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節:諸葛亮?!

“本爲望海築此樓,豈料遠近皆望樓;風晨雨夕獨登臨,方知何處是徐州。”

一進望海樓大門,一篆書大字製成的匾額懸掛在大堂正中。

管彥訕訕的摸了摸鼻子,微微一笑看着一旁胖乎乎的望海樓老闆,老闆忙點頭哈腰道:“管大人詩詞真乃一絕,那日所做之詩道盡我‘望海樓’之含義,某甚愛之!故請人題裱於此,還望官大人勿怪!”

管彥能說什麼呢,何況這是別人在捧自己呢。

管彥默聲繼續向樓上走去。

來到了望海樓三樓,管彥不自覺地看向了那日題字的牆壁。

只見字跡猶在,只是字跡四周已用一圈紅木雕花邊框裝飾起來,別有一分韻味。

管彥這次忍不住了,摸着下巴打量着那字笑出聲來。

管彥想不到自己如今居然享受到了後世領導幹部的待遇,在一地留下了墨寶供別人欣賞。還好自己的硬筆書法功底還是比較紮實的,不像後世的毛某宇,那一句“一師是個好學校”真是寫的驚天地、泣鬼神啊!

想到這裡管彥笑得更開心了。一旁的望海樓老闆看管彥笑的那麼開心,以爲自己馬屁拍對了,忙諂笑道:“管大人此賦更是意境深遠,每日來此觀摩之人絡繹不絕,知識還缺一詞牌名,煩請大人不吝賜教啊!”

管彥微微搖搖頭,默不作聲。

胖老闆一看管彥如此,以爲他不允,忙向一旁比較熟悉的糜竺投向了求助的眼神。

糜竺會意,打起圓場:“文德,老闆一番好意,汝便勞煩一番,題個詞名吧。”

其實管彥並不是矯情,而是上次是乘着醉意所寫,心無顧忌,大肆發揮。如今讓他認真寫還不一定寫的好看,特別是沒有一個正宗筆的情況下。

糜竺話一講完,胖老闆就輕輕一揮手,一個小二端着一個托盤走了上來。

托盤裡有一碟墨汁,還有一截筆桿。

拿到處一看,才發現筆桿是被精心修過的,除了沒有鉛筆芯,活像後世中的鉛筆。

管彥在感嘆勞動人民的偉大之餘,拿起那隻“鉛筆”,沾了沾墨汁,慢慢的走到“題字牆”前。

管彥駐足凝氣,片刻後,提筆在頂端寫道:共飲吟留別!

“好!”衆人喝彩。

中國人有個習慣,就是不管觀看什麼,不管看的好醜,都是先來一聲叫好開頭。

管彥也很配合着衆人的喝彩,面帶笑容的放下了筆,微微行禮道:“見笑了!”

又聽了衆人品論一番後,四人這才落座。

衆人坐定,管彥對身旁的糜竺問道:“怎不見張昭先生和諸葛珪先生?”

糜竺回道:“張子布聞江東多才傑,前去求學論道了;至於諸葛君貢,他稍後就到。”

“莫在背後議論是非啊?”一個爽朗的聲音從樓梯口傳來,不是諸葛珪是誰?

管彥笑道:“說曹操,曹操就到啊!”

“曹操?曹操是何人?”一旁的糜芳一聽管彥說了個沒頭沒腦的話,側頭問道。

管彥這纔想起,這是千餘年來傳下的諺語,如今的曹操還沒有名揚天下,就算曹操名揚天下了估計這個時代也沒人敢拿曹操來開刷。

管彥尷尬地環視了下週圍疑惑的眼光,打了個哈哈:“口誤,口誤啊,呵呵。”

衆人一看沒個什麼名堂,不禁都回報了個白眼。

說話間,諸葛珪已邁步上樓,只見諸葛珪右手牽着一個十歲左右的少年的手,左手則抱着一個兩歲左右的孩童。

糜竺一見兩個孩童,站起身來笑道:“君貢今日將二位賢侄帶來了啊?”

諸葛珪笑了笑,對一旁的少年說道:“還不見過四位叔父?”

少年聞言,一一作揖道:“見過四位叔父。”

只見這少年身材瘦弱,面色嚴肅,舉止得當,真如一小大人一般,只是那雙長睫毛的大眼睛增添了這個年齡應該有的稚氣。

諸葛瑾又寵愛地看着懷中的幼兒,笑着說道:“你也叫叫看。”

這麼大的孩童正是牙牙學語的時候,一般的話還說不清楚呢。

不過今天這幼兒彷彿很給他老子的面子,唔呀呀地對着衆人說道:“叔……叔……”

那肉嘟嘟的小手還往前抓着,可愛的模樣惹的衆人撫掌大笑。

管彥看那小孩甚是可愛,笑着站起身來說道:“君貢先生,讓我抱抱這小娃娃。”

孩子得到別人寵愛,當父母的子讓也開心。諸葛珪笑眯眯地把孩子慢慢地遞了過去,小孩好像很喜歡管彥似得,對着管彥張開了小手臂,肥嘟嘟的臉蛋喜笑顏開,露出了兩顆剛長出的乳牙。

管彥接過幼兒,看着臂彎裡粉雕玉琢般的小娃娃,管彥不禁發自內心的笑了。

管彥逗了小娃娃一會,對已落座的諸葛珪問道:“二位公子叫什麼啊?”

諸葛珪自豪的看了一旁的少年說道:“此是珪長子諸葛瑾。”

諸葛瑾,有點熟悉,好像是吳國的什麼大臣。管彥看着那少年老成的少年,不禁嘆道:今天居然能見到未來的吳國大臣,運氣不錯。

諸葛珪又用溫和寵愛的眼神看了看管彥抱着的孩兒,說道:“此乃珪之次子諸葛亮!”

管彥腦子瞬時當機,諸葛亮?!這個粉嫩嫩的小娃娃是諸葛亮?!管彥長大了嘴巴,呆看着懷中咿咿呀呀的幼兒,心中感念萬千。就連幼兒頑皮的“啪啪”輕打着管彥的面頰,他也渾然不知。

直到一股暖流打溼了管彥的雙腿,諸葛珪慌張的小跑過來,口中笑罵道:“這小子怎麼尿了,呵呵,管大人真是得罪了啊!”

衆人哈哈大笑。

管彥任由諸葛珪笑呵呵的抱走了幼兒,自己只是癡癡的看着腿上了那一抹溼漬,心中喃喃念道:千古一相諸葛亮尿了我一身?!……

--------呆子昨天還信誓旦旦要捅第一的那位大哥的菊花,今早一看,直接被踹出了新人榜前十,這誰受得了?各位大大給點力啊,給力起來啊!---------------------

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二百三十三節:將相和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十節:糜家小姐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三百一十二節:弘農郡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一百三十四節:八校之主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二百四十三節:徐州勢危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九十一節:內訌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一百二十三節:字令明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一百九十五節:禪位董卓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八節:噩夢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一百二十三節:字令明第二百三十三節:將相和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一百九十五節:禪位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