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雄風!

第291章 雄風!

迎賓館,前廳中。

聽了楚王殿下的話,三個高麗人心情各異。

金濤自然是興奮的,他的命運已經跟使團綁定在一起,使團活,他就生;使團滅,他就死。

他巴不得使團的分量越大越好,大到誰也不敢動,大到大部分人都要保護他們,他可不就安全了?

鄭夢周則是緊張的。所謂親明派,原先不過是一種政治主張,一個聚攏派別的政治口號。大家爲了親明還是親元,無非爭個面紅耳赤,最多罷官免職,大不了回老家欺男霸女享福去。

但得知使團中有五位殿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現在不是親不親明,而是要了親命了。

這要是不豁出命去救下五位殿下,讓皇上品嚐到五倍喪子之痛的話。那位威鎮寰宇的洪武大帝肯定會把勞什子蒙古人丟一邊,提全國大軍御駕親征的。

高麗本就窮山惡水國力弱小,這幾十年又屢遭兵燹,疲敝已極。連首都開京都如此荒涼,整個高麗的窮困也就可想而知,哪有能力抵擋如日中天且怒火沖天的百萬天兵?!

鄭夢週一想到五位親王死在高麗的可怕後果,整個人就汗流浹背。他意識到,自己必須豁出命去,保護這五個要命的大寶貝了。

至於李成桂的心思,則複雜的多。

這位高麗僅次於崔瑩的名將,正是四十出頭,男人最好的年紀。他顴骨高聳、鷹瞵鶚視、虯髯蜷曲、樣貌粗豪,但心思卻細得令人髮指……

他已經擺脫了初來時的一頭霧水,開始冷靜尋思起自己的處境來。

在高麗的政治光譜中,李成桂一般是被算在親元派序列的。

因爲從他高祖父李安社開始,就在元朝爲官。他們家還世代與元朝通婚,他爹叫‘吾魯思不花’,已經是蒙古化的高麗人了。

元明鼎革之際,他爹感覺蒙古人遲早要完,便又成爲了高麗的內應,協助高麗軍隊攻佔元朝雙城總管府。

歸附高麗後,他爺倆才恢復了高麗名,然後以雙城總管府爲老巢,開始在高麗南征北戰,賺取政治資本。

所以李成桂跟李仁任、崔瑩這些都堂武臣有本質不同,他壓根不會像崔瑩那樣滿腦子忠君愛國,也不會像李仁任那樣,認爲掌握了都堂就掌握了一切。

說白了,他是軍閥思維——只要有軍隊,有地盤,就有一切。所以軍隊和地盤纔是他最看重的。什麼忠孝節義,都是個屁。什麼朝廷大權,也沒有軍隊和地盤來的實在……

當然,沒有朝廷大權,軍隊和地盤都有被奪走的可能。所以爲了保住自己的軍隊和地盤,他一直以親元派自居。又加上實在太能打,這才讓都堂武臣接受了他這個外來戶,讓他坐了第九把交椅。

雖然排名有些靠後,但足以保護他的軍隊和地盤了。

且在高麗混了這麼久,他也深知這幫坐地戶是何等排外。如果沒有極大的變數出現,自己能保住自己的位子就不錯了,休想再有寸進。

而眼下,極大的變數出現了……

~~

李成桂之所以考慮換個陣營,除了前景的誘惑,還有現實的壓力。

他的地盤位於高麗北境。明軍要入侵的話,自己的雙城總管府,便是首當其衝的最前線。

就算高麗最後僥倖沒有滅國,他的地盤也會被砸個稀巴爛。人死光,地拋荒,徹底失去立身之本。那以後還玩個屁?

那些世代簪纓的都堂武臣,肯定會把他這個毫無根基的外來戶,一腳踢飛的。

可是真讓他跟都堂諸公對着幹,他又沒那個膽兒。

他一怕李仁任,那個手腕高超、心狠手辣的政客,自己玩不過。

他二怕崔瑩。李成桂常年擔任這位‘百戰百勝、未嘗一敗’的名將的副手,深知真打起來,自己不是他的對手。

而且聽說崔瑩已經出城去調他的嫡系軍隊白首軍了。而李成桂的嫡系部隊,還遠在雙城呢。

這兩人已經結成聯盟,李成桂細胳膊細腿,哪敢輕舉妄動?

~~

前廳中,賓主各懷鬼胎,有一搭沒一搭閒扯。

後院裡,卻是另一番光景。

火把照天。

養精蓄銳一個白天的五百羽林衛,被蔡千戶集中起來,向他們宣佈了三位殿下的真實身份!

羽林衛將士又不瞎,早看到兩位鄭副使,對這哥幾個畢恭畢敬,言聽計從。早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肯定非同尋常。

只是萬萬沒想到,會這樣不同尋常……

待他們懷着滿心的震驚,拜見三位殿下之後,朱便向他們簡明扼要介紹了眼下的處境。

聽說高麗人已經調兵準備來幹掉他們,然後向元朝投誠,天井中嗡的一聲,將士們登時按捺不住,竊竊私語起來。

有氣憤,有擔憂,有恐懼,或者兼而有之。總之所有人都意識到,他們現在身處絕境了。

“諸位,且聽我一言。”卻聽那燕王朱棣昂然道:“爲今之計,我們越是擔心自己的生死,越有可能遭遇不測!相反,我們越是將生死置之度外,反而越有可能安然無恙!”

“此話怎講?”衆將士不解問道。

“因爲現在唯一能救我們的,就是我們的身份!”朱棣先答後問道:

“我們是什麼身份?”

“我們是大明的使團啊。”將士們道。

“使團代表什麼?”朱棣又問道。

“代表了大明啊。”衆人答道。

“所以我們最應該考慮的是什麼?!”朱棣循循善誘的問道。

“不辱使命,維護大明的國格!”衆將士轟然應道,聲量都放大了一大截,顯然被老四驚醒了。

“沒錯!”這時,朱也不跟老四唱反調了,順着他意思,鏗鏘有力道:

“如果在漢朝,有漢使被小國殺害會怎樣?《漢書》上說的明明白白——南越殺漢使者,屠爲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

老三揮舞着拳頭道:“更不用說滅國無數的巨唐了!試問如果黃公公是漢唐的使者,高麗人敢動他一根汗毛嗎?!

“高麗爲什麼敢殺黃公公,爲什麼敢反覆?不就是因爲我們漢人沉淪太久,已經忘記了我華夏的漢唐雄風?只畏懼如狼似虎的胡人?!”

“我漢人沉淪數百年,方有今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之盛況!”朱棣接過話頭,聲如猛虎咆哮道:

“我輩豈能貪生怕死,再讓我漢家兒郎蒙羞?!”

“不能!不能!”衆人血脈賁張,齊齊振臂高呼。

(本章完)

第249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473章 攢勁的節目第376章 堤高於岸,浪摧第684章 老四能換七匹狼第47章 密審德慶侯第1261章 奪門第414章 超勇的第329章 重歸於好第449章 元首的憤怒第810章 可惡的老賊第787章 賭國運第1196章 最抽象的起事第398章 蘇州票貴第966章 習慣了第392章 空手套白狼第877章 林方伯第612章 大哥高第693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949章 我爲楚王狂第1255章 行路難第597章 胡相的哀愁第229章 兩場婚事一座宅子第467章 守靈第62章 好看的在後頭呢第1320章 一個頂倆第264章 書呆子第1385章 天下雖安第676章 父慈子孝第1059章 王爺實在給太多第1136章 紅繡鞋與盼佳期第643章 全撂第1288章 平平無奇第1386章 重操舊業第161章 尋牛記第210章 出發啦,不要問那路在哪兒第815章 又斷一條腿第21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510章 人的名 樹的影第860章 凱旋第220章 啥,俺當主角了?啥,俺媳婦就是趙第932章 自知之明第1371章 告狀第696章 人坐家中,福禍自招第1224章 納哈出第13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1223章 六郎妙計安天下第1370章 得意忘形第1350章 還中第1071章 洞房第1287章 太尉妙招第1190章 青州有齊王第1257章 雪中行第94章 窮則思變(求訂閱)第907章 朱老闆的套路第245章 一紙空印第586章 東陽馬生第115章 貓鼠遊戲第36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1109章 決戰(中)第1278章 追亡逐北第1384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274章 血脈壓制第147章 未見君子,憂心惙惙第653章 被困京師的使節第399章 真能用第835章 血戰博多灣第363章 生出來的麻煩第916章 楚王的人選第189章 爲什麼要說又?第543章 綠茶仙子第283章 危局第1177章 爆了第1386章 重操舊業第172章 韓國公破大防第568章 洪武十二年第931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十更畢,理直氣壯求首訂啊!!!第1179章 老熟人第310章 汪德福第455章 將星隕落第611章 搖身一變第1356章 葫蘆島第814章 儒生文法吏第116章 令人震驚的身份第612章 大哥高第270章 結婚都監第208章 我不同意這門婚事第139章 朕比劉季強第817章 難兄難弟第1387章 拿人第473章 攢勁的節目第791章 曹國公談笑鎮節堂第743章 胡相的轉變第995章 吃菌子第372章 朱老闆教子第773章 談妥第542章 你接我,我送你第1345章 光練不說傻把式第395章 老六就是花活兒多第85章 親兄熱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