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大的要來了

清晨的南京城寒意料峭,昨夜打過今春的第一場雷,冰冷的雨絲便不停的落下,一直到五更時還沒有停歇的意思。

這個時候,倒夜香的已經收工,早起勞作的百姓還沒出門,大街上只有可憐的文臣武將們,騎馬坐車趕往宮門候朝。

但跟往常從四面八方、分頭趕路不同,今天文官們四更天時,先聚集到了夫子廟前,匯合了昨晚在廟裡齋戒一宿的那些儒士,一起給孔孟牌位上香磕頭,然後四個身強力壯的年輕官員,畢恭畢敬的上前,緩緩擡起了那兩尺七寸高、九龍蟠繞、黑漆金字的‘大成至聖文宣王’牌位。

然後又有四人上前,擡起一旁四配中的‘亞聖孟子神位’,陪孔聖人一起上訪,以振聲勢。

於是,前頭近百名官員爲先導,中間八人擡着兩位聖人的牌位,後面上百名官員殿後,再後頭還有吳狀元這樣沒資格上朝的儒士跟隨,浩浩蕩蕩,一片肅穆的來到長安右門外。

這一折騰就來晚了,曹國公、宋國公等勳貴武臣,還有胡惟庸等一干中書大佬,這會兒已經先到了。

宋國公等一衆勳貴自然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擱那兒指指點點,幸災樂禍。

“呦,把祖宗牌位擡出來了。”

“好傢伙,要拼命啊這是。”

“二位公爺,咱不得高低不得幫幫場子?”這幫勳貴都對朱老闆懷着怨氣,不少人趁機起鬨架秧子。

“少在這兒瞎起鬨,”曹國公雙手攏在袖中,面無表情道:“你們不想去打雲南了?”

“我們想有什麼用?頭道湯都讓沐英跟朱亮祖喝了。”勳貴們不爽的嘟囔起來,不過還是乖乖閉上嘴。

朱老闆只是爲了方便備戰,先確定了主帥和副帥。但大軍不可能早早開拔到位的,所以到現在還沒宣佈,都派誰的軍隊參戰呢。

勳貴們可不想跟費聚、陸仲亨那幫人似的,早早就靠邊站,連口湯都喝不着。那樣手下兄弟會怨死他們的。

他們是沒啥進步空間了,可下面兄弟還需要建功立業,爲子孫謀個儘可能高的世襲官職呢。

“你們這是幹什麼?!”這時胡惟庸高聲呵斥起來。“要逼宮麼?!”

文官們將那兩塊巨大的牌位,擡到了宮門口,爲首的禮部尚書鄭九成對胡惟庸肅容道:

“既然胡相不願意爲士林做主,我等只好請二位聖人出馬了!”

“胡鬧!”胡惟庸怒道:“牌位是擺在廟裡供着的,擡到外頭來多危險知道麼?”

文官們明白他什麼意思,無非就是這會給皇帝藉口,來收拾二聖的。

但他們還是不相信,朱老闆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給聖人把牌位撅了。

“唉,胡相,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如此。”鄭九成長長嘆口氣道:“放心,我們會與聖人之位共存亡的。”

“你們……”胡惟庸還待勸阻,卻有那暴躁的官員怒喝道:“請讓開!”

說着,一干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官員,擡着牌位就懟到胡惟庸臉前頭。胡惟庸眼看就要孔夫子親上了,只好趕緊閃到一旁……

~~

長安右門城樓上,朱老闆披着一條黑色的大氅,將城樓下這一幕盡收眼底。

“衍聖公,伱親眼看到了吧?”他對侍立一旁,身穿儒袍的中年人冷笑道:“到底是誰在害你祖宗?”

“是,臣看明白了。”那一臉疲憊之色的中年人,正是孔子的五十六代孫,本朝第一位衍聖公孔希學。

他每年都要進京入覲,代表孔家向皇帝賀歲,年後再回曲阜給孔夫子守廟。

今年他也依照舊例,一出正月就陛辭,乘船過江沿大運河回山東。誰知道,纔剛到淮安,就被皇上的八百里加急追回來了。

而且回來也是八百里加急。這一路在馬背上,可把養尊處優的衍聖公給顛壞了。大腿內側都磨得沒了好皮……

此時,他鴨立在皇帝身後,聞言一邊擦汗,一邊一臉氣憤道:“他們怎麼能這樣呢?誰給他們的權力,敢動我先祖的牌位?!”

其實那些讀書人至少名義上是在維護他祖先的地位,按說他就算不摻合,也不該急着跟他們劃清界限的。

但孔希學自家人知自家事,他知道自家雖然在本朝,也繼續承襲了衍聖公的爵位,但並不討皇帝喜歡。自己要是再不老實配合,肯定要挨削的。

~~

前番就說過,朱老闆爲什麼不喜歡孔子,是受劉伯溫的影響。

建國前有一次臥談會上,君臣談起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來。

沒什麼文化的朱老闆自然很神往,表示日後要重點學習《論語》。

劉伯溫卻大不以爲然,在他看來,孔子就沒有好好做過官,怎麼就能洞悉‘爲官之道’呢?更不可能真正瞭解‘治國之道’了。

所以《論語》上那些話,不過就是老師和學生們的‘論道’罷了,用來提高個人修養沒問題,但照着治國就純屬緣木求魚、問道於盲了。

而且劉伯溫但凡開口,必定證據確鑿,無可爭辯。他告訴朱元璋,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翻遍北宋的官方記載,稗官野史,以及文人筆記,都不見記載。

其原型最早出現在南宋林𩧲的《古今源流至論·儒史》中。

博聞強記的劉伯溫,給朱老闆現場背誦道:

“趙普,一代勳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餘業。”頓一下他又道:“下面小注,;趙普曰:《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之後的南宋筆記中,纔開始見到這種說法。”劉伯溫接着道:“而北宋人是怎麼記載他們的開國宰相的呢。他們說他‘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爲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好讀《論語》二十篇。’也就是說,他是靠文法吏的功底,輔佐宋太祖奪江山、坐江山的,直到晚年纔開始接觸《論語》。而不是讀了《論語》才成相材的。”

說完他揶揄道:“至於變成後來的說法,倒也不稀奇。因爲宋朝的儒士,一直在不遺餘力的提高孔教的地位,把文法吏徹底踩到塵埃裡啊。”

第822章 來日第85章 親兄熱弟第1138章 殿試第1107章 首戰即決戰第292章 縱火第7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870章 有馬比無馬強第139章 朕比劉季強第306章 阿桂跪了第1265章 東路第422章 崑崙第153章 破門而入(求月票)第903章 夢醒時分第609章 如朕親臨第304章 楚王的懲罰第464章 洪武十一年第1313章 四哥去哪了?第885章 楚王上門沒好事第412章 又見寶船廠,爲什麼要說又?第875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650章 迎接第1349章 等更的日子第260章 去高麗第878章 真誠的何真第127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775章 小小的也很精緻第156章 到底誰是爹?第865章 非去不可第1217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375章 楚王繞柱跑第652章 小人國第61章 太子受罰第1048章 老刀第564章 胖胖憐胖胖第204章 老師的作用第369章 夭壽啊,告狀啦!第1265章 東路第877章 林方伯第1382章 求情第275章 棄民第1191章 最好的辦法第1384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419章 側舷向敵第459章 又赴臘八宴第1179章 老熟人第838章 士奇的迷弟第1304章 誰先繃不住第983章 搶人頭第678章 太子訓弟第683章 兌子第642章 拿人第132章 隔牆竊聽悚人語第1077章 勢不兩立第696章 人坐家中,福禍自招第772章 一個比一個早第1321章 下落第913章 文英哥第338章 小馬哥第886章 風水輪流轉第839章 筆談第127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78章 變形計第1018章 血戰寶象河第222章 你真美第1307章 原來在這裡第1312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178章 仙藥第137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連續三天十更,超級大聲求月票啊!第1106章 各就各位第949章 我爲楚王狂第644章 處置 新任祭酒第919章 假酒害人第327章 宿命第643章 全撂第1059章 王爺實在給太多第619章 這纔是人吃的飯第519章 王弼之問第860章 凱旋第606章 再不來了第1131章 南院放榜第64章 不正經日記(求首訂!)第37章 皇長孫第319章 沒那麼簡單第1097章 金齒第1062章第715章 洪武十三年第685章 胡相的請求第443章 倒黴的老六第1203章 穩穩拿捏第1312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102章 王爺的信第1206章 地獄無門自來投第91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805章 轉機第226章 韓國公的報復第1249章 馬活了第34章 親兄弟結拜——親上加親第1126章 開考第899章 撞了南牆得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