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父皇好牛伯夷

第558章 父皇好牛伯夷

“主要困難有兩個,沒有人和、缺少人手。”朱楨沉聲答道:

“先說前者,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我們在各省推廣新政時,卻一定會遇到官府不配合、鄉紳大戶很牴觸、普通百姓不理解的局面,完全沒有人和可言。”

“唔……”朱元璋吐出一口濁氣,雖然他很不想承認這一點,但這是事實。“這幫文官整天上書彈劾你哥倆,詆譭你們在江西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可見事實正如你所言。”

“嚇,他們這麼恨我們的嗎?”老六咂舌道:“沒怎麼聽到風聲哎。”

“是大哥怕伱年紀太小,承受不住那麼大的壓力,所以不讓我告訴你的。”朱棣這才說實話道:“至於那些彈劾我們的人,都已經被父皇送去鳳陽種樹了。”

“那就好。”朱楨鬆口氣,如果有人罵了自己沒有受到懲罰,一定會鼓勵更多的人羣起而攻之的,到時候讓一羣蒼蠅圍着嗡嗡叫,煩都煩死了。

不過他覺得,這回處罰的有點輕,不像是老賊的風格。

“挖坑栽樹的只是一部分,還有的人當了樹,有的人做了肥料。”便聽朱元璋淡淡道。

“好吧……”朱楨看到他大哥四哥齊齊打了個寒噤,不禁咽口唾沫道:“作肥料好理解,當了樹是啥意思?”

“這不是你這個年紀,該知道的事兒。”朱元璋搖搖頭道:

“你只消知道,啃硬骨頭沒有不捱罵的。只有像胡惟庸那樣,處處討好文武百官纔不會被罵——但有咱和你大哥在,當他們在放屁就行了。”

“父皇,那沈立本招認,指使他設立《不管賬冊》的,正是胡惟庸。”朱楨今天看到胡惟庸又在那裡蹦躂了,便氣不打一處來,逮到機會就給他來一下。

“沈立本已經凌遲處死,胡惟庸卻非但毫髮無傷,還繼續在那沐猴而冠呢。”

“這件事咱自有主張,你不要跑題。”朱元璋卻搖搖頭,不想聽他討論這個問題。“繼續說人和的困難怎麼解決。”

“官府不配合這條相對簡單,首先要堅決貫徹‘南人官北、北人官南’的任官迴避制度。只有不在當地的關係網中,這些官員纔有可能心向朝廷,配合朝廷派下的工作隊。”朱楨嘆氣道:

“然而洪武四年,吏部選官就已經確定了‘南北更調’之制,可七年過去了,竟還有熊啓泰這樣土生土長的江西人,一直在主政江西。”

“這件事,我已經質詢過中書了,他們的回覆是熊啓泰籍貫河南,所以並不違反迴避制度。”太子苦笑一聲道:“他家裡是元初逃難到江西的,到他這裡已經是第三代了,所以明顯是鑽了空子。”

“咱已經令天下官員上報各自的三代和姻親的實際情況。”朱元璋沉聲道:“會把任官迴避貫徹到底的。”

“那就好。”朱楨點點頭。

“官府除了官,還有吏,你爲什麼只說官,不說吏?”大哥問道。

“因爲胥吏,早就爛透了。大明要想真正的長治久安,早晚得把他們徹底換掉。但地方運轉其實不靠官員,全靠這些經驗老到、世代相傳的猾吏。”朱楨苦笑一聲道:

“他們的人數也遠超過官員百倍,眼下還沒那個條件,只能先讓他們維持局面。至於原本該由他們負責的清丈、黃冊、裡甲的事務,還是另派工作隊更靠譜。”

“老六認識的很透徹啊。”朱元璋讚許的頷首道:

“胥吏問題是歷朝積弊,哪怕咱也覺得棘手,所以纔要造黃冊、用裡甲,讓鄉里自己組織收稅、服役、捕盜、修水利,自決人命之外的訴訟,就是爲了禁止胥吏再下鄉。既然皇權不下縣,那胥吏也不要再去騷擾百姓了。”

朱楨聽了暗暗讚歎,沒想到老賊還是個不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這土味的烏托邦再土,也散發着理想主義的光輝。

~~

“再說說鄉紳大戶吧。”說到官府的問題,朱元璋又問道。

“這次最反動的,就是這幫人,因爲朝廷要動的就是他們的根本利益。”朱楨淡淡道。

“是啊。”朱元璋深以爲然的頷首道:

“那些鄉紳大戶都讓元朝的包稅制給慣壞了,忘了宋朝是怎麼收他們稅的了!總想着還像元朝那樣,讓朝廷由着他們胡作非爲,做夢去吧!咱就是要狠狠的收拾他們,這樣老百姓纔能有活路!”

“父皇說的對。”朱楨附和道:“其實這第二條和第三條可以連着說,鄉紳大戶本身並不足爲懼,可怕的是他們對老百姓的控制。他們可以只付出一點金錢和精力,就能煽動老百姓和朝廷作對,這纔是最棘手的。”

“江西的百姓不是很支持新政的?”朱元璋黑着臉問道,他一直覺得自己處處爲普通百姓着想,替窮人作主,因此分外受不了連窮人也反對他。

“老百姓確實是歡迎新政的,但他們並不是一開始就支持。千百年來,他們已經習慣了,受鄉紳宗老還有讀書人的支配,所以稀裡糊塗的爲虎作倀,盡幹些被人賣了還幫着數錢的傻事。”

“老六說得對,這就是那幫士紳,敢喊出‘君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底氣所在。”朱元璋緩緩頷首道:

“國家太大,百姓離着皇帝太遠。咱當年放牛的時候,連縣太爺都覺得太遙遠。感覺劉財主就是全村人的天王老子,更別說遠在京城的皇帝老兒了。根本沒那個概念,懂麼?”朱元璋點點頭道:

“在以往,千千萬萬個劉財主這樣的士紳大戶,就是所有老百姓的天,皇帝只是他們聽說過,卻永遠看不見天外天。所以不跟士紳大戶還有那些讀書人合作,皇帝就坐不穩江山。”

“但這是不對的!”朱元璋話鋒一轉,沉聲道:“皇帝尚且把天下當成自家產業,只要不是糊塗蛋,總還懂得愛惜民力,與民休息。但那些士紳大戶,卻只爲自家考慮,盤剝起老百姓來毫不留情!”

“他們不光盤剝自家佃戶,還跟官府勾結起來,把本該自家交的稅、服的役,轉嫁到的老百姓頭上!”朱元璋越說越氣憤道:“而且還仗着在老百姓那裡的權威,把鍋都甩到朝廷,甩到咱的頭上,說是皇帝老兒的苛捐雜稅,把老百姓害的活不下去!”

“這是謊言,赤裸裸的謊言!”朱元璋拍着桌子,怒喝道:“可是老百姓沒有見識,目不識丁,已經習慣了對他們偏聽偏信。就像當年劉德說啥咱信啥一樣,所以纔會讓他們有恃無恐,洋洋得意的說‘君與士大夫共天下’,屁!那是赤裸裸的威脅!”

“什麼‘君與士大夫共天下’?咱就是不信邪,非要給他改一改,”朱元璋霸氣四射的宣言道:“咱就要與百姓共天下!”

“好,牛逼!”老六情不自禁的給老朱鼓掌。

(本章完)

第764章 隱蔽的戰爭第499章 青出於藍的成就第573章 不一樣的第1025章 白嫖之王第1340章 天燈第673章 且聽這龍吟第871章 上頭第242章 念念不忘,必有機會第533章 新財路第146章 出師未捷人先瀉第344章 咱就相信秦王的判斷第154章 中都城變天第675章第1062章第734章 有鬼第840章 求援第712章 五哥的勝利第1126章 開考第1360章 世上只有爸爸好第10章 姨娘請你吃貢柑第274章 血脈壓制第184章 孤自騎牛過御道第521章 天下無丐第548章 被遺忘的人第787章 賭國運第1281章 說客登門第788章 你來晚了第366章 太子監國第109章 自信的韓國公第81章 子承父業第1066章 新家第105章 好人好報第669章 忍無可忍第119章 衝進中都城,活剮李善長!第599章 四哥的家庭矛盾第21章 娘娘戒酒了第879章 真老狐狸第665章 父子交心第430章 中秋家宴第125章 太子罵爹第292章 縱火第446章 以一敵百第1231章 五哥駕到第503章 劉璉的信第863章 楚王府第937章 我也有份兒?第776章 既怕兄弟過得苦修改了個bug望周知。第982章 泛舟滇池第402章 我也要第1124章 被害妄想症第729章 高手過招祝大家中秋快樂,咱也休息一天哈。第1040章 腦補第397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812章 宋濂有個好學生第80章 第一餐第262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938章 願賭就得服輸第583章 抽椅子第1365章 朱克阿瑟第371章 我太難了第161章 尋牛記第504章 十處響鑼,九處有他第278章 綠帽子王第225章 師父不是騷第52章 你我俱是不稱心第662章 圖窮匕見第200章 孤不善射第1230章 誰也別想白吃六王爺的飯第50章 計劃通好了,563章被放出來了,大家可以去看了。第408章 天降第90章 神通廣大第588章 飯難吃第244章 摸魚老爺爺的另一面第60章 父愛如烙鐵燙腚第401章 捲起來第959章 亡羊補牢第1213章 髡刑第373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871章 上頭第549章 阿芳不是小芳第851章 火併天守閣第265章 聽牆根第1270章 回馬箭第282章 驗屍第406章 灰太狼精神第484章 曾泰離大譜第385章 酷刑第223章 酒,喝酒,請喝酒!第782章 大將軍第891章 陳家厝第409章 五哥大婚第1300章 王之怒第948章 招降第100章 羅貫中的憤怒(求月票)第288章 破局之道第58章 捱打一定要喊疼第734章 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