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虛驚

第39章 虛驚

七月盛暑,天氣燥熱。

原本應該熱鬧非凡的洛陽東南郊官道上,如今竟然一片蕭瑟。

這倒不是說路上的達官貴人少了,而是說僅靠達官貴人是支撐不起‘熱鬧’二字的。須知道,這是個農業社會,所以哪怕是京師洛陽郊外,如果路邊的良田裡沒有農人勞作,如果路上沒有穿着樸素的農婦端着瓦罐去送飯,那也一定會讓人覺得哪裡不對勁。

而如果說,目中所及的所有農民都只能枯坐在光禿禿的樹下唉聲嘆氣,那就不只是不對勁的問題了。

“蝗災啊!”不要說其他人,就連剛剛訂婚的呂範也是連連搖頭。“幸虧是在洛陽。”

“子衡兄這話怎麼講?”一旁的劉備茫然不解。“不管哪裡有蝗災都不好吧?我還記得前些年,河北先是大旱,然後又大蝗。那個場景,我雖然年幼,但想起來也是心有餘悸的……你們不曉得,我們家門口有個大桑樹,根本不知道是多少年的老樹,一夜之間就被啃得乾乾淨淨……”

“然後呢?”呂範追問道。“桑樹被啃淨之後呢?”

“之後自然是那桑樹又長出新芽,並活了下來!”劉備感慨道。“我們鄉人都說,那棵長在我家門前的桑樹有神異,高五丈不說,枝葉繁盛的時候,遠遠望去如同車蓋一般……”

“我不是問你桑樹。”呂範無語至極。“是問你蝗災之後可有盜匪?可有流民?可有大戶侵奪中產之家?可有民變?”

劉備面露茫然。

“那教主張角也是我們鉅鹿的名士。”賈超偷瞥了對方一眼,看到對方確實沒事後這纔敢繼續說下去。“他一直被認爲很有德行,而且交遊廣闊,據說和朝廷大員,海內名儒都是有所來往的……所以,這次他突然造反,實在是讓整個河北都覺的莫名其妙。”

衆人趕緊各自歸位。

“食蝗?”劉備面露駭然。

無論如何,您老人家都不能看着自己兒子在洛陽‘閉門苦讀’……讀讀讀,讀個博士出來,那像什麼樣子?

當然了,這年頭交通水平太差,而且這盧植來的太快太猛,下午公孫珣纔回到這邊把信寫完,然後讓賈超帶人往遼西飛速送去,到了傍晚,人家盧老師就直接在對面的義舍裡把木碗給拍在了桌子上。

然而,這種氣悶並未持續太久,纔到了第二日傍晚,一個好消息就陡然傳來——賈超回來了!

“我懂子衡兄的意思了。”劉備看着四周情形,騎在馬上嘆氣道。“這河南畢竟是天子腳下,且不說天子不會坐視京城受災,就是洛陽周圍的達官貴人也斷然不許自家莊園周邊生亂的,所以這些災民雖然少了一季收成,卻不至於餓死……這確實比其他地方‘幸虧’的多。”

不過,盧植見了幾個弟子後,倒沒說別的,只是細細的問了汝南那邊一衆大儒高官的反應,而聽說所有接到書信的人都態度堅定後,就直接讓衆人休息去了。而他自己,則正式宣佈要借公孫瓚的這個小套院沐浴更衣齋戒三日,然後再度上書!

公孫珣其實是有心想問問對方蝗災這個話題的,但終究是有些膽怯,只好悶悶的退了出來。

這話確實有道理,所以衆人也紛紛頷首。

“鉅鹿……”公孫珣眼皮一跳。“總不會是趙忠的族侄還魂了吧?”

“而且還有地形阻隔。”呂範繼續解釋道。“畢竟這周圍北有黃河南有嵩山的,蝗蟲十之八九會被鎖死在這河南尹境內。要真是從河北、中原鬧起來,怕又是一場大災!”

“怎麼不說了?”公孫珣這邊想着,卻不料那賈超已經閉嘴了。

所以這個張角在世人的眼裡,與其說是什麼方士,倒不如說是一個偏門的經學家纔對。這種人突然造反,還真有點奇怪。

所以,躺在自己小院中吹風的公孫珣幾乎是迫不及待的讓賈超進來了。

原來,數日前盧植就從山上下來了,並住進了山腳下公孫兄弟的別院裡……具體來說就是公孫瓚走後空出的那個院子裡,然後時不時的講學也放在了那裡。

而僕從們等在這裡其實也是盧植有所吩咐,說是讓公孫珣這些人回來後直接去別院中找他!

“老師竟然住到山下了嗎?”一直沒開口的公孫珣微微皺了下眉頭,說實話,他心裡是真的不想和盧植朝夕相處,因爲這人實在是讓他心裡犯怵。

“這……這太平道……”公孫珣躺在椅子上看着天,抓着自家老孃的錦囊,只覺自己滿頭大汗外加口乾舌燥。“這太平道怎麼就反了呢?”

不過,信既然已經拿到了手,那從躺椅上坐起身來的公孫珣反而不急了:“你且起來,母親可有什麼話交代我嗎?”

再然後,第二天人家就把劉寬叫來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公孫珣再度目瞪口呆,然後旋即無語……感情人家是在積累經驗呢,又或者後來之所以能成大事就是因爲有這次的教訓,那自己在這裡瞎操什麼心呢?!

“這便是我那‘幸虧’的意思了。”呂範趁勢搖頭道。“令支那邊乃是珣弟他們公孫氏根基所在,所以公孫家斷不會坐視令支受災,而其他地方就不一定如此走運了,這就有了流民、盜賊、人食人,甚至兵災。”

“越兄也不比我大多少!”劉備憤然反諷道。“我不記得你就記得了嗎?”

“他那時纔多大?”公孫越失笑道。“怎麼可能知道這些事情?”

“別的倒也沒什麼,不過有一件事情,是來時路過在下家鄉鉅鹿時聽到的,我覺得少君或許會想聽一聽。”

呂範輕瞥了公孫珣一眼,趕緊不動聲色的提醒了一句:“師長能夠在身邊時時賜教,是件好事。”

“這就是此事讓人驚疑之處。”賈超小心答道。“這太平道平日間在在冀州名望很高,不僅百姓信服,那教主張角……”

“請少君恕罪,”賈超一臉爲難。“這我實在是不知道,因爲這太平道造反都是四月間的事情了,而且據說不到三日就被郡守拿下了,而如今那張角都因爲大赦又回到鉅鹿重新傳教了。我……不過……我不過是路上忍不住回家了一趟,聽我家兄長說了一下而已。而且聽我家兄長說,如今這太平道重新改了傳教的方式,要立什麼‘方’,然後還派出了八名得意弟子,要在全國一起立‘方’傳教,好像要立足三十六個‘方’什麼的……想來那張教主也是一時糊塗,這是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吧?”

公孫珣目瞪口呆,然後回過神後卻又覺得自己心口處撲通撲通亂跳,腦門處更是突突地熱了起來,最後竟然一個不穩直接翻倒在了身後的搖椅上。

“咳……咳咳……你繼續說,認真說!”

畢竟嘛,上次盧植回京的消息剛一傳過來,公孫珣就得知了自己兄弟三人無意間陷入到了今文古文的爭端中,情急之下,他就忍不住向自己那位號稱後知一千八百年的老孃發出了求救信……沒別的意思,就是想問問對方這熹平石經的事情還有沒有印象,是個什麼結果?然後古今文的鬥爭最終又是誰勝誰負,自己又該如何應對?還有這劉寬和盧植的之間,自己這個小不點又該如何自處?

“原來如此。”公孫珣點點頭。“那你此行可有什麼見聞嗎?”

“不是此事。”賈超連連搖頭,然後正色答道。“是那太平道忽然造反了!”

書信是寫在絲帛上的,然後裝在裹有石灰夾層的錦袋裡,據說能防止上面的墨跡因爲受潮而散開……不用說,這個什麼‘錦囊妙策’又是公孫大娘的‘發明’,她的發明總是很多。

旁邊打扇子的三韓婢女,遠遠站在院子門口的徒附,還有眼前的賈超,幾乎全都手忙腳亂的來扶……卻又被公孫珣給呵斥開了:

“沒事!天熱,有點暑氣而已,都離我遠點,讓我躺着透透風!”

這麼看來,如何在劉寬和盧植之間自處這個問題,似乎已經不需要答案了。但是,自家老孃畢竟掌握着‘真理’,她的信肯定會有價值的……再說了,離家這麼久,親孃來信了,就算是說兩句廢話那也是讓人高興的啊!

“我也記得此事!”韓當也突然插嘴。“當日令支城中,每家都分了好幾斤蝗蟲,雖然只吃了幾日,但那味道確實難忘……不過,食蝗總比食人強,好像就是在吃蝗蟲的時候,聽人講到你們涿郡,據說你們那裡已經有饑民開始食人了,然後又過了兩月,到了秋季,漁陽那裡又有返鄉失地的流民造反,郡中還發援軍討伐。”

“還要說什麼?”賈超茫然不解。“就是這張角領着太平道反了,大家都覺的奇怪,我也覺得應該要跟少君說一說纔對……”

“我自然記得。”公孫越昂然答道。“你出身小門小戶,我卻是出自公孫氏。我還記得那次還只是前一年大旱時,族中就在嬸孃的力勸之下興修溝渠,引灤水澆灌令支左右田地,使得當年仍有不少收穫。而等到第二年蝗災,我們本地並沒有起蝗蟲,倒是從右北平那邊飛過來一羣,然後又是我嬸孃告誡了族中,最後族中引人列隊撲殺,甚至還教人食蝗……”

躺在那裡的公孫珣點了點頭……這點他是信得,因爲整個大漢朝,道家其實是正統學術,甚至也被認爲是一種經學,而如果非要說什麼神神鬼鬼的東西,反而是如今朝廷的官學,也就是儒家今文經傳裡面,讖緯之說格外氾濫!

而就在衆人一邊議論紛紛一邊不自覺中來到緱氏山下的時候,路口處,幾名候在這裡的公孫氏僕從卻飛速迎了上來,然後攔住了幾人。

話說,賈超是被公孫珣派回家送信的。

“主母並沒有什麼叮囑。”賈超直起身後答道。“她說自己要講的都在這信上了……”

公孫珣當即正色:“正是如此,我們趕緊去吧,不要讓盧師久等。”

“反了之後呢?”公孫珣無語的扭過頭來質問道。“鼓動了多少人馬,打下了幾座城池,又有多少人呼應?你是鉅鹿本地人,此行又恰好路過鉅鹿,總是知道些吧?”

一念至此,他呼啦一下,竟然又神清氣爽的坐了起來。

“爲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燕武兵法》.心術篇

PS:感謝天馬行空馬行空的飄紅……這應該是個老朋友……羣裡叫啥?

順便,張角確實在熹平年間反過一次,連浪花都沒掀起來的那種,被赦免了而已。

還有新書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一下,684558115。

(本章完)

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131章 求見第64章 臨陣(下)第491章 枕膝堪入眠(下)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60章 出奇第91章 疾趨第470章 時亦猶其未央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206章 人從河中來第160章 秋獵(上)第28章 洛陽城中第39章 虛驚第403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強2合1)第360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第11章 遠方的訊息第479章 秦嬴謾作東遊計第449章 玉壺寒冰不受污第379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第525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第291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第4章 相談第147章 意外第365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附錄5:新燕書.卷二十六.世家第一——娜斯塔第2章 盧龍塞第362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第289章 故將直筆記春秋(上)第237章 鐵騎橫百里(下)第31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132章 伺機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24章 緱氏山下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第236章 鐵騎橫百里(上)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371章 一騎如熊虎第479章 秦嬴謾作東遊計第225章 不負天下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第382章 定跨赤龍越長塬第458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第120章 崩壞(中)第25章 勤奮苦讀第466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8k爲白銀盟加更)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10章 家暴第382章 定跨赤龍越長塬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71章 大饗(下)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344章 平城逢候騎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中)第6章 夜襲第474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397章 一歲終須有一春第97章 處置(中)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219章 天下大吉第100章 大事(上)第205章 寒隨霞堤去第344章 平城逢候騎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291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第339章 河北有義士對不起,寫了一章又刪除了第207章 喜怒形於色(上)第326章 揮刀斷虛繁第311章 衛青不敗由天幸第24章 緱氏山下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381章 長驅白馬向西殿第440章 休問天下早晚清第395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第294章 人事常相參(二合一)第442章 卓哉光武真聖君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199章 摒除萬般事(下)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鄴城(萬字還債)第335章 直指邊城虎翼飛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250章 羣英會玄德做歌第212章 萬衆皆北走第310章 猶堪一戰取功勳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296章 脫粟在傍書在前第147章 意外第211章 順逆藏於心(下)第277章 緩聲慢語迎春社第289章 故將直筆記春秋(上)第15章 熊孩子第460章 漢室諸公鳴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