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空手套白狼

“蘇州織染局?”三位官員有些不敢確定。“是天心橋東那個麼?”

身爲蘇州地方官,他們當然知道織染局的存在了。

自唐宋以來,蘇州便是全國絲織中心。爲滿足宮廷所用,自元代起,朝廷就在蘇州設立織造局。大明立國後,改爲織染局。因爲朱老闆厲行節儉,蘇州織染局非但規模比前朝小了很多,規格也從宮中督造,降格爲地方督造。

所以在三位官員看來,蘇州織染局根本就是他們管轄的一個部門,怎麼能從預備倉借糧呢?

“哦,忘了告訴諸位,父皇已經恩准,將蘇州織染局,改爲由宮中直轄了。”楚王說着,又將一道手諭遞給三人道:

“父皇命本王暫時兼管織染局,在此期間,織染局發生的所有債務,本王自然要負連帶責任了。”

朱楨說完,盯着三人一字一句的問道:“現在,織染局有資格跟你們借糧了吧?”

“有的,有的……”三人一邊擦汗,一邊仔細端詳那道手諭,最後李亨艱難點頭道:“只是殿下,到了秋裡一定要還啊,不然我們就死定了。”

“放心,本王堂堂親王,還會賴你們賬不成?”朱楨先拍胸脯保證,然後一臉不悅道:“這可是用你們自己的糧食,救濟伱們自己的百姓,還得本王來做擔保,見過本王這樣的怨種麼?”

“殿下息怒,實在是規矩不可破啊……”三人忙陪着小心道:“其實即便如此,我們也是擔了責任。”

“畢竟殿下沒有用一寸土地作抵押,而且那織染局的規模,也着實小了點兒。”

“多小?”楚王問道。

“一共就十幾具織機,還不如大一點的織戶呢。”費知縣輕聲答道。

“放心,規模很快就會大起來的,整個蘇州城的織工,都會爲本王工作的!”楚王殿下卻豪氣干雲道。

~~

不管三位官員心裡怎麼想,由皇家織染局出面,楚王做擔保,向一府二縣的預備倉借糧這事兒,就定下來了。

爲免夜長夢多,楚王馬上命羅貫中草擬合約,與三位官員當場簽字畫押。

然後又與李亨三個,最後敲定了‘蘇州糧票’的諸般細則。

雙方約定,蘇州糧票由皇家織染局發行,一府兩縣預備倉負責憑票兌糧,但總額不超過二十萬石。

因爲一府兩縣,攏共借給皇家織染局二十萬石糧食。

而且楚王承諾,如果皇家織染局不能按時歸還糧食,便由他負責歸還。

親王有每年五萬石祿米,這纔是李亨三人敢開倉借糧的根本原因……

待到一切敲定,三位官員又對楚王殿下,感到深深的歉意。

“明明是我們的事情,卻要讓殿下背上這麼重的負擔。”李亨向楚王道歉道:“真是太對不起殿下了。”

“沒事的!”楚王殿下圓圓的眼睛裡,寫滿了憂國憂民道:“父皇常常教導我們,要敢於擔當。何況本王的俸祿,都取之於民,這也算用之於民了。”

三人深受感動,都覺得真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啊。跟兇殘奸猾的晉王不同,楚王殿下簡直是菩薩心腸啊……

~~

待替殿下送走千恩萬謝的三人轉回,羅貫中終於忍不住吐槽道:“他們不知道殿下,還沒資格領俸祿嗎?”

“那是,本王兜比臉乾淨。”楚王殿下絲毫不以爲恥道:“不然先生這個楚王侍讀,也不至於還得掛在我舅舅那裡吃空餉。”

不同於一上來就按正規軍組建,月月有餉銀的王府護衛軍。得等到親王開府之後,王府官纔有俸祿領。當然,劉伯溫那種皇帝親自聘請的王傅除外。

“而是偌大一個蘇州城,靠紡織業吃飯的人家不下十萬戶,區區二十萬石糧票怎麼夠?”羅貫中便聽楚王語出驚人道:“本王要印一百萬石的糧票!”

“……”羅貫中嘴巴大張,能塞個鴨蛋進去。

但他知道,楚王此言非虛……

來到蘇州後,羅貫中奉命對蘇州城的紡織業進行摸底。

通過詢問調查,他得出結論。蘇州城的織機大概在兩千具左右。

每臺龐大複雜的織機需要三名織工才能操作。再加上負責牽經、掉緯的工人,每臺織機平均需要五名工人,也就是一萬人。

但絲織業是個長長的產業鏈,上游還有繅絲,下游還有染色、提花、繡緞等若干環節,再加上運輸、銷售人員,整個行業保守估計有五萬人。

而這五萬人平均月薪是一千五百文,這還不算織戶等東家的利潤。

蘇州的糧食比較貴,一石米需要五百文。所以二十萬石糧票,只夠一個月所用。

“而且要開展生產,還得采購織機、生絲吧?”朱楨給羅老師現場算賬道:“所以別說二十萬石了,就是一百萬石的糧票,最多也就撐三個來月,勉強能等到市舶船隊回來。”

“好吧,我承認一百萬石纔夠。”羅貫中點點頭,瞪着老六大聲問道:“可是你一共就借了二十萬石糧食啊,怎麼兌給老百姓啊?!”

“哈哈哈,這就是糧票的妙處了。”朱楨卻得意大笑道:“本王發行一百萬石的糧票,只要準備二十萬石糧食就綽綽有餘了!”

“爲什麼?”羅貫中有些蒙。

“因爲蘇州並不缺糧,只是工人們沒有錢,買不起糧而已。”朱楨儘量用羅老師聽得懂的方式解釋道:

“而且工人們的工錢,不可能只用來買糧食,還得買柴米油鹽醬醋茶啊。所以我們只需要頂過最初一個月,糧票就會進入流通環節。不信走着瞧吧,到那時,來兌糧食的市民就會銳減,二十萬石足夠了。”

“這樣啊……”羅貫中將信將疑,又問道:“不過殿下,這樣一來,是不是違約了?”

“哈哈哈。合同文書就在這兒,你看清楚了,上頭只規定蘇州府以兩縣承兌二十萬石大米,可沒規定本王發行多少啊。”朱楨狡黠的一笑,又安慰一臉不安的羅老師道:

“放心,本王還能坑老百姓不成?一定不會讓他們吃虧的——等市舶船隊回來,所有糧票我都會回收的!”

第561章 弟弟長大了第1214章 大教主跳水第1342章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第2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401章 捲起來第243章 大的要來了第493章 魏武遺風第749章 東陽特產第174章 又一個討飯和尚第1083章 意外的人選第1104章 至此已成英雄!第198章 楚王殿下的野望第465章 我這一生沒別的追求第736章 審呂第1167章 微山湖是個好地方第1210章 求情第548章 被遺忘的人第1284章 黑鍋第872章 趕時間第1308章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第511章 王氏有好女抱歉,有點卡文。第464章 洪武十一年第1136章 紅繡鞋與盼佳期第34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943章 攻城第457章 楚王加海王殿下忠誠的蘇州城第1238章 山東父老真熱情第973章 激戰白石江第728章 不要內卷要外卷第166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524章 裡甲之威第161章 尋牛記第962章 宜追窮寇第624章 提線傀儡第912章 貴州不是省第151章 離譜他媽誇離譜第158章 算總賬(求月票)第1330章 化爲灰燼第809章 京裡套路深,俺要回農村第519章 王弼之問第1060章 分化第178章 回到南京(求月票)第643章 全撂第599章 四哥的家庭矛盾第567章 師父第772章 一個比一個早第461章 用功不如用過第248章 韓國公之怒第8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052章 英雄有傷第866章 宴無好宴第583章 抽椅子第769章 討價還價第623章 司業的溫柔第276章 沒什麼好選的第581章 醫者仁心第815章 又斷一條腿第744章 驚天大改革第1074章 冬訓第898章 羊城暴雨第622章 南蠻北侉第802章 咱要做不一樣的煙火第189章 爲什麼要說又?第510章 人的名 樹的影第835章 血戰博多灣第414章 超勇的第54章 你方唱罷第707章 反他孃的第286章 癩蛤蟆娶青蛙第229章 兩場婚事一座宅子第944章 丟檑木第223章 酒,喝酒,請喝酒!第6章 另一個選擇第404章 市舶船隊第557章 朱元璋訓子第839章 筆談第883章 抄家第1211章 朕也難第1186章 善後事宜第1132章 無獨有偶第812章 宋濂有個好學生第990章 總有第一次第551章 等你第726章 大功告成,親個嘴兒第153章 破門而入(求月票)第1063章 王爺的主義第642章 拿人第345章 朝歌會議第685章 胡相的請求第75章 臨淮知縣韓宜可第421章 皇家禮炮第8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018章 血戰寶象河第1103章 刀廝郎之死第248章 韓國公之怒第1257章 雪中行第518章 置換第1044章 真好喝第1288章 平平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