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神人處處有(一)

“不可否認,南唐奪清源取福州之戰因爲佈局宏大、設計精巧,而讓天下人記住了奪目的軍事天才林楓,但更不可否認的是,在整個‘血色三月’中涌現出來的軍事神人遠不止林楓一個!”

——摘自南唐史官石硯所著《將論》

在晉州攻防戰中,三月下旬同時冒出了兩個年輕的新星,讓戰事變得更加慘烈,也更富有戲劇性。

在王晏指揮後周士兵日攻夜攻皆無法攻到城牆下時,來自河北磁州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市)的小夥子韓令坤一舉將僵持的戰局打破了。

韓令坤這一年纔剛滿23歲,已經被晉封爲磁州軍副將,除了因爲他本身武藝高強外,還因爲他很有名的老爹。

他老爹韓端雖然才做到磁州副節度使,但一輩子混在軍中,人緣甚好,跟隨郭威進入京師開封。老韓端與大官僚王溥、汪晏、王彥超等人之父奉柴守禮爲首,結爲一黨,在京師內橫行無忌,無人敢惹,時人後來鄙稱他們爲“十阿父”。無他,柴守禮的兒子太牛逼了,當朝皇帝郭威的養子、事實上的太子柴榮是也!

韓令坤跟隨抽調過來的磁州軍趕至晉州城後,一直在思索如何打破這座頑固堡壘的金身,日夜與一羣小夥伴們在營中鼓鼓搗搗,終於在三月下旬弄出了一架異常龐大的攻城車。

這座攻城車其實就是一個攻城塔和衝撞車的混合體。以粗木爲構架,前尖似錐後寬如屋,前後總長近十米,底座寬六米;下設巨大的滾輪,需一百名士兵同時發力方能推動。

三月二十三日,這個龐大的攻城車首次投入應用,便一舉突破了晉州城下最後兩道壕溝,守軍打擊依然猛烈,但卻對這個攻城怪物無可奈何,弓箭根本就穿不透厚且密的木頭護架,就是最厲害的投石車,因爲攻城車前端細尖,很難直接砸住,而一旦砸在其上,石頭往往會順着攻城車向後方彈去,根本砸不壞“能量護罩”。

北漢守軍沒有辦法,只得眼睜睜看着這座攻城車跨越了壕溝,由點到面,連續捅破最後兩道土牆,其掩護下的後周士兵一點點將壕溝填平,並將城牆前一大塊重新恢復平整無阻的通道。

至此,晉州城的八道“護身金鐘罩”算是徹底被毀掉了。

就在攻城士兵歡呼之時,這才驚訝地發現城頭上瞬間變了模樣,一根根簡陋的粗大木矛、錐形木板伸出了城垛和雉牒,就像一隻刺蝟突然炸起了全身的刺。而且,這些木刺完全摸不清是固定的還是活放的,一會兒風都吹得亂動,一會兒又能看見土兵站在上面向外張望。

這些木刺,緣自於一個名叫劉繼業的十八歲年輕人的靈機一動。

劉繼業原名楊重貴,這兩個名字都不彰顯。但是,當劉繼業後來投降北宋時,改回楊姓,單名一個業字,也就是後世傳頌聞名的“楊家將”楊業楊老令公!

楊重貴,其父親楊信是麟州(今陝西神木縣)的一個土豪,在五代的混亂時期,自組軍隊佔據麟州,自稱刺史,此前依附後漢爲臣。爲結交當時任河東節度使的劉崇,楊信派年少的楊重貴到了太原爲質子。

年少英武、聰明令俐的楊重貴很受劉崇的喜愛,收其爲養孫,並改名爲劉繼業。在此後的歲月中,劉繼業在北漢擔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著稱,以戰功升遷到建雄軍(今山西臨汾)節度使。由於劉繼業戰功卓著,所向披靡,北漢人稱“無敵。

但弔詭的是,史書上關於劉繼業的戰績記述很少,特別是《宋史》中,不知是不是故意貶低與大宋抗衡的劉繼業,說大宋與劉繼業交鋒數次,劉繼業皆敗,完全不是後世楊家將傳說中的無敵形象。《遼史》中曾載有遼將耶律斜軫責問楊業說:“你與我國角勝三十餘年,今日何面目相見?”據此可以推測,劉繼業只怕在北漢時期主要任務是防守北方常常寇邊的遼國,戰績也可以稱道。

楊業是死纏硬磨着劉崇答應,於三月中旬隨着汾河而下的補給船隊進入晉州城的。他來之後,在城頭上觀察了半天,就向太子殿下、招討使劉承鈞建議:圍牆、壕溝最後必然守不住,應該儘早在城頭多做些文章。

早就決意死守的劉承鈞從善如流,聽取了楊業的意見,將城中住戶家中的門板、窗櫺等卸了下來,全部削尖,八根一組,交叉着綁在一起,架在城垛和雉牒之上,下方墜上石頭磚塊,硬將整個城牆加了一圈扎人的刺。同時,爲防止後周火攻,所有木頭全部用水泡過,並不時向木頭上潑水,保持溼度。

後周士兵嘗試着攻了一次城,立刻發現這些刺實在是不好惹。有了這些突出牆頭的尖刺,別說是搭雲梯、攻城車根本無法搭近城頭,就是放在那裡,北漢士兵不防守,攻城士兵想要翻過些尖刺也不容易。更可恨的是,北漢士兵一看士兵想攀越尖刺,就會揮刀砍斷墜石的繩,成捆的木刺就會帶着後周士兵墜落城下,一路上掛着捎着任何人,至少是皮開肉綻,令後周士兵見之無不魂飛魄散。

僅僅攻了一刻鐘,城頭下已經倒下了五百士兵,韓令坤帶人推着自制的攻城車衝了一次,城頭上早就有所準備,將大鍋大鍋的滾油倒在攻城車上,然後幾個火把扔上去,攻城車被點燃了,韓令坤只得帶着士兵急速後退。到了此時,王晏不得不再次鳴金收兵,又打不動了!

在桂管地區,出盡風頭的將領是行靜江節度使馬繼偉,他率領七千唐軍並不完全死守賀州城,而是採取了一種“敵進我退,敵退我擾”的攻防節奏,死死拖住了入侵的南漢軍隊。當南漢軍攻得猛時,就鬆一鬆,讓敵人攻上城頭,攻入城內,然後用人海戰術淹沒進城敵兵。當敵人攻得鬆懈時,他就會派軍中精銳出城突襲,佔了便宜就走,絕不戀戰。

早在集聚賀州城的夷人部落兵超過三千時,馬繼偉就頒佈了兩項新政策:所有夷人部落參加賀州防守的大隊列,戰利品按人數多少分配,夷漢聯盟的位次、話語權也將根據各族的殺敵數量進行最終分配;與此同時,所有夷人可以任意攻擊敵軍,所有戰利品、俘虜自行處置,唐軍決不過問!

各族族長聞知了這個政策,就如聞見腥味的餓貓一樣,大家不約而同地將自己的手下分成了兩部分,絕大部分士兵跟着馬繼偉混,族中最精銳的則分散派了出去,目標正是南漢大營。

於是,整個賀州地區變成了一個大型捕獵場,獵捕的對象自然是南漢士兵:從南側的山丘上,從北面的灕水上,從後方的通道上,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突然出現狡猾狠毒的敵人,用毒箭、用陷阱,不傷人命,弄倒就走,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這下子,連南漢最精銳的斥侯都不敢再出營了。南漢軍副帥謝貫看着軍營中日益增多、日夜喊疼的中毒士兵,一個頭有兩頭大。

等南漢軍隊將要吃完軍中存糧時,後續的輜重成了最容易遭受襲擊的要害,每一次,南漢軍至少要出動三千以上人馬,纔敢向回去接應輜重。

此時,已經膽子養肥的夷人又開始新型騷擾:一族集中成一個小組,竟然開始趁着夜間突入南漢營帳硬擄人了!又有幾個族落的人馬聯合起來,竟然在後續的道路險窄處修起了石牆,阻擊輜重隊伍。這些瘋狂的進攻逼得南漢大軍營帳一縮再縮,每晚在大營內燃起大火堆,士兵們排成一圈稀疏的人牆面朝外輪班值守,惶惶不可終日。

焦頭爛額的謝貫心力交瘁,竟然有了撤軍的念頭。

而此時的吳越主戰場上,南北兩端因爲兩個猛人的神奇表現讓兩地戰局走向了最高潮。

第四章 就是要打擊你第七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十七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八十三章 舌戰(二)第六十六章 齊王探訪第四十八章 湘女多情第四章 南唐的福建子?第一百零一章 福州大戰(三)第五十六章 強國三疏(一)第八十三章 南方困境(四)第一百零四章 成名之作第一百零一章 禁軍比武(三)第三十九章 模擬演習第四章 餘波第一百一十三章 招賢面試(三)第二十四章 到壽州去(二)第十八章 林大人要走了第二十五章 我們必須更超級!第四十二章 方與圓第六十章 老將出馬第六十五章 放心,我不搞強拆!第三十四章 十大罪狀(三)第十章 聖上駕到第五十五章 搶錢搶美人(二)第七十六章 溫馨時刻第六十三章 人心散了第六十五章 第三課(一)第六十章 局勢突變第三十一章 秘密組織第九章 白鱘效應第四十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四)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尊重第三十七章 冰火兩重天(二)第四十章 就從這裡開始!第二十二章 你的方式錯了!第七十七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七)第九十五章 小咼口之戰第六卷 爲政 第九章 大危機(二)第七十五章 民與國第十一章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第八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二章 一把刀引發的局(中)第四章 一詞換一人第四十六章 出使之月第七十九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零一章 禁軍比武(三)第六十七章 你們要當好眼睛第一百零六章 桂州大戰(五)第五十八章 天下客商大會(五)第七十四章 大風波第九十七章 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第九十四章 咱就下一盤大棋第二十一章 禁軍大選拔(二)第三十七章 你可是怕了?第九十七章 改弦易轍第七十三章 聯袂突襲第八十六章 拉郎配第七十九章 真實意圖第七十九章 錢荒的徵兆第一百零一章 禁軍比武(三)第一章 勝戰論第一百零五章 十月圍城第十三章 唱響激情第三十二章 十大罪狀(一)第七十章 你們不要再攔我!第八十一章 密議(一)第三十一章 刺殺日第七十一章 鄉兵之歌第九十五章 神人處處有(一)第四十八章 湘女多情第一百零七章 桂州大戰(六)第十五章 強烈地震第九十八章 官二代對戰(二)第四十九章 正宗鐵公雞第九十四章 解州騎戰第五十四章 政治作業第一百章 誓師大會第八十章 好人之壞第六十章 四本賬(二)第九十二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十二)第五十三章 可笑之極第四十八章 長城之誓第八十章 好人之壞第九十五章 神人處處有(一)第七卷 鏖戰 第四章 生不離,死不別第五十六章 天下客商大會(三)第三十二章 十大罪狀(一)第一百零四章 禁軍比武(六)第六卷 爲政 第一章 勝利的煩惱第八十一章 閉門會議第八十七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七)第六十五章 最後一課第十四章 你們應該立大志第十七章 變革難第八十七章 前赴後繼第十八章 僵持第七十六章 溫馨時刻第三十一章 酒酣處(一)第八十五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一)第七十七章 可惜了這大好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