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嚴絲合縫

跟輕描淡寫就能拿出一萬棵大木的孔家不同,孟家是掏空了家底,才掏出這一萬根大木。

朱楨便一改前番不冷不淡的態度,高興的握着孟克仁的手,差點把他晃散了架。

“哎呀,老孟啊,真是太給力了,本王對你們孟家感激不盡呀。”

“應該的,應該的……”孟克仁雖然搞不清‘給力’是何意,卻能聽的懂後半句。

他要的也就是這後半句。朱老闆仇視孟子已成定局,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但皇帝會換,孟子卻總在那裡,孟家已經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皇帝身上——太子爺可是標準的讀書人,當年也沒少迴護孟子,等他身登大寶之後,孟子也就好過了。

wωω.Tтkā n.℃ O

但孟子好過,不代表孟家好過,要把這兩者聯繫起來,非得有人替孟家說話。試問這世上還有比六王爺更好用的說客嗎?

所以這麼個雪中送炭的天賜良機,他一定得牢牢抓住,就是把祠堂的房樑拆了,砸鍋賣鐵也得送老六這個人情。

~~

在兗州的大戶百姓鼎力相助下,材料問題總算是解決了。各處造車廠開足馬力,日以繼夜的進行最後的生產。

這時候,南下探路的燕王也回來了。

“我先去了黃河口。你猜的沒錯,黃河口雖然結了冰,但根本不中用,人走上去都咔嚓直響,別說冰車了。”朱棣將皮裘丟給鄧鐸,一屁股坐在爐子邊上,一邊對老六道:“所以只能北上尋找能通行的河道。”

這年代的黃河入海口可不在山東,而是南侵淮河流域,奪淮河水道入海,這便是大名鼎鼎的‘黃河奪淮’事件。

金朝以前,黃河也曾有過數次向南決口,但黃河主流一直保持北流,自山東河北一帶入海。

在金朝時期發生了黃河奪淮之後,因爲金朝及後繼的元朝吏治腐敗,朝廷無力改變黃河流向,只能任其氾濫於淮泗之間,這也是漕運受阻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現在的黃河口,即是淮河口,自然不會結出厚厚的冰層了。

朱楨點點頭,捧哏道:“那四哥找到了嗎?”

“着實費了一番牛勁。淮安沿海河道雖多,但要麼不跟運河相連,要麼就是結冰厚度不夠。”老四便得意的從懷裡掏出地圖,展開道:“我是連找了三天三夜,終於才找到這麼一條!”

朱楨定睛一看,那地圖上的諸多河道,被四哥打了一片‘×’號,唯有一條近似筆直的河道,被他用紅線標了出來。

“鹽河!”朱楨沉聲念出河道的名字。

“對,就是鹽河!”朱棣興奮的拍着地圖道:“這條河在海州,唐朝以來就是淮鹽漕運的主要通道,所以又叫鹽漕河。經由這條河,便可以從海邊直通運河了!”

“而且它通過沭河,直接與微山湖相連,距離上也比從黃河口近多了!”

“是,能省一天的路呢。”朱楨也很高興。但也有點鬱悶,自己手裡拿的應該是大明最高級別的軍事地圖了,居然河道都標註不全,真不知該找誰說理去。

“冰面夠結實嗎?”

“夠夠夠!鹽河比黃河口靠北將近三百里。”朱棣重重點頭道:“我親自上去試了,都能跑馬,更別說跑車了。爲了保險起見,我又專門找了馬車,滿載試了下,也沒有任何問題。”

頓一下,他又補充道:“這兩天又有寒流,冰層肯定還會再厚,雖然這樣會辛苦一點,但安全上更有保障了。”

“嗯。”朱楨也點下頭,問道:“那海面上呢?結冰嚴重嗎,能靠船嗎?”“沒問題。”朱棣笑道:“我在黃河口看到海面上還有不少浮冰,在鹽河口的海面上,卻什麼都沒看到,居然一點沒結冰,你說稀奇不稀奇?”

“正常。”朱楨笑笑,解釋道:“按說是不結冰的,但黃河水量大,沖淡了入海口的鹽度,所以會結冰。鹽河是一條人工河,黃河奪淮泗後,更沒有什麼水量了,根本改變不了沿海的鹽度,所以海面不會結冰。”

於是他便拍板道:“那就從鹽河內運吧!”

~~

轉運地點一定下,也不等所有冰車造完,第一批兩萬輛冰車便啓程南下了。

運河寬度在六到十丈之間,十萬輛冰車一起出發,難以想象得堵成什麼樣?所以,朱楨計劃將全部冰車分爲五隊,發車間隔爲半日。

正月十二一早,第一隊由朱棣率領出發;中午第二隊由胡讓率領出發。

十三日一早,第三隊由平安率領出發;中午第四個由吳印率領出發。

而十三日晚,就是十萬輛大冰車全部完工的時間。

十四日一早,朱楨便親自率領最後一隊,乘坐剛剛造出的冰車,南下趕赴鹽河。

而此時,最早出發的第一隊,已經在鹽河口開始裝貨了!

進展如此順利,當然離不開海運部門的通力配合。

正月初二,總理海政衙門才接到旨意,要求他們七天之內將兩百萬石軍糧運抵淮安待命。

韓宜可立馬便啓動一級預案,把在家裡過年的官吏兵丁全都召集起來,又從太倉府徵調了五萬民夫,火速開倉,日夜不停的運糧裝船,初七才裝船完畢。

初八一早,運糧船隊三百條大海船便揚帆啓程,離開了劉家港。

海政衙門所造海船依然延續了元朝的樣式,大者載糧八九千石,小者兩千石。前者用於海運,後者行於長江。

所以只用了三百條船,就把兩百萬石糧食全都裝載完成。水運尤其是海運,與陸運的差距之大,簡直有天淵之別。

從長江口到淮安走海路不過八百里,若是平時,兩日便到。但現在是冬天,沿岸洋流和風向全都是自北向南,所以船隊是逆流逆風而行。雖然中式船帆八面受風,逆風也能行駛,但速度實在慘不忍睹,每天只能行進兩百里。

而且逆風逆水航行時,船不能走直線,要朝東北或西北方走之字路,這種跑風姿態叫‘對口斜’,所以實際航程超過一千里,用了五天才抵達黃河口。

一到黃河口,又接到命令繼續北上,抵達鹽河口時,已經是十三日的深夜了。

而朱棣的第一批運糧隊,也在當天傍晚時抵達了鹽河口。

雙方的配合堪稱嚴絲合縫。

第352章 我失去的一定要拿回來第756章 十動然拒第433章 殿下出徵第810章 可惡的老賊第1325章 神兵天降第645章 辭舊迎新第479章 隱情第457章 楚王加海王殿下忠誠的蘇州城第21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967章 運去英雄第1137章 玩把大的第521章 天下無丐第181章 萬安宮又迎回了尊貴的楚王殿下第893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41章 韓國公押上一切第943章 攻城第1326章 宿敵第474章 過火第1314章 誤入歧途第914章 迎接第399章 真能用第1232章 不要讓雲長比下去第422章 崑崙第200章 孤不善射第671章 多事之秋第232章 先立於不敗之地第412章 又見寶船廠,爲什麼要說又?第936章 你這編的太假了第395章 老六就是花活兒多第1170章 你不配第1056章 乾淨又衛生第69章 朱老闆求親第128章 真正的目標第1238章 山東父老真熱情第1194章 天上掉餡餅第1304章 誰先繃不住第984章 我的鍋第32章 我的怨種兄弟第1194章 天上掉餡餅第434章 兩位丞相第870章 有馬比無馬強第345章 朝歌會議第484章 曾泰離大譜第50章 計劃通第1266章 勇氣的對決第440章 花鳥島海戰第278章 綠帽子王第691章 胡公子坐牢記第1024章 試驗田第958章 逃跑要趁早第596章 當街懲齊王第858章 下水啦第777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443章 倒黴的老六第560章 二手的一般都有問題第997章 五哥的戰鬥第1362章 韓國第569章 廟會與約會第348章 服從性測試第736章 審呂第1361章 易主第525章 俊傑第1371章 告狀第1370章 得意忘形第300章 神機妙算楚裝王第81章 子承父業第314章 市舶司第1108章 決戰(上)第502章 此欽差見彼欽差第1261章 奪門第763章 李仕魯擲笏第14章 六!第912章 貴州不是省第650章 迎接四天四十更,繼續求月票啊!第317章 父子第1164章 啓程北上第224章 二哥不會睏覺第426章 終於找到你,還好我沒放棄第1246章 新帥人選第203章 免於恐懼最好的方法第483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泰字第119章 衝進中都城,活剮李善長!第1058章 誠意第621章 狂妄的下屬第34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903章 夢醒時分好了,563章被放出來了,大家可以去看了。第775章 小小的也很精緻第242章 念念不忘,必有機會第693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186章 騎牛的誘惑第404章 市舶船隊第567章 師父第137章 朱老闆回鄉第878章 真誠的何真第251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759章 大的要來了第1372章 定國公第694章 胡德和驢都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