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

濮陽之戰以呂布被俘梟首而落下帷幕。

公元197年元月大朝會,管彥上表,奏明諸將功勳,表周瑜爲徵東將軍,封石亭侯;趙雲爲虎威將軍,封華庭侯;陳宮爲從事中郎,其餘有功將領皆各有封賞。另外管彥表奏曹操爲車騎將軍,領兗州牧,以安其心,當前按照賈詡的規劃,應當先平定河北纔是,何況管昭被擄的事情也已查明瞭,乃是袁譚和劉備合謀所至,

俗話說“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妻兒”,雙方爭鬥,或謀或伐,各憑本事而已;但是通過虜其幼子以要挾逼迫,此種行爲是爲天下人所不齒的,因此管彥當即以朝廷名義,怒揭二人罪行,公告天下;其中直接派人綁票的袁譚被定位首罪,朝廷布告中直接定下三月初十,命大司馬管彥率兵討伐袁譚,另下聖旨,命幽州牧公孫瓚,青州牧田楷,北海太守孔融,共出兵伐之。

這一切大家都明白,什麼朝廷聖旨,還不是管彥一個人在搗鬼,漢室王綱雖然已經衰敗,但統治中國數百年的漢王朝的號召力依舊在。在管彥的刻意運作下,袁譚不管在倫理還是大義上都已落得下風。

管彥在詔書中寫明瞭討伐日期,也是爲了讓袁譚無暇西望,讓飽經戰火的冀州能有幾個月的喘息期,到時候有冀州爲依,勝率便大了幾分。

而此時,貂蟬也爲管彥誕下一女嬰,管彥大喜,在違反當時社會主流風俗的情形下,爲女嬰擺上了與管昭同等規格的慶賀喜宴,這讓本心中的忐忑的貂蟬欣慰不已。

正值鄭玄時隔多年再來洛陽傳道,對於故人之後、名上弟子的管彥自然要照顧有加。“洗三”禮上,管彥拜求鄭玄賜名,鄭玄說道:“琰圭,琰半以上,又半爲瑑飾,諸侯有爲不義,使者徵之,執以爲瑞節也!”故從其中取一“瑑”字,喚之管瑑。

此句乃鄭玄刻意解讀蔡琰之名,以蔡琰衍生管瑑之名,同爲當世三君之一的蔡邕自然能明白其中含義,本因管彥越禮設宴而感到不滿的蔡邕,因鄭玄一句話,不滿皆散。

看似一切順當美滿之時,渤海的一消息,令天下震驚。

陳留王劉協攜傳國玉璽,於渤海登基,國號“興始”。

跟當年王芬立新帝一樣,第一件事就是昭告天下,歷數舊朝弊政,當然,更多的矛頭是指向管彥。

雖然套路更當年王芬立合肥侯爲帝是一樣的,但是影響力是截然不同。

第一,當初合肥侯只是漢室宗親之一,不管在士族階層還是在老百姓眼中,他只是個普通的皇族而已,大漢立國數百年,劉姓皇族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了,合肥侯的身份並不出奇;而陳留王劉協則不同,漢靈帝駕崩,留下的只有兩個皇子,一爲劉辯,二爲劉協,從血統純正和地位上面,劉協是當今世上離帝位最爲接近的人。

第二,劉協手持傳國玉璽,這傳國玉璽跟軍隊的虎符一樣,統領軍隊除了有皇帝任命還需要有欽賜的虎符,而皇帝的正統,除了要有先帝的傳承,也需要這麼一個代表着正統的信物來證明。

渤海昭告一出,各方勢力的態度就明顯的發生了變化。首先便是那公孫瓚,當初公孫瓚妄圖毒殺趙雲以除後患,但前去追殺的幾十親衛皆被殺於荒野。公孫瓚還以爲趙雲中毒未深,被其脫逃。可趙雲封爲虎威將軍的消息一傳出來,公孫瓚便是暴跳如雷,本還礙於朝廷之令,不得不出兵,可如今有了渤海的朝廷與其分庭抗禮,公孫瓚自然樂於其成,立刻把河間兵馬從南線調至西線,且暗下與袁譚多有接觸,自袁紹身亡兵敗被殺不過一年,當年的元兇之一公孫瓚便與袁紹之子袁譚形成了私下聯盟。

而青州牧田楷,本就爲公孫瓚部下,一切自然以公孫輾馬首是瞻,且管彥曾爲田楷帳下的門下督,當年的末位小官,如今已至權勢滔天,這讓田楷心中多少有點不舒服,能與其爲敵,絕不與其爲友!

原本完美的規劃,被這突發的事件所打亂,管彥急招衆人於府中商議對此,正當衆人集於書房正準備議事時,宮中忽然派人來宣召管彥。

自漢帝劉辯即位後,還從未單獨傳召過管彥,如今相召,必然是因爲劉協之事,當下管彥交待一番便匆匆趕去皇宮。

安福殿,乃是皇帝休息之所。八年前,漢靈帝在此召見管彥,欽點其爲八校主其一。自漢靈帝駕崩後,劉辯深居簡出,除了朝會露面,其餘事務皆不過問。

時隔八年,再入安福殿,物是人非,讓管彥頗爲感慨。

“臣管彥,叩見吾皇萬歲!”

劉辯雙目無神,正坐在龍椅上發呆,聞聽管彥之聲,忙起身擡手:“大司馬快快請起!”

“來人啊,給大司馬賜坐!”

“多謝陛下!”

二人坐定,管彥恭敬地問道:“陛下急招臣,不知有何吩咐?”

“哎~~~”劉辯嘆了口氣,皺着眉頭說道:“渤海之事,大司馬已有耳聞了吧!”

劉辯所指,自然是劉協在渤海登基的事,管彥點點頭:“臣已知曉!”

“我與協弟本爲手足,共經苦難,哪會知其會行此悖逆之事!” 劉辯說的痛心疾首。

這事管彥倒是清楚,劉協出逃是因爲害怕受袁隗、王允之事牽連,不過偷走傳國玉璽,確實是管彥沒有想到。這宮中的太監也是馬虎大意,雖然平時這傳過玉璽用不到,但也不至於遺失了一年也未被發覺!

此事管彥也不知道如何勸慰劉辯,唯有默守一旁,靜待下文。

不一會,劉辯擡眼看向管彥:“如今事已至此,大司馬欲如何處之?”

“無他!出兵伐之!”管彥回答的很乾脆。

劉辯聞聽,思慮了片刻,忽然下定決心似得說道:“奸邪爲亂,皇綱不振,朕欲御駕親征,卿以爲如何?”

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三百一十二節:弘農郡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二百六十八節:平亂後事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六節:泰山賊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三十六節:安喜縣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