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晉王出馬

朱老闆在統治核心區已經建立了完善的驛傳系統。

是以次日中午,蘇州民變的消息,便以傳到了南京城。

中書省。

看到急報的胡惟庸目瞪口呆。“這幫蘇州蠻子,這麼剛的麼?”

“這不挺好麼。”他在中書省的左膀、中書省左郎商暠聞言笑道:“正好讓皇上知道,不是張申離間天家骨肉,而是他偏袒楚王了。”

“不對。”胡惟庸搖頭道:“皇上是不想發生民變,但不怕發生民變,這點子區別都不懂嗎?!”

“這樣啊……”商暠恍然道:“恩相的意思是,皇上不希望出亂子,那樣有損聖名。但皇上並不怕出亂子,因爲他有能力平亂?”

“嗯。”胡惟庸點點頭,頗爲感慨道:“甚至可以說,越亂的局面皇上越擅長……什麼叫亂世君王?這就是。”

“那恩相,要讓朝中呼應下蘇州那邊麼?”胡惟庸的右臂,中書省右侍郎彭賡請示道。

“不可。”胡惟庸斷然搖頭道:“沒想到皇上這麼快,就派劉英過去了。這說明皇上十分在意此事啊。”

說着他看看自己的左膀右臂,考校問道:“你們說,皇上在意的是什麼?”

“楚王殿下吧。”商暠答道。

“應該是海貿。”彭賡卻答道:“皇上應該是從朝野的反應中,發現海貿並不像之前他想的那樣可有可無……”

“你們兩個說的都對。”胡惟庸有些懊惱的點點頭道:“這件事怨我,我沒想到皇上和太子,會把老六當成大人看。”

說着他站起身,示意長隨給自己整理衣冠,接着說道:“誤判自然會引起失誤,皇上現在已經重視起市舶司的事情來了,我便不能再明着插手。”

“不管了嗎?”商暠忍不住問道。

“恩相只是說不能再明着插手。”彭賡道。

“沒錯,海上這一塊,本相是絕對不會放手的。”胡惟庸接過直角襆頭,緩緩戴在頭上,對着鏡子仔細扶正。

他還有半句話沒說——海上是朱老闆控制力最弱的地方,卻也是最有可能創造奇蹟的地方。

~~

穿戴整齊後,胡惟庸便火速進宮,向朱老闆遞送急報。

“不是說了,凡事先稟報太子,由太子決斷麼?”誰知朱老闆見是見他了,但見面先把他批了一頓。

“是,是微臣習慣有大事先稟報皇上了。”胡惟庸忙慚愧道:“真是糊塗了,臣有罪啊。”

“行了,下不爲例吧。”朱元璋接過吳太監奉上的奏報,掃一眼後,卻不以爲意的鬆口氣。“還當哪裡又有農民起義了。原來是蘇州民變啊,那就沒什麼大不了了。”

“啊?”胡惟庸吃一驚,沒想到皇上會這麼瞧不起蘇州的戰鬥力。

“啊什麼啊?”朱元璋哂笑一聲道:“沒有人比咱更懂造反了。你沒造過反不知道,

“這人只有窮的活不下去了,才能豁出一身剮。而且他們一定先把矛頭對準身邊欺壓他們的土財主、狗大戶,咱還得往後排。

“蘇州,那是富甲天下的地方,大戶們從指頭縫裡漏點兒,就夠老百姓吃飯了。所以蘇州的百姓,不會真的造反,只會騷亂而已……”

朱元璋說完,將那份急報擱下道:“這件事,咱自會處理,中書省就不用管了。”

“是。”胡惟庸應一聲,剛要退下,卻聽皇帝又溫聲說道:

“另外,伱政務繁忙,收到奏報,還得親自跑來稟報,太辛苦了。”

“臣不辛苦,臣心甘情願。”胡惟庸忙表示自己擔子不重。

“再說,下面的奏報,還得中書省轉呈,也太慢了。”朱元璋卻已經打定主意道:

“咱那日聽宋先生講書,說到宋代有‘通進銀臺司’,專門負責接收天下章奏案牘及文武近臣奏疏,以及進呈、頒佈之事。

“咱感覺很受啓發吶,準備在大明,也設立這麼個衙門,專管負責內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訴等事,這樣也能把中書省從繁重的文移中解放出來,胡相意下如何啊?”

“這……”胡惟庸登時就一脊樑杆子白毛汗。

掌受內外章疏敷奏封駁,是中書省一項極其重要的權力。其重要性甚至到了不言而喻的地步。

好吧,還是簡單說一下,中書省是通過案牘文移掌控中央地方各衙門的。將收呈奏疏文移的權力分出去,自然也會削弱中書省的權力。

而且在官場上,你的奏疏進呈給誰,誰就是你的上級。要是各衙門的奏疏不直接給中書省了,日子一久,怕是也不會再把中書省當成上級了……

轉瞬間,胡惟庸便想到這些問題。但倉促之下,他也不敢貿然反對,只能先緩一緩道:“回上位,茲事體大,微臣還說不好這樣做的利弊。還請容臣回去集思廣益,拿一份章程出來,朝覲時與太子殿下過目。”

“嗯。去吧,這是件大事,務必考慮周全。比如未來的通政使司,規格要定高一些,這樣才能體現出重視。”朱元璋說完,胡惟庸應聲告退。

~~

朱老闆看着胡丞相略顯慌亂的背影,露出一抹得逞的輕笑。

這下胡惟庸就顧不上蘇州的事情了,先想方設法保住自己的權力再說吧。

待他退下後,朱老闆又問吳太監道:“老三在哪兒?”

“回皇爺。”吳太監訕訕道:“晉王殿下好像最近在忙着組建什麼‘錦衣衛’,這會兒應該在宮外。”

“把他找來。”

“是。”吳太監趕緊應聲下去,吩咐人趕緊備車,準備出宮去請晉王。

“快,去晉王府。”跟班太監趕緊吩咐趕車的火者。

“去什麼晉王府啊,”吳太監白了愚蠢的乾兒一眼道:“去金蓮院,殿下一準兒在那兒!”

“哎,快去曲中。”跟班太監趕緊吩咐一聲,馬車出宮後,他卻又遲疑問道:“乾爹,咱們真去那種地方?”

吳太監這才愴然意識到,那裡不是他這種人該去的地方。便道:“你趕緊先去一步,不就省得乾爹尷尬了麼?”

“唉……”那太監暗叫倒黴,你說自己多什麼嘴?真是無稽之談!

第65章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第1103章 刀廝郎之死第718章 真的勇士第219章 給老賊一巴掌第981章 還有頭鐵的第798章 錦衣衛正式上線第235章 開業大吉第838章 士奇的迷弟第1219章 下輩子做個好人修改了個bug望周知。第1307章 原來在這裡第1235章 吃着火鍋唱着歌第553章 再見,南昌第1120章 自覺第202章 老朋友們第1247章 狂瀾第877章 林方伯第669章 忍無可忍第895章 廣州熱第921章 六下惠第1229章 計劃通第1254章 又見三哥第1277章 偷營第875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072章 生活的滋味第835章 血戰博多灣第62章 好看的在後頭呢第54章 你方唱罷第318章 異想天開第273章 充滿謊言的國度第169章 真假花鼓詞第417章 父慈子孝第243章 大的要來了第134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第950章 欲去還留第499章 青出於藍的成就請假一天。第628章 夜審第1239章 六王爺造車不寫了,睡覺了。第574章 恐怖降臨第83章 耕耤禮(求月票)第1304章 誰先繃不住第1061章 狗大戶陪客第965章 西邊日出東邊雨第266章 拜託了,胡相!第396章 該死的勝負欲第563章 朱雄英第1120章 自覺第533章 新財路第1293章 爹死娘嫁人,各顧各的人第1014章 危局第240章 新年第686章第1325章 神兵天降第1092章 小場面第479章 隱情第408章 天降第314章 市舶司第449章 元首的憤怒第704章 沒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第1218章 輪到大哥了第509章 大哥也學壞了第277章 留學生第462章 王府建在哪兒?第1113章 破陣第1151章 好事成雙第1284章 黑鍋第1048章 老刀第817章 難兄難弟第652章 小人國第533章 新財路第174章 又一個討飯和尚第430章 中秋家宴第921章 六下惠第36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1305章 到底誰求誰?第852章 打擊倭寇,人人有責第1244章 開端第1233章 洪武十九年第343章 重聚第347章 衛輝共識第274章 血脈壓制第199章 沙場秋點兵第1136章 紅繡鞋與盼佳期第482章 大人大人消消氣第491章 下落第957章 破局第509章 大哥也學壞了第568章 洪武十二年第315章 大哥贊助第66章 琉璃第159章 一夜入秋第476章 二舅的公幹第332章 喜相逢第1256章 寬河城第1186章 善後事宜第782章 大將軍第1106章 各就各位第977章 指望破鞋扎爛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