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準備再戰

明清相爭之時,荷蘭人爲了與中國貿易,於1655年就派出使者前往北京,很早就與滿清聯絡。

在荷蘭人被鄭成功趕出臺灣後,便一直不甘心失去臺灣,意圖奪回臺灣,便與清朝結盟。

1663年,清軍與荷蘭組成聯軍,於金門擊敗鄭軍,便順勢佔據金門和夏門,迫使鄭軍退守臺灣,並佔據臺灣北部的雞籠,牽制了鄭軍兵力。

滿清佔據臺灣,宣傳上都是施琅做戰勇猛,指揮得當,似乎都是清軍的功勞,可實際上,荷蘭人出了大力氣,不然就算有施琅,滿清水師也難以擊敗鄭軍。

這段歷史,只是爲了某些需要,所以很少見到書籍提起,不被人所知。

此時,荷蘭人雖沒有被趕出臺灣,但是華興公司的崛起,使得荷蘭人感到巨大的威脅。

東海鎮在臺灣經營五年後,已經站穩腳跟,興建各種工坊,伐木建造戰船。

以明朝的人力和物力,荷蘭人根本難以抗衡,所以權衡之後,荷蘭東印度公司提前與滿清接觸。

通州校場上,荷蘭士兵向多爾袞演示了荷蘭人的火槍和火炮,令多爾袞和滿洲貴族們,十分震撼。

不得不說,荷蘭人來的時機很及時,要是他們來得早,能不能見到多爾袞都是問題。

現在,他們正好趕在滿清在福建大敗,又失了荊州的情況下,才能使得多爾袞和滿洲貴族,接受荷蘭人的火器。

在通州校場,荷蘭人演示火器後,多爾袞下令八旗兵,也跟着操演,像荷蘭人展示軍威。

數萬久經沙場的八旗兵,演示步軍戰陣,騎兵衝鋒,鳥銃齊射,展示了八旗的實力。

通州操演之後,多爾袞遂即派出洪承疇與荷蘭人簽訂《清荷聯合協議》,不過因爲東海鎮海上實力強大,已然有成爲東亞海上霸主的趨勢,爲了避免東海鎮對清荷之間的合作進行干擾,條約將以密約形勢存在,不進行公開。

條約規定,清方向荷蘭採購燧發槍兩千杆,銅炮三十門,同時給予荷蘭東印度公司白銀十萬兩,用於招募工匠,清方開放大沽口,作爲貿易口岸。

荷蘭東印度公司則有義務,協助清國,打造燧發火槍和野戰銅炮,同時向滿清出售水師戰船。

船隻由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大員和巴達維亞建造,然後充做商船,隨船隊前往大沽,最後交付清國,船隻價格根據實際建造噸位而定。

條約簽訂後,荷蘭人將攜帶的貨物,數百杆燧發槍,十門青銅炮,交付滿清,遂即楊帆離開大沽,返回臺灣島。

1650年,順治七年,北京,紫荊城,議政王大臣會議。

滿清入關之初,一面吸收漢族制度統治天下,一面又保留了許多原始部落的特性。

議政王大臣會議就是滿清前期的一項重要制度,是由滿族宗王、八旗、貝勒等上層貴族參與處理國政的制度。

多爾袞能做攝政王,便是因爲掌握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其中遍佈他的黨羽和依附他的人。

不過近兩年來,多爾袞看似依舊如日中天,但實際上卻是暗流涌動,特別是多鐸死後,多爾袞實力大損,引起了被長期壓制的兩藍旗貴族,以及一部分兩黃旗貴族的反彈。

這時大堂內,滿清諸多王公彙集,正小聲議論着一些密聞,還有眼下時局,不過談論最多的卻是前不久,滿清朝廷推行的一道針對宗室和旗丁的法令。

滿清入關之初,稅制和俸祿都比較混亂,使得滿清繳獲頗豐,但是國庫依然沒有多少餘財。

眼看着南面的明朝越來越硬,越來越不好打,無法再依靠劫掠來維持國家運轉,多爾袞便着手進行大規模的改革。

年初時,爲了編練軍隊,補充八旗,製造器械,多爾袞下令,規定滿清宗室園田數目:親王八所,郡王五所,貝勒四所,貝子三所,公二所,每所有田一百八十畝。鎮國將軍二百四十畝,輔國將軍一百八十畝,奉國將軍一百二十畝,奉恩將軍六十畝。

凡給過園地的王、將軍,滿清朝廷都停止供應其家口糧米。

公主、郡主及駐防官兵、壯丁的具體應得田畝數目,也都一一規定。

以後,滿清朝廷只分旗田,給予俸祿,至於其他,則一律不管,在財政上,甩掉一個巨大的包袱,爲滿清節省大批錢糧用來練兵。

這本來是件好事,可是卻影響了八旗和宗室的利益,令滿洲貴族有些不滿。

若是以前,八旗貴族不敢有什麼意見,但是現在滿清前線失利,加上多爾袞的左膀右臂多鐸死在江南,讓多爾袞威信大損,議政王大臣會議內便有了不一樣的聲音。

“攝政王到!”衆人議論之時,殿外侍衛忽然大喊道。

多爾袞積威已久,殿內議論紛紛的滿洲貴族,立時禁聲,就連小聲交談的濟爾哈朗與豪格,也停止交談,各人在大殿兩邊站立,齊齊拜倒,“恭迎攝政王!”

多爾袞徑直走進大殿,在中堂坐定,然後揮手道:“都起來吧!本王召集爾等前來,召開議政王大臣會議,乃是商議大清朝今歲將推行的兩件大事!”

衆人慢慢站起身來,低頭垂手,聽着多爾袞的話語。

議政王大臣會議本來是滿洲貴族一起商量,但近些年來,卻被多爾袞弄成了一言堂,如同皇帝一般。

多爾袞掃視衆人一眼,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沉聲說道:“這兩件事,一是由四川、河南、湖廣三省之兵,奪取荊州,攻陷長沙,剿滅僞明小朝廷!”

前段時間,明軍拿下荊州,打擊了滿清士氣,而湖廣明軍卻戰意洶涌,清軍必須奪回荊州,將明軍的囂張氣焰打下去,否則隆武朝廷便真難以對付了。

多爾袞繼續說道:“另一事,便是近日與荷蘭人簽訂密約,朝廷將鑄造大批新式火器,本王欲挑選三旗兵裝備,並進行訓練,你們哪三旗願意擔此重任!”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888章緩兵之計第624章城中內應第813章皇帝要殺我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613章呂宋海戰下第433章信心崩潰第978章急往增援第708章干涉戰爭第686章惡人先告狀第1002章吳三桂要跑第958章都是被趙雜毛坑過的人第382章援兵來了第644章胡馬南侵第一百零四章紅毛夷第1028章進入印度第631章黃雀在後第131章兩軍對壘第340章兵臨寧波第382章援兵來了第293章追擊多鐸第460章擊退趙雜毛第565章和議影響第142章攻破外郭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928章朱明落幕第143章人心思漢第1081章艱難的抉擇第405章戰機在上游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529章問計洪承疇第730章羣雄逐鹿第114章惡人先告狀第673章伏擊孫可望第1088章不事二主莫迪而比第617章尋求議和第909章展示實力第135章兵臨金陵第196章追至城下第377章更無一個是男兒第七十七章緊急軍情第779章視察澳門第335章準備再戰第503章激戰第401章精銳雲集第446章臣亦天下之主也第150章發現敵情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479章倒睿聯盟第233章擊敗滿達海第981章老毛子來了第767章討餉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127章剎住降清之風第1025章糧荒第1047章鳥羽合戰上第四十一章伏清軍趙銘識爲宗第909章展示實力第四十二章趙博安欲學武藝第728章都不是好人第238章攻佔大沽口第677章擇主而事第575章突襲土著第581章擴軍備戰第680章怒殺旗丁第356章長江水戰第933章淘金熱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703章政變下第719章搬空通州第571章新明洲第254章存在差距第169章暗度陳倉第1088章不事二主莫迪而比第411章守大明死戰不退第581章擴軍備戰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177章臨近夏收第五十章李元胤大開水門第488章兵力旅順第374章高傑鎮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845章棉業危機第六十八章魯王攻餘杭第522章政變下第207章返回舟山第497章瀋陽東陵第740章開戰!開戰!第658章令人頭大第404章激戰橋頭第167章錢不錢無所謂第901章突襲大勝關第357章二十四磅重炮第723章安置百姓第450章聖旨到來第325章幕府插手第962章又沒錢了第1104章善政被阻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195章金華陷落第187章氣煞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