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書冊畫卷

葉昔似乎無言片刻,道,“祖父的姑姑,算起來,我叫太姑姑了吧。”

二人也徹底無言了,既然是葉家主的姑姑,那麼,是正兒八經的葉家嫡女了?

蘇風暖忽然驚道,“難道他是林客的娘?”

葉裳也看着葉昔。

葉昔驚愕片刻,勉強定了定神,道,“太姑姑在葉家來說,是個不可說的人,據說,她年少時,愛上了一個人,因此與原定的未婚夫毀了婚,葉家不同意,但她後來還是跟着那人走了,自此,終此一生,再沒回葉家。我認出她,是因爲我看過她的畫像,她在葉家,除了家譜裡有個名字外,只留下了一幅畫像,跟這幅畫像一模一樣。”

蘇風暖道,“師傅有同父異母的兄弟,既然是林客,而這上面又寫着斬熠之妻,那豈不是她真的是林客的娘了?”

葉昔撓撓頭道,“這樣說來,那就是了唄。”

葉裳道,“往下翻。”

蘇風暖動手又翻了一頁,是她的師傅,確切說,是他師傅少時的模樣,十分清俊毓秀。他師傅既繼承了斬熠師祖的清俊,又繼承了英夙公主的美貌。看到他這幅畫,實在難以想象他將自己磋磨成了瘋道人的模樣。

下面小字註釋:斬熠與英夙之子,雲凰,望帝山弟子號,青凰。

葉昔道,“這纔是師傅嘛,這樣的他才配鬼山派玉顏輕死心塌地嘛。”

蘇風暖無言地瞅了他一眼,又往下翻。

第五頁,一個嬰兒,瘦瘦小小,看起來剛出生沒多久,眉目沒長開,只是個嬰兒的模樣,但依稀可以看出是林客的眉目。下面小字註釋:斬熠與葉嫣之子,厚澤。

葉昔欷歔,道,“原來他還真是我太姑姑生的。”

蘇風暖又往下翻。

第六頁,畫了一個女子,眉目柔美,姿態端莊,一身錦衣華服,是宮廷御用。

蘇風暖不認識,看小字註釋,只見上面寫着:“先秦十五公主慕華,今先惠嬪。”

蘇風暖欷歔,“這不是晉王的母妃?”

葉裳頷首,“不錯。”

葉昔道,“真沒想到啊,原來晉王與前朝的關係在這裡。”

蘇風暖又往後翻,在第七頁,果然看到一個少年人的畫卷,眉目正是晉王,如今的晉王,依稀有着年輕時的影子。下面小字註釋:慕華之子,今晉王。

她往後翻,第八頁,也是一個女子,容貌姣好,柔中帶着嬌媚,也是一身錦衣華服。下面小字註釋:鳳蘭。

蘇風暖一怔,鳳蘭她知道,是鳳陽鏢局鳳老爺子的妹妹。

葉昔催促,“往後翻,她既然是鳳陽鏢局的人,怎麼也放在這前朝有血緣的畫卷裡?”

蘇風暖聞言往後翻,第九頁,畫了一個少年,眉目溫和,姿態溫和,看起來整個人溫溫和和的。正是湘郡王。下面小字註釋:晉王與鳳蘭之子,劉鐸。

蘇風暖徹底驚了。

葉昔恍然道,“原來鳳陽鏢局與湘郡王暗中有牽扯,是這麼回事兒。”

蘇風暖看向葉裳。

葉裳平靜道,“往後翻!”

蘇風暖翻開最後一頁,發現,最後一頁似乎被人給扯去了,還有撕扯的痕跡,沒有了。

葉昔道,“最後一頁,不知道是什麼人?會不會說的是湘郡王的兒子?或者女兒?”

葉裳道,“說不準。”

蘇風暖無言道,“這一卷書冊,真是令人震驚啊。”

葉裳和葉昔也一時無言。

陳芝苒在一旁小聲說,“我後背上的秘密,與這些人有關嗎?”

葉裳轉頭看了她一眼,沒說話。

葉昔也看了她一眼,同樣沒說話。

陳芝苒喊了一聲,“蘇小姐?”

蘇風暖轉過身,合起書冊,遞給葉裳,之後,伸手摸摸陳芝苒的腦袋說,“以後別喊我蘇小姐了,怪彆扭的,我比你年長几歲,你喊我蘇姐姐吧。”

陳芝苒咬脣,“可以嗎?”

蘇風暖道,“可以。”

陳芝苒點點頭,“蘇姐姐。”

葉昔看着二人,對陳芝苒說,“你喊她姐姐,我是他師兄,以後也喊我哥哥吧。”

陳芝苒怯怯地看着葉昔,到底是沒喊出口。

葉昔彈了蘇風暖腦袋一下說,“還是師妹比我討喜些,從小到大,男女老少,都賣你的乖。”

蘇風暖無言,瞪着他,“你還有心思開玩笑呢。”

葉昔頓時垮下臉,“我也沒想到啊,葉家的太姑奶奶,怎麼嫁了祖師爺了。”

蘇風暖對葉裳道,“看來靈雲寺藏着的東西,就是這一卷書冊了,不知道是什麼人繪製的。還被靈雲寺用了一堆前朝的書籍做障眼法,連我們也被糊弄了過去。”

葉昔道,“是啊,多虧了小妹妹,我們少忙幾日,省了眼睛了。”

葉裳道,“走吧,回去吧,該用午膳了。”

蘇風暖點頭,想着用過午膳後,此事要好好地商議一番,怎麼辦纔好。

一行人離開了原地,回了落腳的院落。

陳芝苒跟在蘇風暖身後,在走了一段路後,上前拽住她衣袖,“蘇姐姐,我剛剛問你,我與這些人,有關係嗎?”

蘇風暖道,“若我說有呢!”

陳芝苒咬着脣道,“他們既然是前朝餘脈,我若是與他們有關係,那我是不是真的會死?”

蘇風暖道,“我既然截住了你的恨春風,不讓它發作,便不會讓你死的。”

陳芝苒點點頭,壓下了緊張和不安。

蘇風暖想着,繪製這冊書卷的人,一定是一位輩分比較高的人物,至少,要古稀年紀了。否則繪製的林客不可能是嬰兒的模樣,也就是說,那個人是在他出生時見過他。

回到院落,四人用過午膳,蘇風暖安撫陳芝苒去午睡了,便與葉裳、葉昔坐在一起商議對策。

如今靈雲鎮的兩大秘密,算是攥在了手中,徹查清楚了。

一個是前朝陵寢的牌位,一個是前朝後裔餘脈。

雖然還有一頁未查看到,想必與靈雲之死不說的秘密有關,但暫且擱置不提,只說這兩件事兒,也足夠讓人頭疼的了。

尤其是,這兩件秘密,牽扯瞭望帝山,牽扯了江南葉家,牽扯了鳳陽鏢局,還牽扯了先太皇那一代的妃嬪以及宗室的晉王、湘郡王……

晉王和湘郡王本就是待查之人,可是如今不止他們二人,牽扯出這許多人,便難辦了。

牽扯瞭望帝山,就牽扯了蘇風暖和葉昔,牽扯了鐵券符,牽扯了帝師令。牽扯了江南葉家,就牽扯了葉裳和葉昔,牽扯了太祖賜給江南葉家的丹書令。牽扯鳳陽鏢局,那麼,也就牽扯了龍顏令。

太祖當時建朝之初,賜封三個令牌,鐵券符、龍顏令、丹書令,也就集齊了。

若是皇上知曉此事,怕是會氣得吐血,吐血是小事兒,一病不起,嗚呼哀哉纔是大事兒。如今南齊江山還沒有擇定繼承人,就算有個二皇子,傷了腿腳,難堪大任,皇上怎麼能出事兒?否則南齊的萬千子民誰來管?

這種時候,亂不得。

蘇風暖對葉裳問,“怎麼辦?還是壓下此事?”

葉裳揉揉眉心,道,“不壓下能怎麼辦?”

蘇風暖無言,是啊,不壓下能怎麼辦?要鬧出去,上達天聽,如實稟報給皇上嗎?那豈不是會塌了天?

葉昔道,“如今既然被我們查出來了,瞞着也不是辦法,總要想個萬全之策。”

葉裳沉思片刻,冷下面容道,“無論因了前朝後裔餘脈的身份,還是其他。以謀禍國,通敵賣國,就是大罪。不可饒恕。先將前朝之事壓下好了,就查晉王和湘郡王通敵賣國之罪。將他們先辦了再說。”

蘇風暖道,“辦晉王好辦,他就在京中,御林軍入晉王府,輕而易舉就能將他收押。可是,辦湘郡王就難辦了。畢竟湘郡王天高皇帝遠,如今在東境。”

葉裳道,“收押晉王是簡單,但未免會打草驚蛇,沒辦湘郡王之前,還不能動他。要辦,也要同時辦。”

葉昔道,“九龍奇景圖你與皇上稟告了吧?如今兩萬御林軍來了靈雲寺,回去見皇上,總要有個交代,否則難以讓皇上信服啊。”

葉裳抿脣,果斷地道,“今日我們便回京,索性靈雲已經死了,先將事情推到他的身上。就說靈雲老和尚在我們來時已經死了,我們徹查之後,發現他一直爲湘郡王做事,想必靈雲鎮的九龍奇景造成與湘郡王脫不開關係。估計是爲謀禍國。將事情引到湘郡王的身上後,皇上惱恨湘郡王已久,定會十分震怒,一時定然不會細究。只會迫不及待讓暖兒送楚含離京,拿到湘郡王通敵賣國的證據,趕緊前往東境持證據查辦湘郡王。”

蘇風暖道,“只能這樣了!”

------題外話------

存稿君:這是一盤大菜~還有更大的菜,畫圈圈,求月票~麼麼麼~

第一百五十章男女大防(二更)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八章三更剛過第七十七章鳳來秘事(一更)第八十章敲山震虎第一百五十八章誓死抵擋第一百一十五章果然猜中第一百二十章謀定後動(二更)第六十八章夜雨情話第一章收了遺旨(一更)第一百二十一章再也不敢第九十二章錦盒傳信第四十九章雪亭相見第七十四章出了大事第九十九章思念入骨第八十八章擇選嫁衣第九十六章遙寄當年(二更)第十五章捨棄成全第七十四章攻人攻心第三十一章官場戰場第一百四十章嶺山伴舞第九十四章西坡賽馬第六十七章去韶華殿第一百零三章以靜待動第八章鳳駕攔截第一百三十七章靈雲圓寂第九十四章春華正茂第四章查湘郡王第三十五章擇選欽差第二十章 擇明主投第一百四十三章押入天牢第八十七章一路山歌(二更)第八十八章前來求情(一更)第六十五章還有價值(二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二更第十三章不嫁也罷第八十八章痛快應承第四十九章大膽推測第八十四章密造兵器第四十四章護得太緊第六十六章擇一而選第四十一章恆河設伏第一百八十五章 二更第八十二章以身抵債第一百二十六章慣會耍賴第八十九章等她明白第一百三十四章無血硝煙(二更)第三十一章書信告知(一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更第一百二十二章見信立殺(二更)第一百一十六章喜歡至極第十五章受寵若驚第八十二章以身抵債第六十七章燕北蘇家第八十二章榮華爲界第64章 V舉世無雙第七章禦寒藥丸(一更)第七十九章有驚無險第三十章再提婚事第四十一章旖旎情思第七十三章同樣想你第九十七章結一層冰第一百一十章午門斬首第八十章三哥做媒(一更)第四十三章事急從權第一百四十章雲初帶兵第六十二章幻容禁術(一更)第八十六章追跟出城第一百零五章流水無情第一百一十四章同父異母第一百一十七章 風雅之事第十五章受寵若驚第十章夜闖王府第一百四十四章八百加急第一百五十五章昭然若揭(一更)第五十二章 堂兄堂妹第一百零七章免了周折第十一章我未婚妻第十三章一夕之間第九十五章設置賭局第九十章洞悉人心第三十一章要了我吧第一百章盛怒之下第四十八章聰明之人第八十章憐香惜玉第八十七章請求相助第六章遺紅花毒(二更)第三十三章 肌膚相親第五十一章不解風情第五十七章排查鎖定第一百零九章調戲被耍第一百一十一章前往東境(二更)第三十章再提婚事第一百二十三章鬧御書房第二十四章沒人願嫁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更第一百零二章避而遠之第十六章仔細收好第九十五章骨血近親(一更)第二十六章陳年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