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

管彥如今在洛陽也算是個小有頭臉的人物了,虎賁的事情安排好後,無所事事的管彥每天除了去校場,就是跟曹操在洛陽城中閒逛。

由於曹操知曉了管彥身份的老底,管彥多少和曹操有了些隔閡,但是曹操的人格魅力的確厲害,管彥總是情不自禁地向曹操靠攏。

這天清晨,一名僕人裝扮的人前來求見管彥。

“拜見東鄉侯!”僕人一作揖。

管彥虛擡右手道:“無須多禮。”

僕人直起身,只見這人面色白皙,嘴脣上兩撇鬍須增加一分精氣;身上雖是僕人打扮,但是臉色不卑不亢,給人絲毫沒有僕人的感覺。

管彥打量一番後,開口道:“請問閣下是?”

僕人回道:“在下是鄭大家家丁鄭古,奉先生之命,執名帖拜訪侯爺!”

鄭大家?我只知道蔡邕蔡大家,這鄭大家又是誰?不過管彥哪好意思開口,既然別人自稱“大家”,想必也不會差。

管彥裝作恍然大悟,站起身回道:“原來是鄭大家!不知鄭大家有何指教?”

管彥的反應好像在鄭古意料之中,鄭古滿意地一笑:“三日後,先生將在洛陽經學館開經筵,久聞東鄉侯之名,特遣小人前來邀請東鄉侯大駕光臨!”

鄭古說道經筵之時,一臉的傲色表露無遺。

“哦~~,經筵啊!”

經筵是個啥?管彥一頭霧水,但咱是東鄉侯、虎賁中郎將,怎麼能在一個下人面前丟臉!

管彥乾咳一聲:“哎呀,本侯得此榮幸甚以爲安也!煩請回稟鄭大家,三日後,本侯必定前去!”

“如此甚好,那小人先行告退,三日後,小人在經學館內靜候侯爺大駕!”

管彥站起身:“煩惱先生了!來人,送鄭先生出去!”

鄭古被稱爲“先生”,卻沒有一絲惶恐,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估計這鄭古在那個“鄭大家”門下被稱呼“先生”也稱呼慣了。

待劉管家把鄭古送出去後,管彥忙叫來陳登、戲志才二人,把剛纔的事噼裡啪啦說了一遍。

“什麼?鄭大家!”陳登瞪着雙眼,站起身來失聲叫道。

“怎麼了?”管彥眨巴着雙眼:“對了,這鄭大家究竟是何人?”

相比於陳登,戲志才的反應要鎮定很多。戲志才抿了一口茶,說道:“主公,汝可知‘三君’?”

管彥搖搖頭。

“八俊?”

管彥依舊搖搖頭。

“八及,八廚呢?”

沒等管彥搖頭,戲志才已經從管彥木訥地眼神中看到了答案。

戲志才搖頭一笑:“主公,我真看不透你,有時聰明絕頂,有時卻不通一事!”

管彥唯有尷尬地一笑。

“這些名號都是天下士大夫互相標榜,互擡身價,多有不實,某甚爲不屑!”戲志才頓了下,繼續說道:“唯有‘三君’確有真才實學。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其實三君之一,主公你也曾見過一位。”

“何人?”

“蔡邕蔡大家便是三軍之一!”

管彥真正地恍然大悟,點頭說道:“原來如此!”

“鄭大家乃是說的北海鄭玄,其乃漢尚書僕射鄭崇八世孫,曾官職大司農。黨錮之禍起,遭禁錮,故而棄官,遊學故里,復而客耕東萊,聚徒授課,弟子達數千人。其學以古文經學爲主,兼採今文經說,遍注羣經,乃當世大儒也!若比學識,恐怕就算蔡大家也有所不及啊!”

這麼牛逼!怪不得剛纔鄭古都那麼傲!

管彥忙繼續問道:“那經筵又是何物?”

戲志才繼續答道:“漢文帝爲講經論史,特設御前講席,稱之爲‘經筵’!我朝歷代皇帝都曾聚當朝大儒,開講‘經筵’!”

“都是皇帝開的,那怎麼這鄭大家也開‘經筵’?這不是謀反嗎?”

戲志才笑了笑:“主公有所不知,當今三君,名震天下,學通古今,尤其是經學之君鄭玄,每次開講,學徒少則數千人,多則近萬!其人數、其規模實乃古今罕見!天下士子皆稱其爲‘經筵’!”

管彥聞言一笑:“原來都是自己捧得。”不過管彥又皺起眉頭:“那麼多人,要我去幹嘛呢?”

戲志才也皺眉回道:“經筵之上,多有倫理之爭,主公若是沒把握,到時還是少開口爲妙!”

戲志才這說的夠委婉了,其實意思就是:去就去,裝作啞巴,別吭聲!

管彥心中明白,點頭道:“已經答應了,不去不行了,到時就混混吧!”

說着,管彥看了看時辰,對着戲志才、陳登說道:“走,我們去看看虎賁兵士訓練如何了。”

戲志才、陳登點頭一應,三人並肩走出府外,向校場走去。

------不在狀態,不在狀態,各位大大,容呆子調整下---------

第八節:噩夢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三百零四節:縛虎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三十一節:火燒銅錢穀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一百五十三節:引蛇出洞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二百六十八節:平亂後事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