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

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

說是金大姨,其實今年才三十來歲,畢竟嘛,當年公孫大娘買下這批三韓女奴時就全是一羣小毛丫頭而已。但是話還得說回來,無論如何人家也是看着公孫珣長大的,所以公孫珣叫一聲大姨也總是沒問題的,雙方關係也向來很融洽。

“阿珣怎麼來了?”見到公孫珣過來,後院的金大姨自然也是蠻高興的:“剛回來,應該先去淨面再去吃飯纔對,可是有什麼事情?”

“些許小事。”公孫珣一邊坐到了一個小板凳上——這又是公孫大娘的‘發明’,只是在外面礙於禮法沒法用而已,一邊笑答道。“勞煩大姨取些錢物來,我明日要在洛陽城中置處小房產,還要和洛中士子交遊……”

“這事無妨。”金大姨聞言不以爲意道。“來時主母交代了,凡是對阿珣你揚名有助力的事情,比如說這和洛中的士子交遊……那錢財上的界限一律放開。”

公孫珣點點頭,儼然是想繼續說些什麼,但話到嘴邊卻突然轉了彎:“許久沒和大姨一起說話了,今天就在這裡吃飯,順便聊一聊閒話好了。”

“阿珣不嫌我囉嗦就好。”金大姨失笑道,然後即刻起身吩咐小丫頭打水、鋪陳桌子之類的。

收拾一通後,二人坐好,自然有小丫頭碰上飯來,公孫珣低頭一看卻忍不住笑了:“竟然是雞肉羹?”

“怎麼,不合口味?”金大姨微微一怔。“我記得你蠻喜歡雞肉的,不行我讓廚房換別的上來,上百口子人的廚房,總不能只做雞肉羹的。”

“不是這事。”公孫珣盯着眼前的雞肉搖頭笑道。“只是突然想起小時候的一件舊事而已……”

“什麼舊事?”金大姨是真的好奇了。

“按照主母的行商方略,這種事情還務必要把阿珣你的名字給亮出來的。”金大姨繼續補充道。“不然怎麼傳揚名聲,讓那些過路的寒門子弟心存感激?”

“我記得!”對方話未說完,金大姨就笑了起來。“你沒記錯,確實有這件事情,不過煮肉的不是你李三姨,根本就是我!照理說,凍肉應該先用溫水化開,然後才能煮。但是當日不是正在吃飯嗎,而我們那羣丫頭又正在最能吃的時候,我就怕那些人把好吃的都給我搶光了,所以就偷懶,直接把整塊凍雞肉放進了釜裡,點上火就回來了。結果最後滾燙的雞肉羹端上來,外面的不少肉塊都熟了,裡面卻還凍的生硬,根本掰扯不開……主母當時氣得不許我吃飯,急得我一個人在旁邊掉眼淚。”

“道理是對的!”金大姨略一思索就連連點頭。“少君不愧是主母的獨子,這種聰慧……不過阿珣,你是不是有話要與我說。”

“阿珣不妨說來聽聽,只要確實符合主母的要求,再多的錢我都不會加以限制的。”

“原來還真有這事?”公孫珣也笑了。“我還以爲是記錯了……只是大姨,做飯我是不懂的,可是這個凍成一團的雞肉,你說明明溫水衝幾下就能化開,爲什麼放在釜裡煮到水都沸了,外面的肉都熟了,裡面卻還是冰疙瘩呢?”

“沒問題。”金大姨點頭道。“少君你之前說的道理那麼透徹,我又有什麼不同意的呢?只是少君莫忘了寫信回去,再跟主母說明一下情況。”

“時間太遠,不是很確定了。”公孫珣一邊用筷子扯開燉的稀爛的雞肉一邊說道。“我說出來,大姨幫我想想有沒有這回事……我隱約記得是我五六歲的時候,有一次過年前後吃飯,正吃着呢,我忽然就想吃雞肉,可炕桌上的雞肉卻已經被吃光了,好在家中有不少剁成塊、醃漬好,又系在屋檐下凍着的雞肉,於是母親就讓李三姨去外面拿些凍上的雞塊來給我煮……”

“是這樣的,大姨你看,這緱氏山腳的官道是洛陽東南的咽喉要道,往來的人流、車輛真的是川流不息,而此處卻只有一處亭驛,所以每次都只能給官位最大的人提供食宿,卻將不少人拒之門外。因此我想將對面的酒樓和附近的空地一起買下,在此處建立起一座大大的義舍,不分身份,不論出身,供給食宿。”

“這是自然。”公孫珣連連點頭。“大姨這是同意了?”

“這個道理我哪裡懂?”金大姨搖頭笑道。“小時候還幹些粗活,可用不了兩年,咱們家生意就大起來了,就算是我也不用親自煮飯了,如今更只是會算賬而已。”

“願意住宿在義舍的人……”金大姨仰頭思索道。“官員可以住宿驛站,有名聲的人可以隨意在緱氏縣城中找人投宿,便是有些錢的也能花錢投宿在附近人家,所以,能住進這家義舍的,恐怕多是寒門子弟。”

“是。”公孫珣正色答道。“我知道來之前,母親曾經與大姨有交代,說我要是交結洛陽各路大人物的話,無論花多少錢都不要管,而衣食住行之類的,卻一定有不許豪奢過度的限制。”

“我倒是有些想法,不知道對不對。”公孫珣低頭道。“你看……其實論起化冰,這溫水和沸水的效用未必就差哪裡去,畢竟它們都比冰要熱很多。可是,從我們人的角度來感覺,溫水是可以接受的,而沸水卻是超出限度的,所以就難免高估了沸水的效用,而低估了溫水的能耐。”

“確實如此。”

“多是上進的寒門子弟。”公孫珣更正道。“這年頭出一趟門不容,窮人家出門更難,但他們還是要辛苦出行,不是求學,就是有要緊事物要做,說不定還有亡命之徒……實際上,義公兄說他在洛陽呆的不太痛快,我正準備將他安置在此處,替我招納爪牙。”

“這是必然的。”公孫珣當即失笑到。“不瞞大姨,我寫信回去不僅要說這件事情,還要讓母親多押送些錢財過來……不僅是在這裡要施恩於寒門子弟,我還準備在洛陽,仿效那黨人八廚,對那些出身不賴但卻又缺錢的士子多加援手不圖回報,爭取做一個士人中的‘第九廚’呢!”

金大姨聞言再度頷首,卻又面露疑惑:“這種事情本來就該去做的……只是少君,這八廚的名聲極大,我也是聽過的,不知道他們到底散出去多少錢才換來這個名聲?”

“不瞞大姨,我想做一件事情,要花很多錢,但我覺得這也算是結交人物的一種方式,所以才先說了那件舊事。”

“八人加一塊……每年約有千萬錢吧。”公孫珣略一思索就給出了答案。

金大姨再度失笑:“那一人一年不過百萬錢,也就是千貫而已……也就是咱們家販馬業務一年的純利而已,少君儘管去做好了!”

哪裡會這麼簡單呢?公孫珣心中暗暗搖頭,面上卻只是微笑頷首。

“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爲‘八廚’。廚者,言能以財救人者也。又曰:‘八廚供財,緡錢千萬’。”——《後漢書》.黨錮列傳

PS:還有新書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一下,684558115。你們問二妞是誰?我也不知道。

(本章完)

第324章 忽進忽退忽渡河第415章 舊渡仍許借歸船第35章 夜涼第35章 夜涼第395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330章第208章 喜怒形於色(下)第57章 歸家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92章 進退第264章 志氣方自得(上)第163章 岔口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510章 天時懟兮威靈怒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540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終)第271章 豐年好大雪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國手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192章 人間多真情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130章 一招第62章 臨陣(上)第362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第28章 洛陽城中第277章 緩聲慢語迎春社第268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上)第483章 違天輒非凱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305章 節使三河募年少(還賬成功)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200章 一意起高樓(上)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47章 軟紙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62章 臨陣(上)第26章 緱氏縣中第364章第19章 大案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52章 當歸第313章 漢兵奮迅如霹靂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295章 讀書萬卷不謀食附錄1:《喏,相公》——本初林登萬第429章 魚困自見水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155章 狂言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340章 關東起羣雄(上)第139章 劫持(下)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458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第212章 萬衆皆北走第122章 亂箭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62章 臨陣(上)第138章 劫持(上)第187章 羔羊臨釜鳴第58章 驚變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315章 白馬獵長原第450章 大江東去老諸侯第287章 夫子如何較去留第118章 大事第139章 劫持(下)第266章 天涼好個秋第71章 大饗(下)第157章 親厚關於完本與完本活動第206章 人從河中來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406章 力障孤城勢轉窮第124章 待死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第113章 探問第31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106章 郎署第40章 七月來信(5.2k)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第287章 夫子如何較去留第115章 夜訪第25章 勤奮苦讀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51章 當走第242章 釋懷難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