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小咼口之戰

在晉州解州戰局陷入平靜之時,已經平靜了幾天的淮南戰局再起蜂煙。

十月十日中午,一百二十艘大小船隻,再加上九千大周水軍,組成浩浩蕩蕩的水上攻擊團隊,終於殺到了濠州上游的小咼口。

不過,他們東下的行程遠不如原本所想的那麼順利。

自周軍南渡淮河以來,濠州刺史郭廷謂一直沒有放鬆水路的防守阻擊,沿淮河南岸,不時建設一座水寨,河面下隨機砸下不露頭的攔河樁,或者在淺灘處鑿沉幾條破船,讓偌大船隊遇到的小狀況不斷,東進的速度越來越慢。到了夜間,南岸上的火把此起彼落,呼嘯聲此起彼伏,不時還有南唐水鬼偷偷下水鑿船,弄得偌大的船隊一時都有點風聲鶴唳的感覺。

統領水軍的正將史德統和戰棹指揮使韋昌氣得跳腳,但也不敢冒進,只得放鬆腳步,慢慢東行。

現在大軍到達的小咼口是一處凸伸進淮河的山石河岸,淮河到此後猛然收窄三分之一左右,奔流而下的淮河水撞擊小咼口河岸後,不得不涌向左側的河道,河水像一個受氣的孩子,將委屈的怒火爆發出來,河水激騰起來,水流加快向下游奔去。

郭廷謂自然沒有放棄這樣一個天然防守要地,派了兩千士兵駐守河岸。領兵的副將郗魁在小山腳下紮營,在山頂上安置了六架投石機,河上直至淮河北岸都在投石機的打擊範圍,一下子將大周東下船隊給堵住了。

史德統、韋昌簡單一商議,只得吩咐水軍暫時駐停,派斥候上岸聯繫南線的步軍。

南線的進軍歷程跟北線水軍大同小異。

起初,行營正將、內殿直都知李重進率步兵兩萬,武勝節度使侯章和趙匡胤另領兵三萬,雙方合兵一處開始向壽州東面橫掃,那叫一個望風披靡!

大軍直面的第一個小城是長豐縣城,一見數萬大軍過來,當地官員非常自覺,互相將自己一綁,率先跑到城外列隊投降,聲明只要大軍主帥答應不傷民,全城願降。

因爲有林楓嚴詞警告在先,再加上統帥李谷的嚴令,不得無故擾民是東征軍的鐵規之一,幾名將領一商議,答應了這個條件。敵對雙方非常友好地進行了城池交接,周軍留下一千士兵看管長豐,大軍繼續東進。

緊跟着輕鬆拿下定遠小縣後,聯合大軍開始分兵,李重進帶兵斜向北方的濠州,侯章、趙匡胤則斜殺向西南方向的滁州。

不過,雙方也立時感到了前進的壓力。

從定遠向濠州的道路上,一會兒是道路被挖斷,一會兒是路上橫着大樹雜物,不時,路邊還有小隊南唐兵出現,一副要隨時偷襲的架勢,大軍前進速度不得不放慢。

而在定遠至滁州的路途上,則不時有成羣結隊的南唐騎兵呼嘯而至,到了跟前,頂多射兩箭,不等周兵出擊,立刻轉身就走。如果周軍不追,他們就不停地騷擾。如果追擊,撥馬就跑,還曾經兩度小小伏擊了追兵,弄得周軍根本不敢少數騎兵追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大軍騎兵在正陽渡陣地戰中折損嚴重,現在根本沒有那麼多的騎兵可用。

擔任先鋒的趙匡胤幾度率百名騎兵出擊,都沒有追上,也就不再跟這些煩人的牛虻糾纏,領軍穩步前進。

十月十日晚,李重進大軍碰到了北線水軍史德統派來的斥候,瞭解了當前水軍的處境,立刻分派五千步軍斜殺小咼口,本來分爲前中後三軍的行進大軍則收攏一處,直奔濠州。

幾乎是同時,趙匡胤率先鋒軍殺至清流關下,發現此時的清流關已經變成了一座刺蝟城——

沿途的山路每隔一百米被挖斷,壕溝後面立起了石頭牆,牆後面有駐軍把守;附近的山丘上全部立起了瞭望塔,駐守了軍隊;關隘左側山澗裡的石頭都被運到了道路邊緣,一小半架空着,關隘右側的山丘上則立起了一座高高的營寨,俯瞰衛護着關隘。

趙匡胤跑到高處仔細觀察,發現五道石頭牆後面、清流關下的道路全部被毀得不像樣子,完全是一副閉關死守的樣子,心中暗歎一口氣,只得在第一道壕溝前五百米處安營紮寨,一面派人回急武勝節度使侯章,一面派手下到附近村寨急尋嚮導。

清流關戰事暫停的同時,濠州戰事率先在小咼口緊急拉開。

十月十一日早上,五千周軍步兵聯合水軍,一西一南同時攻擊,南唐領軍的副將郗魁倒也絲毫不亂,分出一千人在南岸依託石牆抵死抗擊,另外五百人緊守河岸的突出水寨,另外五百人駐守營地,準備隨時支援兩處戰事。

因爲河面所限,大周水軍最多隻能派出六艘船隻同時前進攻擊,而且還要防備山頂上的投石機攻擊,進展並不太順利。

岸邊領軍的周軍副將方成是個狠角色,直接派出三百名親衛和精銳拎着大刀作爲督戰隊,剩下的士兵全部分爲五組,不間歇地持續衝擊。

小咼口河岸上並不是多麼險要的地方,山體只有二百米高,山下的石牆只堆了三道,每道兩米來高,很快就被突破了兩道。

面對最後一道石牆時,方成派人向水軍將領請命,請求水陸並進,一舉突破水陸防線。史德統、韋昌也不再猶豫,分出了四撥二十四大小船隻不管不顧連續向河岸衝擊,同時分派其餘船隻以散亂隊型向下遊衝,不再顧及頭上的飛石。

一見敵軍發狠,南唐副將郗魁當機立斷,下令先是點燃了營房,全軍分批次撤退上山,在沿山而退的防守過程中,又燒燬了投石機,然後帶着近一千名剩餘士兵縋着繩索、緣着樹木滑到了東面的淮河上,趕在大周水軍趕到之前,駕着小型戰船急速而下,直奔下游十里的大咼口(今安徽蚌埠)。

順利拿下了小咼口的周軍依然水陸並進,緊緊尾隨着郗魁他們趕至大咼口,發現他們面臨的是一個放大了數倍的小咼口防禦陣地。

第二十章 大生意(二)第三十八章 廖居素人才疏(三)第二十五章 又被陰了一把第七十一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一)第五十五章 黃府密談第十八章 僵持第七十九章 公審大會第七十七章 賓客盈門第四章 一詞換一人第六十九章 又一把刀要出世第四十九章 記得笑起來!第一百零七章 我們不妨做漁翁第四章 南唐的福建子?第三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二)第八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三)第五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八章 恩蔭和貳臣第九章 原版黃袍加身第十一章 只願長醉不願醒第六十五章 絕戶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招賢面試(二)第九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四)第十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五)第九十二章 噩夢之初(二)第四十九章 打老虎第十八章 僵持第七卷 鏖戰 第五章 大動員(一)第五十三章 《大唐見聞錄•超級市場》(三第三十五章 錦衣夜行不好受啊第七卷 鏖戰 第三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十三章 不是流言的流言第四十三章 變態的防守第五十七章 強國三疏(二)第二十八章 急召進宮第三十三章 大麻煩還是來了!第三十五章 一個選擇第二十六章 這一局,皇上勝!第五十一章 帶血的祥瑞第四十六章 劍指潭州第七十三章 揚長而去第一百一十八章 煙花警訊第一百二十八章 衆志成城(二)第八十六章 壽州道德法(一)第一百零三章 我要的是上隱第七十一章 鄉兵之歌第六十七章 國之良將第四十六章 再放你一馬第十九章 放惡魔與防惡魔第三十九章 聰明的和尚第十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五)第一百零七章 未竟的戰事第四十一章 我要辭官第六十五章 第三課(一)第四十四章 動力!動力!第五十六章 搶錢搶美人(三)第八十九章 三件實事第二十三章 悟第二十九章 勳爵天下(三)第十四章 討賬大遊行第二章 你能給我什麼?第六十一章 最重要的是信心第三十七章 冰火兩重天(二)第六十章 局勢突變第七十三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三)第九十七章 敢一戰否?第四十四章 當大將軍並不難!第四十四章 超級市場(一)第七十八章 戰爭檄文第十六章 山河同悲第七十五章 戰略目的第九十九章 增減之計第八十三章 舌戰(二)第六十二章 陷馬陣第九章 白鱘效應第八十章 君子與小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賢面試(五)第一百零五章 桂州大戰(四)第四十四章 我要見你們老大第一百零一章 感情難題第十八章 別亦難第一百一十六章 招賢面試(六)第九十三章 噩夢之初(三)第三十九章 你們糧店轉型吧第一百零二章 老虎與牛犢(四)第七十七章 賓客盈門第二十二章 十大天想(一)第二十六章 這一局,皇上勝!第七十四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四)第三十二章 酒酣處(二)第一百章 誓師大會第三十三章 十大罪狀(二)第六十五章 第三課(一)第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的協議第一百三十章 外力!外力!(一)第十九章 驚豔第七十七章 熱火朝天第六十五章 最後一課第一百三十章 外力!外力!(一)第九十一章 心應如海第一百三十四章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