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蛹結繭與乾坤袋

自從確認城外敵軍分兵以後,林楓心情也暫時完全放鬆下來。

林楓在與跟手下討論中斷定,依壽州城內外對戰雙方當前的實力對比,在周軍他部淮南各地取得決定性成果之前,在北方戰爭平息、後周東京開封發起第二撥大舉進攻之前,壽州會一直維持着不攻不戰的狀態。

自古堅不可久,剛不可持。林楓主導發起的垃圾戰爭不僅是想幹淨利落地處理好滿城各種垃圾,從根源上防止瘟疫發生,更是想帶着全城被困的百姓在沉悶中乾點有精氣神的事情,振奮一下士氣。

在註定長期將被圍困的狀態下,軍心易倦,民心易疲,多少堅城最後失守更多是因爲軍心、民心失守方纔導致城池失守的,林楓一直在考慮通過什麼方式讓全城軍民心防不失。但是,現實中的垃圾好處理,思想上的垃圾不好處理啊!

經過慎重考慮,林楓帶着全體軍民在城中推進了三項工程:

第一項是蔬菜大生產運動,收集了全城的白菜、蘿蔔等冬季菜籽,然後將城中的所有空地廢宅開荒整理出來,建設了簡單的溫室大棚,開始進行蔬菜種植。再加上壽州臨近淮河,地下水豐富,最深挖上十五米就出水了,這樣的話,林楓完全可以領着大家冬季自給自足一些菜類,防止大家食物太過單一,缺乏維生素。

“大棚達人”方泰帶着幾名技術官員開始全城種菜大指導,講授大棚建設、維護要領。全城提前積存起來的煤炭、木柴等物資也按需發放給了各種植之地。

第二項是文化娛樂大賽。林楓一是將圍棋、跳繩、蹴鞠、碰拐等民間小遊戲整理出來,完善規則,同時將後世流行的拓展訓練小遊戲,大力推行民間;二是將科學院成員和軍隊基層官員派出去,組織“街頭學校”,每天午時固定時間向百姓傳授各類經濟、文化、軍事、科學知識;三是大力提倡技術傳授,鼎力支持郭新興的壽州技校開業授課,先期組織了一大批免費試聽課程;四是組織文化大獎賽,發起了剪紙、繪畫、書法、音樂、詩歌、舞蹈等各類大賽,聲明對優勝者課以重獎,並提前篩選了一各行業優秀者給大家現場講課,讓大家找到自己喜歡的愛好,小日子過得更充實一點兒。

當然了,一應劇烈活動林楓現在是不會提倡的,畢竟現在城中的糧食總數是有限的,每人按日常消耗量的七成進行定量分配,絕不敢放開來消耗。

第三項就是城市大建設。林楓召集全城官員、軍隊代表還有街道代表,對壽州城內外的規劃建設進行大討論。

戰爭發生前,林楓就曾經發起全民城市規劃大討論,弄得全城很是熱鬧了一陣子。現在再提這件事,大家都有點提不起興趣。敵人就在城下呢,建得再好,回頭可能一把火就給毀了,何必呢?!

不過,大家實在架不住這個古怪林大人高漲的興致。

林楓召集了全體官員、基層官吏、街道代表以及有意願的百姓,花了兩天時間,從城市的起源、城市發展過程,再到城市的功能、城市的佈局,以及城市的未來,融合印象當中古今中外的優秀建築,侃侃而談,大談特談。

大家被林楓各種新奇的思路所吸引,再被林楓畫出來的各類優秀建設草圖所驚奇,更被林楓對未來城市發展的設想所震撼,心中顧慮漸消,開始參加到全城討論當中來,“聽林大人說書去”也成爲了壽州城私下流傳的新俚語。

隨後,林楓變本加厲,更提出了城市居民自行設計自家房屋設計、裝飾大賽和城市建設好建議大賽,提出凡獲得認可的好創意、好建議一律獎賞二十文,凡是可以採納者一律獎賞一百文。

隨便想個點子就能掙錢?林楓這一招頓時將全城軍民的參與熱情給點燃了。

這也正是因爲各類大賽的熱鬧舉行,原本在街頭坊間、少年軍校舉辦的臨時學校由最開始的乏人問津,變得灸手可熱,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各類學習當中。識字班、算術班、讀詩班、算盤班等基礎課程變得非常搶手。

一時間,一天開始進入午時天氣較暖的時段,全城各大街坊門口就會瞬間變成了一所所學校。每處除了林楓親口要求的“傳道、授業、解惑”和“科學、質疑、想象力”十三字標語必須立牌外,一般都是因陋就簡,會用一個漆黑的木門板支起來當作講板,石灰石、黃泥漿等物件都被當作講課的“粉筆”,至於桌椅一般只有講師纔有,所有學生,不論男女老幼,要麼坐在從自家帶來的小板凳上,要麼隨手撈塊磚頭,直接蹲在地下的也不少,異常認真地聽取眼前或大或小的老師講課。

每天課程過後,最後兩刻鐘全部是討論交流時間。林楓親自參加了兩場刺史府前廣場的午時授課,自己像小學生一樣坐在小板凳上,最後直接跟當天任課的席慕城現場辯論起來,一度還發生了小小的爭執,讓旁聽的老少學生們都捏了一把汗,最後卻發現兩個爭論對象相視而笑,把臂言歡,方纔放下心來。不過,因有了林楓帶頭,參加學習者也都慢慢放開了心懷,逐漸敢於提出自己各類疑問了。

這種學習風氣很快蔓延了起來,有不少士兵也找到了自己的頂頭上司,提出想參加這類學習。等這些將領向彙報到林楓處,林楓大手一揮,這是好事啊,當然同意了,甚至特地要求各軍輪流安排非值守士兵都旁聽去。

大批士兵、援助高手們的陸續加入,讓那些學校現場變得更加擁擠,有了口碑相傳的便利,那些處於好地段,或得有個好老師的學校位置變得益加搶手。

到了後來,現場討論環節越來越開放,爭論也越來越激烈,一名士兵與一名老農之間、一名高手與一個孩子之間、一名女子與一個男子之間,爲一個問題或一個想法爭得面紅耳赤,成爲了學校授課結束前司空見慣的現象。

不過,林楓提前將羅伯特議事規則的要義一一講述在前,規定大家只可動口,不可動手,爭論雙方可以公選一名主持人,然後各自現場組織三名己方支持者與對方辯論,最後請現場所有學生共同舉手表決誰的觀點更適合一點。

討論的範圍也隨之變廣,不再侷限於老師們講授的內容,開始涉及當前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辯論,到了這個層次,那些原本對這些“爛學校”不屑一顧的儒生、學士們也都按捺不住,加入了辯論的隊伍。當然了,作爲重要的喉舌媒介,《壽州商報》派出了大量的編輯、記者到那些大型場合去採風,不斷將雙方辯論的觀點展現到報紙上,更加推動了這些優秀辯論的傳播。

不經意間,知識、思想、自由、民主等理念悄無聲息地在壽州坊間流傳開來,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城中的每一個人。

壽州城被圍的這段時間長達數月,歷史上曾經引發過好多次專題辯論,擁林派認爲林楓巧借被圍之機,彷彿蛹結繭一樣,自我嬗變,推動了一個偉大壽州的產生;而反林派則堅持認爲,林楓不惜發動戰爭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經濟野心,十分可惡,這種方式絕不可取,絕不可複製。

後來,當結繭論傳至林楓耳中時,林楓略略一愣,突然捧腹大笑起來,旁人好奇地詢問原因,卻被笑得淚流的林楓搖頭避過了。

因爲這一刻,針對壽州被圍後自己特意整出的那些活動,最後成功推動壽州甚至天下走向民主、自由,林楓心裡頭第一時間想到的比喻卻是後世金庸名著《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被布袋和尚裝入乾坤袋,陰差陽錯練成九陽真功的例子,這樣的穿越性故事着實無法向外人道也!

第九十一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十一)第二十七章 興奮號大朝會第八十六章 菜市場論第六十二章 帑藏之爭第二十二章 禁軍大選拔(三)第八十九章 三件實事第九十二章 召集令(一)第九十章 向何處變?第五章 血盟之誓(一)第三十七章 兵行湄州第十六章 讓我們先做刺客第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的協議第二十章 大生意(二)第五十六章 強國三疏(一)第十一章 裂縫第十四章 討賬大遊行第六章 大杯具與小杯具第一百零五章 一擊即潰第六卷 爲政 第八章 大危機(一)第六卷 爲政 第九章 大危機(二)第三章 鏟子計劃第七十章 磨刀石第二十八章 離別家宴第八十八章 城欲摧第四十一章 我要辭官第九十一章 掄才大典(一)第六卷 爲政 第四章 特戰總結第九十四章 三大終極武器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賢面試(五)第四十二章 你選錯邊了!第八十八章 選擇權在你第四十一章 清流關之爭第二章 一把刀引發的局(中)第六十九章 大秘密第七十四章 該我不放過你了!第七十七章 爲自己活着第七卷 鏖戰 第五章 大動員(一)第九十五章 比武細則第九十六章 喬遷之喜第一百零三章 庶民之碑(三)第四十章 就從這裡開始!第一章 舉賢不避仇第六十九章 左旋戰術第三十八章 陰陽系學生第九十九章 老虎與牛犢(一)第八十三章 偶然因素第六十三章 不是流言的流言第一百零八章 城市的良心第五十四章 大內應第四十五章 超級市場(二)第六十章 局勢突變第十三章 再見周娥皇第二十章 熱鬧,與他們無關第九十五章 臨大事須有靜氣!第八十四章 不對等談判第十八章 集訓第四章 就是要打擊你第七十三章 聯袂突襲第九章 原版黃袍加身第七十四章 打土豪 分田地第二十六章 求婚第八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一百零五章 一日三賢歸(一)第九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四)第十三章 歡宴第三十九章 新奇連連第七十八章 想報仇嗎?第七十八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八)第九章 原版黃袍加身第二章 一把刀引發的局(中)第一百章 老虎與牛犢(二)第九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二十二章 屍山血海(一)第五十一章 刀之盟約(一)第七十七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七)第一百三十四章 希望第四章 南唐的福建子?第五十四章 大唐科學院構想(一)第八十四章 南方困境(五)第四十章 就從這裡開始!第二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三章 一把刀引發的局(下)第五十二章 《大唐見聞錄•超級市場》(二第九十九章 老虎與牛犢(一)第四十二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六)第十七章 我要娥皇第四十八章 刺殺(一)第六十一章 圈套第十九章 大生意(一)第八十五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五)第十一章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第六章 地獄開啓(二)第二十一章 搶劫是個技術活兒第十七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七章 戰爭是個系統活兒第八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七十九章 三個條件第十六章 山河同悲第一百一十二章 招賢面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