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巧不工

古人寫字都是從右至左,李二卻是大異尋常的從左往右書寫。

司馬光蘇軾等人詳細觀看李二書寫,既不見李二“提按”,又不見他“藏露”,至於“澀潤之法”更是豪不講究,完全就是如木劃沙一般的寫來。

剛是足夠的剛了,李二的字果然是力透紙背、筆力千鈞,堪堪的沒有把紙劃破。要是用柔軟的毛筆書寫,根本不可能達到轉眼的力度。

由於李二的書寫根本就沒有入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又沒有低執、枕腕;高執、懸腕那一套規則,所以那字寫的極快,轉眼功夫,一篇詩詞就躍然紙上。

蘇軾也不等墨幹,就急不可待的拿起紙張來看,但見通篇都是剛爲骨,健爲肉的線條,筆跡生生的在紙上壓出了痕跡,果然是剛道了極點,便如刀削斧鑿一般。

衆人也紛紛伸直了脖子觀看:“這不是顏體字!沒有顏體的圓潤!”

“亦非柳體,不見柳體字的粘連。”

蘇軾是這些人當中最精通書法的,也忍不住的問道:“這字太過剛烈,非顏非柳亦非王,不知李公子師承哪家?當初臨摹學字之時用的是誰的字帖?”

當時文人習字都是找來名家的字帖來臨摹,所以蘇軾才這麼問。

“我當初臨摹的那位大師姓龐,名中華。”

所有人都愕然,根本就沒有聽說還有個叫龐中華的書法大家。

“龐中華龐大師是哪裡人士?我怎沒有聽過?”

王安石道:“真正大師不一定就是名動天下,山野之中每多臥虎藏龍的能者,李公子不就是其中之一麼?你快把字帖給了司馬二郎,叫他給咱們誦讀一番李公子的大作好作收藏之用。”

司馬光接過那字帖略略看了一眼:“善筆力者多骨,看來那龐中華和衛夫人還是有些淵源的。只是李公子的這詩需從左往右的念,老夫還是有些不習慣。”

乾咳兩聲,司馬光清了清喉嚨,衆人也安靜下來,等待司馬光念出李二的詩篇。

哪想到過了好半餉也不見動靜,司馬光反覆的把字帖湊近自己的老臉,眼睛瞪的如同牛眼,滿臉通紅就是念不出一個字來。

正在衆人詫異之時,司馬光忽然放下字帖,恭恭敬敬的對着李二深施一禮:“老朽才疏學淺,念不得李公子的大作,還請公子教我。”

百十雙眼睛望定了司馬光,都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李二也不明白,看司馬光行禮,急忙回禮:“司馬大人爲何如此?”

司馬光滿面虔誠的說道:“老朽自以爲有幾分才能,今日方知不過是井底之蛙,連公子所寫的第一個字都不識得,還請公子教我這第一個字是如何念法!”

此語一出,衆皆駭然,司馬光編著的《資治通鑑》和《史記》齊名,那是何等的才能。居然連李二寫的第一個字都不認識,莫非李二所寫是天書不成?

王安石當然清楚司馬光的才學,要說書法或許不及蘇軾,但絕對不會相信他會不認識李二所寫的字。以司馬光的本事,不論如何生僻的字都應該識得。

古人最重禮法,教授一字也算是爲師,蘇軾和王安石都明白請教別人一個字是何等的份量,急急忙忙的爭搶那幅字帖,堪堪的要把字帖撕破。

王蘇二人看罷,面色如土,齊齊的搖頭。

看二人的神色,就知道蘇軾王安石都不認識那字。這三人可是文壇巨匠,大宋文人的領袖,他們若不認識,旁人更不敢上前辨認,以免自取其辱。

三人也是宗師的身份,既是不識便不會裝模作樣的說識得,王安石謙遜道:“我等俱不認的此字,李公子教我。”

李二詫異的很,自己所作的詩文極其尋常,根本就沒有什麼生僻的字眼,以他們三人的才學,怎會都不認識第一個字?

“第一個字便是滄吶,滄海的滄字。”

王安石提筆在紙上寫下一個“滄”,李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寫的是簡體字,王安石等人用的是繁體。

司馬光讀出詩文“滄海一……一……一字後的這個字如何讀?”

“聲,”李二道:“聲音的聲,還是我來讀吧。”

李二接過詩文朗朗而誦:

滄海一聲笑,

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只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煙雨遙,

濤浪濤盡紅塵俗世幾多嬌。

清風笑竟惹寂寥,

豪情還成了一襟晚照,

蒼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衆人大多驚詫,這詩文的平仄起伏,對仗承和全然不和規矩,但詩文的意境確是出奇的灑脫俊秀。

由於這首“怪異”的詩詞見所未見,衆人也不敢換亂說出看法,紛紛側目等待文壇三位巨匠說出評語。

司馬光王安石根本就沒有心思聽取李二的詩文,心如潮涌,腦漿翻騰,正在思索另一件事情。

司馬光最先發問:“這詩文當中每多夾雜生字,按照李公子所誦卻也符合字形字意,爲何我等從未曾見過這些字?難道……難道這些字不是我中華文字?”

王安石立即道:“那些字雖是生僻,卻有一定規律可尋,而且方方正正,以行表意,確是我中華文字無疑。”

蘇軾言道:“李公子所書之字和我等所用分別不大,卻是簡潔了許多,更加方便書寫記憶……”

光是“方便書寫記憶”這一點足以使李二成聖。

當年倉頡造字,方能傳承中華文明,纔有了先秦文化,後鍾繇簡化文字,將各國混亂的書寫方式統一,遂成古晉遺風,又開創隋唐輝煌燦爛的詩詞歌賦。李二將文字再一次簡化,若能推廣開來,那將是何等的功業!

將文字更簡的成就遠在孔孟先賢之上,直追倉頡!

三人心中當然震撼無比,可讀書寫字終究是士大夫階層的標誌,蘇軾司馬光王安石之流的骨子裡還是有高人一等的思想。若是李二的簡化文字風行天下,便是鄉下村氓愚婦也可以識文斷字,文人的顏面何存?

三人相互對視,心照不宣的大讚李二的才情,對於那些簡化文字片語不提。

第387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228章 捉姦在牀第38章 小別勝新婚第215章 金鱗歸海第355章 皇帝之死第46章 且用茶第273章 爲的是什麼第18章 逃婚大斗法(下)第289章 鋌而走險(2)第362章 落猴奇謀(上)第338章 風花雪月第12章 你快點問吧第62章 家賊和兄弟第391章 魔心顯露第303章 亂之始第238章 有女蕊蝶第186章 死鬼爹爹的保佑第6章 論味第103章 家庭內部矛盾第222章 劍在手第190章 文武雙修第312章 先生的手段第266章 心機第53章 駙馬娘賣肉忙第44章 女同志相救第151章 大法官(1)第294章 人性麼?值得麼?第345章 危急關頭第121章 力挽狂瀾(6)第216章 不要欺人第375章 喜兒之罪第258章 婦孺皆知第271章 輕而易舉第75章 祈天大典(2)第9章 爭妓第349章 公主駙馬(1)第112章 誰也攔不住第14章 半斤麪條第212章 把房子拆了第366章 智取第395章 世外桃源第227章 天下第一大忽悠第195章 巧手天衣第1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304章 逼迫第368章 兵戰爲下第209章 到底是誰的駙馬第245章 搶着懷孕第237章 母親的神奇醫術第87章 刊印無術第179章 荒墳夜半鬼吹燈第294章 人性麼?值得麼?第378章 假做真時真亦假第202章 各有打算第150章 阿不是太子第220章 東窗事發第288章 鋌而走險(1)第32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2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87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2章 你快點問吧第126章 皇帝不是那麼好當滴第297章 影響第50章 四十二章經第188章 黑鍋就是給你預備的第359章 攻城戰第89章 絕好的肉鋪生意第253章 無聲之情第32章 你逃我也逃第291章 鋌而走險(4)第255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274章 烽煙北地第232章 二百零二年第216章 不要欺人第390章 白蓮現世第285章 聖母白蓮第115章 鞋抽青銅頭第85章 第一個顧客第13章 年方二八第370章 亂而後治59 馬跡蛛絲第167章 親嘴兒第316章 圖窮匕見第43章 越獄第一季第236章 啞女情懷第121章 力挽狂瀾(6)第178章 整人的機會第390章 白蓮現世第113章 大將青銅第224章 偷樑換柱第28章 重劍無鋒第60章 正是奴家第193章 珍珠如土金如鐵(下)第388章 宿命之爭第278章 是何居心第177章 不認識第192章 獅子博兔第305章 驚天變(1)第201章 怒火駙馬第360章 戰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