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爲政 第七章 不怯不妄

“大唐商業史上,雖然大家都十分推崇誕生於金陵城內的‘鳴翠樓協議’,認定它奠定了大唐商業橫掃天下的基礎。但是,還有一份誕生於泉州‘戀春樓協議’發揮的影響更不可小覷。

雖然後者基礎協議內容與前者差異不大,但相比於前者,這份協議首次將蕃人和蕃人資本引入進來,影響範圍遠非前者可比,可以說是對‘鳴翠樓協議’的一次拓展和昇華!”

——摘自南唐史官石硯所著《南唐書•商論》

保大九年(公元951年)四月十三日晚,就在戀春樓內,泉州囊括漢蕃的大小商人最終通過了十餘條協議:

一、泉州所有商人組成商業協會,併成立日常辦公機構;任何商人皆可申請參與,全體人員選舉產生會長、副會長、秘書長;

二、商會內,無論漢、蕃,所有出資人身份平等,所有資金平等,不得以身份岐視,不得以貴賤岐視;

三、商會主要職責爲拓展新的商業領域,不得對現有商業格局進行惡意干涉;

四、商會成員糾紛優先選擇在商會內部協商解決;不能解決者,選擇官府判定;

五、商會內合作項目一切管理公開;所有資金必須保證透明,任何出資會員皆可定期或不定期查閱賬目;

……”

當天晚上,商會第一次大會集體議定,將在泉州城內建設一個大型超級市場,在泉州城北建設一個天下貨物中心,也就是林楓提議的天下物流商埠、貨物批發中心。

隨後,所有與會者現場搶認合作股份。身上沒帶多少錢的林楓一時沒在意,施智力、摩回、康中海私下裡商定,各出了五萬貫,率先爲林楓搶定了百分之五的股份。當其他人意識過來,已經晚了,林楓親自出面阻止了,聲明這些錢全是臨時借款,日後必然奉還,不再接受任何人一文錢,這纔將會場上的這股“歪風”給成功剎住了。

大事議定之後,所有人不約而同地開始開懷暢飲,饒是林楓酒量很大,依然被泉州商人的熱情給徹底灌翻了,最後被陳飛等人揹回了刺史府。

四月十七日,新上任的泉州刺史、原南唐戶部侍郎陳元藻趕至泉州,將聖上讓他們班師回朝的聖旨遞給了齊王李景遂和林楓。捎給林楓帶的口信則是大加褒讚,特別聲明回京後必有重用。

李景遂立即下令,召建州、彰武節度使陳誨,漳州刺史留從願,還有漳州團練使張漢思秘回泉州議事。

四月十九日晚,一場小範圍的軍政密會在泉州刺史府(原使相府)召開,與會者只有六個人。

首先,齊王通報了吳越、桂管、福州等地乃至後周北漢晉州之戰的戰報,一言蔽之,形勢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其次,陳誨、張漢思分別介紹了福州、潮州兩地戰爭新動向:吳越、南漢分別在兩個前線增兵,但一直未有大的動作。

隨後,在李景遂的指示下,林楓在大家面前展開了一份輿圖,將自己與李景遂近幾天來的局勢研判和盤托出:

吳越、南漢近期均不可能有更大的動作,當前形勢會一直持續相當一段時間——

吳越現已經被大唐四面包圍,大唐步軍、水軍隨時可以主動發起攻擊,所以吳越各地軍隊不可能大規模調動,陳誨所在的福安前線預計只會面對吳越靜海軍一軍,最多應該不會超過三萬敵人;

而南漢,西邊面臨着桂州節度使馬繼偉夷漢大軍的威壓,必定不敢放鬆國內尤其是西側的防禦,最東側的潮州一地必然不敢長時間囤兵太多,所以張漢思部也應無太大壓力!如果南漢敢主動放棄嶺南的地理優勢,在潮州大打特打,我們還求之不得呢!

“所以,一北一南前線任何時間不能有任何怯戰之意!如果敵人發起試探性攻擊,要不惜代價將敵軍的小心思給我狠狠打下去!”李景遂輕輕一拍桌案,厲聲低吼道。

“是!”陳誨、張漢思立刻肅立應答。

“同時,你們倆不能有任何狂妄虛驕之舉。現在,並不能完全排除敵人暗中聚兵一舉而下之可能,你們日常防守必須打起十分精神,不給敵人可趁之機,更不可以輕舉妄動,冒失突擊,喪失當前的優勢局面!”李景遂面色依然沒有放鬆,叮囑道。

陳誨、張漢思趕緊表態發誓,堅決遵循齊王的旨意。

李景遂神色緩和了一些,走近兩人說道:“長期堅守易疲易倦,但是我相信你們一定能達到耗其實力,保存自己實力的目的。日後,我大唐大軍橫掃吳越、南漢之時,必以你倆爲主力,也必爲你們記大功!”

陳誨、張漢思立刻露出了感恩戴德的表情,跪下謝恩。

隨後,李景遂又叮囑陳元藻、留從願要以大局爲重,積極保障南北前線戰事需要;同時,必須與金陵保持定期情部通報。兩人也不迭地答應了。

大事囑咐完畢,李景遂當晚每人敬了三杯好酒,算是與此地區的帶頭大哥們正式告別,同時爲陳誨、張漢思踐行,預祝他們前線大勝連連,一場軍議即宣告結束。

臨行之前,陳誨過來狠狠地擁抱了林楓一下,低聲囑託他一定要帶好根本無意迴歸建州軍的陳德勝,林楓也有些眼眶發熱,不住口地點頭答應了。

四月二十日一大早,李景遂、林楓在所有特種戰士和各軍精銳的衛護下悄然開出泉州城,一身布衣的新任驃騎大將軍留從效帶了數名留家族人,悄然跟在了大隊當中。

前面的隊伍一開出城門,速度立刻慢了下來,而當李景遂幾個人縱馬趕到城門處時,他們全愣住了。雖然極力隱瞞離開的消息,但是看起來信息還是走漏了,數不清的泉州百姓、商人正聚集在西城門外,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城門處。

看到幾匹大馬出現,現場的百姓全部跪了下來,參差不齊地喊道:

“大唐萬歲!”

“齊王萬福!”

“留將軍走好!”

“林大人走好!”

齊王以前很少出金陵城,沒有享受過幾次這樣的盛大禮遇,立刻跳下馬來,向旁邊的百姓揮手示意。這下子,現場的氛圍一下子更爲熱鬧,不少百姓紛紛起身向這裡擁了過來。

林楓眉頭一皺,立刻暗中打出手勢,林仁肇等數十名特種戰士立刻擠入了人羣當中;數十名戰士走上前來,以身爲盾,將極力向前擁擠過來的百姓們推開了一定距離。

第二十三章 篝火晚會(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屍山血海(一)第四十四章 再下一城(一)第九十三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十三)第五十五章 黃府密談第二十五章 我們必須更超級!第七十二章 潛伏第一百零六章 忠義之士第四十九章 打老虎第八十六章 戰場僵局第九十三章 召集令(二)第七十二章 沒有任何條件第八十八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八)第七十九章 建成在即第一百二十六章 屍山血海(五)第二十五章 南下!南下!第六十八章 第三課(四)第三十七章 冰火兩重天(二)第十六章 山河同悲第三章 向基地出發第一章 歷史性的抉擇第二十七章 興奮號大朝會第三十五章 入楚第三十六章 三不談第五十章 都是文化人第十章 夜悲泣第八十七章 前赴後繼第六十二章 陷馬陣第八十四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四)第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九)第七十六章 陪審團第八十五章 第一次約會第九十七章 敢一戰否?第七十章 處處碰壁的變革第三十四章 道家信徒第三十一章 積極防禦第八十六章 戰場僵局第七十一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一)第四十六章 到底是誰黑誰啊?第九十二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十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都是棋子(一)第四十五章 再下一城(二)第五十四章 天下客商大會(一)第六十四章 少年軍校第八十二章 以美麗的名義第一百零四章 自古兄弟多鬩牆第一百章 快樂總被悲傷誤第八十三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三)第六卷 爲政 第八章 大危機(一)第三章 一把刀引發的局(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英靈之誓第二十四章 北上!北上!第九十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十)第七十七章 賓客盈門第八十章 南方困境(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我要再勝一場第二十四章 北上!北上!第三十二章 雀巢計劃第一百三十章 外力!外力!(一)第五十一章 絕不輕恕第七十一章 千奇百怪的訓練(二)第六十章 老將出馬第八十四章 重整旗鼓第二十二章 這是一場你必輸的局第九十二章 掄才大典(二)第四十一章 要敢於拔刀第二十三章 十大天想(二)第九十二章 召集令(一)第六十七章 這裡也有城管?第三十七章 兵行湄州第九十一章 靠什麼留住人才第四章 餘波第六十三章 殺!殺!殺!第五十章 書房中的舞會第六十六章 穿越敵境第二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三十五章 龍虎會(二)第一百章 轉輪打火槍第七十七章 熱火朝天第十三章 歡宴第四十四章 再下一城(一)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天時間第四十章 打出自己的戰爭節奏第五十八章 第二次渡河攻擊(五)第八十三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三)第七卷 鏖戰 第三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十七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七)第七十二章 師生相對論第五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七十二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第八十章 互相敲詐第十九章 大生意(一)第七十八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八)第六十六章 特戰之要第六卷 爲政 第二章 誠如君願第三十四章 龍虎會(一)第七十八章 想報仇嗎?第九十六章 喬遷之喜第七十九章 三個條件第二十四章 到壽州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