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影響歷史的會唔(一)

一見面,雙方都十分詫異。

郭威三人是在詫異林楓身後怎麼跟了一個年輕的光頭和尚,這是誰?都不認識啊!而林楓詫異的是,郭威本人看起來雄壯威武、紅光滿面,走起路來虎虎生威的,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兩年後就要重病去逝的人啊!

歷史上,郭威於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就位稱帝,於公元954年正月病重去逝,滿打滿算也不過在位三年整。

林楓微微一笑,率先介紹道:“這位是安倍晴明,是日本國一名陰陽生。”

日本人?陰陽生?郭威三人疑惑更盛,集體盯向了這個怎麼也不該出現在這個場合的俊俏和尚。

安倍晴明微微鞠躬,雙手合什禮道:“見過大周國皇帝閣下和兩位尊敬的將軍!小生西渡本爲探尋真理而來,暫且寄宿壽州,便於向林楓林大人學習請教!”

李谷立刻微微冷哼一聲,好你一個小日本,西渡學習不到我大周,卻到一個小小的壽州,究意是何居心?!

趙匡胤則上前一步,將手上的巨盾向身前一舉,緊緊衛護着郭威。林楓看到這個細節,哈哈大笑,人一錯步,自己站到了郭威的東側,率先邁步登臺,快步走到臺上僅有的一個四方木桌子的東邊,背對着壽州城牆,作出了一個請的姿勢。

趙匡胤緊趕兩步,迅速檢查了一下西側的桌椅,大盾向前一豎,恭請郭威就座。

“元朗,不用緊張。朕相信林大人必爲光明磊落之人!”郭威哈哈大笑着,輕輕推開了趙匡胤,直接走到了桌子的北面,撩衣落座。

趙匡胤、李谷趕緊一邊一個,衛護到郭威東西兩側。

現在大家都在城牆的箭程範圍之內呢!林楓對郭威如此坦蕩的舉動敬服地點點頭,自己挪到了南側,與郭威面對面,同時順手拉了兩個板凳請韓熙載、安倍晴明坐下。兩人慾要推辭,被林楓一手一個給按到了凳子上。

“朕對林大人聞名之久,知林大人胸懷若谷,溝壑萬千,不知林大人對天下一統如何看?”郭威率先開口道,聲音雄渾,這反而讓林楓更加奇怪這個短命皇帝兩年後會得什麼樣的重病了?!

“請恕林某直言不諱。林某堅持認爲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現在也許就是天下一統的最好契機!而且,天下一統,自古以來皆是以北統南,大周或者後繼者機會很大!”林楓侃侃而談。

聽到林楓的話,李谷先是喜上眉梢又立刻皺起了眉頭,趙匡胤則開口直斥道:“豎子狂妄,胡言無狀!”很明顯,兩個人是被林楓口中的“後繼者”三個字給刺激到了。這不是在詛咒大周國運不長久嗎?

郭威微微搖頭,伸手止住了兩名愛將,目光炯炯地盯着林楓,沉聲問道:“既然如此,那林大人爲何還要逆歷史潮流而動,何不順勢而爲,助朕平定天下?”

這是要陣前招降林楓了!雙方四名隨行人員全都緊張地盯向林楓,等待他的反應。

林楓微笑着搖頭,舉起了兩個手指,慢悠悠地說道:“林某愛胡思亂想,有兩個比較長遠的疑問,需聖上爲林某解答。第一者,大周可有信心取回燕雲十六州?”

郭威臉色立刻凝重起來,沉吟不語。作爲一名武將出身的開國皇帝,自然知道現落於遼人手中的燕雲十六州對於中原、對於華夏各族的重要性。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天然屏障,中原就永遠處於北方遊騎民族的刀鋒之下,永遠處於被動地位。但是,現在遼國近半軍力都在長城之南,收復根本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啊!

林楓本就無意聽取郭威的答案,緊跟着說道:“設想一下,即使大周平定了天下,那日後就必然要面對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要想長治久安,無外乎兩條道路:一者屈辱外交,結好於北方,暫保一時之和平!二者被動挨打,步步後退,直至葬身於海,從此再無中國!”

“胡扯!”

“危言聳聽!”

李谷、趙匡胤同時低聲吼了出來。

林楓安之若素,極其平靜地盯着郭威。

他說的全是以後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實,北宋在與遼國的澶淵之盟後以屈辱的外交政策暫保了百年和平,但也在安逸中麻醉了自己,自廢武功,直至北宋被滅,最後南宋屈居江南,苟延殘喘,最後在廣東崖山一戰後被滅國,自此“崖山之後無中國”,林楓只不過是將四百年內發生的事實,打亂了先後順序再放到一起講出來罷了。

郭威依然沉吟不語。

林楓手指在桌子上划動,虛畫了一副北方疆域圖樣,凝聲說道:“北方草原上自古以來羣雄並爭,時有強人出世!假如他日有異族崛起,橫掃遼國,然後從太行山前山後兩路進發,直撲東京城,華夏族就此滅國也未可定!”這同樣是歷史事實,後世雄起的金國正是如此兩路並擊,東路軍竟然順利打下了開封城,擄北宋君臣北歸,製造了漢族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

“聖上,這林楓已經瘋了,臣恭請聖上即刻起駕回營!”李谷悚然變色,跪地奏道。

郭威猛然站起,雙手按在桌邊沿,身體前傾,狠狠地盯着林楓。

林楓不驚不懼,平靜回望着這位大周開國皇帝。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稍等片刻,林楓繼續用平靜的語氣說道,“林某不得不承認,聖上實爲人間龍鳳,登基後更是銳意進取,圖謀變革,此乃天下之福。但是,林某今天想問的第二個大疑惑是聖上認爲自己能突破華夏朝代更易律嗎?”

這又是一個新鮮詞!在其他人同樣的疑惑目光中,郭威緩緩坐下,慢慢說道:“願聞其詳!”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林某從來不相信什麼五行相剋影響朝代更替的讖緯之言。從一名窮苦書生的個人角度來看,王朝更替,國姓輪流,其實全是一幕不斷重複的歷史劇目!只不過,每一個劇中人都認爲自己上演的是與前人不同的新劇,但實際上,他們演的從來都是同一個範本:

一方豪強士族在亂世中起勢再至立國,起初銳意進取,復至守成不前,再至自身腐化,這個過程短者數十年,長者數百年,待至自身止步不前,國勢日衰,旦有災荒之年,天下百姓紛起,亂世十餘二十載,天下紛亂熙攘,等到各地豪強並起,開始天下爭奪的逐鹿遊戲,短至十餘年,長者數十年,最終一雄並起,強奪天下,一個歷史循環再度重新開始!”

林楓不緊不慢,將自己對歷史的個人總結講了出來。包括郭威在內,現場五個人都癡了,這個總結雖然片面,但絕對是對過往歷史另一種角度的犀利剖析。仔細一想,秦如是,兩漢如是,隋唐亦如是!

郭威兩隻手緊緊握拳旋又張開,反覆了數次,終於艱難地開口道:“那林大人的意思是?”

林楓霍然而起,身體前傾,直直盯着郭威,一字一頓時說道:“想要跳出歷史的窠臼,我們每一位局中人的思維、思想須得跳出固有的思路和高度,站到更高的境界!林某有一個驚天之策,願供聖上一思!”

第八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四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二十章 七字院訓第七十四章 該我不放過你了!第六十七章 奇怪三題第五十三章 關鍵是節奏第十七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一百二十二章 屍山血海(一)第十一章 怒難遏第六十八章 怒髮衝冠第三十二章 打鐵坊的演進第三十四章 道家信徒第一百一十五章 都是棋子(二)第九十章 我有一個建議第六十七章 鬩牆恨(二)第四十六章 再放你一馬第一百零二章 怕人的大漩渦第三十九章 聰明的和尚第六十七章 這裡也有城管?第一百零三章 禁軍比武(五)第二十七章 大唐新村(二)第七十九章 次第阻擊第九十四章 三大終極武器第十一章 歡樂日(三)第九十六章 單挑第三十一章 秘密組織第六十七章 你們要當好眼睛第七十四章 終極防線(二)第十七章 海外飛地第四十五章 謠言!第一百二十五章 屍山血海(四)第一百零二章 桂州大戰(一)第八十四章 子時突襲第一百一十六章 招賢面試(六)第七十六章 溫馨時刻第九十九章 禁軍比武(一)第十章 答疑第六十八章 圍觀事件第七十九章 三個條件第四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工不巧第二十九章 勳爵天下(三)第十五章 貨幣戰爭(一)第六十三章 殺!殺!殺!第四十八章 內聖外王(二)第七十六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六)第八十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第二十章 禁軍大選拔(一)第三十三章 行業大會(一)第四十六章 到底是誰黑誰啊?第七十三章 難啃的骨頭第五十一章 《大唐見聞錄•超級市場》(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屍山血海(三)第十六章 讓我們先做刺客第八章 就從現在啓動吧!第二十六章 這一局,皇上勝!第三十二章 你的誠意夠了!第一章 一把刀引發的局(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英靈之誓第三十三章 十大罪狀(二)第八十二章 舌戰(一)第四十七章 武器大升級第二十章 禁軍大選拔(一)第九十三章 伏兵處處第二十七章 給你們上一課第八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七十四章 烈火焚城第七十六章 陪審團第三章 只能出絕招了第二十四章 十大天想(三)第九十三章 召集令(二)第二章 一把刀引發的局(中)第三十六章 軟實力第八章 求同存異第四十二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六)第四十三章 歷史舊帳第二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四十一章 基地第一百零二章 千奇百怪的三件實事第十六章 大招聘(二)第六十四章 明流暗流(二)第一百零三章 桂州大戰(二)第七十七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七)第八十三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三)第一章 勝戰論第四十三章 囚徒理論第三十章 心無旁騖第二十五章 南下!南下!第四十三章 貴族精神第三十四章 酒醒時第九十四章 血盟之約(一)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一章 清流關之爭第五十九章 軍事顧問第四十六章 超級市場(三)第六十四章 少年軍校第六十二章 八貫錢引發的熱潮第八十二章 南方困境(三)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渡河攻擊(四)第四十二章 暢想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