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噩夢之初(一)

後周西面招討使郭崇威是七月六日開始率兵渡河作戰的。

因爲只剩下了三艘戰船,郭崇威命令每條戰船後面拖上了長長的木板,準備搭建渡到對面的浮橋。誰知船行至河中央時,又有兩艘船被奮不顧身的北漢死士鑿穿,沉入了河底,最後只剩下一艘幸運戰船救援了落後的兄弟,順利到達對岸,船上士兵在河灘建立了警戒陣地。

郭崇威害怕過河的兄弟被突襲,命令手下的精銳扶着木橋泅渡過河。起初大家都提心掉膽,害怕中途遇襲,過河速度很慢,誰知道襲擊再也沒有出現,過河的士兵越來越多。此時,後周大軍從附近村落徵到的小船也趕到了,周軍渡河速度再度加快。當天傍晚,十萬後周士兵全部渡過汾河。

除了在汾河上遇到了一點阻攔以後,後面的戰事順利無比——

先期抵達對岸的五萬精兵直撲北方的隰州,準備將三州之地先包圍起來,郭崇威親率剩餘的五萬大軍南下直撲絳州。絳州只有數百名北漢士兵守城,後周士兵們一衝而下,郭崇威留下了五千士兵守城,轉頭直撲西北方向的慈州,同樣是一舉而下,守城士兵集體舉手投降。還沒等大軍再度北上支援隰州,北邊已經有士兵報信過來,他們同樣輕鬆拿下了城池,擒敵近千。

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內,後周大軍順利掃蕩了汾河河谷之地,肅清了三座城池的敵人。郭崇威第一時間向東京開封城送出了喜報,然後命各城留五千士兵守城,另外分出五千士兵駐守與北漢交界之處,其他士兵則全部集結晉州城對面,陸續撤回原駐營地。

七月十日晚,郭崇威在已成爲一片廢墟的晉州刺史府舉行晚宴,向此次帶隊的禁軍將領和各地將領致謝告別。

原晉州刺史府廳堂的破敗沉寂被一片歡聲笑語擊散,在喧鬧中,整個堂上只有緊急趕到的原晉州刺史王晏和磁州軍副將韓令坤一老一小緊皺着眉頭,端着酒杯站在那裡悶不言語。

有人發現這兩人的怪異,過來勸酒,王晏驚醒了過來,突然揚聲喊道:“郭使相,三地戰事太過順利,此中必然有詐!”

這一聲驚吼讓堂上的喧囂頓時冷卻大半,一衆將領紛紛扭頭看向這裡。

郭崇威眉頭一皺,冷聲問道:“此話怎講?”

王晏昂頭回道:“北漢士兵此前在晉州城誓死抗爭,寸土不讓,而在三州作戰中竟然爭相投降,事情太過怪異,不得不防。”

人羣一個帶着醉意的聲音嘟噥道:“這不是領軍大將的水平不一樣嘛!”言中之意正是暗諷王晏此前失城奪城皆失利純屬無能。

王晏聞言頭一低,但隨即高高地仰了起來。

韓令坤上前兩步,拱手稟道:“使相大人,屬下隨同王將軍參與了隰州戰事,近千名士兵不加抵抗就投降了,着實不像此前頑強抵抗的作風,很有可能是詐降!”

“識時務者爲俊傑!”郭崇威將杯中酒一口喝下,大聲說道,“我十萬精銳圍城,劉承鈞豈敢螳臂擋車,自取死亡?!”

“郭使相,原晉州守軍估計在一萬三千人,就算經過了數場惡戰,頂多折損過半,可這三州投降的守軍總數不到兩千人,剩餘的四千多人去哪兒了?”王晏大聲爭辯道。

“還能去哪兒?估計是望風而逃了!”一名副將揚起喝得通紅的臉,大聲說道。

“戰爭乃事關國家存在之大事,豈可隨便臆測?”王晏厲聲質問那名副將。

那名副將臉色更加漲紅,不服氣地回覆道:“在我們十萬精兵面前,他們還能去哪兒?還能幹啥?不就是打了幾場敗仗嗎?至於一直誇大敵人的戰鬥力嗎?”

“我王晏連戰連敗,的確無能!但我絕不是肆意妄爲、頑辯抵賴之人!”王晏氣得滿頭白色鬚髮亂顫,戟指着那名副將吼道,然後深吸一口氣,轉向郭崇威,語氣變得無比誠懇,

“郭使相,屬下的確感覺其中蹊蹺甚多,我們只是攻下三座州城,但下屬各個縣城、村鎮均未仔細搜查,屬下害怕敵人隱匿鄉野,待我軍退後會再度出擊騷擾!”

韓令坤也在旁邊插言道:“事情的確說不通!如果敵人見我們勢衆,要放棄早就應該放棄了,不會蠢到在晉州城與我們死磕,死傷那麼多人!另外,我們進攻雖快,但不至於快到守兵根本來不及向北漢求救。但直到現在,北漢一個援兵也未見到,北方也沒有什麼動靜,他們不可能拱手相讓四州,這同樣說不過去。”

聽到一老一少的勸導,本來一臉慍怒的郭崇威面色緩和起來,沉吟了好半天,方纔搖頭嘆道:

“郭某隨聖上征戰多年,自然也知道如此虎頭蛇尾的戰事不合情理,但速戰速決是聖上親口要求的,同時,我們十餘萬大軍的糧草輜重絕非小數目,戰事絕不可久拖。再說了,十餘萬四州之民還在附近各地等着迴歸呢,現在是夏季,吃住都還好說,天氣一轉涼就將非常難辦!

這樣吧,王將軍辛苦一下,再領五千人暫駐晉州城。我們以十日爲限,如果三州十日之內有變動,王將軍隨時過河支援,如果均無異動,屆時王將軍再回京復旨不遲!”

王晏一禮到地,感謝郭崇威的信任。韓令坤走了出來,向郭崇威行禮道:“郭使相,在下也想留下來。”

郭崇威十分驚奇反問道:“臨行之前,韓使相專門找到郭某,請我把你帶回去呢?”

韓令坤的老爹韓端,原是磁州副節度使,他們一羣老幫菜在柴榮親老爹柴守禮的帶領下,在東京城內風頭正勁,人稱“十阿父”。這段時間,韓端已經做通了上層工作,準備將在晉州城下暫露頭角的韓令坤調入禁軍任職。

韓令坤大力搖頭,堅決推辭:“不,我不回去!大周境內他處均無戰事,只有這裡有戰事!這兩個月屬下從戰爭中學到很多,不想離開,請郭使相成全屬下。”

郭崇威微微搖頭道:“讓你們倆這麼一說,我心裡也有些忐忑。留你們一老一少在此,我也可以更放心一些!此事就依你們所講。來,大家繼續喝酒!”

王晏、韓令坤對視一眼,同時拱手告辭。

經兩個人這麼一攪和,現場喝酒的氛圍都沒有了!郭崇威無奈地揮揮手,示意他們倆自行離開。

三日後的深夜,就在後周大軍悉數撤走之後,隰、慈、絳三州均發生了一些異常事件。

第一百章 老虎與牛犢(二)第五十九章 輕鬆的堡壘戰第六十六章 何謂情報第四十七章 內聖外王(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希望第四章 投名狀第二章 你能給我什麼?第五十一章 此曲爲誰所作?第五章 連鎖反應第七十四章 野外勘測作業(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招賢面試(七)第七卷 鏖戰 第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十一章 想不想掙個勳爵?第十二章 玄武門之變第四十七章 武器大升級第七十一章 割袍斷義第十六章 大招聘(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屍山血海(二)第五章 地獄開啓(一)第五十四章 政治作業第九十六章 太監將軍第六十一章 才俊輩出第六十章 就怕想不到!第六卷 爲政 第二章 誠如君願第三十一章 秘密組織第一百零四章 繼續取巧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股東大會(一)第二十六章 戰!戰!戰!第二十一章 請借牛角號一用第八十四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四)第一百零七章 我們不妨做漁翁第五十二章 運輸大隊長第四十八章 湘女多情第六十六章 第三課(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影響歷史的會唔(二)第九十六章 爲什麼變革第一百零四章 新一輪熱潮第八十八章 第一次股東大會(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一個援兵第五十二章 運輸大隊長第四十二章 你選錯邊了!第五十六章 做個交易吧第四十三章 變態的防守第六十八章 圍觀事件第一百零三章 禁軍比武(五)第九十四章 三個有利於第五十章 都是文化人第十八章 走,到刺史府去!第九十三章 詐城第四十四章 這竹槓敲得爽啊!第九十七章 官二代對戰(一)第二十六章 擊掌爲盟(一)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一)第一百零六章 朝堂上更熱鬧第二十八章 撥劍的君子第三十四章 龍虎會(一)第三十章 樂聲起第四十七章 武器大升級第七十五章 民與國第四十四章 小設一局第六十八章 積極防禦第二十五章 到壽州去(三)第三十八章 兩場大典第五十六章 強國三疏(一)第五十五章 天下客商大會(二)第三十章 請君穩坐中軍帳第一百一十章 發衝冠(一)第六章 大杯具與小杯具第一百零三章 禁軍比武(五)第二十七章 給你們上一課第八十一章 閉門會議第四十章 打出自己的戰爭節奏第六十七章 國之良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屍山血海(三)第四十一章 雷霆一擊(三)第二十九章 南移的重心第十八章 集訓第五十一章 我保證你們賺錢,你們呢第三章 軍紀官和技術官第九十九章 最不可靠的道德第八十二章 一日三驚第二十二章 十大天想(一)第三十章 青蛙們的參觀第一百零二章 福州大戰(四)第三十六章 開業前夕第八十四章 坊間之論第一百零二章 禁軍比武(四)第一百零二章 千奇百怪的三件實事第八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六十四章 從簡單到複雜的作業(一)第八十二章 告泉漳百姓書第二十六章 想不想當兵王?第七十八章 擊敵之弱第七十四章 該我不放過你了!第六十五章 第三課(一)第八十四章 不對等談判第三十四章 酒醒時第二十四章 你想讓這裡是什麼?第四十四章 我要見你們老大第七十七章 賓客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