙雜毛第576章柳宿金礦第414章生死激戰第544章萬歲衝鋒第728章都不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