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溫水煮青蛙

與冬訓大軍同時抵達昆明城的,還有景東府的土知府俄陶,和元江府的土知府那直。

兩人進城之後,顧不上到布政使司報到,便直接前往楚海滇王府求見。

護衛知道王爺早就在等着他倆,便直接將兩人帶進了王府。

一見到朱楨,俄陶便以頭搶地,叩首痛哭起來:“嗚嗚,王爺,下官無能,丟了景東,家眷和族人都被思倫發所擄,眼下是凶多吉少,求王爺做主啊,嗚嗚……”

“知道了,你先起來說話。”王位上的朱楨神色平靜。完全看不出,就在前日,他曾氣急敗壞到掀了桌子的地步……

~~

去歲,麓川國偷襲攻下永昌城,盡夷其城,生擒指揮使王貞而去。沐英聞訊率一萬騎兵前往馳援,在怒江左岸追上了,將要渡河的麓川國大軍。

麓川軍的統帥沒料到明軍來的這麼快,慌忙背水列陣,同時派使者與沐英談判,說麓川國王無心與大明爲敵,只是希望雙方繼續以瀾滄江爲界。只要明軍不過江,他們就願意交出元朝所授的印信,繼續奉大明爲主。爲表示誠意,他們還願意當場釋放王貞和被俘的千餘軍民。

沐英考慮到敵衆我寡,且背水一戰,真要打起來,未必能討到便宜。加之麓川勢大,到底是戰是和,他也不敢擅專。便同意了對方的條件,在接回俘虜之後,任其渡江了。

回來以後跟王爺一商量,兩人都覺得應該暫緩攻打麓川政權。一個是明軍不遠萬里而來,經過一年多高強度的作戰,將士們已是強弩之末,疲憊至極了,急需一段長時間的休整。

二是大明在雲南立足未穩、土酋叛服無常,官軍還要放很大精力在鎮守內雲南上,一旦出三江以外作戰,非但超出了彼時明軍的作戰半徑,還容易後方不穩,顧此失彼。

而且麓川國已是龐然大物,坐擁人口數百萬,兵力號稱三十萬。

當然,誇大兵力是國際慣例,明軍出兵時也一樣會把隨軍民夫都算在總兵力中,以求震懾敵膽。

但不管怎麼說,麓川國王思倫發,擁有大軍十幾萬是沒什麼疑問的。而且地形和氣候上,麓川佔據的外雲南比內雲南更加險遠。

內雲南好歹氣候宜人,壩子上的森林已經燒光了,至少瘴氣沒那麼重了。外雲南可是比嶺南還要酷熱,而且山地縱橫,到處是充滿蚊蟲和瘴氣的雨林,大軍不做好準備,一頭扎進去,怕是會死的很難看。

所以兩人頂住壓力上表,奏請朱老闆先同意冊封思倫發,爲大軍爭取喘息的時間,待條件成熟後,再一舉將其殲滅。

這種保守的建議在老子天下第一的大明朝,是要被言官們噴死的……不過朱楨不在乎,被言官們罵的太多,他已經免疫了。

朱老闆審時度勢,同意了兩人的建議,於是派使者出使麓川,冊封思倫發爲麓川平緬宣慰使,忠順將軍,賜蟒袍金牌,令其安分守己,不可再生事端。

這讓思倫發十分得意,認爲明軍跟軟弱的蒙古人是一路貨色。他也可以像父王那樣得寸進尺,一步步把明朝趕出雲南,建立一個比當初的大理、南詔國還要強大的西南大帝國!

然而,現實很快給了他一悶棍。

大明冊封他,根本就不是怕了他,除了緩兵之計外,還有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與其確立君臣名分!

從思倫發接受大明冊封的那一刻起,他便不再是大明平等的對手,而是大明無數臣屬中的一員。

以大明對其冊封的宣慰使之職而言,他甚至連個藩王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算是大明冊封的一個大土司。

那麼大明當然可以名正言順的冊封,麓川平緬宣慰司地界之外的土司了。而這些地方,其實早就被麓川政權吞併,或者至少是實際控制了。

今年三月,原本屬於麓川的威遠、遠乾等地被朝廷劃到楚雄府境內。

五月,朱楨又改鎮康府爲州,灣甸爲縣,並設置土官管轄。而這些地方此前都是麓川進行統治的。

最讓思倫發不滿的是,八月份,朱楨再次於三江之外,設立了金齒衛,並自楚雄至景東,每百里設一營,駐兵墾屯!

要知道,麓川政權原本只是前元金齒宣撫司下轄的六路總管府之一。思倫發他爹思汗法發跡後,又反過來吞併了金齒宣撫司。

現在大明在麓川國的勢力範圍內重設金齒衛,其意昭然若揭,屬於是貼臉輸出了。

思倫發對朝廷這種公然挖他的牆角,還在他家門口跑馬圈地,耀武揚威的舉動,感到十分的憤怒。

憤怒之下,還有深深的恐懼。因爲所謂的‘麓川國’太年輕了,擴張的太快了。疆域內又民族繁雜,大小土酋多如牛毛。

麓川政權強勢時,那些異族土酋自然俯首帖耳,任其宰割。可只要一場敗仗,或者一露出頹勢,那些傢伙就會蠢蠢欲動。

這是從他父王那時起,就存在的嚴重隱患。只不過思汗法屬於天降猛男,一生南征北戰、東征西討、滅國十餘個,拓地八千里,只有大勝,沒有敗績。

攤上這麼個君主,哪個不開眼的敢蹦躂?

但在思汗法死後,他兒子們開始爭位,各部叛亂就開始多起來了。

思倫發最後得到了傣人將領們的支持,最終登上了王位,然後又靠傣人將領,討平了異族土酋的反叛。

之後,一是爲了酬功,當然也是出於穩定政權的實際考慮,他開始推行大傣族政策,一舉廢掉了所有土司,將其土地作爲采邑封給了親信的傣族將領,讓他們進行統治。

這固然增加了統治民族的凝聚力,可那些被剝奪了世襲土司之位的異族首領們就不高興了。

這時候,麓川政權再向大明稱臣,其實是一步臭棋。因爲它狠狠削弱了‘麓川國’本就不充分的政權合法性。

你是大明的臣子,我也是大明的臣子,憑什麼你能接受大明的冊封,我就不能接受?

而大明給那些土酋首領開出的條件也十分優厚——既不用納稅也不用接受雲南兩司的管理,只需要接受朝廷的冊封,就能見月領取一大筆賞賜了。

這也是朱楨能大挖麓川國的牆腳,一下子拉過去那麼多人的原因

第526章 鐵拳之下,勢如破竹第264章 書呆子第341章 殺一人者爲一住菩薩,殺十人者爲十第201章 三哥帶我逛那種地方第879章 真老狐狸第386章 破碎第197章 王與將軍擼熊貓第726章 大功告成,親個嘴兒第134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第1章 楚王殿下第1237章 朱老六又回來了第455章 將星隕落第329章 重歸於好第243章 大的要來了第990章 總有第一次第627章 真相第15章 朱老闆的卷王生活第856章 我願稱之爲絕殺第643章 全撂第395章 老六就是花活兒多卡文了,請假一天。第520章 丐幫大會第811章 手下留情第1063章 王爺的主義第412章 又見寶船廠,爲什麼要說又?第895章 廣州熱第480章 收穫第473章 攢勁的節目第988章 一個師傅教的第14章 六!第27章 朕發起飆來,標兒也不認第547章 私教之爭第1275章 思維定式第721章 韓國公的退休生活第13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927章 你聽說過孔明燈嗎第1024章 試驗田第358章 法海哥哥的金山寺第1059章 王爺實在給太多第491章 下落第291章 雄風!第1052章 英雄有傷第681章 官怨沸騰第1106章 各就各位第769章 討價還價第680章 大哥犧牲太大了第344章 咱就相信秦王的判斷第456章 王之安慰第1213章 髡刑第539章 大明瓷業總會第405章 敗軍之將第626章 謀殺不是自殺第564章 胖胖憐胖胖第988章 一個師傅教的第438章 燕王賣柺第302章 事大主義第444章 人不如鳥第247章 大索全城第1129章 意外的結果第598章 慣子如殺子第24章 眼睛是會騙人的第476章 二舅的公幹第1325章 神兵天降第535章 逛第224章 二哥不會睏覺第139章 朕比劉季強第1013章 壩子第1313章 四哥去哪了?第121章 來不及解釋了,快上船第1239章 六王爺造車第275章 棄民第856章 我願稱之爲絕殺第521章 天下無丐第408章 天降第195章 你叫我小師叔?第379章 替死鬼第577章 都是千年的妖怪第502章 此欽差見彼欽差第1098章 思倫發第1074章 冬訓第734章 有鬼第59章 馬皇后講價第1099章 王之決斷第824章 雙刀王第334章 有沒有信心?第191章 拜師第23章 爸,我回來了!第254章 反殺第243章 大的要來了第250章 老憤青第172章 韓國公破大防第526章 鐵拳之下,勢如破竹第775章 小小的也很精緻第1246章 新帥人選第205章 劉伯溫聽了都直搖頭第900章 高端局第1273章 雙刀王第259章 祖宗成法我來改第204章 老師的作用第279章 白鬍子和黑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