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北上!北上!

“林愛卿,趕快起來,給朕詳細講來。”李璟再度坐下,開口說道。

此時的天色已經全黑了,齊王李景遂轉頭吩咐太監趕緊送幾樣簡單的飯菜進來。一直在等着的太監們立刻將一碟碟精緻的飯菜端了進來。

林楓緩緩起身,鄭重說道:“聖上、齊王,北方漢國的事情您必定已經知曉了吧?”

李璟立刻神色一肅,與李景遂互望一眼,直直盯着林楓。此前,林楓曾經預測過北方必有大變亂。現在,北方傳來的消息已經應驗了林楓的預言,郭威代漢而立已經是必然發生的事實,這對南唐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的政治考驗。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今的北方,郭威大勢已成,只怕登基也是須臾之間的事情。這對於我大唐來講,就是當前最大的危機!”林楓手指北方,振聲說道。

“此話怎講?”李璟立刻悚然而驚,面容更加嚴肅。李景遂面容更是凝若冰霜。

林楓沉聲說道:“郭威威望高,野心重,天雄軍實力雄厚,戰將如雲,登基之後必然發憤圖強,必然圖謀對外攻擊。客觀地講,面對北方的遼國,他們只能被動防禦,西邊的蜀國、南邊的南平有地利可依仗,如果他們鐵了心要老頭吃柿子——揀軟的捏,我們大唐必首當其衝!”

“至善,你再想想。如果郭威自立,那劉贇怎麼辦?劉贇之父——河東節度使、中書令劉崇豈能善罷甘休?那劉贇離開的徐州會如何反應?到時候,北方只怕是外患未除,內憂又生,一時半會兒顧不上對外攻擊吧?”李景遂立刻提出了反對意見。

“齊王分析得十分準確透徹!小臣佩服。”林楓大聲誇讚道。李景遂這個分析合情合理。在歷史上,郭威登基之後,很快就將滯留宋州(今河南商丘)的劉贇及其親隨董裔、賈貞一併殺死。河東節度使兼中書令劉崇於郭威登基當天即宣告自立,立國號爲漢,史稱北漢(公元951年-979年),聯合契丹與後周、北宋糾纏了近三十年;而被劉贇安排留守徐州的留右都押衙鞏廷美、元從教練楊溫也在第一時間宣佈與郭威誓不兩立,誓爲劉贇報仇。

而事實上,後周也是直到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才得以抽出兵力,開始南下攻擊南唐淮南江北地區。但是到了現在,因爲自己這隻蝴蝶煽動的小翅膀,天下各地的實力對比在悄然發生變化,誰敢保證歷史一定會按原來的軌跡前進呢?

“齊王,請恕小臣就事論事地分析一下。鞏廷美、楊溫之流實力太過弱小,就算反抗郭威也只是螳臂擋車,只怕郭威出動數千兵馬即可一戰而定;至於劉崇,據守‘表裡山河’之太原,本就與遼國互爲倚角,其實無論劉崇反不反,太原也從來都不是郭威的勢力範圍。其實,郭威在北面早就被遼國和劉崇徹底困住了。

設想一下,如果楚國歸降我國的消息傳開,郭威不會看不到,我們事實上已經成爲他在南方最大的敵人,他在南面也將被徹底困死!困獸必起而噬人,他會選擇誰下手?不用說,必然是在他眼中弱點甚多但發展勢頭甚猛的我們!”林楓沉聲分析道。

一番話說出來,頓時將兩位大佬方纔的興奮勁打得一個七零八落,全都沉思不語。

林楓朗聲說道:“遠交近攻,自古之常理!微臣建議,由微臣帶着聖上的旨意,挑選少數精銳部隊現在即乘船北上遼國,若有機會再拜訪劉崇,鼓動他們不斷地從北方進攻郭威,讓郭威無暇南顧,大損其實力。而我們埋頭積蓄實力,此消彼長之下,他日怯而退卻者必是郭威!”

李璟、李景遂一起輕輕搖頭,南唐與遼國自南唐李昪當皇帝時起即多有來往,但以往的歷史告訴了他們一個事實:北方的少數民族向來貪婪成性,翻臉毀約跟吃飯一樣輕鬆,遼人又怎會輕易聽從南唐的指揮?

據史載,天顯十二年(公元937年)五月,南唐代吳前夕,已經成爲楊吳實際統治者的徐知浩“用宋齊丘之策,欲結契丹以取中國,遣使以美女、珍玩,泛海修好,契丹主亦遣使報之。”八月,南唐使者抵達契丹,契丹很快派遣直裡古回訪南唐,雙方正式建立交聘關係。直至應歷七年(公元957年)南唐最後一次派遣使者出使契丹。在這21年間,雙方往來共計41次,其中,契丹出使南唐12次,南唐出使契丹遼朝29次。

但是,說實在話,南唐和契丹只有很短的密月期,會同元年(公元938年)八月,當契丹遣燕人高霸來聘時,“唐主厚賄之,俟至淮北,潛遣人殺之,欲以間晉”,以此促使契丹繼續加強對後晉的軍事行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高霸事件”。

對於“高霸事件”,契丹和南唐都心知肚明,但雙方均未說破,仍然保持往來,但卻轉以經濟貿易爲主要表現形式,這也是南唐司徒周宗得以致富天下的歷史大背景。

不過,自保大五年(公元947年)二月到應歷七年(公元957年),南唐曾16次派使者泛海北上,但遼朝出使南唐人只有1次。按照陸游《南唐書》的說法,自始至終,“契丹利其貨”,“相結約摳撓中原皆虛辭,非能爲南唐助也”。也就是說,契丹一直只是藉機在南唐身上“揩油”罷了!

正是因爲吃過遼朝的軟硬釘子,李璟纔會有如此的表現,他對遼朝根本沒有信心。李璟指指桌案上的御膳,示意林楓一齊坐下吃,但說實在話,三人此刻都沒了多少食慾。

“聖上,世間事皆在人爲!三個多月前,我們絕不敢想象整個楚國會歸順我朝?但現在,這個事實就擺在面前!那麼,我們能不能將契丹玩弄於指掌之上,微臣認爲可以!”林楓依然語不驚人誓不休,朗聲說道。

“哦,此話怎講?”李璟吃驚地擡頭,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林楓,莫不成林楓又要搞出什麼驚人的承諾不成?

“遼人本性殘暴蠻橫,是由其非勝即死即奴的草原滅族戰爭特性所決定的。所以,在他們的心裡,他們根本看不起南方的漢人,永遠認爲我們怯懦,我們只是供他們隨時擄掠的草谷而已!”林楓大聲說道。

從內心深處,林楓十分鄙夷華夏民族自古以來,一些上位者老想着將美女、錢財送到北方,再美其名曰“和親”、“盟約”,就想着能買來一時平安!但他們一直不肯直面一個鐵一般的事實:北方的遊牧民族從來不認什麼“拿人手軟、吃人嘴短”的“潛規則”,在他們看來,拳頭就是理!騎兵就是理!鋼刀就是理!

“所以,這一次,微臣不準備帶任何美女、財貨,只准備帶幾把刀和幾十號人,贏回我大唐本來該有的尊重,本來該有的平等,就要促成與遼朝共同進退的政治協議!”林楓沉聲說道。

李景遂站了起來,疑惑地問道:“幾把刀,至善可是指我們冶煉出來的神兵利器?至善就不怕機密外露,壯大了敵人?”

林楓微笑說道:“我們只以兵器換北方駿馬、皮毛,絕不教其冶煉方法。另者,小臣還請齊王對我們的科學院多些信心,等真正的神兵利器一出世,再好的刀劍全是白搭!”

“至善這麼有信心?”李璟依然不敢相信這種事。

“臣敢再立軍令狀!”林楓沉聲說道。

“不行!”李璟再腹黑再厚黑,也不好意思再給林楓加壓了,林楓剛剛謀楚成功,這天大的功勞還沒有獎賞呢,他十分和氣地說道,

“此事待朕與齊王再議議。就算北上,也不會給愛卿再立什麼具體目標。至善,現在可以告訴朕是誰收買盤龍了吧,不管是誰,朕絕不輕饒他!”

李璟、李景遂一起盯住了林楓,等待他說出答案。

第四十章 就從這裡開始!第三十八章 住手吧第九十一章 掄才大典(一)第六十六章 第三課(二)第五十六章 大唐科學院構想(三)第三十三章 朽木不可雕也(二)第四十六章 劍指潭州第八十五章 攪水之手第四十三章 變態的防守第八十三章 佳人如玉愛如蜜第五十章 大爭辯第五十二章 刀之盟約(二)第一百零七章 我們不妨做漁翁第一百二十二章 屍山血海(一)第四十五章 再下一城(二)第九十九章 福州大戰(一)第六卷 爲政 第六章 泉州商會第九十二章 噩夢之初(二)第一百零五章 一日三賢歸(一)第九章 天下第一所技校第五十一章 刀之盟約(一)第二十一章 搶劫是個技術活兒第二十一章 質而疑之第四十二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六)第三十章 請君穩坐中軍帳第六十七章 第三課(三)第九章 歡樂日(一)第二十七章 第一課(一)第八十八章 蓮開並蒂第六十四章 少年軍校第八十九章 三件實事第九十七章 李家叔侄第二十章 東京情報站第八十四章 子時突襲第二十九章 南移的重心第二十一章 質而疑之第七十章 凌厲夜襲第四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二十九章 南移的重心第八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四章 餘波第二十五章 南下!南下!第一百零一章 殺人計劃第一百零九章 都是有心思的人第六十章 老將出馬第三十章 咱改換門庭吧第七十一章 陪他們玩玩第五十九章 戰間小遊戲第七十四章 終極防線(二)第六十八章 怒髮衝冠第九十二章 噩夢之初(二)第三十九章 聰明的和尚第一百零三章 演戲要做足第十一章 歡樂日(三)第四十七章 內聖外王(一)第七十六章 人體解剖第二十章 七字院訓第四十五章 不快樂的慶功宴(一)第五十二章 污了那些詞作!第八十一章 想不想掙個勳爵?第二十七章 給你們上一課第三十一章 酒酣處(一)第八十三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三)第八十章 血色三月(一)第七十二章 潛伏第三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二)第五十五章 早朝(二)第五十八章 自古二代多坑爹第三十六章 軟實力第八十二章 密議(二)第二十七章 大唐新村(二)第六十四章 戰前序曲第七章 戰爭是個系統活兒第九十九章 禁軍比武(一)第四十七章 內聖外王(一)第四章 南唐的福建子?第一百零三章 演戲要做足第三十一章 秘密組織第四十八章 刺殺(一)第二十八章 商業競爭第七十一章 咱們要做標杆!第一百二十二章 屍山血海(一)第一百零七章 我們不妨做漁翁第九十一章 着實懊惱第二十九章 我的兄弟就在這裡!第八十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第九十七章 敢一戰否?第十七章 拜師第四十一章 基地第七十九章 建成在即第六十三章 陌刀陣第八十五章 第一次約會第三十四章 人質第一百章 誓師大會第五十一章 此曲爲誰所作?第二章 一朝反目第九十三章 召集令(二)第一百零五章 一擊即潰第六十三章 殺!殺!殺!第十一章 只願長醉不願醒