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開端

朱楨聽兩人說完,點點頭道:“就是說,你們覺得事情不查也沒多大,但一查的話就會要老命?”

“也不能那麼說。”吳印忙道:“我們兩個也覺着應該嚴懲,但就事論事處罰即可,沒必要硬上綱上線,更不合適大加株連。”

“是啊王爺,以大明這些年的形勢,朝廷地方哪有什麼朋黨?有幾個人敢勾結串通?確實不排除有不怕死的蠢貨,但絕大部分人都捧着卵子過河還來不及呢。”胡讓輕聲道:“所以現在那個吳庸瘋狗一樣在挖郭桓的同黨,非要往‘內外串通一氣,合夥矇蔽皇上,掏空大明’上頭攀扯,就大有唯恐天下不亂之嫌了。”

“既然都這麼小心了,怎麼會人人腚底下一泡屎呢?”朱楨冷聲問道。

“實在是一言難盡啊……”兩人便嘆息着解釋起來,跟之前張季才的說法大同小異,總之一切皆是因循陋規,一半覺得理所當然,一半不得已而爲之。朝廷不查,很多人都沒意識到自己做了貪官云云。

“自來如此就是對的嗎?”朱楨問道。

“當然不對,但確實……自來如此。”吳印苦着臉道:“明面的規矩往往一廂情願,或者隨着時間變的不合時宜了,照着執行運轉不了了。可朝廷交代的任務還得辦,該收的皇糧還得收,所以又會滋生出一套暗中的規則來,維持整個體系的運轉。這種暗中滋生出來的規則,往往散發着惡臭,可架不住它合適啊,離了它就轉不了。”

“你這話讓我爹聽見了,非砍你腦袋不成。”朱楨笑罵一聲道:“雖然確實不是朋黨,而是系統性問題,但誰敢跟我爹說?”

“王爺說的是,沒人敢說。”吳印二人苦笑搖頭,誰敢跟朱老闆說,你設置的制度太主觀了,完全不合實際啊。所以下面人就自行按照他們自己的規矩來了……保準誰說誰死,就是六王爺也得吃頓鞭子。

“但無論如何,還是得請王爺想辦法阻止吳庸那幫人,不要讓他們行周興來俊臣之事了。”胡讓又抱拳懇切道:“照他們那個查法——把歷年的虧空都算做貪污,那得多大的數目啊?一年全國怎麼都得有個幾百萬石的虧空,倒查五年就得到兩千萬石以上!”

“把兩千萬石都定成貪污的話,要搭進多少條人命去?”吳印越想越害怕道:“而且一旦定成貪污,後續就要追贓,怕是千家萬戶都要傾家蕩產、家破人亡了。”

“王爺,吳臬臺這話不是危言聳聽,要是由着那吳庸搞下去,最後一定會變成這樣的。”胡讓也臉色慘白道。

“嗯。”朱楨點點頭,他知道郭桓案的後果,就是因爲這種無限度的上綱上線,完全不顧實際的錙銖必究,最後把郭桓案定成了結黨營私,集體貪腐之案,認定總共貪污七百多萬石糧食。

爲此,朱元璋決心趁機掃蕩全國貪官污吏,將六部尚書侍郎皆處死。又牽連到全國各省、府、縣級衙門,處死者數萬人。

後來爲了追贓,又演變成全國騷動,所謂‘檄贓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民間富人莫不因此破產……

最後,朱元璋見搞的太過火了,爲了平息民怨,處死了主審官吳庸。並稱實際折算贓糧有兩千四百多萬石,‘恐民不信,但略寫七百萬耳’,以證明自己沒有錯。

~~

朱楨同樣深恨貪贓枉法,魚肉百姓,他發起狠來連自己的兄弟都不放過,可就連他這種鐵面無情的角色,都覺得朱老闆有些太極端了……

懲貪沒有錯,追贓也是對的。但要這樣搞的朝堂爲之一空,天下富民皆傾家蕩產,就實在太過火了。 事實上,發生在洪武十九年的郭桓案是一條明確的分界線,在此之前,無論是空印案,還是胡惟庸案,朱老闆都能適可而止,只殺個幾百人就打住。

從郭桓案開始,後面的胡惟庸案二階段,藍玉案,全都動輒滅門,誅殺數萬。朱老闆的惡名也大都由此而來。

究其原因,衆說紛紜,有的說是因爲馬皇后去世,沒人管得住他,大開殺戒了;有人說是他感覺自己去日無多,不願再小打小鬧了……不管到底什麼原因,郭桓案都是洪武朝血色殺戮的開端。

不管從什麼立場出發,朱楨都要想方設法阻止老賊開這個頭。不然洪武朝還有十二年,這日子他麼沒法過了……

定定神,朱楨對胡讓吳印道:“你們擔心的事情本王已經瞭解了,我會盡量讓山東官場躲過這一劫的。”

“多謝王爺!”兩人大喜過望,忙起身就要跪地磕頭。

“你們先不要着急道謝,郭桓案不歸我大哥管,而是我父皇直接過問,所以着實有些棘手。”朱楨給兩人稍稍打個預防針道:“不過我會盡力的。”

“是是。”兩人忙滿口答應,反正他們是不擔心了。因爲六王爺這種大人物,心裡沒有章程,是不可能開口說這種事的。

“不過你們也要好好表現,不能再犯錯了。”朱楨又沉聲吩咐吳印道:“你們按察司爲什麼要等到上頭下來人才動呢?本來山東所有的貪腐案都歸伱們管,要主動查起來,嚴懲不貸,讓父皇看到你們的態度!”

“是。下官明白。”吳印趕忙點頭應下,恨聲道:“明天就開始動手,一定狠抓一批典型,不,一大批典型!”

“對,不要護犢子,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朱楨頷首道:“不然全身都會毒發的。”

“你這邊,要集中精力,把清丈田畝收好尾,案牘工作做紮實,不要着急草草完工。”他又吩咐胡讓道:

“本王想了想,去年爲了趕着過年,實地測量倉促收工,着實太不應該了。所以那些不清楚的地方,所以不妨把最後一兩個月的地段重測一遍,要覈查到一個錯都沒有。爲全國樹一個典範。”

最後他加重語氣道:“要知道,這可是父皇最看重的事情!”

“好。”胡讓忙重重點頭:“回去下官就親自執行。”

他都當布政使的人了,焉能聽不懂,王爺的意思是,讓他們先保持執行新政的狀態。這樣皇上哪怕要卸磨殺驢,也得等驢先把磨拉完了才行……

第875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919章 假酒害人第561章 弟弟長大了第32章 我的怨種兄弟第443章 倒黴的老六第1064章 雲南有好鹽第1097章 金齒第161章 尋牛記第220章 啥,俺當主角了?啥,俺媳婦就是趙第59章 馬皇后講價第792章 最後一夜第1365章 朱克阿瑟第111章 虛驚一場第752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176章 小胖補完計劃第938章 願賭就得服輸第273章 充滿謊言的國度第558章 父皇好牛伯夷第931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828章 騎兵第1163章 我也要去第1066章 新家第474章 過火第441章 尚海也不是吃素的第910章 救火隊員第902章 各論各的第1022章 十年之約第1155章 馬皇后治病第1203章 穩穩拿捏第688章 美人們贈我金瘡藥第693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793章 一切爲了失敗第641章 你沒資格第806章 廢丞相第657章 誠意伯小試牛刀第442章 勝負第128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1050章 小馬哥第61章 太子受罰第34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90章 夜宴第461章 用功不如用過第177章 帝王術第986章 想屁吃第65章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第1353章 功夫在詩外第442章 勝負第713章 不治已病治未病第141章 韓國公押上一切第754章 成熟第1223章 六郎妙計安天下第399章 真能用第1052章 英雄有傷第1036章 從長計議第1356章 葫蘆島第91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163章 老泰山壓頂,朱老闆搬山第1231章 五哥駕到第1225章 要了命的病第744章 驚天大改革第605章 他急了第1172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796章 三天不打第1154章 真傻了?第1021章 還得你去第763章 李仕魯擲笏第561章 弟弟長大了第478章 唱反調的曾泰第1154章 真傻了?第542章 你接我,我送你第1178章 仙藥第1031章 重擔第1000章 午門獻俘第955章 神兵天降第413章 江陰侯第251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608章 迷霧第1234章 郭桓案起第1220章 御製紀非錄第569章 廟會與約會第1040章 腦補第170章 皇帝的怒火第1300章 王之怒第1089章 搖滾大明,即將狂野演奏第210章 出發啦,不要問那路在哪兒第794章 雖遠必誅第709章 姓胡的瘋了第369章 夭壽啊,告狀啦!第319章 沒那麼簡單第639章 大事件第362章 百歲宴第397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1175章 煙火第280章 謎團第142章 孤曾騎牛過五洋第1166章 六老師傳道受業第43章 鳳陽花鼓第762章 孟子他有幾個師?第582章 青梅歸第245章 一紙空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