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偉大的航路

一天後,封舟抵達太倉劉家港。自元朝起,這裡便是漕糧海運的起點。

從海上運輸糧秣,其實最早在秦漢隋唐時便已有之。到了宋朝,尤其高度依賴海外貿易的南宋,航海技術進步飛快,爲海運在元朝的大發展,創造了充分的客觀條件。

主觀上,因爲北方大部分地區都被蒙古人變爲牧場。北方,尤其是元大都的糧食供應,嚴重依賴江南地區。

而以元朝低下的治理能力,和尖銳的民族矛盾,根本沒有能力維持大運河暢通,也沒有能力維護漕運的安全。

所以成本更低、也更安全的漕糧海運,就成了元朝的唯一選擇。

當然,這裡的安全,不是指航行安全,這個海運肯定比不了漕運。

這裡的安全,是指船隊在海上,不會被農民起義軍搶劫焚燬……

在不斷摸索中,元朝的海運航道經過了三次改進。

起先,船隊是沿着海岸線,傍海岸航行,這樣不容易迷航。但容易遇沙擱淺,而且航程艱難曲折,航期長達兩月餘。

後來,長興人李福開闢新航道,部分航道取遠洋航行,路線較爲徑直,航期縮減爲半月至月餘。

最終,海運千戶殷明略又開新航路,自劉家港開洋至崇明三沙,東行入黑水洋至山東半島最東端的成山頭,然後西北航行入直沽。

此路線主要取遠洋航行,順風十日即可駛達。隨後的歲月裡,直至本朝漕糧北運,都採用這條航線。

~~

本朝雖然定都南京,但北方前線的大軍,依然嚴重依賴江南的糧草供應。所以劉家港依然一片繁忙。

漕糧分春夏二運,春運一般是正月集糧,二三月起航。封舟抵達劉家港時,今年第一波海運船隊也正要出發。

於是兩邊編爲一隊,浩浩蕩蕩駛出長江口,駛向浩瀚的海洋。

~~

朱楨留神查看,只見一路航途上樹立着航標,港口和崇明三沙淤積處都有導航的小船。

船老大既有通俗的航海口訣,對水文和氣象瞭如指掌。又熟練掌握牽星過洋之術,在海上航行如在陸地。

水手們也十分熟練,配合默契,信心十足的應付任何狀況。

‘誰說我們是陸地民族的?我們明明已經征服了海洋!’他在心中狂吼道:‘那個毀掉這一切的罪人,應該拉出去槍斃!’

什麼,罪人是父皇?

那就改絞刑吧……

但也不能全怨父皇,四哥後來還不是派鄭和六下西洋,都從非洲抓回長頸鹿來了麼?

至於後世的皇帝,他們能說了算麼?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文官集團和他們那套封建禮教,只能在封閉的農耕文明中作威作福。一旦國家走向開放,擁抱海洋,他們就全玩兒完了。

可惜大明開放太晚了,直到隆萬年間才走到這一步。更悲催的是,舊秩序崩潰了,新秩序還沒建立,又趕上小冰河,結果就哦豁了。

到了滿清,異族統治中國,他們比文官集團還怕開放,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徹底閉關鎖國,繼續在農耕文明中作威作福了兩百多年。

而與此同時,西方日新月異,世界之王徹底掉隊,直到鴉片戰爭一聲炮響……

~~

所以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站在高高的甲板上,看着劈波斬浪的船隊,朱楨心潮澎湃,終於清晰的意識到了,自己和老師的歷史使命——

就是盡一切可能,推動大明走向開放,徹底擁抱海洋!誰想要閉關鎖國,誰想要退回到小農文明,誰就是他們的敵人!

怪不得自己總跟老賊不對付呢,原來根子在這裡……

老六知道老賊是很難被改變的,但自己的兄弟們正處在世界觀形成的關鍵階段,這時候潛移默化影響他們的思想,還是比較容易的。

於是他變身海吹,向哥哥們極力吹噓海運的好。

“這海運比漕運快捷十倍,節省十倍,運力卻強了十倍,所以終元之世,一直都採用海運!”

“海運是比漕運好。”老四點點頭,話鋒一轉道:“但也害了元朝。”

“爲啥?”老六一愣。

“沒錯。”被倒掉在桅杆上的老三,再不敢跟老四唱反調了。“因爲可以輕易得到江南的糧食和物資,蒙古人不愁吃喝,元朝王公更是花天酒地,窮奢極欲。”

末了還討好道:“我說的對吧,老四?”

“嗯。他們靠着海運便可因循苟且,自然忽視了對北方的開發和治理。”朱棣點點頭道:“義軍一起,自然土崩瓦解。”

“這樣啊。”朱楨恍然道。

“要我說,當初忽必烈就不應該定都北平,而應該定都洛陽,或者直接定都在金陵,控制江浙財賦之地。”朱棣侃侃而談道:

“北平那種苦寒之地,完全無法自給自足,必須勞民傷財從南方供給。而且離着江南那麼遠,根本鞭長莫及,控制不了兩浙,國家只有死路一條!”

“北平可是四……燕王的封地,真有那麼糟糕嗎?”朱楨聽得一愣一愣。

“就是那麼糟糕,充其量就是個塞王戍邊之地,怎麼能做國都呢?”朱棣一臉理所當然道:“只有沒見識的胡人,纔會定都在那種地方!”

“好,四哥,永遠記住這句話。”朱楨點點頭。卻又暗歎一聲,記住也沒用,做決定的永遠是屁股,而不是腦袋啊。

要想讓北平成不了京師,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四哥的屁股,不坐在那把椅子上。

可自己真有辦法阻止天選之子嗎?

朱楨是真沒信心……

~~

“兩位,打擾一下。”老三憋得滿臉通紅,終於忍不住央求老四道:“老四,洪百戶,可以放我下來吧?哥真不暈船了……”

船出洋後,就開始在海浪中顛簸,於是不少人開始暈船。

老三尤其暈的厲害。

老四就告訴他,說自己在軍中學到一個克服暈船的法子,一用就好。

老三也是暈過了頭,不想想一羣旱鴨子懂什麼暈船?便讓老四教教自己。

於是他就被老四捆住腳脖子,吊了起來……

朱棣還煞有介事告訴他,之所以暈船,是因爲牀上太晃。吊起來就不晃了……

這下血液都流到腦子裡,老三一下就明白自己被耍了。

他剛要質問老四還是不是人?哥哥都暈成這樣了還耍我?

朱棣卻在他耳邊幽幽道:“你毀了我的洞房!”

好漢不吃眼前虧,老三登時就老實了。

他估計自己再不老實,能讓老四給丟海里……

ps.再寫一章去。

(本章完)

第53章 家父朱洪武第1358章 燕王的倔強第637章 再審金文徵第1124章 被害妄想症第44章 夜宴武英殿第718章 真的勇士第400章 二蛋第843章 海峽之戰第1253章 誓師第157章 湯瞎子第722章 丞相因何發笑第319章 沒那麼簡單第1355章 分道第1323章 先鋒第570章 有情人近在眼前第883章 抄家第655章 全都是蹴鞠高手第10章 姨娘請你吃貢柑第197章 王與將軍擼熊貓第1202章 聖教至寶第1138章 殿試第826章 一發糜爛第102章 這個看臉的世界第422章 崑崙第1385章 天下雖安第105章 好人好報第988章 一個師傅教的第1111章 圓方陣第908章 烏蒙山連着山外山第971章 陳兵第717章 道同道不同第1405章 各有任務第586章 東陽馬生第11章 可把孩子高興壞了。第990章 總有第一次第167章 兌現,王的承諾!第826章 一發糜爛第997章 五哥的戰鬥第1023章 雲南模式第785章 蚍蜉撼大樹第199章 沙場秋點兵第925章 萬水千山只等閒第1065章 千屯鎮雲南第948章 招降第907章 朱老闆的套路第1336章 截胡第266章 拜託了,胡相!第4章 摸魚老爺爺第293章 爸爸之戰第624章 提線傀儡第1378章 問題兒童收容所第1章 楚王殿下第1248章 岳父出手第334章 有沒有信心?第852章 打擊倭寇,人人有責第861章 坑誰不能坑百姓第786章 扇車起長風第1033章 探病第950章 欲去還留第1289章 車陣第1351章 親爹第1360章 世上只有爸爸好第901章 終於等到這一天第804章 笑刑第1376章 滷水點豆腐第860章 凱旋第48章 親軍都尉府第652章 小人國第799章 胡黨核心第1037章 撥雲見日第119章 衝進中都城,活剮李善長!第422章 崑崙第402章 我也要第591章 突如其來的修羅場第944章 丟檑木第823章 護國神垣第1327章 三十六計第131章 愛的小屋送明王第172章 韓國公破大防第105章 好人好報第243章 大的要來了第1400章 被三年前的子彈擊中第228章 我們管這叫絕殺第1389章 朱老闆看着你呢第210章 出發啦,不要問那路在哪兒第823章 護國神垣第596章 當街懲齊王第1208章 助你平安第1154章 真傻了?第1134章 稟性難移第1231章 五哥駕到第1044章 真好喝第807章 前所未有的絲滑第572章 貞沒了第592章 不偏不倚第242章 念念不忘,必有機會第1333章 不要過來第508章 遺物第1339章 未來之星第1082章 人選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