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

大軍看到了臨淄的城牆已經是半個月後了。

當天,管彥命大軍在城外駐紮,自己則領着周倉、陳登二人進了臨淄城。

五千人馬駐紮臨淄城外,動靜不會小,青州刺史田楷自然很快知曉了。當得之領軍之人是管彥時,田楷眯眼看了看門外的天空,冷笑一聲,接着端坐於大堂之上,若有所思地品起茶來。

“煩請稟報一聲,冀州從事管彥求見田青州。”管彥站在刺史府門前對着一個守門兵卒說道。

管彥本在臨淄任門下督,後來又因懲殺士卒一事在刺史府門前鬧過,那兵卒本自然就認識管彥,現在管彥更是身任冀州從事,是個大官,兵卒也不敢怠慢,一抱拳回道:“管從事稍等。”說罷,一溜煙地跑進了刺史府內。

“冀州從事管彥在門外求見。”兵卒跑進廳堂單膝跪地,向田楷說道。

本在廳中踱步的田楷聞言,揚起眉頭看着兵卒,冷冷地回道:“來了啊,哼~讓他進來!”說罷大袖一揮,走到主位端坐其上。

小卒再次快步跑回門外,對管彥抱拳說道:“田刺史有請。”

管彥點了點頭,整了整衣冠,領着周倉陳登二人,邁步走進刺史府內。

“末將管彥,參見刺史大人。”一進廳門,管彥對着田楷團團一揖到底,朗聲說道。

“不敢不敢。”田楷緩緩放下茶杯,微微瞟了管彥一眼:“本刺史可受不得管從事如此大禮。”說罷,輕輕拍了拍袍襟上的塵土,閉目不再言語。

管彥偷偷看了下田楷的臉色,訕訕地說道:“田刺史言重了,彥時刻無不感謝田公知遇之恩!”

“那倒未必見得。”田楷冷笑一聲,站起身來,走到管彥面前:“聽說管從事在冀州混的事風生水起啊!”

管彥心道:今天這田楷對自己可是成見頗深啊,如何應對呢?

一旁的陳登忙拱手說道:“田大人,皇甫將軍有書信一封欲交予大人。”

管彥這纔想起這個救命稻草,慌忙道:“田青州之言令管某汗顏惶恐,險些誤了正事,皇甫將軍有書信一封,還請田青州過目。”說罷管彥取出白綢書信雙手拖上。

田楷看了看管彥手上的書信,又看了看管彥,上前一步,拿過書信,右手一抖,展於手臂閱看起來。

一盞茶的時間,田楷看完了書信,臉色已比方纔好了許多。田楷雙手負於身後,眉頭緊鎖地來回踱着步伐。片刻後,田楷站定,看了看管彥嘆了口氣,擺手說道:“坐着說話。”

管彥心裡這才稍微有了點底,暗道:估計沒什麼事了。管彥直起身來,正襟危坐地坐於一旁。

田楷回到主位坐下,看着管彥說道:“皇甫將軍親自來書,本官已知原委。既是老將軍厚愛於汝,文德便安心在皇甫大人帳下做事吧。怎麼說,你也斬下張樑首級,爲我大漢立下大功!”

管彥長舒一口氣,站起身來,抱拳道:“多謝田青州。”

田楷擺擺手示意管彥坐下:“至於那五千兵馬,本官只留下四千,還有一千兵卒便隨與你,本官還有一事相托。”

“大人言重了!若有事情儘管吩咐,彥盡力而爲之。”管彥慌忙回道,心裡暗想:不追究我跳槽的責任已經不錯了,有什麼事情能幫則幫,不能辦先應着,回去請老師解決。

田楷輕捻鬍鬚說道:“東郡黃巾賊勢甚大,本官本欲出兵剿之,怎奈我青州兵微糧少,卻也奈何不得。”田楷挑眼一看管彥,繼續說道:“先聞管從事與徐州別駕糜竺有些交情,不知是否?”

這要說有交情,不過一面之緣;要說沒交情好歹也喝過兩次酒,如今是騎虎難下,沒交情也要有交情了,不知者田楷有什麼事情。

管彥咬咬牙應道:“末將與糜別駕相熟一二。”

田楷點點頭,繼續說道:“不知管從事可否去一趟徐州,向陶公借些兵馬以剿賊?”

媽的,自己不去借,叫我去借!管彥暗罵道。轉念一想:罷了,誰讓自己理虧在先呢,試試吧!想道這裡,管彥硬着頭皮回道:“待末將回族中見過家主後便前去徐州!”

“嗯~”田楷滿意地點點頭:“那本官便敬候佳音了!”說罷便端起了茶杯,輕輕吹動着茶麪上浮動的茶葉。

管彥會意,抱拳道:“下官告辭。”一行三人慢慢退出大廳,走出刺史府。

回道城外營中,管彥皺着眉頭對陳登說:“元龍,此去徐州恐難成事啊!”

陳登點點頭回道:“若主公一人遊說,恐難成事,事若不成,恐田青州再欲刁難!”

管彥嘆口氣:“看來此事需告知老師了!”

陳登微笑着搖搖頭:“如此小事若告知皇甫將軍,雖可解當前之困,但今後青州之地,舉步維艱!登有一計,可助主公!”

管彥喜道:“元龍教我。”

陳登自信的說道:“登一族世居徐州,我陳家倒也能在陶公面前說上些話,我立刻星夜趕回徐州,請家父出面。再加上糜竺之情,陶公必借之!”

管彥點點頭:“這倒是個辦法,只是辛苦元龍了。”

陳登擺擺手笑道:“主公言重了,既如此,登立刻收拾行裝前往徐州。”說罷抱拳一行禮便出了帳門。

管彥看着陳登的匆匆離去地背影不禁想到:元龍真乃肱骨之臣也!

-------------收藏,花花----------------------

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八節:噩夢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七十八節:追殺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八節:噩夢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一百六十節:回師鄴城第一百六十一節:登基大典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四十四節:師徒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九十二節:反了!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九十節:傅燮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二百一十五節:急火攻心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一百六十九節:何進身亡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一百三十四節:八校之主第十節:糜家小姐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