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貞沒了

第572章 貞沒了

然而豈能事事盡如人意?

老六和徐二小姐的上元之約,終究泡了湯……

倒不是小兒女情海生波,或者老父母棒打鴛鴦之類,而是老六家裡出事了。

他姑父,朱老闆在世唯一的親人,曹國公李貞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這幾年李貞的身體一直不好,去年臘月,又生了一場風寒,之後便臥牀不起,年根下忽然口不能言。

朱元璋和馬皇后親自駕臨曹國府問疾,皇帝握着姐夫的手,問他:“還認識咱嗎?”

李貞無法作答,唯有仰哭以對,朱元璋亦灑泣嗚咽不能止。

返宮後,朱元璋每日派兒子登門問疾,太醫院也幾乎傾巢出動,守在曹國府中。但也無濟於事。

初十這天,李貞終於到了彌留之際。上聞報,再次與馬皇后一同駕臨,送老哥哥最後一程。

太子朱標也攜衆皇子伴駕。

曹國府正寢內藥味濃重,朱元璋坐在牀邊,握着李貞那枯瘦冰涼的手,看着他那蠟黃枯槁的臉。

仔細聆聽,李貞已經有進氣,無出氣了……

朱元璋送別過很多人,知道到這時,就離斷氣不遠了。

他眼裡含着淚,低聲對一旁的李文忠道:“保兒啊,咱這幾天老在想,那天來看你爹時,他是不是有什麼話要對咱說?”

“皇上,我爹能說話時,時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我當年就是個種地的,蒙仁祖皇帝不棄,三生有幸娶了長公主。後來中原大亂,全家無存,只能帶着你東躲西藏,以乞討爲生。還是投奔了皇上,才安定下來,衣食無憂。’

“後來更是衣冠焜燿於三世,恩澤滂沛於一門,揆今食祿之家未有過於臣者。”李文忠衣不解帶,日夜侍疾,自己的狀態也很差。他卻顧不上自己,哽咽道:

“父親說,皇上對我們家的隆恩史上未見,雖肝腦塗地無以爲報,不能再有絲毫非分之請了……如果說父親還有什麼話想對皇上說,那一定是惟願吾皇保重龍體,千萬不要太難過。

“臣也是這個意思,父親已經七十七了,德享高壽,福祿已極,沒有任何遺憾了。皇上對我爹更是榮寵至極,無以復加,同樣沒什麼好遺憾了。”

“唉……”朱元璋點點頭,卻依然很難過道:

“咱當年,親戚個賽個的窮,唯有你家還能勉強吃得飽飯,伱爹孃經常叫咱到家去,給咱蒸雜糧餅子。咱能就着白水,一氣吃十個。你爹卻從來不生氣,臨走時還給咱揣上一包,讓咱放牛餓了吃。”

“咱知道,你家裡情況也沒多好,還得養活你兄弟幾個。每次都說不要,你爹卻追到村口,硬塞給咱。”說着他抹一把淚,已是止不住的淚雨滂沱。

“當時咱就發誓,要是將來發達了,一定讓你爹和你娘過上好日子。沒想到,後來真的發達了,你娘卻不在了……咱家裡其餘的親人也都不在了,只剩你爹這一個,咱不對他好,又對誰好?”

朱元璋哭得嗚嗚的,緊緊攥着李貞的手:“姐夫,咱是真不想讓你走啊。你不是最聽朕的旨意嗎?咱現在就下旨,讓你活着。聽見了沒有?”

“……”但李貞再也聽不見皇帝的聲音了。

人間的帝王,終究改變不了天數……

~~

老六也跟哥哥們在外廳中候着,李景隆陪在一旁。

曹國府雖然一門兩國公,但陳設用度十分簡樸。牆上沒掛什麼字畫。擺的都是很普通的桌椅板凳,用的都是普通白瓷茶具,杯口還有豁口,不知用了多久。

恍惚間,老六彷彿回到外公家一般。沒想到比外公家更高貴的姑父家,居然一樣的摳門。

就連李景隆這位京城聞名的花花公子,在家裡時居然穿的十分樸素。看着他身上洗的半舊的棉布袍,已經掉色的棉布鞋,朱楨實在無法將他同那個衣着華麗、風流倜儻的公子哥聯繫在一起。

看到幾位年輕的殿下直瞅自己的裝束,李景隆訕訕道:“在家就得這麼穿,不然我爺爺會不高興的。”

“姑父就是這樣的人。”坐在正位上的太子輕嘆一聲道:“他老人家對驟然而來的富貴,常不自安。經常說‘一旦富貴而忘貧賤,君子不爲也。’”

“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頓一下,太子接着道:“多年以來,姑父跟父皇一樣,平時穿衣服僅求適體,不求華麗。吃飯唯取適口,不求奢侈。

“父皇常常送給他衣服,但他穿壞了的,一定要縫補好再穿。只要別人看不見補丁就行……他說並不是覺得讓人看到補丁丟人,只是怕別人說自己故意做樣子,丟了朝廷的臉面。”

“太子爺說的是,”李景隆點點頭,一臉嚴肅道:“爺爺從小就反覆跟我們講,他當初當農民時的遭遇,告誡我們不要忘本,不要奢靡……”

李景隆說這話時,老三老四老六幾個,都忍不住朝他投去怪異的目光。合着爺爺的話他是一句也沒聽,在外頭就沒有比他更敢花錢的主。

“姑父的教誨,你們也要牢記。”太子的目光,掃過衆兄弟,淡淡道:“以曹國府的權勢,雖日日美食盛饌,何患不繼?姑父卻從不鋪張浪費,是他不懂得享受嗎?錯,這世上由儉入奢易,沒有人學不會鋪張浪費。”

“他之所以還要厲行節儉,一是因爲知道國家草創,到處都缺錢;二是知道父皇以勤儉化天下,身爲皇親國戚,必須要做好表率,不能拖父皇后腿。姑父尚且如此,我們這些當皇子的,又怎麼能不知節儉呢?”

“是大哥。”弟弟們趕忙躬身受教。

老二老三知道這是大哥的敲打。老六也有些心虛,初三晚上那場河燈和煙花,固然是鄧鐸和胡顯買單,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筆賬最後還會算到他頭上。

看弟弟們一個個大氣不敢喘,太子剛想說幾句話緩解下氣氛,卻聽內寢響起父皇撕心裂肺的哭聲,緊接着李文忠也大哭起來。

“爺爺……”李景隆聞聲趕忙奔進內寢去,只見太醫侍女跪了一地,全都泣不成聲。

洪武十二年正月初十,特進榮祿大夫、駙馬都尉、右柱國、曹國公李貞薨,年七十有七。

上震悼,輟視朝三日,車駕臨奠,追封隴西王,諡恭獻。

舉朝文武前往曹國府弔唁。

滿七,歸葬於盱眙縣靈蹟鄉鬥光山之原,從長公主兆。

發引之日,車駕復往,望哭於西城樓……

(本章完)

第444章 人不如鳥第821章 第一站第187章 久違了,大本堂第68章 徐達第506章 跟着我,沒錯的第821章 第一站第1186章 善後事宜第1323章 先鋒第417章 父慈子孝第304章 楚王的懲罰第1215章 安丘城的賈隊長第4章 摸魚老爺爺第383章 都是演員第849章 更好的在後頭第621章 狂妄的下屬第569章 廟會與約會第379章 替死鬼第331章 金蓮院立功了第588章 飯難吃第102章 這個看臉的世界第1129章 意外的結果第1197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357章 島主六娘第1208章 助你平安第1366章 歸來第934章 後浪推前浪第1305章 到底誰求誰?第423章 行路難第1234章 郭桓案起第902章 各論各的第590章 不凡第131章 愛的小屋送明王第286章 癩蛤蟆娶青蛙第244章 摸魚老爺爺的另一面第772章 一個比一個早第533章 新財路第28章 爹,你咋慫了?第284章 審訊四天四十更,繼續求月票啊!第495章 天賦第155章 六娘告御狀第248章 韓國公之怒第856章 我願稱之爲絕殺第1220章 御製紀非錄第244章 摸魚老爺爺的另一面第665章 父子交心第803章 殺人先誅心第113章 圜丘做戲臺第272章 又見耽羅第677章 中秋第266章 拜託了,胡相!第84章 造孽啊(求訂閱)第899章 撞了南牆得回頭第415章 貼加官第1152章 小甜甜變牛夫人第1279章 悲喜兩重天第898章 羊城暴雨第726章 大功告成,親個嘴兒第17章 虎心隔毛翼,人心隔肚皮第379章 替死鬼第650章 迎接第1007章 納采問名第272章 又見耽羅第28章 爹,你咋慫了?第899章 撞了南牆得回頭第704章 沒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第148章 朱六郎將計就計(求月票!)第637章 再審金文徵第1243章 人人自危第694章 胡德和驢都嚇到了第822章 來日第481章 滾第803章 殺人先誅心第605章 他急了第679章 又鳥第904章 百死不贖其罪第477章 蛤蟆街第1190章 青州有齊王第636章 困獸猶鬥第1389章 朱老闆看着你呢第1057章 你們回不去了第1269章 騎兵對決第956章 出擊第503章 劉璉的信第883章 抄家第893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260章 一口鐵鍋引發的慘案第65章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第356章 無視第905章 記吃不記打第1068章 俞總旗的煩惱第887章 扒官衣第688章 美人們贈我金瘡藥第167章 兌現,王的承諾!第61章 太子受罰第1325章 神兵天降第72章 戶貼第238章 守株引兔第670章 胡相的反擊第395章 老六就是花活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