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軟實力

林楓放下了筷子,肅然說道:“聖上,微臣北赴遼國的主要目的正是拖住北方南下的步伐。同時,在微臣看來,我大唐國內若想安穩發展,就必須時刻牢記我們的遠大目標,不爲朝野的細枝末節小問題自亂陣腳,同時必須妥善安置收服的楚國和清源軍,讓他們在政治上認同大唐,再在經濟上加強控制,並從文化上進行滲透,將他們變成我大唐強壯身體上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至善,這不正是你讓重光捎來摺子中的內容嗎?”李璟恍然大悟道。

“聖上慧眼如炬!這正是微臣關於新收服地區的一些想法,可否允許微臣再詳述一二?”林楓趕緊說道。

李璟自然點頭應允。

“以下爲微臣的個人愚見,不當之處,敬請聖上和齊王見諒。在微臣看來,對新歸服地區應該堅持軟硬結合。硬的自然是指武力,側重於表面,每一個地區我們必須保持優勢的兵力作爲首要條件。而軟的方面,側重於內裡,講究就多了。”林楓知道自己近期甚至今後也不會有多少機會跟這兩位大佬暢談,決定將自己心中所想傾囊而出。

“軟硬結合?”李璟不禁喃喃自語道。

“對。光憑武力鎮守只會激起當地百姓、遺老遺少的心理牴觸和隱性反抗,而軟的方面則是從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對這些地區進行潛移默化,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着眼於長治久安。軟硬兩者相輔相成,互爲支撐,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首先說政治認同,體現對新歸服地區的尊重和重視,可以選擇熟悉原有政治、經濟、文化,尊重當地原有格局的人鎮治,緩慢歸化,融入到大唐的政治大局中;

其次是經濟控制,比如說在銅錢上作文章,先宣佈兩地銅錢通用,慢慢以大唐通寶替換楚地鐵鉛錢,通過貨幣將兩地經濟捆在一起;再比如在統一商稅上作文章,讓兩地的商業、物資流動起來。

最後是文化滲透,比如說,可以在楚地舉行專門的掄才恩典,吸納優秀人才爲我大唐所用;可以將超級市場的三樓書畫、發明拍賣等形式鋪放到楚地;還可以將大唐流傳的經典詩詞印放到楚地,用優秀的大唐文化吸引百川歸流……”

林楓侃侃而談,將後世“軟實力”的概念和做法結合此時的時代背景給羅列出來。

李璟和李景遂互望了好幾次,一面微微點頭,一面凝眉思索。

“請恕微臣舉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我們的軍事實力就是硬實力,就是要讓他不得不服;而我們的政治、經濟,特別是文化就是軟實力,就是要讓他心悅誠服!”林楓將軟硬實力的概念給拋了出來,並進行了通俗易懂的闡釋。

李景遂不由地笑出了聲,而李璟用筷子點指着林楓,微笑搖頭。

“近來,微臣常常在夜裡夢醒,總會憧憬我大唐的美好未來,只要我們沿着我們選擇的正確道路,不折不扣,不屈不撓地走下去,恢復前朝四海鹹服、萬邦來朝的盛世美景應該就在未來不遠處!”林楓最後來了一句更大的遠景忽悠。

李景遂笑了,語帶調侃地問道:“那至善認爲會在多少年以後?”

喝完了迷魂湯,是該下清醒劑的時候了!林楓立刻拱手正色說道:“縱觀歷史,重建一個新王朝或者王朝中興,少則十餘年,多至三十年。我大唐根基甚好,起步又搶先一步,微臣樂觀一點說,雄霸天下應該在十年至十五年之間!”

李景遂立刻笑着向李璟說道:“聖上,你看,著名的林半仙都說了,十年後大事就成了!屆時,聖上正春秋鼎盛呢!”

李璟被這兩個人的聯合馬屁哄得喜笑顏開,舉杯請兩人共飲。

緊接着,林楓延續過去的一貫傳統,趁着兩位大佬高興,趕緊將楚國王逵、周行逢任命,特種戰士重金賞賜,死亡戰士安排烈士陵園安置,開放會春園等易引起爭議事情以及北上、南下一些必須提前安排事項詳細彙報出來。

剛開始,李璟不由分說地全部認同了。到了後來,心情極好的皇帝大佬大手一揮,說具體事項讓林楓與李景遂商量即可,不用再一一請示了。

林楓、李景遂趕緊躬身領命。

到了這會兒,林楓已將當前的大事全部落實了,心情也放鬆下來,在聊到啥時間出發北上時,心直口快地道出了自己準備在初六向司徒周宗千金提親,初七一大早就出發。

林楓此話一出,席間立刻靜了下來,李璟、李景遂全部呆愣住了!

林楓一看兩人的表情,心中突然泛起一陣不好的感覺,趕緊快馬加鞭將自己與周娥皇因超級市場而相識,因爲樂曲詩詞而相知相愛,司徒大人周宗已經同意,自己已經請求右諫議大夫、禮部侍郎上門江文蔚提親等事實,然後滿懷期待地看着兩個依然呆愣在那裡的大佬們。

李璟依然板着臉一個字未吭,李景遂有些遲疑地說道:“至善,這事兒怎麼沒有聽你提過?”

林楓無語以對,我自己的感情生活總不能主動跑到你們面前天天彙報吧?

席間的氣氛一下子冷了起來。林楓內心狂跳,一臉不解地看着兩個大佬。

過了好半天,李景遂有些艱難地說話了,一開口就讓林楓嚇得從錦凳上溜到了地下:“除夕夜守歲時,太后曾將聖上與我召至後宮,提出至善是難得的年少才俊,老人家在宮中也多有耳聞,大寧公主多次在她面前提及十分喜愛至善之詩詞,太后就想着爲你們兩個牽線搭橋,我們正準備今天徵求你的意見呢!”

大寧公主爲李璟的大女兒,今年正值二八芳齡,林楓以前聽李煜閒聊時提過,但根本未曾有機會見過這位長公主。

林楓萎坐在地下,人如五雷轟頂,心裡也一下子明白了,李景遂說太后想許親只怕是託辭,李璟與李景遂私下裡必定曾多次商議過如何籠絡住自己,用聯親正大光明地控制自己估計正是他們最後議定的高招,卻沒想到在時間上晚提了三天!

御書房內靜了下來,三人都不說話,中間有一名太監進來欲察看飯菜情況,一看這個情景趕緊低頭退了出去。

最後,李景遂也感覺不能繼續這麼尷尬下去了,不得不開口了:“此事太過突然。至善,你再回去思量思量,我們改日再議。”

林楓如聞大赦,立刻向李璟跪安,輕手輕足退出了御書房。

第五十章 書房中的舞會第十二章 工程驗收第六十八章 積極防禦第三十章 請君穩坐中軍帳第九十一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十一)第七十章 你們不要再攔我!第二章 一朝反目第九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四)第六十五章 絕戶計第六十六章 鬩牆恨(一)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尊重第一百零六章 忠義之士第六十四章 少年軍校第八十一章 有錢大家賺第一百一十六章 萬騎大戰第七十章 太菜了!第七十章 你們不要再攔我!第五十九章 學會尊重即可第四十七章 應對有術第六十二章 陷馬陣第七十五章 戰略目的第一百零三章 老虎與牛犢(五)第七十六章 一個不留第五十九章 四本賬(一)第十六章 貨幣戰爭(二)第五十四章 政治作業第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九)第八十三章 舌戰(二)第九十章 向何處變?第八十五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一)第三十三章 行業大會(一)第二十二章 篝火晚會(一)第一章 一把刀引發的局(上)第五十章 超級市場(七)第九十一章 着實懊惱第十二章 潛龍出海第五十章 超級市場(七)第七章 這就是傳說中的跨馬遊街?第九十二章 泉州求援第七十六章 人體解剖第三十八章 陰陽系學生第十三章 你倆別誤會第四十三章 歷史舊帳第五十九章 四本賬(一)第五十八章 天下客商大會(五)第七十九章 次第阻擊第一百零六章 忠義之士第八十六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六)第四十九章 刺殺(二)第二十九章 妖僧復至第七十三章 製圖六體第四十三章 第二課第四十一章 要敢於拔刀第四十四章 當大將軍並不難!第三十章 青蛙們的參觀第四十七章 鶴裘藜杖第二十六章 厚積方能勃發第六十二章 聲南擊北第四章 餘波第八十四章 不對等談判第三十八章 特訓之初體驗第四十九章 先打了再說第七十九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九)第二十三章 篝火晚會(二)第二十章 一個衝鋒就搞定?第十章 聖上駕到第六十八章 第三課(四)第九十二章 心領神會第八十九章 陣前鬥武第三十二章 朽木不可雕也(一)第五十一章 此曲爲誰所作?第四十二章 方與圓第六卷 爲政 第二章 誠如君願第六十四章 明流暗流(二)第六十五章 放心,我不搞強拆!第八十三章 舌戰(二)第五十六章 天下客商大會(三)第八十五章 南方困境(六)第十四章 一朝爲兄弟第六卷 爲政 第三章 前倨後恭第五十二章 刀之盟約(二)第九十一章 噩夢之初(一)第七十九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九)第四十章 逆天的武器第九十二章 心領神會第九十七章 李家叔侄第五十五章 大唐科學院構想(二)第九十七章 敢一戰否?第六十六章 何謂情報第六十五章 絕戶計第二十二章 篝火晚會(一)第十七章 拜師第十九章 驚豔第八十四章 子時突襲第三十四章 行業大會(二)第二十七章 給你們上一課第十一章 家庭會議第七卷 鏖戰 第四章 生不離,死不別第二十三章 實操考試第六十三章 陌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