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以靜待動

晉王府一直是南齊京城裡極其尊貴的一處府宅,晉王與先皇和容安王的父親都是親兄弟,是當今皇上的親皇叔,葉裳論親疏輩分來,要管他叫一聲叔公。

自從容安王和王妃戰死沙場,葉裳年幼失孤,獨自一人守着偌大的容安王府,頗得晉王照拂。南齊上上下下所有人都知道晉王對葉裳是真的好,雖然見面吹鬍子瞪眼,但這麼多年,私下裡沒少照拂他。更是都知道,以晉王爲首的宗室向心力一直心向葉裳。

無論是許雲初,還是蘇風暖,以及葉裳自己,都沒料到他會出現在這兩份名單上。

葉裳和許雲初兩個人一個查榮華街以北,一個查榮華街以南,兩份名單相關人員經過千絲萬縷的聯繫覈對後,擰成一股線,這股線齊齊地指向晉王府和晉王。

三人看着並排放在桌案上的兩份名單,不約而同地沉默着。

從北周侵犯西境,到蘇大將軍臨危受命前往西境抗敵,再到蘇風暖重傷楚含大敗北周回京,葉裳於靈雲鎮東湖畫舫遭人刺殺沉湖,牽扯東宮,太子前往靈雲鎮,中了無傷花,葉裳破玉貴妃一案,牽出兩大舊案,燕北告急,河間驛站被屠,秋風山被血洗,西境興兵等等。

他們都知道,背後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攪動**,陰暗籌謀。

可是這中間竟然忽視了兩樁十分要緊的事兒,一個是晉王奉命前往靈雲鎮查案,一個是葉裳在晉王府中毒……

即便三人遍數了京城身居高位,心思縝密,有謀略之人,包括國丈、丞相、王大學士、六部尚書等等,也從來沒有懷疑過晉王。

若非是許雲初和葉裳聯手深查數日,以二人的本事,兩雙手覆蓋京都,將南齊京城的南北城翻了個翻,怕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到晉王身上。

蘇風暖想到那一日,師兄離開容安王府後,晉王便派人急急地喊走了葉裳,只她一人守着風美人,後來,千寒慘白着臉回府找她葉裳在晉王府內中了毒,她離府前往晉王府,發現葉裳中的是天下劇毒榜上排名前十的半步死。

半步死,顧名思義,離閻王殿的門檻前只差半步,沾之即發,毒入心脈即死。

她三哥有千年雪蓮,千寒在找她三哥取千年雪蓮的途中遭遇人截殺,後來,她質問葉裳時,葉裳對她了一番話,她至今依舊記得。

他,“晉王這些年,表面對我嫌棄,實則相護,我雖然明面氣他,但對他自然也有着對長者的敬重。他有急事兒找我,我自然要去。背後之人也將這個算準了。到了晉王府後,明知那茶有毒,且是劇毒,若是想要入虎穴,得虎子,這毒我也是要喝的,否則如何能入套查案?將計就計?”

她當時本有些疑惑,馮盛皇上咳血,私下知會了晉王,晉王情急大駭之下找了葉裳,雖然合情理,但未免太巧了像精心佈置好的一樣。但因爲背後之人確實謀算得厲害,與一把年紀看起來對葉裳慣會吹鬍子瞪眼的晉王實在相差甚遠,她也就隨着他這一番話打消了。

更甚至,誰殺人會在自己的府邸裡明目張膽地殺人?更何況是葉裳這樣被皇上護着的人?容安王府都能進入大批黑衣人,晉王府進入黑手也沒什麼可奇怪的。

後來,晉王大肆徹查府中追查兇手的同時,葉裳請旨查案,一時間掀翻了京中的天,於重重疑團中揪出了月貴妃。乾脆地破了月貴妃一案。

當時揪出了皇上的大內總管馮盛,那時候得到的結論是馮盛本是晉王送給皇上的人,最後被月貴妃收買倒戈,於晉王府陷害葉裳,也是月貴妃指使。等等事情,都是出自月貴妃手筆。那一時間京城內外出現的一系列的密謀刺殺案都找到了源頭。月貴妃被她一劍殺死,皇上焚燒了月貴妃宮,自此結案。

馮盛一死,葉裳曾經在晉王府的毒殺案也就沒人再提了,甚至忘了。

從恨春風往回追溯,追溯到閻王渡、無傷花,甚至都沒想起半步死。

這些年,晉王是真真切切地對葉裳表面冷臉實則相護,誰能想得到串在這一條線上的埋藏的最深的幕後黑手,竟然直指晉王。

這些事情若都有他的手筆的話,那麼,他是真想葉裳死。

若非她相救,葉裳死一百次也有了。

三人沉默了足足有盞茶時間,許雲初才緩緩開口,對葉裳問,“怎麼辦?”

葉裳面色淺淡,聞言問,“什麼怎麼辦?”

許雲初看着他,“月貴妃一案結了,十二年前容安王和王妃戰死一案以及四年前嶺山瘟疫一案也結了。如今,我們背後查的這些線索,做不得足夠的證據,也只是能夠推測找出這個人而已。我是,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辦?”

葉裳搖頭,“不怎麼辦。”

許雲初聞言看向蘇風暖。

蘇風暖琢磨片刻,道,“我不太明白,若是晉王,他爲了什麼?江山皇位?他已經老了,還爭什麼?他的孫子劉焱,稚嫩純真得很。教導出這樣的孫子,晉王這個幕後黑手,也實在讓人想不透。”

許雲初道,“但凡有所爲,必有原因。我與葉世子幾乎翻遍了京城,既然是指向晉王,就不得不相信我們查得的結果。若非隱藏得深,謀算得深,又怎麼會從這麼多大案裡摘出去,月貴妃死,安國公、景陽侯兩府牽扯多少人都掉了腦袋,而他不沾染一絲半絲鮮血?至今讓我們都難以置信?”

蘇風暖嘆了口氣,道,“這兩份名單,只能是挖出的線索,千絲萬縷聯繫到了晉王,但做不得證據。更何況,隨着月貴妃死,馮盛死,太子如今失憶,該斷的都斷了。我們如今確實不能將他怎麼辦。”

許雲初點頭,“既然如此,那……”

葉裳這時伸手叩了叩桌面,開口截住許雲初的話,對他道,“還是以榮華街爲界,你派人密切盯着榮華街以南,我派人密切盯着榮華街以北。”話落,他伸手點了名單上幾個人名,“盯好這幾個人。”

許雲初低頭瞅了一眼,“那晉王府呢?”

葉裳搖頭,“晉王府以前如何,如今還繼續讓他如何。”

許雲初看着他,“你是不想打草驚蛇?”

葉裳吐出一個字,“等。”

許雲初瞭然,今年南齊京城內外發生了這麼多事兒,若背後真是晉王所謂,那麼,如今葉裳好好的,他總會再次動手,這是以靜待動。

蘇風暖想起馳在晉王府的學堂,對葉裳道,“明日我想去一趟晉王府的學堂看看馳。從將他帶回京後,便送去晉王府的學堂了,將近半年之久了,我再沒見過那孩子。”

葉裳點頭,“明日讓千寒送你去。”話落,囑咐,“不過你不能讓千寒離開你半步。”

蘇風暖見他沒反對,對她露出笑意,“我知道了!我趕都趕不走他,不必你囑咐。”

葉裳看着她愉悅的笑容,想着這樣便高興了,可真是好哄,原來讓一個人開心,是很簡單的事兒。他想起從回京後她住在容安王府,被他每日盯着照看,即便照看得再仔細,遇到什麼高興的事兒,那些日子,也沒見到她露出這樣的笑容。

許雲初對蘇風暖道,“關於江湖,姑娘可查出一二?”

蘇風暖想起鳳老爺子傳信林客出身望帝山,是望帝山的棄子,此時她還未查清楚,更何況事關望帝山,她不好。便搖搖頭,對許雲初道,“恰逢大雪,消息不太便利,我送出去的書信怕是要再過幾日才能得到回覆。”

許雲初不疑有他,點頭,“這一場大雪確實下得大,據有些地方飛鳥難度。”

葉裳站起身,對許雲初道,“天色晚了,走!”

許雲初點點頭,也站起身,對蘇風暖道,“姑娘的傷勢看起來沒什麼起色,可能與勞心太過,憂思傷神有關。定要好生將養,不得大意纔是。”

“我曉得。”蘇風暖從袖中拿出一個錦盒,遞給許雲初道,“這是療傷內功的藥,答謝你前些日子送了那麼多好藥給我。”

許雲初看了葉裳一眼,見他沒什麼不悅之色,笑着,“多謝姑娘,那我就不客氣了。”

二人離開後,蘇風暖回了蘇夫人的住處。

蘇夫人見她回來,笑着問,“裳和國舅走了?”

蘇風暖點頭,對蘇夫人問,“娘,您覺得晉王這個人,怎麼樣?”

蘇夫人一怔,“你怎麼突然問起了這個?”

蘇風暖道,“我回京也有數日了,想馳了,明日去晉王府學堂看看馳。晉王總歸是長輩,我去晉王府學堂看馳,是否要先拜見他一番?想問問您的意思。”

蘇夫人聞言點頭,“是該先去拜見晉王。”·k·s·b·

第八十七章害相思病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局兩清(一更)第八十六章追跟出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二更第六十一章 下不爲例第一百零五章入晉王府第十八章等來救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更第十一章她配不上第八十三章 病得不輕第一百零二章手下留情第十八章等來救兵第五十七章不是刺客(二更)第一百零六章如海深情第六十二章幻容禁術(一更)第五十二章 堂兄堂妹第五十九章不能輕解第九十二章脈絡凍凝第三十七章帝王之怒第一百一十九章放楚含歸(二更)第六十三章折返北周(二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更第五十五章換禁衛軍(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又見蝕骨(二更)第六十一章玉容花香(二更)第一百五十二章江山傳承第一百三十二章擇一而選第九十九章思念入骨第七十八章深夜入宮第一章飛鷹寄情第七十九章有驚無險第九十章洞悉人心第一百一十一章前往東境(二更)第三十九章考校難題(二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更第六十二章幻容禁術(一更)第四十八章登門求親第一百五十一章一番深談第一百五十三章佈防城池第一百零三章又欠人情第十一章她配不上第五十九章保存一脈第三十五章徹查舊案第一百二十三章修的福分第一百二十章趁火打劫(一更)第二十一章一人心狠第八十章處變不驚第二十四章袖手江山(二更)第二十二章貴妃之罪第一百一十九章劫色的人第三十五章世子爬牆(三更)第七十九章城門相遇第十九章押入天牢第七十一章情根深種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更第七十七章鳳來秘事(一更)第一百四十章 聯合晉王(二更)第十九章 相思成疾第六章遺紅花毒(二更)第一百六十九章蘇家兄弟第三十九章禍害千年第九十一章情深意厚第八十七章請求相助第一百三十章九龍奇景(一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更第七十六章百年秘辛(二更)第一百五十九章故佈疑陣第七十章生死絕地(二更)第三十八章離開燕北第三十一章由人作踐第一百零二章烈焰毒掌第五十七章癡心妄想第一百二十一章放下心來(一更)第十九章押入天牢第五十六章拿國庫聘第六十四章搜國丈府第四十二章巧遇好戲第六十七章燕北蘇家第一百四十八章攻燕北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更第一百一十五章追憶當年第七十七章探查密道第一百五十章男女大防(二更)第六十八章相約乞巧第八十四章 入主戶部第一百一十七章賜婚聖旨第一百零七章天地可依第三十六章陪着養傷第四十二章要她的命第一百四十七章火攻制敵第九十四章將計就計第八十八章擇選嫁衣第六十六章擇一而選第三十七章終於醒來第十三章一夕之間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萬御林第二十八章昏迷不醒第一百一十四章朝野沉沉第一百零四章曼陀羅園第一百零三章又欠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