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案

第19章 大案

天剛矇矇亮,一夜未曾睡好的公孫珣就和韓當等人上路了,他們按照昨日走錯的路線老老實實的退了回去,而且逢人就問路,遇到一個叫大黃裡的小村落時還不忘專門去歇歇腳討口熱湯喝……沒辦法,昨天確實渴壞了。

而就在這行人從大黃裡這裡得到了確切的方位,準備再度上路時,卻忽然見到路上塵土飛揚,馬蹄聲疾,赫然是一隊黑衣官吏快馬護送着幾輛制式車輛來到裡中,而僅僅看到車輛的依仗,公孫珣這個當慣了吏員的人就明白,這應該是這南和縣縣君親自來了。

果然,等到車門打開,真的下來了一個配着銅印黑綬的朝廷命官,聽周圍吏員的稱呼,赫然是本縣崔敏崔縣君到了。

裡中的里長、大戶大驚失色,趕緊上前跪拜問候,但這六百石的崔縣君(漢家制度,一縣之長的級別根據縣中戶口來定,從三百石到一千石都有)根本見都不見,而周圍的吏員上下忙活,但卻只是要熱湯和草料……倒是讓裡中衆人鬆了口氣。

稍微一問才知道,原來,昨夜三馬裡出了一件潑天大案,僅憑這鉅鹿郡南和縣縣裡的門下賊曹和獄吏根本無法處置,這位崔縣君不得已才親自過來了。

“怎麼講?”公孫珣也沒想去招惹這位素不相識的縣令,但他自己遠遠的避開後,卻還是忍不住讓韓當等人去找打聽了一下……不打聽也不行,剛纔問路的時候他就知道了,這三馬裡和大桑裡是挨着的,而後者恰好是那賈超的家所在,也是自己此行的目的地。

而且再說了,一個騎馬跨刀的邊塞精幹騎卒剛一回去就出了這種大案子,也由不得人亂想。

“就是賈超!看不出來,這廝竟然有這樣的膽氣,一口氣殺了裡中大戶十九口人。而且殺了人也不走,大半夜的就讓三馬裡的里長騎馬去報官,自己讓大桑裡的里長陪着坐在那大戶家門口,等着縣中官吏去抓。”韓當嘴上說着人家大膽,臉上反而有些欣賞的味道,畢竟嘛,這位可是敢三十騎劫營的主,哪裡會真的在意這種事情?

“知道是爲什麼嗎?”公孫珣好奇問道。“剛回家,怎麼就鬧出這種事情?”

然而,這話剛一問完公孫珣自己都覺得沒意思了起來……雖然不清楚具體情況,但剛一回去就做下這種案子,還是針對鄉間的大戶,甚至殺了人也不逃,那十之八九是家裡受了欺壓,不得已才暴起殺人的。

一念至此,公孫珣腦子一轉,卻是趕緊改口吩咐了一件事:“既然遇到了,此事不能不管,去包袱裡拿我族叔的名刺來,我要面見這位南河縣崔縣君!”

“我就知道!”這崔縣君終於氣急敗壞了。“我一看到名刺上的遼西二字,就該曉得你與那剛從遼西回來的賈超有干係!你說你出身名門、年紀輕輕、大好前途的,何必趟這個渾水?!你剛纔自稱在遼西家中時也在郡中爲吏,須知道國法無情。”

而既然案子跟閹人爪牙爲禍鄉里扯上了關係,眼前這個未加冠的青年又說出了靠和宦官對抗而名揚天下的張儉的名字,那麼崔縣君就自然多了一重顧慮:

要知道,這宦官啊,如今天下沒人得罪的起,真得罪了,那可是真要破家滅門的。但是屈從於宦官勢力,名聲污了,那士人也不容下你的……因爲在這漢朝,大家都是要講究一個臉面和名聲的,不要臉的人除非把自己割了送宮裡去,否則一般混不起來。而兩次黨錮之禍後,那些反宦官士人,雖然做不了官,卻反而愈發掌控住了輿論。

“是在下族叔。”

可要是有機會,人家憑什麼不在這河北撈點名聲再走?

“不瞞崔縣君,原本正是要去大桑裡去見這殺了人的賈超。”公孫珣依舊不卑不亢,反而有些堂而皇之的感覺。“當日在遼西盧龍塞中,鮮卑寇邊,我族叔公孫昭發兵夜襲,我爲遼西郡吏,也曾參戰,而這賈超當日也曾與我等並肩廝殺,算是有幾分袍澤之誼。他這次回鄉,也是小子我贈送的財貨……聽到他剛一回鄉就殺人滿門,想來必有隱情,那就更不能不管了。”

“小公子自遼西而來?”那縣令年紀約莫有四五十歲,看了對方遞上來的名刺明顯有些驚疑不定。“遼西公孫氏任右北平長史昭……這公孫昭莫非就是那朝廷邸報上近日所說領軍大破鮮卑的那位……是你何人?”

當然了,原本這個案子裡剩下的活人全都是平民百姓,而平民百姓在這年頭是不算人的,更沒資格討論輿論和名聲這種高端話題。自己過去,只說是秉公執法,擺出一副法家酷吏面孔,該殺殺該埋埋不就得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一名要去洛陽遊學的遼西公孫氏子弟就在眼前,那可是世代兩千石的巨族,整個渤海一圈,七八個郡都有人家的族人分支,還有商號觸角,自己老家清河郡也將將處於這個人家的影響範圍內,而清河還偏偏尼瑪是黨人起勢的發源地……這就由不得崔縣君不得不考慮這輿論上的問題了。

君不見,那張儉因爲得罪了十常侍的侯覽,沿途奔命,望門投止,天下多少士人爲了保護他不惜破家滅門。到了後來,就連追捕他的官員都主動棄官而走,還對保護張儉的士人說什麼‘這種仁義請分我一半’?

這種氣勢,真是讓人尊重到畏懼的程度。

“正是年紀輕輕大好前途纔不能不管這件事情的!”公孫珣毫不退縮道。“崔縣君……當年元傑公(名士張儉)爲友殺人,天下人爲之稱道,元傑公是什麼樣的人物,需要小子來說嗎?就算是遼西偏僻,前幾年鄰郡也有過陽方正(陽球)的事蹟,他因爲別人侮辱了自己母親,就聚衆殺死那個官吏全家。結果呢,不也是名揚天下,舉孝廉,入仕爲官嗎?那賈超就算是出身低微,也是我認下的友人,我又怎麼能棄而不顧?崔縣君,我直說吧,如果他心願已了一心求死倒也罷了,小子絕不罔顧國法。可要是胸中還有什麼不平之事,難道只有張儉敢爲友報仇嗎?難道只有陽方正敢未加冠就聚衆殺人嗎?!”

“原來如此,我是清河郡人,曾任過清河郡戶曹,當日也有一個同僚,喚做公孫方,跟我族弟崔琰相交甚篤,如今二人都正在大儒鄭玄處求學,不知……”

“去洛陽求學。”

然而,崔縣君也好,周圍縣中的吏員也好,竟然全都無言以對……因爲,對方所言實在正是這年頭操蛋的主流價值觀!大漢朝講的就是一個春秋大義,有仇必報,有恩必償。而且一旦做下這種事情,肯定是要揚名立萬的!

實際上,我們的崔縣君這時候哪裡還看不出來,眼前這個姓公孫的小子,說不定還真想借此揚名呢!想想也是,如果案情沒有什麼波折,那對這小子也沒什麼壞處,反正不過是跟着走一趟而已,還能掉塊肉?

說着,公孫珣竟然當着對方一羣執法人員的面握住了刀把。

“回稟崔縣君,小子是來來訪友的。”公孫珣以禮相答。

“去洛陽求學?那賢侄爲何還不趕緊上路,反而在此處盤桓不動?”

“窮鄉僻壤,哪來的‘友’?!”這崔縣君竟然有些咬牙切齒的感覺了。

“原來如此……遼西,遼西的話,賢侄何故在此處啊?”

但是,事情沒那麼簡單的。

草料喂下去,馬匹恢復了精神,熱湯喝下去,人也暖了身子。

“也是族叔,不過卻是清河分支了……我公孫氏巍然大族,自遼東至北海,環渤海一週都有族人。”關係攀到了,公孫珣也趕緊改了稱呼。“不瞞叔父,小子來自於遼西令支本宗。”

話說,昨天來人到縣中深夜報案時,已經大致的介紹了一下案情,而這位南和縣崔縣令雖然來不及查案,但心裡卻已經對這個案子有了些個人的大致看法……死人的是馬老公馬大戶家,分明就是攀上了宦官閹人的爪牙才得以剛剛起勢的一戶鄉巴佬豪強。所以說,有些事情閉上眼睛也能猜到,估計就這家人欺壓鄉里時有些不擇手段,又恰好遇到了賈超這種刀尖上舔血的悍卒,這才惹上了禍事。

但是,重新上路後的崔縣君看着車外騎着高頭大馬的公孫珣和他那四五個握刀挎弓的伴當,簡直頭疼欲裂!

“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後漢書》.張儉傳

PS:還有新書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一下,684558115。

求收藏求推薦……順便昨天的‘很如羊’不是錯字,是太史公的通假字。

(本章完)

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175章 國破第135章 何從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61章 中軍第372章 紛紛入歧途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87章 表文附錄12:《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二——第65章 臨陣(終)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133章 爭言第469章 及年歲之未晏兮第385章 受壽永多夫何長?(二合一還賬)第51章 當走第136章 急轉請來領獎!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175章 國破第157章 親厚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90章 出塞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417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第185章 淡淡夕陽景(還債)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364章第330章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158章 定策(上)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488章 握手相別去(續)第136章 急轉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341章 關東起羣雄(下)第409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下)第120章 崩壞(中)第217章 范陽之枉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53章 中流擊水第306章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102章 大事(下)第202章 一意起高樓(下)(四合一還債)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340章 關東起羣雄(上)第454章 藥方只販古時丹第82章 雞湯(下)第6章 夜襲第23章 不疑(6.6k)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77章 撤屯(下)第200章 一意起高樓(上)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第58章 驚變第433章 一鼓難做氣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55章 望氣第125章 無生第340章 關東起羣雄(上)第487章 握手相別去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48章 務實第74章 秋風第536章 今逢四海爲家日第473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完本總結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119章 崩壞(上)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250章 羣英會玄德做歌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341章 關東起羣雄(下)第3章 請戰第158章 定策(上)第39章 虛驚第120章 崩壞(中)第463章 渭水一竿霜月白第67章 大人(上)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終)第373章 禾生隴畝無東西第42章 請和第122章 亂箭第463章 渭水一竿霜月白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