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火燒銅錢穀

酒足飯飽後,不是,應該是水足飯飽後,管彥率領衆人再次踏上征途。“大人,前方便是銅錢穀了。”管彥看着漫天土黃的山谷點點頭。銅錢穀,是樂安郡東南郊外的一座山谷。谷內雜草叢生,一到秋冬之際,雜草枯萎,漫天土黃,如灑滿銅錢一般,故稱此谷爲銅錢穀。

管彥駐馬觀望了片刻,揮手道:“三軍加速前進,天黑之前,必須安營到黃巾賊營十里外。”“慢!”一聲大喊讓管彥微微皺起了眉頭,陳登催馬來到管彥身邊說道:“主公不可莽撞,此谷崎嶇,路狹道長,杜遠狡詐,恐有埋伏。以登之見可派探馬搜索山谷兩側,或繞谷行之。”“什麼?”旁邊的周倉一聽不樂意了,大聲說道:“欲將這山谷兩側探查一遍,起碼需兩三日。繞谷行之需多行五日路程。末將以爲此乃多此一舉。”裴元紹也附和道:“少將軍,末將也以爲當速速通過。”裴元紹低下頭輕聲地對管彥說道:“某每思大帥慘死之狀,日不能食、夜不能寐。今杜賊依舊逍遙自在,莫說三日,就算三刻,元紹也等不及!”

馬兒似乎感受到了管彥地焦躁,甩着脖子用力的打了個響鼻。管彥用力拉了拉繮繩,眉頭緊鎖着。

就在這時,山谷裡走出一隊人馬一字排開,由於相離甚遠,管彥並不看得清所來何人。

這時對面爲首一騎催馬上前幾步大聲吼道:“來者可是管彥小賊?”

一聽聲音,管彥愣了片刻,忽然心中一驚,大聲回道:“是你!杜遠狗賊!”

管彥廢話沒多說,拔出腰間佩劍大聲命令道:“全軍突擊!”說罷,管彥催馬率先奔去,紀靈、周倉、裴元紹隨後縱馬跟上。

杜遠能爲黃巾將領,自然有過人之處。杜遠臂長力大,能使三石強弓。

眼看管彥率軍奔來,杜遠從箭袋抽出一支狼牙箭,彎弓滿月,向管彥射去。

管彥眼瞅一黑點飛來,忙用佩劍盪開,箭頭與佩劍相撞,火花四濺,狼牙箭偏離了方向,向路邊雜草飛去,管彥緊握佩劍的手也顫抖不已。管彥用力穩了穩手臂,大吼:“殺~~~~”

杜遠一看大軍快衝來了,忙命令道:“撤~”

杜遠人少,靈活方便,不一會便全部進入銅錢穀中,不見身影。

管彥氣喘噓噓地停在谷口,指揮大軍停下。裴元紹、周倉大聲道:“將軍,爲何不衝殺進去?”陳登則在一旁一言不發,只是擔憂地看着管彥。管彥思索了片刻,不再去看陳登的表情,揮手道:“全軍前行!”

陳登輕輕嘆了口氣,凝視着管彥的背影,默默地催馬跟上了管彥。

此時,西落的太陽正好被雲朵擋住,山谷也微微暗了下來。五千人馬慢慢地向谷內前行,融到了一片土黃之中,遠遠看去,谷口如一隻張開大口的巨獸,將行進的人馬慢慢地吞噬進去……

轟~~轟~~~~,幾聲巨響引起了戰馬的恐慌。管彥等人迅速地拉起繮繩安撫着坐騎,幾人幾乎同時向後挑頭看去。

只見後隊谷口處塵土飛揚,戰馬的嘶鳴、兵卒的噪雜迅速在隊伍裡蔓延開來。

管彥皺起眉頭,命令道:“紀將軍速速查看,發生何事。”

“喏!”紀靈一抱拳,接着揚手一鞭,飛快地向後軍奔去。

不到半柱香時間,紀靈便已從後軍揚塵回來。“籲~~~~~~”紀靈駐馬在管彥面前:“啓稟大人,谷口落下巨石數塊,已將谷口堵死,死傷二十餘人,尚有三百餘人堵在谷外。”

陳登聽罷倒吸一口涼氣,驚道:“如此說來,我軍有四千六百人困在谷裡?!”現在已經擺明了,後面的大石塊是有人埋伏故意堵死谷口,想讓五千人有來無回。

想道這裡,陳登與管彥驚慌地對視了一眼,管彥立刻大聲道:“全軍聽令,速出此谷!”說罷,管彥率先狠狠地抽了一下坐騎。馬兒吃痛,撒開蹄子往前直奔。

一時間,數千人馬爭相前進,銅錢穀裡猶如沸油中滴進了一滴水,炸開四濺。

就在這時,一陣嗖嗖的破風之聲從銅錢穀兩壁響起。紀靈、周倉這種戰場老人聽到這種聲音,臉色不由一變,擡頭向谷壁兩側看去,只見星星點點的火珠由遠而進,飛速射來。

周倉大吼一聲:“有埋伏,大軍備戰!”備戰?如何備戰?伏兵均待與谷壁之上,自上而下可攻,自下而上如何攻擊?

話音剛落,隊伍裡已經傳來陣陣慘叫。五千兵卒聽到周倉命令備戰,紛紛舉起兵刃準備迎敵,可哪有敵軍影子?迎接他們的只是一波又一波的火箭。

射出的火箭有了自上而下的衝力,射到的人不死也是重傷。沒射到人的,大部分落入了銅錢穀小道兩側的雜草中。銅錢穀因雜草叢生而得名,且如今正是秋冬雜草枯黃之際,不到一炷香時間,大道兩側已經燃起熊熊大火半個時辰前還雄赳赳氣昂昂的五千官兵,這時被殺的倉皇逃竄。慌逃的人影不停的在管彥面前晃過,士兵的慘叫不停的衝擊着管彥地耳膜。管彥慌了,他原以爲領兵很簡單,但是這是才發現,帥纔不是那麼容易的。

正當管彥無助時,陳登再次發揮了他的作用。

陳登嘶聲對衆人大吼:“谷內不可停留,衆將士取物護身,隨將軍衝出谷去,方有生還之地!”

“駕~”陳登一鞭子先抽向了管彥坐騎,馬兒迅速向前衝去。管彥身子忽然往後一頓,這才從渾噩中驚過來,他扭過頭神情複雜的看着身邊同樣策馬狂奔地陳登,不禁後悔地喊道:“元龍……”陳登看了管彥一眼,大袖摸了下臉上汗水混着黑灰的污泥說道:“主公勿要贅言,逃出此谷再說。”

管彥咬咬牙,快馬一鞭,帶領着隊伍向前方的谷口衝去。

離谷口還有大概五里路,火勢已經小了很多,谷壁上的伏兵也漸漸被甩在了身後。

-------------求推薦,求收藏啊----------------

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七十八節:追殺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二百二十節:陳留起兵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三百一十二節:弘農郡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六節:泰山賊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五十八節:病賢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