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逼宮

這次卻不是在長春宮,而是到了含芳園正殿。正殿前聚集了百十名各部的老爺,這些官員們亦不知聖上如此緊急的召集大臣所爲何事,三五成羣的扎堆兒,拉家常者有之,套交情者有之,更多的是交頭接耳的竊竊私語,探尋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李二琢磨着,以太后那樣性格倔強的人不大可能會自食其言的再次強留自己,也就放了心,大踏步的進到裡間。

裡間坐滿了人,個個的珠冠玉帶,紫綬金章,一見之下便知是皇家宗室。而神宗皇帝亦是穿了全套的大服,五爪金龍的赭黃袍,繫了藍田碧玉帶,甚至有些誇張的穿上了一雙無憂履,看來是有極其重要的國事。否則不會把司馬光,韓絳、呂惠卿、王安石等人都召集了來。

這些人正在激烈的爭論什麼問題,旁邊的高太后滿面凝重,神宗皇問下首的那個胖子:“岐王,你是怎麼個看法?”

這胖子便是神宗皇帝的弟弟岐王趙顥,白胖的麪皮,滿臉的笑容,要不是穿了宗室的服色李二真的以爲他是個和氣生財的掌櫃。

岐王趙顥先是見了個淺禮,呵呵笑道:“大的道理我也不必多言,聖上自然明白,漢時無爲而治成就漢家鼎盛的開端。依愚弟之淺見,祖宗法度不宜輕改。前番范仲淹妄自改變祖宗法度,致使征討西夏兵敗,大辱國體,這便是前車之鑑,聖上當引以爲戒纔是。”

王安石成了衆人的靶子,被攻擊的緣由自然還是“變法”二字。剛要出來辯解,被神宗皇帝以眼色止住:“嘉王鬧着要開宗議,難道也是爲這變法之事?若是爲此,大可待到明日裡開了朝會,嘉王和各部臣工一起商議……”

嘉王趙頵臉色黝黑,看那模樣活像是個販夫走卒,說話亦是相當的沉穩:“聖上言的差了,非是臣弟要開這宗議,實在諸位太祖苗裔不忍社稷蒙塵,諸家兄弟叔伯這才爭了這宗議的機會。臣弟與皇兄是總角之交,論起兄弟情分還是咱們兄弟最近,這才挑了這個頭……”

李二這才注意到右首還有幾個老年的宗室王爺,想來便是先皇的兄弟,大宋的皇叔了。尤其顯眼的是右首第二的那個老年婦人,衣衫華貴。從她的座次來看,身份那是極高的。

“社稷蒙塵”這話是極重的,一般用在無道的昏王或者亡國之君的身上,嘉王直接用在神宗皇帝的身上,饒是皇帝一再忍耐也是經受不住:“朕自親政以來,莫不是戰戰兢兢,誠惶誠恐的勤勉政事,不敢說有甚功勞於社稷,卻可勉強算是無愧於祖宗,又如何使得社稷蒙塵?”

神宗皇帝在宋朝的皇帝當中也算是勤懇的一位,尤其是有莫大的魄力行變法之事,也正是因爲這變法才得罪了包括朝中元老和宗室外戚在內的實力派,所以變法雖然得到皇帝的支持,又有王安石等人的一力支撐,仍然不得不陷入低谷。

王安石這才明白,這些位高權重的皇家宗室的真正打擊目標並不是變法,而是藉着反對變法的幌子打擊皇帝!

一旁那個華服婦人尖着嗓子說道:“若真的如官家所說的那般勤勉政事,爲何天地色變?昔有洛陽地陷於前(洛陽城平白無故的塌了一個大坑,好像是因爲地震吧),今有景靈西宮祖宗靈位坍塌,便是始祖和太祖皇帝的聖像亦是摔的粉碎。這是爲何?”

神宗皇帝知道這些人必然拿景靈西宮說事,不過景靈西宮的事情太過詭異,皇帝親自勘察了半晌也不明白爲何忽然就有“天雷地火”降世,把個好端端的景靈西宮弄塌,還把趙家始祖和太祖皇帝是聖像給毀壞。

看神宗皇帝無語,皇帝的生母高太后急忙圓場:“曹家妹子,你我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了,這些事情都叫他們兄弟去忙吧,前日裡哀家還唸叨要去看看妹子,只是不得空閒抽不出身子……”

神宗時候

有兩宮太后,分別就是神宗的聖母高太后和先皇皇后曹太后,按正式的體制而言,曹太后的地位更高一些,高太后只不過是母以子貴而已。

“天降災禍,毀我大宋根基,如今始祖太祖聖像已毀壞,高太后還有心思與哀家說閒話!”曹太后出言譏諷:“若是我有如此的罪責,早去自請家法,哪裡還敢坐在這裡……”

高太后臉色幾度變化,終於沒有言語。

嘉王趙頵看己方的人馬佔了上風,不疾不徐的說道:“皇兄一意的改變祖宗法度,如今惹的天怒人怨。上天已毀壞我大宋始祖聖像降下警示,爲我大宋計,爲我趙氏一脈計,皇兄亦應該自請責罰……”

“朕定然靜心思過……”

不待神宗皇帝說完,嘉王大作痛心疾首之狀:“蒙上天庇佑,始祖眷顧,我大宋已歷百年,如今始祖聖像爲天雷所毀,定是皇兄有極大的不恭之處。如此重大罪責豈是思過便可化解的,太祖皇帝南征北戰纔有我大宋的花花江山,自是不能毀在我輩手上。依臣弟淺見,皇兄還是爲我大宋社稷考慮的好,若想消除上天的責罰,當自禁於太廟之內,爲我大宋祈福三年……”

景靈西宮事件確實在皇室心中引起極大的恐慌,嘉王等人慾趁勢扳倒神宗皇帝,自然不會放過眼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這涉及到皇室內部的爭鬥和皇位的爭奪,最是血腥不過。歷史上關於奪嫡之爭的腥風血雨早已不知上演過多少回了,即便是親密如父子,情深似兄弟亦是毫不容情的大開殺戒,本朝太祖皇帝之死便是最好的說明,不過沒有人敢於明說罷了。

“燭影搖紅”這個詞彙乍一看是溫馨美好,內含的卻是人世間最殘酷最血腥的兄弟之爭。

在座的大臣都明白這裡頭的兇險,沒有人敢於表明自己的立場站出來說話。這個時候

說錯半句,就是抄家滅門的慘禍。

“自禁於太廟祈福三年?朕本也有過這樣的想法,”神宗皇帝故作姿態的唱了個高調:“奈何國事繁忙,脫不得身子,天下億兆生靈俱是嗷嗷待哺,朕不敢荒廢國事……”

“我大宋的國事麼,便有我們幾個兄弟先代聖上處理了吧。”嘉王猛地站起身子,說出了一直想說的話來:“也未必就比聖上差了。”

第174章 鸕鶿捕魚第32章 你逃我也逃第296章 風雪泗州城(2)第301章 血蓮花第249章 是不是懷孕了?第257章 拼命書寫第304章 逼迫第71章 皇帝也求人第313章 郡王之謀第10章 公主也愛好這個?第391章 魔心顯露第246章 火爆的邸報第152章 六脈神劍第393章 姐妹之爭第1章 失敗的重生第123章 力挽狂瀾(8)第114章 疾風知勁草第140章 劫法場第213章 一個包袱引發的血案第45章 不是賊第264章 獼猴上樹第134章 霸王卸甲(1)第89章 絕好的肉鋪生意第256章 無有最高第377章 託孤之重第90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376章 感慨終無用第300章 不計生死第180章 天地交泰不同牀第252章 哪個少女不懷春第158章 沒有人性的人第206章 長平罵街第251章 小店廣告第239章 小小心思第86章 國色牡丹第397章 山河濺血第115章 鞋抽青銅頭第330章 公主姐姐第307章 天罰與人懲第170章 無利可第109章 酒還是水第118章 力挽狂瀾(3)第281章 放箭也有真假第67章 逼宮第297章 影響第261章 心術第50章 四十二章經第224章 李二他姐第194章 我做不了第224章 李二他姐第69章 賢惠的長平第70章 三王齊聚第66章 表白第284章 記憶深處第53章 駙馬娘賣肉忙第141章 其樂融融第202章 各有打算第56章 刺客第65章 江山易色第120章 力挽狂瀾(5)第45章 不是賊第377章 託孤之重第9章 爭妓第34章 變故第346章 看似荒誕的復活第4章 才子對詩人第340章 杆子第177章 不認識第192章 獅子博兔第174章 鸕鶿捕魚第151章 大法官(1)第40章 東窗事發第396章 復仇女神第208章 弦外之音第63章 刺客仙丹第179章 荒墳夜半鬼吹燈第22章 祥瑞麒麟(上)第320章 人之將死第39章 外宅第29章 大巧不工第316章 圖窮匕見第115章 鞋抽青銅頭第303章 亂之始第124章 你要我造反?第143章 小人乍富第383章 萬事俱備第151章 大法官(1)第250章 大新聞第170章 無利可第363章 落猴奇謀(下)第195章 巧手天衣第23章 祥瑞麒麟(中)第336章 詭異銀針第118章 力挽狂瀾(3)第126章 皇帝不是那麼好當滴第73章 風雲前奏第213章 一個包袱引發的血案第117章 力挽狂瀾(2)第286章 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