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說服德川家下

王家勤微笑道:“加藤君,實不相瞞,大明現在急需要生絲,以後每年都需要從外購買一大批。你看最近一段時間,出售生絲的人,還有加大生絲生產的大名都賺了錢,哪個不是腰纏萬貫。加藤家是德川幕府委任的長崎奉行,若是參與生絲貿易,彌補工坊損失,還不容易?”

加藤鷹有些動心了,不禁問道:“不知道,大明每年從日本要進口多少生絲。”

王家勤道,“華興公司要擴大工坊,如果加藤家能說動德川家,華興公司願意與幕府簽訂每年一萬擔的採購協定。”

“一萬擔?”加藤鷹震驚了。

按着現在的價格,便是一千萬兩左右,即便今後價格回落,也有五六百萬兩。

這樣大的規模,與萌芽期的日本絲織作坊創造的幾十萬兩的貿易額度,簡直不值一提。

“嗦嘎。我滴明白了。既然是朋友,我會全力幫助你們!”加藤鷹神情嚴肅。

周鶴芝當即點頭,鄭重道:“加藤君,拜託了。”

~~~~~~

加藤鷹此時已經被華興公司巨大的採購量震驚,整個日本的生絲生產規模,現在也無法滿足華興公司一家的需求。

這令加藤鷹感到十分興奮,他得到這個消息,便能獲取先機,提前開始佈局生絲生產,今後反正銷路不愁,家族能夠獲得鉅額利潤,他的身份也會水漲船高。

這時,加藤鷹已經坐不住了,匆匆起身告辭。

周鶴芝等加藤鷹走後,不禁疑惑道:“王先生,公司以後真要每年採購如此多的生絲。”

王家勤點了點頭,“這是國公所言,必要時刻可以與德川幕府簽訂協議,以大額訂單,誘使倭國放棄絲綢製造,專門爲我們提供原料。”

周鶴芝道:“如此,加藤家算是發財了。”

陳永華明白了王家勤爲何自信滿滿,面對如此鉅額的訂單,日本人肯定放棄更有前途的絲綢製造,最終只能提供原料,而原料又不只日本一家提供,他們沒有定價權,只能處於弱勢地位。

加藤鷹回到本丸後,立刻向家族大佬加藤正久、加藤正清反應了情況。

面對鉅額訂單,以及隨之而來的利潤,加藤家立時動意,不過日本人很嚴謹,並沒有立刻決定,而是派遣人手開始調查。

果然,加藤家發現在絲綢製造工坊倒閉的同時,卻是生絲產業的蓬勃發展,養桑生絲的人都賺了大錢。

相比與絲綢製造,需要提花、印染等技術,生絲生產相對簡單,小作坊就可以進行,入門很低,要投入生產和擴張也方便,關鍵還不比絲織賺的少。

這讓加藤家立時決定,幫助華興公司與德川幕府聯絡,派出家老加藤清正,先一步前往江戶打點關係。

十月底,從長崎港出發的海船上,王家勤等人乘坐海船,前往江戶城,日本德川幕府所在之地。

船上週鶴芝對加藤鷹道:“加藤君,德川幕府迴音準確嗎?”

“周桑,你可以放心,將軍答應在天守閣和你們會面。”

“呦西!”周鶴芝學着加藤鷹說話,豎起拇指,“加藤君,你的功勞大大的。”

“周桑,這是應該的!”加藤鷹眼中閃爍着熱情和野心,他盤算了一下,如果華興公司需要如此衆多的生絲,加藤家只要獲取一部分,就足矣成爲日本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加藤君,這是公司的事情,也是你我的事業,你願意和我們一起努力麼。”周鶴芝道。

“哈依,周桑,我願意。”加藤鷹堅定道:“幕府上層路線我來負責!”

“呦西!”周鶴芝滿意頷首,有模有樣,像是個倭國人。

十天後,江戶城本丸,天守閣內,王家勤終於見到了德川幕府將軍德川家光。

王家勤和周鶴芝都是穿着上好絲綢,風度翩翩,不卑不亢,徵夷大將軍個頭不高相形見絀,但氣場卻很強大。

德川家光首先詢問了一些貿易的事情,王家勤通過周鶴芝翻譯,按着臨行前趙銘的交代,陳述道:“將軍殿下,這次華興公司前來收購生絲,乃是爲了擴大生產,屬於正常收購,今後每年,華興公司都會繼續收購至少一萬擔生絲,幕府扣押船隻,無疑影響了正常貿易,還有正常的競爭!影響大明與幕府的關係,破壞共同繁榮。”

德川家已經通過家臣的稟報瞭解過情況,如果是趙銘,會意識到佔據高端製造業的重要性,但是德川家光,雖然也是日本的雄主,卻無法擁有趙銘的眼光,他同樣爲華興公司的鉅額採購而震撼。

天守閣內,德川家光與家臣商議幾句,遂即鄭重的說道,“這次幕府下令調查,是受到荷蘭商人挑撥,現在看來,禁止大明購買生絲對兩國都沒有好處,幕府願意恢復生絲貿易,不過希望大明今後的生絲貿易,直接向幕府採購,由幕府在各地進行收購!”

王家勤微微皺眉,若是如此,德川幕府就等於壟斷了日本生絲的供應,華興公司便不好各個擊破,今後無法壓低生絲價格,日本就能掌握一定的定價權。

“可以!華興公司願意與幕府簽訂採購協議!”王家勤沒有猶豫的點頭。

趙銘曾囑咐王家勤,他欲建立一個繁榮的大中華文明圈,實現中華文明圈的繁榮,中國人講究和氣生財,過猶不及,並不會像西夷那麼貪得無厭,能讓些利益出去,大家一起發財,並無不妥。

德川家光見王家勤如此爽快的答應,心中也是暗喜。

日本國小民困,許多貨物都需要從中國進口,但是日本卻沒有多少貨物出口,來換取白銀。

長此之下,白銀持續流失,日本便會越來越窮,現在有生絲出口,便可以縮小差額,用生絲換取大批的中國貨物。

另外,德川幕府養了衆多家臣和武士,以維持自身的統治,壓制外樣大名,財政狀況並不理想。

如果由德川幕府來控制生絲貿易,雁過拔毛,幕府的財政必然改觀,德川家的統治也會更加牢固。

“呦西!”德川家光微笑一揮手,一羣身穿華麗和服的下女,便踩着小碎步進來,端來酒菜,開始歡宴。

王家勤身子一震,知道事情成了。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221章初提會師長江之策第999章逃跑計劃第595章緊急回援第587章決議出兵第1095章樂極生悲第622章搜捕浙黨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277章鄭鴻逵入海第169章暗度陳倉第385章擴軍備戰第1010章相遇第799章隆武駕崩第294章路遇伏擊第974章姓李的什麼來頭第473章激烈搏殺第661章返回蘇州第1102章惠民政策第1046章倒幕運動第1062章暗度陳倉第259章再次交戰第157章借刀殺人第224章本將是不是被坑呢第331章軍火生意第516章議政王大臣會議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385章擴軍備戰第426章趙雜毛來了第578章南進北進戰略第942章滎陽合戰下第720章江北生變第419章趙銘的誤會第869章入城安撫第761章咸陽立朝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475章收降李本深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第129章趙李會師第892章裡應外合第七十四章亂世相逢第246章臺北衝突(爲了掌門)第728章都不是好人第898章吳三桂回師第133章激烈搏殺第1011章預設戰場第1053章周英同盟條約第505章對決第1102章惠民政策第694章刺殺阿濟格第七十四章亂世相逢第1070章仰光海戰(完)第901章突襲大勝關第408章諸將不滿第四十一章伏清軍趙銘識爲宗第234章多鐸撤軍第七章建奴追至第325章幕府插手第295章三面突進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1015章進入戰場第832章都來了第469章空間換時間第570章跨越赤道第368章清軍撤軍第405章戰機在上游第154章滅明戰略第709章兵臨錦州第434章內憂外患第475章收降李本深第356章長江水戰第300章光復福建第680章怒殺旗丁第261章擊潰西班牙中第528章江南困局第七十一章太特麼殘暴了第717章北京震動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924章擒賊先擒王第839章收復河套第219章不犯錯誤第650章招降李過第209章開發臺灣第663章登壇拜將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二十七章崑山之屠第496章兵臨瀋陽第三十九章抗清兵羣英戰太湖第929章陛下臣來救駕第871章分配利益第297章清軍潰敗第三十四章槍挑屯齊第450章聖旨到來第1101章微服出巡601章英國商船第427章氣勢不能輸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465章朝鮮歸降第165章宣旨使者第678章風起遼東第458章施琅避戰第1052章大明菜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